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脉融城——佛山市南海区灯湖市政公园北延设计论文_林敏洪

蓝脉融城——佛山市南海区灯湖市政公园北延设计论文_林敏洪

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文章通过对佛山市南海区灯湖市政公园北延段景观设计内容的论述,探讨了在面临项目既要保持整体设计风格统一,内容上又要有所创新的挑战时,设计师如何结合项目的具体条件,综合运用各种设计元素,建立起丰富的北延段景观架构,并最终实现“蓝脉融城”的设计目标。

关键词:佛山市南海区,千灯湖北延,蓝脉融城,景观设计

1.项目背景

随着“广佛同城化”大战略的提出,为了实现从“工业南海”向“城市南海”的发展目标,为了进一步提升南海中心区的城市竞争力,佛山市南海区政府于2010年启动了千灯湖北延段(灯湖市政公园)的规划设计工作。依据《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佛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5-2020),《南海中心城区北延战略研究初步规划》(2007)等文件,美国SWA公司与深圳北林苑联合上海市政设计院南海分院及广州人防设计院在2012年完成了灯湖市政公园的设计工作,并于2014年开始实施建设。项目旨在将整个千灯湖中轴线的水系贯通,并与基址北端的佛山水道景观体系连成一体,最终形成“蓝脉融城”的大空间格局。项目建成以后将对南海区“北联东拓”的城市空间发展策略产生积极影响。

2.场地与挑战

项目基址,南起海七路,北连佛山水道,东接灯湖东路,西以灯湖西路为界。海八路将公园分为南北两个区域。项目南区的东边是在建的金融高新区,南边是已建成的保利水城商业区及千灯湖公园一、二期,西边为千灯湖一号住宅区及南海实验小学。北区的东侧为金融区文化公园规划发展用地,西侧是现状南海全民健身体育公园。公园总占地面积约27公顷,其中南区约15公顷,北区约12公顷。公园北区的现状是待建荒地;南区则为市政公园绿地,但因配套的公共设施缺乏,使用率偏低。公园周边的市政管网已比较完善,便于项目建设。从千灯湖公园获得2015年全球城市开放空间大奖的高度回看整个千灯湖中轴线的规划,无疑是非常成功的。而作为中轴线北延段的设计,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结合现状的区位条件如何才能做到既延续整体的设计风格又能有所创新。

3.场地的设计

3.1游览线路的设计

公园考虑了两条主要的游园线路,分别是水上游览线路和陆上线路。陆上游园线路又可以细分为沿湖景观游线、林中漫步道及登山道等等,其中重点设计的是水上线路。将来,游客可以坐游船从千灯湖一、二期直通佛山自然水道,沿途既可饱览中轴线两岸景色各异的城市风貌,又能体验到水轴线上的湖光山色,小桥流水人家,亭台水榭,岸芷汀蘭的景象。设计通过挖湖堆山的手法形成整体的山水骨架格局,重点着墨滨水空间。围绕着整个湖体,设计了景观桥、码头、岛屿、灯塔、水榭、栈道、水院子、临水广场、台阶、湿地、舞台、亲水平台等内容,形成一系列富有活力的公共空间,并与一二期的景观空间遥相呼应。水轴线(蓝脉)就是整个公园的灵魂,它将整个中轴线的景观串联成一体,水脉的贯通将为整个千灯湖景观区注入无穷魅力。

3.2公园可达性设计

公园从城市外围可以很便捷的到达。佛山地铁一号线金融高新区站离公园约15~20分钟的步行距离;广东省绿道4号线和南海城市绿道经过公园。在南区,分别在灯湖东路和西路各设计有一个大巴停靠站。南北区共设有四个地下停车场,总车位达869个。公园北区设计了滨江一路市政道路,加强了东西侧的金融公园和体育公园的联系。游客从中可以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来公园游玩。

3.3南北区详细的景区设计

灯湖市政公园呈现出南北各异的设计特点,南区以规整式场地为主,空间以满足运动功能为目的。北区则以休闲游赏为主,空间形式自然多变。

3.3.1南区景观设计

南区原来水域空间基本已经成型,驳岸及部分灯塔相对完整;北面的两个山岗树木葱茏,南面地势平坦;东西向五胜河箱涵从湖底穿过,并在公园范围形成两段河涌。结合这些现状条件,通过设计提升,南区空间上主要形成四大功能区域。南侧的日出、日落广场区;中部的停船码头活动区;东南侧的莲池咖啡厅服务建筑区;北侧的林中运动广场、山顶休闲广场及湖边观景长廊广场区。几大区域的主观景朝向都面向中间水轴。

从海七路可以很便捷地进入东侧的日出广场和西侧的日落广场。两广场下面都是地下车库,其中日出广场下面是人防地下车库。设计把建造地下车库开挖出来的可以利用的土方,在广场的外侧堆筑出约2.5~3.0米高的土坡,结合植物种植,既能给广场一个绿色背景,又把园外的城市噪声有效隔离,闹中取静。两广场隔水相望,构景元素相似,形式又不同,似断实连,形成一个更宽阔的广场空间。

日出广场由U型的特色大廊架,铺装广场,树阵广场,亲水台阶,特色灯座,保留灯塔等围合而成。大廊架总长约142米,高约5米,通行宽约5米,顶棚为钢结构造型,钢构顶宽9米,形式新颖,是日出广场最重要的景观元素。日出广场主要以开花和常绿乔木作为骨架树种或背景林,品种有红花羊蹄甲、黄花风铃木、美丽异木棉、黄槐、凤凰木、火焰木、国庆花、大叶榕、香樟、人面子、吊瓜树、圆叶蒲葵、细叶榕、海南蒲桃、铁刀木、非洲桃花心木等。日出广场与莲池咖啡厅服务建筑区之间用植物分隔开来。

日落广场空间构成以广场+缓坡草坪空间形式呈现。由两个长约24米的廊架,三个大凉亭,树阵广场,椭圆形缓坡草坪(长约80米,宽约40米),特色灯小品,保留灯塔,土丘,植物等围合而成。空间朝中间水轴展开并与东边日出广场相对。骨架树种有:大叶榕、细叶榕、香樟、美丽异木棉、假苹婆、宫粉紫荆、红花鸡蛋花、五味子、木棉、洋蒲桃、南洋楹、小叶紫薇、非洲桃花心木、海南蒲桃、人面子、吊瓜树、黄花风铃木等等,下面搭配低矮的地被,空间疏朗。

中部的停船码头活动区是南区的另一个重点设计区域。码头区域水面东西向约132米,南北向约127米。采用对称式构图方式布置了四个游船码头广场。码头区设计有停留小广场、亲水台阶、休息廊架、水中平台、游船码头等。游人可以在此悠闲地候船或泛舟畅游湖区。两座连接东西向的三跨拱桥建在码头区原来水中两对灯塔拆除后的位置。桥体采用钢箱梁结构,跨径组合16+45+16米,桥面最高处距离水面8.5米,桥面宽6米,造型优美,宛若虹桥,桥下满足通船无碍,桥上又可登高远眺。游人从东侧灯湖东路可以通过泊月长廊及梳日长廊两个入口到达码头区。灯湖西路一侧则设计有两个月亮门入口引导人们走向停船码头。

东南侧的莲池咖啡厅服务建筑区是整个公园的主要服务建筑,设置有客服和咖啡厅功能,游客可在此赏荷花品咖啡,体验轻松休闲生活,并能欣赏公园的湖光山色及夜景霓虹。建筑为地上两层,地上高度为12.3米。建筑面积约2469.49㎡。有电梯连通地下车库。屋面为灰瓦及金属屋面两种,让人联想起传统园林建筑及现代都市建筑的意象。立面装饰延续中轴线的风格,采用新疆红石材饰面材料。

南区北端保留了原来的两个土山岗地形及大部分生长良好的树木,如:秋枫,红花紫荆,凤凰木,非洲桃花心木、芒果、大花紫薇、水蒲桃、扁桃木棉等,环境显得宁静幽雅。设计师在山岗顶设置休息广场及山顶大廊架;林下平缓处设计了林荫活动场地,儿童活动场地,旱喷广场等。场地之间通过蜿蜒的林荫漫步径相连。游人可以在这里进行健身休闲,跳舞,打兵乓球,弈棋,练武等活动。湖岸步道边(山麓处)设有观景长廊广场,连接着湖边缓坡自然驳岸。人们在这休息时可以看看湖岸两侧岸芷汀蘭,水草葱茏的景象。

南区大部分的原块石驳岸得以存留,只是局部进行修整。驳岸线整体呈现出从南端几何规则形往北端自然曲线形过渡的特征。南端驳岸浅水处多以亲水台阶的方式接水,岸边种植柳树、中叶杜英、荷花等,水深处则以勒杜鹃及红绒球植物篱相隔,视线通透。北端采用自然缓坡入水的方式,结合水生植物,如:再力花、水生美人蕉、千屈菜等,最终接入北区大湖区。

南区水景中轴线南北向长约445米,东西向窄处约30米,宽处约132米。建成后的南区,沿着中央水轴将布设五对保留灯塔(高出水面约10米),四组特色等座,两座三跨拱桥,四个码头廊架及游船码头,南北向轴线感强烈。

3.3.2北区景观设计

北区原来是一片荒芜的弃土场地,有一处变电站被保留。设计用挖湖堆山的手法,最后形成一个环绕大湖布置景点的景区。变电站被浓密的树林屏隔在景区外。沿湖的景观节点主要有迎宾大台阶,迎宾码头广场,福海池,和鸣山(剧场及草地看台),荟芳山,芳草地,杉林品茗园,千灯水亭,莲桥五岛。

迎宾大台阶景点位于东北角,与规划的中凯商务区相接,由休息大台阶、平台、观赏花木组成,将作为一处公共活动空间存在,为邻近的或往来商务区的人员提供一个休息或享受下午茶时间的场所。

迎宾码头广场是北区湖上游览线的起止点。场地范围设有停船码头、亲水台阶、圆形集散广场(半径约13米)、管理用房、观景平台、廊架、特色点景大乔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福海池设计处的水道将来会与金融区绿地的水系连接。这是一处由灯塔、跌水池、喷泉、休息台阶等构成的富有活力的水景观。

和鸣山与荟芳山分据北区南端两侧,山顶上都设有一座大廊架,形式和南区山岗上的相同,四个山岗遥相呼应,形成南北区的主山体系。山体相对湖边步道高约12米,由地下车库顶板上堆土而成。和鸣山以整个湖区为舞台背景,设计有和鸣山剧场、草地看台、山顶休息平台、大廊架这样一条透景线,是一处夏日纳凉及看表演的好去处。荟芳山朝向湖区的山坡上布置了一片花海,视线通透。舒缓的花海漫步径可以从湖边很自然的到达山顶,步道两边的不同高度位置设有休息廊架眺望平台,能提供给游人多个从不同角度看湖区的场所。

芳草地景点为一处疏林草地,由半圆形钢结构廊架围合而成。草地上点缀几棵大香樟,背面是浓密的风景林,隔挡开迪卡侬商业区和邻近的变电站。观景面正对着莲桥五岛及剧场舞台,游人在这里仿佛看到一副展开的水墨长卷。

北区西北角的杉林品茗园设想就是一座临水的院子。园林建筑或凌空或坐落在水中,并由木栈道相连;湖面种植了成片的落羽杉林,因此而得名。水院子中设计有一座水榭茶室,两座凉亭,以钢结构为主体,屋面是青瓦装饰,形式上吸取了传统建筑的的一些特点,翼角飞檐,轻盈飘逸,构造上又不雷同。坐落水中的千灯水亭是北区的标志性构筑物。它高约23米,建筑面积约165.6㎡。水亭外观象变形的挺立状莲蓬或伞菌,上半部分是钢架结构,装饰材料是玻璃幕墙;下半部分是新疆红石材装饰墙。亭内设计有特色灯球,灯光可以透射出来,夜色中,让整个湖区多了些空濛感。水院子这些建筑周围的水下地形都经过设计,可以让水生植物成片种植,让建筑掩映其中。游人在这里可以品茗,垂钓或赏荷,可以到千灯水亭下的亲水台阶嬉水,欣赏落羽杉林秋色。

莲桥五岛是湖中五个植物岛,由四道小桥和一道单拱桥连接东西两侧湖滨步道。这几个岛将北区大水面分割出几个宜人尺度的水湾,丰富了湖区的景观。人行单拱桥坐落在南北向水轴线上,钢筋混凝土结构,跨径34米,距离水面高约8米,桥面宽5米;桥下可通船,桥上可以俯瞰整个湖区的景色。这条步道径既连接了东西两侧,方便通行,又让游人多了一条陆上游览线路的选择。

南北向水轴线的北端尽头是水船闸管理区,设有水船闸管理用房、控制水闸、亲水平台、台阶、浮码头等设施。湖体在此接入佛山水道。这里除了满足水利部门日常管理需要,也对公众开放,让公众可以了解水利设施知识的同时,也可以享受垂钓及嬉水的乐趣。

3.4植物景观设计

3.4.1 植物设计原则

公园的植物设计从总体空间的功能需要出发,引入都市森林的概念;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选用当地常用和适生的品种,以乡土树木为主;强调植物层次搭配,疏密有致;努力营造接近自然生态的植物群落设计。

3.4.2 主要植物品种

主要的乔木有:香樟、秋枫、细叶榕、洋蒲桃、水蒲桃、水翁、黄槐、非洲桃花心木、人面子、五味子、假苹婆、海南蒲桃、火焰木、红花紫荆、大叶榕、小叶榄仁、凤凰木、朴树、大叶紫薇、美丽异木棉、宫粉紫荆、红花鸡蛋花、木棉、南洋楹、腊肠树、吊瓜树、黄花风铃木、落羽杉、蒲葵等。

灌木有:小叶紫薇、棕竹、大叶伞、夹竹桃、双荚槐、四季桂、琴叶珊瑚、红车、美丽红千层、金凤花、黄金香柳、福木、垂叶榕、朱槿等。

地被有:紫花马缨丹、白蝴蝶、蜘蛛兰、毛杜鹃、肾蕨、黄金叶、银边山菅兰、鸭脚木、花叶假连翘、勒杜鹃、软枝黄蝉、红绒球、紫娟苋、龙船花、花叶良姜、金脉爵床、朱蕉、红檵木、红背桂、蒂牡花、天堂鸟蕉、大红花、满天星等。

水生植物有:花叶芦竹、荷花、再力花、水生美人蕉、水生鸢尾、千屈菜等。

攀援植物有:爬墙虎、薜荔、紫藤、炮仗花。

草坪品种有:大叶油草、台湾草

3.4.3 主要植物景观配植

湖岸配植的品种较能适应水边的生长环境,一派水木清华景象,同时也考虑到植物季相变化,落叶、常绿、色叶品种搭配,空间疏朗而有变化。主要品种有柳树、水石榕、黄槿、大叶杜英、朴树,细叶榕、大叶榄仁、鸡蛋花、落羽杉、黄槿,地被有肾蕨、蜘蛛兰、银边草、勒杜鹃、小春羽、野牡丹等等。

南区广场,因场地比较规整,常采用整齐方式配置植物,层次简单,一般都是乔木+地被形式。如入口引导时,设计了细叶榕+天堂鸟蕉+红龙船花。广场空间则选择大叶榕(或红花鸡蛋花)+大花芦莉+黄金榕,凤凰木+紫娟苋+软枝黄蝉,空间开敞。

廊架或构筑物一些关键节点,常考虑配置一些点景树,如香樟、假苹婆、五味子、洋蒲桃、细叶榕、凤凰木等,相互衬托。

山岗及风景林的植物配置较能体现都市森林的概念,品种丰富,采用复层配置;常绿树为背景,注重开花品种搭配。大乔木有香樟、凤凰木、南洋楹、木棉等;中层有海南蒲桃、非洲桃花心木、人面子、铁刀木、火焰木、红花紫荆、腊肠树、吊瓜树、黄花风铃木、乐昌含笑、白兰等等;灌木有小叶紫薇、大叶伞、夹竹桃、双荚槐、四季桂、琴叶珊瑚、美丽红千层、金凤花、黄金香柳、朱槿等;地被有紫花马缨丹、白蝴蝶、蜘蛛兰、毛杜鹃、肾蕨、银边山菅兰、鸭脚木、花叶假连翘、软枝黄蝉、红绒球、花叶良姜、朱蕉、红背桂、蒂牡花、天堂鸟蕉、大红花等等。

荟芳山上花坡的植物配置,设计以凤凰木为主景树,坡面成片种植开花地被,色彩浓艳,繁花烂漫,品种有醉蝶花、一串红、何氏凤仙、凤尾鸡冠、千日红、三色堇、一串蓝等等。

莲桥五岛的植物岛采用群植手法处理,种植了水翁、细叶榕、秋枫、木棉、水石榕、红绒球、蜘蛛兰等品种,为鸟类营造出一处生境。

3.5照明景观设计

灯光照明设计是整个南海千灯湖的一大亮点,市政公园设计延续了这一风格。园内景观功能性照明主要以直立型景观灯柱、直立反射景观灯柱、步道矮脚灯、码头指路灯、台阶灯为主;景观辅助性照明设置有日出及日落灯球、悬挂灯笼、日食灯球、桥梁洗墙灯、壁凸式灯、壁龛灯、构架投光灯、LED射树灯、栏杆灯、栈道基座灯等。公园在局部入口广场增设有风光互补照明灯具,起到一定节能教育示范作用。

为了节约节能需要,照明系统时钟控制采用全夜型和半夜型。功能型灯具采用全夜控制;其它景观回路采用半夜控制。选用灯源以节能灯及金卤灯(配节能型电感镇流器及补偿电容)为主,功率因数cosψ均不小于0.9。

公园照明景观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照明设计与景观造型需要相结合,特色灯也是公园的造景元素,如灯塔、千灯水亭、日出灯、日落灯、灯笼、码头灯等,白天和夜晚都能形成良好的景观。建筑及公园内的钢结构构筑物、桥梁等的照明景观设计,同样丰富了公园的夜景。

4.设计风格的延续与创新并举

公园总体设计上,运用的手法延续了一、二期的挖湖堆山,以水景中轴线(蓝脉)为中心,景观围绕水轴中心布置一系列公共空间广场的处理方式。但具体广场的形式、尺度及内容与以往又各异,让游人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让公共空间更有活力。

园路设计上也相似,以环湖路为主,登山径及林中漫步径结合这样的分级形式;道路的铺装形式却不同,北区这次采用了回收青砖为材料,期待游客可以产生更多对岭南传统生活环境的联想。

湖驳岸保持了以往的构造形式,但是面对北区相对较接近自然的现状环境,局部采用了生态驳岸处理。

控制性的景观构筑物设计上为了与一、二期产生呼应,结构形式、尺度、色泽及装修材料等方面都和以往很相似,部分灯塔还保留或原样新建。但新公园设计的千灯水亭、大凉亭、水榭、剧场、山顶廊架、长廊、码头廊架、服务建筑、景观桥等等,形式是全新的,让人感觉既新奇又有种熟悉感。

景观照明设计方面还是保持着一、二期“千灯耀湖”的特色,保证功能性照明要求的前提下,设计了象日出及日落灯球、悬挂灯笼、日食灯球、桥梁洗墙灯、壁凸式灯、壁龛灯、构架投光灯等灯光形式,也有象千灯水亭、灯塔、虹桥、夜码头等照明景象。

植物品种大体上还是选择一、二期优良适生乔灌木为主,注重开花品种的应用,也考虑冠大荫浓的品种,如:细叶榕、南洋楹、秋枫等等。但同时也营造特色植物景观,如北区杉林品茗园更是重现了岭南水乡常见的河涌落羽杉林湿地景观片段;岸边湿地植物景观;水中绿岛景观;荟芳山花坡等等。

从总体的景观架构及具体的细节设计等不同层面看,公园整体上呈现出与一、二期和谐衔接的特点,设计逻辑清晰。但是从一系列公共空间的具体设计中我们能够体会到设计者努力追求创新的构思,并力求达成让千灯湖城市中轴线景观再次成为南海城市发展新动力的愿景。

论文作者:林敏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2

标签:;  ;  ;  ;  ;  ;  ;  ;  

蓝脉融城——佛山市南海区灯湖市政公园北延设计论文_林敏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