毛边书(连载五)
——写在毛泽东的边上
胡庄子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是不是武林术语、拳界老话?我一直没有找到毛泽东之前谁说过这句话。
1950年,毛主席决策抗美援朝。面对党内高层的疑问和众人的恐美心理,毛泽东提出他的著名论断——“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毛泽东说:
“我们急需和平建设,如果要我写出和平建设的理由,可以写出百条千条,但这百条千条的理由不能抵住六个大字,就是‘不能置之不理’。现在美帝的侵略矛头直指我国的东北,假如它真的把朝鲜搞垮了,纵不过鸭绿江,我们的东北也时常在它的威胁中过日子,要进行和平建设也会有困难。所以,我们对朝鲜问题,如果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还凶。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我们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脚上。天下有变,它就从三个方面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不许它的如意算盘得逞。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一卷)
抗美援朝战争“打得一拳开”,取得了“免得百拳来”的效果。
毛泽东说:“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他不按对方的套路、规则来,他要自己制定规则,自己按自己的套路来,如此,才可能“打得一拳开”。
毛又说:“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他的意思是说,不在“打不赢”之地硬打而陷入被动挨打之境,一定走到“打得赢”的地方去打,如此,才可能“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从而以弱胜强,打出一个新局面。
毛氏兵法,厉害!
式中,qij′表示经过一致性转化后的QoS数值;表示一组候选Web服务集合中某一区间型QoS属性中区间下限最大值;表示一组候选Web服务集合中某一区间型QoS属性中区间上限最大值;表示一组候选Web服务集合中某一区间型QoS属性中区间上下限的距离最大值表示一组候选Web服务集合中某一区间型QoS属性中区间下限最小值;表示一组候选Web服务集合中某一区间型QoS属性中区间上限最小值;表示一组候选Web服务集合中某一区间型QoS属性中区间上下限的距离最小值。
★“白骨精”诗词四首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见之于《西游记》第27 回《尺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三打白骨精,重要的妖精打三遍。尽管如此,这个故事也不是《西游记》中最精彩的故事,或者说,它只是《西游记》中众多精彩的故事之一。不过它却是《西游记》中最为人们熟知的故事。
“是啊,那时候多快活啊……”弟弟也说,说着,他也抬头出神地望着天。那时候,他是全家的大少爷,甚至是全村的大少爷——因为那时候全村差不多所有人都要到爸爸那儿打工。但他没说,反而说,“还提那些个干嘛,现在……现在也挺好嘛。”
闺中少女不知情,一觉睡到大天明。自从有了同窗婿,一半儿朦胧,一半儿醒。
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
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万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
1961年10月,浙江绍兴剧团在北京演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0月18日,郭沫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看了这出戏,有感而写《七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毛泽东也看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出戏,又读了郭沫若的《七律》,他不同意郭沫若的“千刀万剐唐僧肉”的说法,于11月17日挥毫写下《七律·三打白骨精·和郭沫若同志》一诗: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域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郭沫若在广州读毛泽东的和诗后,即用毛诗的原韵,和了一首《七律》,他在这首诗中修改了自己的观点:
赖有睛空霹雳雷,不教白骨聚成堆。
九天四海澄迷雾,八十一番弭大灾。
僧受折磨知悔恨,猪期振奋报涓埃。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新生儿采取针对性,不仅可明显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也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金睛火眼无容赦,哪怕妖精亿度来。
毛泽东看了这首诗说:“和诗好,不要千刀万剐唐僧肉了。对中间派采取了统一战线政策,这就好了。”这已经不单单是说诗词了,说的是政治。
12月28日,董必武看到郭沫若《赞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以及毛泽东和诗后,也赋诗一首:
经过研究得知:观察组中护理满意度,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指标大小分别(96.09±2.00)分、(4.16±0.13)mmol/l以及(6.20±1.11)mmol/l,所有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骨精现世隐原形,火眼金睛认得清。
谢静宜在她的《毛泽东身边工作琐忆》(中央文献出版社)一书,透露了毛泽东写给她的这首诗。这首诗没有收入毛诗词选集,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印的《毛泽东年谱》《毛泽东传》中也没有记录此诗。
三打纵能装假死,一呵何故睐前生。
是非颠倒孤僧相,贪妄翻腾八戒情。
毕竟心猿持正气,神针高举孽妖平。
这几首诗词,可以称之为政治议论诗或政治抒情诗,它们明里说《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的人物故事,其实与当时中苏两党意识形态白热化的斗争有关。不过,如果不懂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势,因为《西游记》故事“撑”着,也不影响对诗词本身意义的理解。
几位诗词大家轮番出手,戏剧电影诗词轮番演绎,“三打白骨精”从此名扬全国。
★毛泽东诗词结集出版
1958年9月,文物出版社出版《毛主席诗词十九首》。这是毛泽东的诗词首次结集出版。毛对这个版本很喜欢。当年12月,他在这个刊本甚宽的天头上,难得地写下一组对自己诗词的注释。
《思》是一件表现勤奋求学的人物的作品。纤细的造型,凸显学习的氛围;温润、清新的气氛,将专注思考的状态融合在人物的思维线索间。人物在如花的书籍之中,释放自己的情怀,播撒飞扬的思绪。该作品将传统木雕技艺进行了解构,作品整体凸显出明晰的当代性,是读者对于木雕塑造潜能的一种深度思考与挖掘。目的是通过该作品来传递直抵身心的体悟,既有雕塑材质这个方面,也有作品主旨这个内容。笔者试图将此作品的属性,融入自己对当代社会文化现象的理解,并在客观物质与主观理念之间,进行一种意义层面的嫁接。
1959年3月11日,胡适读到文物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看见大陆上所谓‘文物出版社’刻印的毛泽东《诗词十九首》,共九叶。真有点肉麻!”那时大陆正批胡适,胡适一肚子不高兴。当然胡适不知道毛泽东在1957年2月就批评说:“我们开始批判胡适时很好,但后来就有点片面性了,把胡适的一切全部抹杀了,以后要写一两篇文章补救一下。”
1963年12月,文物出版社出版《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这本书中,毛诗词的所有文字都从宋版书出集字,那字体真是好看。集字工作由著名书法鉴定专家张珩、国家图书馆版本专家赵万里具体指导,文物社编辑白浪和宋惕冰二人负责从宋代孤本《攻愧先生文集》中集字。白浪回忆说:“这项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一开始一天只能找一二十个字,后来一天竟然找不到一个字。最后,很多字都是用偏旁拼凑起来的。”集字作书刊名多见,集字编印一部书罕见!
这本书在毛的70大寿那天赶印出来,作为献礼书。出版社特意为毛泽东制作了10 本朱砂特装本,专供毛泽东收藏或赠送国际友人。这个朱砂版本采用珂罗版印刷,特制云纹宣纸制作,造就了新中国印刷史上的一个旷世精品(此书我在潘家园一书贩处见过,分不清真假,没敢购买)。
没想到,文物出版社编印的《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文革中受到造反派的批判。《刘邓黑司令部破坏和压制毛主席著作出版的滔天罪行》(《风雷》杂志1967年10月增刊)批判说:“文物出版社走资派高履芳借口对毛主席著作要庄重、要严肃,印刷要精美,不顾广大群众的迫切需要大搞复古主义。从八百年前的宋版书中集字,《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一共三千零三十一字,集字时间花了两年多,还用了许多字典上查不到的怪字。集字拼版照相时,毛主席亲自在照片上加了标点,但高履芳仍照自己设计不加标点出版。”这个批判透露出一些不为人知的珍贵史料。
★《反对本本主义》轶事
1961年3月,毛泽东在广州会议上说:“别的文章丢了,我不伤心,也不记得了,这两篇文章我总是记得的。”是哪两篇文章的丢失让毛泽东伤心呢?
一篇是《反对本本主义》,一篇是《调查工作》。这两篇文章都写作于1930年。
《调查工作》这一篇在丢失30 来年后找到了,毛泽东很高兴。他说:“1961年1月,忽然从中央革命博物馆里找到,而中央革命博物馆是从福建龙岩地委找到的。”毛泽东又说:“写这篇文章之前,还写了篇短文,题目叫《反对本本主义》,现在找不到了。”
1961年3月,毛泽东说:“今年一月找出了三十年前我写的一篇文章,我自己看看觉得还有点道理,别人看怎么样不知道。‘文章是自己的好’,我对自己的文章有些也并不喜欢,这一篇我是喜欢的。这篇文章是经过一番大斗争以后写出来的,是在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以后,一九三〇年写的。过去到处找,找不到。”(《毛泽东文集》第八卷)
对于那篇丢失的《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念念不忘。
如此为鼓掌分类,是个细活,“鼓掌”“热烈鼓掌”之间的界定好像不那么容易。反正是,鼓掌频繁而热烈,甚至一句一鼓掌。这掌声,不是毛故意停顿或拉长调高声音“要”来的,而是听众自发的。我找来当年的录像看,看出毛泽东为躲开鼓掌,故意在句子与句子之间不作停顿,仍然被鼓掌声断开了句子。鼓掌成为他讲话的标点。对于这些频繁“插入”的特殊“标点”,他的脸上一度出现不耐烦的表情……
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六十三《方物记》第五:“黄山谷戎州与人帖:昨日市中已见腊梅,开者数枝矣。有词曰:……右调《满江红》。自注:与夔州崔三伯礼侍御同作。”所引词作即此。按此当为陆游词,《全宋词》辑入陆游名下,题作《夔州催王伯礼侍御寻梅之集》。陆游在乾道六年十月至乾道八年正月期间,任夔州通判,与夔州知州王伯礼相友善。除此词外,陆游另有《感皇恩·伯礼立春日生日》、《蓦山溪·送伯礼》二词,并为王伯礼作《王侍御生祠记》及《云安集序》。
现在翻开《毛泽东选集》(第二版),可以看到《反对本本主义》一文。
是不是毛泽东念念不忘的那篇《反对本本主义》也找到了?
“自以为是”的反义词是什么?
毛泽东对这篇最初名为《调查工作》后来被他改名为《反对本本主义》的文章,十分喜欢,十分重视。他说:“今年1月找出了30年前我写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我是喜欢的,是经过一番大斗争以后写出来的,1930年写的。过去到处找,找不到,像丢了小孩子一样。文章的主题是,做领导工作的人要依靠自己亲身的调查研究去解决问题。”
毛泽东说他丢了《调查工作》一文“像丢了小孩子一样”,可见它对这篇文章的难舍难忘和厚爱深爱。
1961年3月23日,毛泽东在广州一个中央工作会议上逐节介绍和讲解了《关于调查研究》(即《反对本本主义》),讲了几千字。对自己的文章做如此细致地讲解,这对毛泽东来说,是十分罕见的。毛泽东的这个讲解收入《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名为《在广州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
毛泽东将一篇丢失而找不到的文章的名称,安放在另一篇文章上,这几乎就是用那个丢失孩子的名字,重新给另一个孩子命名。
★毛泽东批注《怎样认识世界》
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3月出版冯契的《怎样认识世界》,一版一印35000 册。这本阐述认识过程辩证法的小册子,讲理通透,文字通俗流畅,没有一点老相,又没有高冷的哲学相和为文的架式及卖弄,所以他被哲学家文学家毛泽东所欣赏。
1960年的一天,毛泽东给秘书林克写信:“冯契著《怎样认识世界》一书,中国青年出版社印行,一九五七年出版,我想找四、五、六、七、八本送同我接近的青年同志阅读。请你找一找。”
毛泽东找来的《怎样认识世界》送给谁了?
送给了机要员谢静宜一本。据谢家人说,毛泽东送的这本书上,有毛泽东几千字的批注。这些批注没有收入毛的文选及年谱。据知情人透露,谢静宜一直珍藏这部毛泽东送给她的有毛泽东批注的书。
如今,谢去逝了。毛批注的《怎样认识世界》可别丢了呀。
★最新发现毛泽东诗一首
“三打白骨精”在中国大地人人皆知,是新中国造成的,确切地说,跟毛泽东有很大关系。
最近,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田丰教授团队与杨小红教授团队合作研究,以368份玉米自交系未成熟籽粒为实验材料,定位玉米种全基因组水平QTL(数量性状位点),全面解析了其可变剪接的调控机制,并为研究表型变异提供了重要线索。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植物细胞》杂志上。
3.选举投票时设有独立写票和秘密投票间。这不仅是一种人文关怀,也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基层民主选举中,由于物质条件,更是由于观念的滞后,在经济落后的地区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合理设置现代化、人性化的选举场地,亦是我们在细节上需要不断提升的。
谢静宜即文革中有名的“小谢”,1959年任毛的机要员,亲历许多重大事件,一度主持清华大学工作。文革后很少发声。她的《毛泽东身边工作琐忆》,透露出许多内幕,特别是毛泽东文革中对一些事件人物的看法,许多都是第一次披露的。
★毛泽东讲话中的掌声
从旧书摊买回一本毛泽东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人民出版社1956年9月版)。
毛泽东的开幕词,高度自信,十分谦虚,充满“伟大光荣正确”的自豪,洋溢着意气风发的精神。“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名言,就出自这个讲话。
据说,这个开幕词最初是让陈伯达写,一直到大会开幕前一天还没有写出来,毛泽东转而让田家英写。田家英长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对毛泽东所思所想以及语言风格格外熟悉,他一气呵成,半夜未眠。毛泽东看了,十分满意,一般不念稿子的毛泽东,在开幕式上念的就是这个稿子。二千多字的文稿讲下来,获得35次掌声。会议之后,大家都说毛主席讲得好。毛主席毫不掩饰地说:这是田家英写的。
香娭毑哪一年嫁到白家湾来的似乎也没有个准数,香娭毑痛苦地回忆往事的时候,有时说是1948年,有时又说是1949年,香娭毑的老公宝刚爹在幸福地回忆往事的时候,则有时说是1949,有时又说是1948年。老俩口自己都搞坨数不清,别人就更不用说了,这也无关紧要,紧要的是,香娭毑是宝刚爹的爷娘耍了一点手腕用现在的话说叫做阴谋诡计骗过来的。
我读这本书之余,被正文中间的括号所吸引,括号中标注着听众的鼓掌。从标注看,“鼓掌”分为四种:
“食品安全控制技术”是一门应用型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学习,更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实践能力。“果蔬食品中化学性危害因子快速分析与检测”实验课的开设,使学生对食品安全中危害因子的性质划分、农药残留类化学性危害因子的各类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都有了更深、更具体的认识;而实验课“食品安全控制全程质量控制体系设计”则使学生系统掌握了GMP,HACCP,SSOP体系在食品加工厂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过程,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鼓掌”。(14 次)
“热烈鼓掌”。(14 次)
“长时间的热烈的鼓掌”或者“长时间热烈的鼓掌”。(4 次)
“全体起立,长时间的热烈的鼓掌”。(3 次)
2)耕地的重心向北偏移,由庐江地区转变为肥东地区,结合巢湖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表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巢湖流域北部的部分草地被开垦为耕地,而南部的耕地开垦已接近饱和,变化不大;
看这本书,有一种身临其境感。所以得感谢当年印发这篇文章时拍板决定在正文中插入括号、在括号内标注“鼓掌等级”的那位同志。
★毛泽东创词“自以为非”
不是。1961年3月,毛泽东在《调查工作》这篇文章上写了一段说明和批语:“这是一篇老文章,是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那时没有用‘教条主义’这个名称,我们叫它做‘本本主义’……”毛泽东将这篇《调查工作》改名《反对本本主义》。这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反对本本主义》并不是1930年毛泽东写的那篇《反对本本主义》。
毛泽东给出了答案:自以为非。
1965年1月1日的“元旦社论”中,引用毛泽东的一段话:“我们有一些同志,总是自以为是,从不自以为非,总是喜欢听符合自己意见的话,而不喜欢听反对自己意见的话。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而是形而上学。”
“自以为非”这个词是毛泽东的创造,揭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
大葱采收晾干,叶子萎蔫,然后将葱捆成捆,放在敞棚空屋或室外阴处干燥,选温度变化小的地方用黄墒土埋住葱白贮放。这种方法既防冻保暖,又通风良好,不易腐烂变质,但贮量小,脱水严重,葱白外层的葱肉易干枯,皮层加厚,自然损耗量较大。
自以为是,是个老词。《荀子·荣辱》曰:“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权力者,权威者,高高在上者,通常是固执的,凡事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
毛泽东发明“自以为非”,是对“自以为是”的反动,是对那些总是“自以为是”者的提醒与批评。
自以为非,可以清醒,可以纠错,可以更新,可以少犯错误至少不犯大错。
(3)试拌、试铺。正式铺筑试验段之前,应先进行试拌与试铺,以从中汲取经验得出具体试验路施工方案,且试拌与试铺路段不宜过短,否则效果不明显。本文选取K10+420—K10+620段为试拌与试铺路段,具体方案如下:
据说,海尔的企业文化是“自以为非”,这大概是它从毛泽东那里取得的真经。
自以为是,易;自以为非,难。
毕竟,“自以为非”,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批评、自我否定、自我革命、自我颠覆,自己给自己出难题,自己对自己说不,自己破除对自己的迷信,自己不给自己台阶下,几近于自找难堪,太不舒服了。
相反,“自以为是”者,唯我独尊,迷信自我,自我感觉良好,说一不二,意气洋洋,信心爆棚,即使不那么正确甚至明显有错也不许质疑,无有动摇,神气十足,不亦快哉。
毛泽东多次对“自以为是”进行批评,“自以为是”者仍然多多。
毛泽东提示“自以为非”,“自以为非”者依然不多。
可见,“自以为非”作为一种难能可贵的思想方法,每个人都做到并坚持下来,太难太不容易了。
★“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
一友爱吃炸臭豆腐,可以一口气吃十几块,令我敬佩得不行。我至今没敢尝过这个“尖端食品”。这有点对不起爱吃臭豆腐的毛主席。
毛泽东青年时代在长沙生活过一段时间,长沙的油炸臭豆腐干,他吃过并且留下深刻印象。据说,毛入主北京之后几次回长沙,都要点名叫火宫殿的臭豆腐,他一边香香地吃,一边随口评点说:“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
红卫兵运动中,毛的这句话被革命者知道了,这是大事啊!有人就在火宫殿的影壁上写道:“最高指示: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
这个文革故事不见于《毛泽东传》《毛泽东年谱》以及《毛主席语录》《最高指示》等文献,不见于红卫兵报刊,亦不见今日百度百科之“火宫殿臭豆腐”。汪曾祺的散文《五味》中记载了这句“最高指示”。
我相信,毛的这句带着烟火气的话,还有“吃不得辣椒的人做不成革命者”,可能比许多革命语录流传得更久远。因为人是要吃辣椒、吃臭豆腐的,因为人是要吃饭的。
★毛泽东对《焚书坑》的反复凝视
秦始皇焚书之地,在陕西临潼县东南的骊山上,今有遗址。
唐代诗人章碣,或经行焚书坑,或对“焚书坑儒”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诗《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大意是说,焚书的烟灰刚刚散尽,秦始皇的帝业随之灭亡,函谷关和黄河天险也锁守不住始皇的故国。焚书坑的纸灰还没冷却,崤山之东的造反者已揭竿起义,灭秦的刘邦和项羽原来都不读书!
造反者不读书,所以呀,统治者靠焚书禁书是保不住江山的。如果一个人读一肚子儒道释,读儒读得君君臣臣,读道读得自然无为,读佛读得满心净土,他就不会造反了。所以,焚书坑儒无论怎么说都是——错!错!错!
毛泽东对这首诗十分熟悉,他一生中多次书写、多次说到这首诗。
1945年7月,傅斯年访问延安,毛泽东称赞他在五四运动中的贡献。傅斯年说:我们不过是陈胜、吴广,你们才是项羽、刘邦。这句话含自谦,也有些许讽刺。毛泽东回应说:今日闻陈胜吴广之说,未免过谦。他手书唐代诗人章碣《焚书坑》(把“坑灰未冷山东乱”写作“坑灰未烬山东乱”),赠送傅斯年。(《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毛泽东的意思是说:你不是说我们是项羽刘邦吗?古人早说过,“刘项原来不读书”,我们没有傅先生读书多呀。毛泽东是自谦,同时也是自信:正是“不读书”的“刘项”才成就了推翻暴秦的大业。
两人的对话,都用活句,是中国风格的对话。毛泽东给傅先生手书的《焚书坑》如今收藏在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的傅斯年图书馆善本室。
1959年,毛泽东请康生和秘书林克查核章碣生平资料。12月11日,毛泽东给林克写信:“林克:请查《焚书坑》一诗,是否浙人章碣(晚唐人)写的?诗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八册)毛泽东在书写时,第三句仍像当年给傅斯年写的那样,把“冷”写作“烬”。
日理万机的毛泽东,为什么此时想到《焚书坑》?
如果说1945年他写给傅斯年书写《焚书坑》,是站在“刘项”的“立场”来思考的,那么,1959年底他关注《焚书坑》,是不是因为有人骂他是“秦始皇”呢?
1966年4月,毛泽东读到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室编印的《文电摘要》上登载的《在京艺术院校试行半工(农)半读》一文,于14日挥笔写了一则长达七百余字的批语,又一次说到《焚书坑》:
那些大学教授和大学生们只会啃书本(这是一项比较最容易的工作),他们一不会打仗,二不会革命,三不会做工,四不会耕田。他们的知识贫乏得很,讲起这些来,一窍不通。……唐人诗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烬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有同志说:“学问少的打倒学问多的,年纪小的打倒年纪大的”,这是古今一条规律。(《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二册)
毛泽东这段文字所表达的意思有些跳荡。其中既有对“读书人不革命”——某些知识分子的批评,也隐含着对“革命者不读书”——“刘项”的隐忧。或许,这是他对“儒生”和“刘项”的双重警示?
毛泽东与身边工作人员谈话中,也说到《焚书坑》。据郭金荣的《走进毛泽东的最后岁月》(中共党史出版社)记载:
毛泽东对工作人员说:这些秀才有个通病:一是说得多,做得少,向来是君子动口不动手;二是秀才谁也看不起谁,文人相轻嘛。秦始皇怕秀才造反,就焚书坑儒,以为烧了书,杀了秀才,就可以天下太平,一劳永逸了,可以二世、三世地传下去,天下永远姓秦。结果呢?结果是‘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是陈胜、吴广、刘邦、项羽这些文化不高的人,带头造反了。”谈到这里,毛泽东哈哈大笑起来,他端起杯子喝了口水,接着说:“可是没秀才也不行,秀才读书多,见识广,可以出谋划策,帮助取天下,治国家。历代的明君都有一些贤臣辅佐,他们都不能离开秀才啊!”毛泽东这一席话,既对秦始皇“焚书坑儒”进行批评,也指出了“秀才”脱离实际、文人相轻的毛病。
毛泽东是诗人,跟写诗的章碣一样,都有着诗人的思维与独特目光。毛泽东是造反起家的革命者,他一直赞美造反的陈胜吴广、刘邦项羽。毛泽东是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多种身份集于一身的毛泽东,多次凝视这样一首《焚书坑》,毫无疑问是这首诗在不同的时间段触发了他的多重思考……
★毛泽东解释词语(10 则)
毛泽东是语言大家,笔杆子横扫三军,嘴皮子吐出莲花。创造词语是他的强项,拓展或改变词语的含义他也得心应手。且选几例,看毛泽东在政治演说中是如何解释词语,把老词翻出新意的——
1、新陈代谢
毛泽东说:新陈代谢不大好懂,应该说“新代陈谢”,姓“陈”的走了,姓“谢”的来了,姓“新”的把姓“陈”的赶走了。(1958年5月20日在成都会议上的讲话)
2、千方百计
毛泽东说:什么叫千方百计?千方者,就是九百九十九方加一方;百计者,就是九十九计加一计。(1957年1月27日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籍会议上的讲话)
3、团结
毛泽东说:所谓团结,就是团结跟自己意见分歧的,看不起自己的,不尊重自己的,跟自己闹过别扭的,跟自己作过斗争的,自己在他面前吃过亏的那一部分人。至于那个意见相同的,已经团结了,就不发生团结的问题了。(1958年8月30日,《毛泽东文选》第七卷第92 页)
4、拼命
毛泽东说:“什么叫拼命?《水浒传》上有那么一位,叫拼命三郎石秀,就是那个‘拼命’。我们从前干革命,就是有一种拼命精神。”(1957年3月18日—19日,《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
5、夜郎自大
毛泽东说:“永远限于本地区本单位这个狭隘世界,不能打开自己的眼界,不知还有别的新天地,这叫做夜郎自大。”(《毛泽东文集》第八卷第347 页)
6、有的放矢
毛泽东说:“‘矢’就是箭,‘的’就是靶”,放箭要对准靶。……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必须用了去射中国革命之的。”(《整顿党的作风》)
7、革命
毛泽东说:“革命一词起源于拉丁语,是由天文学上的用词变来的,意思是变换位置。”(1964年5月17)“什么是革命?革命就是要无产阶级打倒资本家,农民推翻地主,然后建立工农联合政权,并且把它巩固下去。”(《毛泽东和毛远新的谈话》)
8、不破不立
毛泽东说:不破不立。破,就是批判,就是革命。破,就要讲道理,讲道理就是立。破字当头,立也就在其中了。(《五一六通知》)
9、左倾右倾
毛主席说:“什么叫左倾?什么叫右倾?好像妇女生娃娃,七个月就压出来,就是左了。过了九个月不准出来,就是右了。”
10、吐故纳新
毛泽东说:“一个人有动脉、静脉,通过心脏进行血液循环,还要通过肺部进行呼吸,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氧气,这就是吐故纳新。”(按:王蒙点评曰:“一时间全国男女老少,都在那里背诵‘动脉、静脉、心脏、血液、肺部、二氧化碳、氧气……’似乎是在普及生理卫生学常识。有些人一边念此段语录,一边忍不住笑,觉得它实在是别开生面。”)
★《新闻文选》考
“世界究竟是谁人的世界?帝国主义强盗说一定是他们的世界,而人民则说一定是人民的世界。中国究竟是谁人的中国?日本帝国主义者一定说是他的中国,而我们则说一定是中国人的中国。‘请看今日之域内,竟是谁家天下’呢?只有人民,只有我们,才能正确答复这个问题。对的,正确的,只会是人民,只会是我们,而决不是敌人,决不是他们。”
从旧书摊上有本《新闻文选》,一翻,翻到这段话。
《新闻文选》,无编印单位,1971年9月印,64 开本,322 页,红色塑料套装,收入1941年至1958年的社论、通讯、战场喊话、广播稿、按语、序言等80 多篇。
这是一个人的“新闻文选”,还是一群人的“新闻文选”?书前书后没有任何说明。文革中不会无厘头地选编这样一本典型的“红宝书”样式的书吧?
“蒋氏及其一群的所谓国民大会,早已臭名远扬,不搬还可藏拙,搬出一次就会臭气大发一次。孟子说道:‘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西子是个美人,蒙了不洁,人皆掩鼻。一个独夫浑身浸在粪缸里,怎能叫中国人民不掩着鼻子开跑步呢!若欲忍不掩鼻,除非洗掉大粪。”
读其中的文章,又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那犀利无比、嬉笑怒骂的风格,陌生的是半数文章是第一次读到。读完全书,恍然明白,此乃毛氏风格——书中文章是毛泽东的作品?
找出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毛著核对,《新闻文选》中的80 多篇文章,已知40 来篇收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泽东文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及《毛泽东军事文集》等。其余40来篇文章,至今没有收入官方出版的毛的各种文集中。不过可以肯定,这个《新闻文选》是毛泽东的新闻文选。
有能力编印《新闻文选》者不多,一则延安《解放日报》等文献稀见,一般人见不到;二则《解放日报》社论、新华社电以及署别人名字的文章中,哪些是毛写的,一般人并不明了。所以编印这本《新闻文选》者,必是知情人。
1971年,相关部门对编印毛著作管控渐严,编印这本《新闻文选》者,设计的版式与红宝书一致,书名用毛体字,但书名及内容不直说是毛泽东,不注明编印单位,给自己留个转身的余地。
新华社1968年11月编印过《毛主席对新闻工作的重要指示》(内部学习),收入毛泽东1919年至1968年相关文章110多篇(有的是摘录)。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收录毛对新闻的论述(71 篇)、作品(28 篇)和改稿(24 篇)三部分内容。《新闻文选》则是毛的新闻作品(其中包括毛泽东修改比较多的稿子)。通过这三本书,基本上能够熟悉了解毛泽东的“新闻论”“新闻学”。
毛泽东于新闻,有理论建树,有实践经验。他是会写文章的人。他对新闻体情有独钟,他的新闻作品写得真是好。他大概是中外领导人中写新闻最多的人。
毛泽东对新闻的知与行,值得大书一笔。
★《毛主席语录》第一句 是什么?
经典著作中,开篇第一句话必为奠基石。有了这个奠基石,才有后面经天纬地、纵横捭阖的宏大篇章。
《毛主席语录》中第一段语录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这是毛泽东1954年9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词》中的一段话。语录的编者把这一句放在书的开头,主导全篇,基本上抓住了关键,用毛泽东的话说是“纲举目张”。
革命的文艺工作者注意到了《毛主席语录》中开头的这一段。
劫夫曾经给这段语录谱曲,题目叫《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是“语录歌”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歌。
还有首歌曲叫《翻开【毛主席语录】第一章》,歌词有三段:
翻开语录第一章,共产党三字闪金光,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亲手缔造中国共产党。
翻开语录第一章,毛主席建党路线放光芒,无产阶级先锋队,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
翻开语录第一章,越读心里越明亮,千句万句并一句,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红小兵歌曲选》,上海市出版革命组1970年9月出版)
以歌曲的形式强调和宣传《毛主席语录》第一章,有眼光,讲政治,不愧为“革命文艺工作者”。
革命者当然知道“开篇第一句”的重要。一般来说,阅读和背诵都是从头开始的。文革初期,中国几亿人中的许多人都能够从头到尾背诵七八万字的《毛主席语录》。1967年3月的一天,北京大学历史系的“批翦联络站”人员来到翦伯赞家,“审讯翦贼”:“作战组开始叫他背诵主席语录第一条,翦贼磕磕巴巴背不出来。”(见《批翦战报》第一期)在红小将看来,一个大历史学家,连第一句都背不出来,自然是“罪状”,所以批判者称之为“翦贼”。
★毛泽东送给李讷四句话
1966年—1968年,各地红卫兵编印了许多《毛泽东思想万岁》,版本众多,内容也各有千秋,其中大都收入《毛主席在李讷毕业时送给她自己喜欢的四句话》:
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
3、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4、在命运的迎头痛击下头破血流但仍不回头。
四句格言,第一句是孟子的,第二、第三句都是毛泽东的老话,第四句是崭新的。文革中没人否定或肯定这是不是毛泽东的话,李讷也没有。
查《毛泽东年谱》《毛泽东传》及种种关于毛的回忆录中,都没有记载。
2019年1月中旬,我向江青的秘书阎长贵求证过毛主席给李讷是否说过这四句话。阎先生回复我:“66—68年出版的《毛泽东思想万岁》我也看过,关于这四句话是否看过没印象了。不过这四句话都是正确的……现在我很难问到李讷,多次打电话不接,她有无邮箱我也不知道。关于《毛泽东思想万岁》(内容的)真实性,党史大家龚育之生前我问过他,他说:‘可信。’”
龚育之先生是研究毛泽东的专家,他的确评价过文革初期各地群众组织编印的毛泽东著作集子。龚育之在《大书小识·终于》(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1 版1 次)中说:“文化大革命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又是一个对毛泽东形成某种狂热的崇拜的时代。因为混乱,那种常规的管理失控了。于是,红卫兵印行了各种各样的毛泽东未刊文稿(确切地说是未刊文稿和建国以后未再正式刊行的文稿,因为有许多文稿建国以前已在报刊和出版物中刊行过),有叫做《毛泽东思想万岁》的,有叫做《毛泽东文选》的,有叫做《资料汇编》的,笔者见到过的篇幅最大的《毛泽东思想万岁》,有七卷之多。这些本子中,搜集了相当多的毛泽东早期文稿。笔者就是从这样的本子中读到了毛泽东早期的大多数文稿的。文化大革命后期,见到过通知,说这些出版物是非法的,要通通上缴,不过已经广泛传播开来,要收缴干净,怕是不可能了。不是听说海外都藏有并翻印了这些《毛泽东思想万岁》吗?”龚育之先生对红卫兵编印的这类材料的真实性,不存在质疑。
最近读到《党的文献》2018年第1 期,其中有篇文章叫《毛泽东谈孟子》,其中说道:“1965年7月,毛泽东女儿李讷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毛泽东送自己喜欢的四句话给女儿作为座右铭。”看来,“四句话”确有其事。
★《毛主席给他侄子的 亲笔信摘抄》
文革初期印行的《毛泽东思想万岁》之类的小册子上,有一篇《毛主席给他侄子的亲笔信摘抄》也很流行。“侄子”云云,指毛远新。文革中没有人说这篇文章是伪造的,文革后也没有人说这篇文章是真的。抄录如下,求教方家真伪:
一、谁敢于严格要求自己,谁就进步得快。谁经常问别人,谁就不会走错路。
二、做事情要光明磊落,不要光讨别人好,不要感情用事,有话当面讲,不要背后乱嘀咕。
三、心胸要大些,要求自己严格些;小事糊涂些,大事清楚些。
四、不要逞强、耍霸道,要平等相待,以理服人。
五、遇事要抱吃亏的态度,对于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反对自己、有成见和说过自己的人讲团结。
六、听到别人的反面意见,背后的意见,与事实不符合的意见,态度不好的意见,这时要特别注意冷静,总之要以理服人,有理服人。
七、发生问题不要埋怨客观,还要多从主观上找(原因)。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人,首先是自己不一定了解别人;怨组织、领导不相信自己,首先是不相信领导、组织。
八、给别人多一些,要别人少一些;要多相信群众一些,少相信自己一些。不要把自己想得那么好,把别人想得那么坏。看到别人的缺点时,也要看到优点;看到自己优点时,也要看到缺点。
九、有了成绩不要翘尾巴,有缺点不要垂头丧气。有了成绩不要沾沾自喜,不要出现骄傲习气。有了缺点不要缺乏信心,不要心急。
十、对组织要老老实实,对工作要敢于创造。
十一、个人主义是发生一切问题的根源,个人主义的表现:金钱、美女、名利、地位,破坏这个根子的力量,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任何时候不要向组织伸手。自己好坏,自然有人给打分。
十二、当工作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当自己利益要求达不到满足时,当离开群众和领导监督时,要特别注意个人主义苗头。
十三、要有革命的荣誉感,但不能有个人主义的虚荣心。要有革命的责任心,但不能有个人主义的事业心。
十四、政治上要向前看,生活上要向后看;工作上要向强的比,生活上和差的比。
十五、不尊重别人,不会得到别人尊重,过于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人,他一定不会很好地尊重别人。
十六、批评别人,一定要注意引起别人自我批评,接受批评时,要有严格的自我批评。
十七、多看点书,多想点事,少提点家务,抢点时间,增加点知识。形势的发展光靠有点热情不够,要有真实的干劲。
十八、遇事要想一想再发表意见,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尤其党的政策发生变化,头脑要清楚。
十九、学点辩证法,防止偏激症。做事要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说死了。考虑问题要反反复复,这样不是诡辩,而是全面正确。
二十、碰到不顺心的事,不要脸红心跳,压下去再说,睡完觉处理更好些。
二十一、说的漂亮,做的也要漂亮。
★《大海航行靠舵手》
文革前后,歌颂毛泽东的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特别流行。
许多人以为“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是林彪的话。错了。
这句话源自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
鱼儿离不开水呀,瓜儿离不开秧,革命群众离不开共产党,毛泽东思想是不落的太阳。
《大海航行靠舵手》创作于1964年春天,原名《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词作者是李郁文,曲作者名王双印。1965年初,《红旗》杂志发表《大唱十首革命歌曲》的社论,《大海航行靠舵手》名列榜首,很快唱红全国。
航行,这是海洋国家的词汇,不属于陆地国家。大陆中国怎么会想起“大海航行”这样的词汇?
王双印写“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是否是从陈伯达1958年3月在成都会议上的发言受到了启发?陈伯达说:
“对个人崇拜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应当把必要的权威与个人崇拜区别开来,这是两种不同的事情,没有权威是不行的。恩格斯写《论权威》的文章,轮船在海上航行,全船命运就交给了舵手。权威问题,对马克思主义来说,是一种常识,没有权威,革命就不能向前进,正如没有舵手,轮船不能前进一样。任何阶级在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代表群众的中心人物和中心思想。马克思、列宁如此,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也是如此,他是我们中国无产阶级思想的中心代表人物。”
陈伯达的这段话可能启发了革命的歌唱者。
1967年11月29日,林彪给海军首次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题词:“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林彪一九六七年十一月廿九日”。1967年12月26日,邮电部以林彪手书题词为题材,发行“文八”邮票一套一枚,面值八分。从此,“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成为文革中的著名口号,同时作为“林彪语录歌”而流行。因为林彪的题词影响太大了,许多人误以为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是林彪题词之后出现的歌曲。
同名《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曲,我见到的有以下四首。
1、最著名的《大海航行靠舵手》(郁文词,王双印曲)。这是文革中最为流行的歌曲之一,几乎与《东方红》齐名。群众集会一般都唱它,它甚至成为会议的结束曲。周恩来曾在人民大会堂指挥大家唱这首歌。1968年流行“跳忠字舞”时,这首歌也是伴奏曲。这首歌还在一百多个国家传唱。
下面三首也有影响力——
2、《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波澜壮阔地)“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就这两句,反复咏唱。
3、《大海航行靠舵手》:“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也是两句歌词,是影片《大海航行靠舵手》主题歌。
4、《大海航行靠舵手》(男生独唱):啊!毛主席万岁!万岁万岁毛主席。红日东升照海疆,林副统帅题词闪金光,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大海航行靠舵手,舵手就是毛主席。大海航行靠舵手,舵手就是毛主席。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我们心中永远不落的红太阳。
★毛泽东如何看待 悬挂毛泽东画像?
公共场所、家庭中堂悬挂毛泽东画像,是1949—1980年间最常见的景象。悬挂不悬挂毛泽东画像,在中国大陆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政治问题。
据说,北京大学教授周炳琳不在家中悬挂毛泽东画像,许多人批判周教授。毛泽东听说了,表态说:此可不必,应许人有自由意志,若以尊重领袖强加于人,流于形式,有害无益。(《中国人:社会与人生/梁漱溟文选》第668 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9月版)
1953年8月12日,毛泽东在全国第二次财经会议上,谈到有人撕毁他的画像时说:“过去在延安,雷打死了一个县长,有人说,雷怎么不打死毛泽东。我得出一条结论,公粮是要的重了!……撕了我的像,因为他认为不好嘛!因为干部损害了他的利益。”(齐得平等:《我管理毛泽东手稿》)
1956年,毛泽东说:“天安门前的那五个死人——马、恩、列、斯、孙——的像,和一个活人——他叫毛泽东——的像,还挂着,挂就挂吧。”
1961年12月5日,毛泽东会见委内瑞纳外宾,外宾说自己家里挂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的画像。毛泽东说:“我的画像不值得挂。马克思写过《资本论》,恩格斯写过《反杜林论》,列宁写过《谈谈辩证法问题》,他们的画像是应该挂的。像《资本论》《反杜林论》这样的作品我没有写出来,理论研究很差。人老了,也不知道是否还能写出些什么东西来。”(《毛泽东年谱》第五卷)
1968年春,毛泽东抱怨说:“到处都挂我的像,连战士的宿舍也挂我的像,我去散步时发现的,我问他们:‘你们敬的是什么神呢?’”(谢静宜《毛泽东身边工作琐忆》)
毛泽东面对毛泽东像,头脑清醒如许!
标签:毛泽东论文; 怎样认识世界论文; 郭沫若论文; 红卫兵论文; 龚育之论文; 反对本本主义论文; 毛泽东思想万岁论文; 毛边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