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目的:探讨大黄粉外敷神阙穴对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4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脓毒症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为基础治疗+多潘立酮,治疗组为基础治疗+大黄粉外敷神阚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肠鸣音、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胃潴留量、腹内压、血乳酸、CRP、PCT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鸣音均有所增加,胃肠功能障碍程度均有改善,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胃潴留量、腹内压、CRP及PCT水平,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血乳酸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粉外敷神阙穴,可促进患者肠鸣音的恢复,降低腹内压并减少胃潴留量,从而改善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有利于炎症控制,但不能明显改善灌注状态。
关键词:大黄粉外敷;神阙穴;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
脓毒症(sepsis)是由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脓毒症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死率在20%~50%[1]。研究表明胃肠道在SIRS- Sepsis- MODS的发展进程中起重要作用,被认为是危重病应激的“中心器官”和MODS的“启动器官”,防治胃肠功能衰竭对降低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大黄粉外敷神阙穴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肠鸣音、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胃潴留量、腹内压、血乳酸、CRP、PCT等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4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脓毒症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纳入标准:① 脓毒症诊断标准:参照2012年《国际严重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② 胃肠功能障碍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脓毒症的定义、诊断标准、中医证候诊断要点及说明(草案)》;③ 年龄介于18-85岁之间;④ APACHEⅡ评分>15分。排除标准:① 胃肠道手术恢复期;② 病理诊断明确为胃肠道肿瘤;③ 对本研究所涉及到任何药物过敏者;④ 入组后不足48h即转出或死亡者;⑤ 患者或家属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⑥ 合并有免疫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或其他疾病不可逆期。符合上述入组条件且不符合排除标准的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共80例,按入住ICU的顺序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48.2±2.5)岁,APACHEⅡ评分(16.4±8.17)分;治疗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48.7±2.3)岁,APACHEⅡ评分(17.3±8.26)分。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APACHEⅡ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具体参照2012年《国际严重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给予液体复苏、抗感染、抗休克、早期营养支持及相关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多潘立酮(10mg Tid 口服或鼻饲)。治疗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大黄粉外服神阙穴。具体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充分暴露神阚穴,将大黄粉3g清水调成糊状并平摊于双层纱布上,敷于患者神阚穴上,然后用胶布进行固定。每次外敷维持2小时,每天三次,连续使用7天。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后7天评定疗效。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肠鸣音、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胃潴留量、腹内压、血乳酸、CRP、PCT等进行观察分析。
肠鸣音评分法:治疗前后分别听诊肠鸣音次数,肠鸣音<4次/分为减弱,4-5次/分为正常,肠鸣音>10次/分为活跃,明显少于正常或者数分钟听到一次为消失。消失记3分,减弱记2分,正常记1分,活跃记0分。
胃肠功能障碍评分:1分(腹部胀气,肠鸣音减弱)、2分(腹部高度胀气,肠鸣音接近消失)、3分(麻痹性肠梗阻或应激性溃疡出血)。
腹内压测量:患者取平卧位,腹肌无收缩情况下,以腋中线为零点,膀胱内注入最多25ml生理盐水,在呼气末读数,并以mmHg为单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采用“”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统计结果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肠鸣音评分及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比较
表1-两组患者肠鸣音评分及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肠鸣音评分及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肠鸣音均有增加,胃肠功能障碍程度均有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胃潴留总量改善情况比较
表2-两组患者胃潴留量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乳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PCT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3、讨论
胃肠功能障碍是肠实质和(或)功能的损害,导致消化、吸收营养和(或)屏障功能发生的严重障碍,是脓毒症最常见的并发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反过来加重脓毒症并诱发MODS。在ICU中出现明显胃肠道功能衰竭时,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将大幅升高[2]。因此对胃肠功能障碍进行及时的治疗,对于防止脓毒症进一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西医主要使用抑酸剂及促胃肠动力药,但其治疗效果尚不明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观察。
中医方面,脓毒症肠功能障碍可归属于中医学小肠病、腑气不通的范畴。脓毒症患者由于火热毒邪为病,其早期以毒热内盛、瘀毒内阻为常见证候,而火热毒邪易于伤阴耗液。小肠主液,毒邪移热小肠,致使肠道阴伤津亏,则可导致腑气不通。因此,小肠腑热津亏、腑气不通是脓毒症肠功能障碍的主要病机。由于脓毒症患者多存在年龄大、基础病多、全身状况差等,一般不能耐受常规通便治疗,且患者常有胃肠道瘀血,普通口服药以较难起效,而采用中医外治法多可起到较好的效果。如张晓璇[3]等研究表明,酒调吴茱萸和丁香敷脐对改善严重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苏玉杰[4]等认为如意散外敷神阙穴可有效地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本研究显示:大黄粉外敷神阙穴,可促进患者肠鸣音的恢复,降低腹内压并减少胃潴留量,从而改善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有利于炎症控制,但不能明显改善灌注状态。
因此,本课题选用中药粉剂穴位调敷,操作简便,疗效确切,依从性好,既能发挥药效,又不至于因泻下过度损伤正气,是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一个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案,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曹书华.脓毒症与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7):781-782.
[2]Hassoun HT,Kone BC,Mercer DW,et a1.Post injury multiple organ failure:the role of the gut[J].Shock,2001,15(1):1-7.
[3]张晓璇,邱华云,王芳芳.酒调吴茱萸和丁香敷脐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1746-1760.
[4]苏玉杰.如意散贴敷神阙穴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6):1736-1738.
论文作者:崔玮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患者论文; 胃肠论文; 功能障碍论文; 两组论文; 评分论文; 大黄论文; 肠鸣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