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齐齐哈尔供电公司
摘要:电网在国家建设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对很多行业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各地区的电网系统得到了更新升级,相应的技术水平也有了不小的提高。但是电网在实际运行中,经常会出出现低压线损情况,不仅影响了电网系统的平稳运行,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线损管理工作的难度。本篇文章就电网低压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方面的内容展开相应的论述,并提出些许观点,希望能对相关人士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网;线损;管理;降损
线损管理工作是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如果相关管理团队没有采用正确的管理方式进行日常工作,导致电网出现持续低压线损或其他情况,那么不仅会严重影响电网的稳定运行,还会对相关行业的发展造成经济影响。导致电网低压线损情况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管理过程中也会存在影响电网平稳运行的因素。因此,相关管理团队需要根据电网线损情况,制定合理的降损方案,同时还要对线损进行有效的防御和控制,从而提高电网运作水平,为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一、低压线损指标制定
1、基础数据整理
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是进行线损理论计算成功与否的关键。一般线损理论计算软件是以台区为单位进行计算的,基础数据包括低压线路结构、长度、线径、接线方式、用户位置、用户用电量等,数据相当繁多。
2、指标不宜经常变动
低压线损指标确定后,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它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供电所技术降损的积极性。如果线损指标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供电所通过低压网技术改造降损后,就可以通过有关的线损考核办法获得一定经济利益,这样有利于提高全局的整体效益,也可调动职工降损的积极性和信心。
3、保持基础数据的有效性
低压线路点多面广,台区线路的改造、低压用户的报装及消户、台区间用户的调整都相对较频繁。因此,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和协调,随时保持数据的更新,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只有保持基础数据的有效性,才能保证低压线损理论计算结果的科学与正确,为线损分析及今后的指标确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4、线损指标要具有可操作性
在实践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线损理论计算的结果与实际完成的数值有较大的差距。这种情况要从两方面分析:首先要分析线损理论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其次,要分析这个台区的表计情况、管理情况、人员素质、用户情况等。为保证线损指标的可操作性,可以采用线损理论值与历史完成情况适当结合的原则,再采取完全由线损理论值再上浮一定的管理线损数值的办法加以确定。
二、低压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低压电网规划不够重视,对农网改造后负荷增长预测不足,存在供电线路线径偏小,供电半径过大,配变位置偏离负荷中心,造成低压线损加大。同时,技术手段单一,未能有效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进行有效降损。
第二,我国大部分低压配网三相负荷不平衡情况较为严重;由于对三相负荷平衡调整不重视,对三相负荷平衡调整只认为简单的均衡分配用户,对季节性等特殊用电考虑不足,造成低压线损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三,农村窃电现象较为严重,用电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一是农村用电宣传不到位,农村用户对电力是商品认识不足;二是农电工素质较低,反窃电能力不足,反窃电力度不够。
第四,公司内部用电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指标考核未能严格落实到人,未全面开展台区考核,对农村台区线损指标考核不到位,产生人情电、关系电、权利电现象。
第五,低压线路定期巡视检查维护工作不到位。部分线路特别是山区树枝触及线路不能及时发现处理,经常发生单相接地、相间短路故障,造成电能损失。
第六,低压电网施工、安装工艺不规范。一是农网改造中个别工程施工工艺粗糙,低压线路接头绑扎不规范,在运行中经常发生发热烧断,影响了线损;二是计量表计端子未按规范接线,造成发热引起计量误差。
三、电网低压线损的降损措施
1、提高计量管理力度
要想有效的提高电网低压线损管理水平,降低线损情况出现的概率,那么相关管理团队就要提高电网计量管理工作的力度。首先,相关管理团队需要选择标准统一的电能表,并对电能表的精准度进行检测,对存在质量问题的电能表进行及时的更换,以此来保证计量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为了提高计量工作的准确性,管理团队可以适当的对电能表进行改良,即采用电子式电能表进行相应的计量工作,从而提高计量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最后,管理团队要对电能表进行定期的维护检修,确保电能表的精准度。这样管理团队在电网计量过程中,就会收集到准确的数据,从而提高计量管理工作质量,降低线损产生几率。
2、合理利用“三相就地平衡”法
三相四线制低压供电时,当三相电压在用户末端呈现电压降,由于各相用户负荷分配不均匀,造成三相电流不平衡,影响配电变压器供电能力,造成电能损失。平衡三相电流时,首先要从用户末端进行测量,力求达到负荷均衡。其次,要根据配电变压器共有几路出线,分别测量各路出线的线电流,依据测量数据,平衡各路出线负荷,达到配电变压器低压出线端各路负荷与分支末端用户负荷的平衡效果,才能解决因三相电流不平衡造成的电能损失。
3、功率因数与无功补偿
及时调整配电线路的功率因数,实现电容自动补偿与随器、随机、分散就地补偿相结合,提高功率因数和改变电压质量,提高配变供电能力和设备出力,降低电能损失,从而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无功补偿装置应选择适当位置,经过实际测算和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对比分析,真正起到补偿效果,达到预想目标。
进行校验,校验要严格按照规程标准进行。
4、保证线损率计算的准确度
抄表到户工作很繁重,也很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同步抄表对于目前的现状来说虽然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只要组织合理,安排得当,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只有保证了抄收表计的准确性,才能精确计算线损率,根据计算的线损率,来分析在管理低压用户方面存在的漏洞,从而采取措施校正偏差。
5、做好低压线路和设备的巡视工作
低压线路和设备巡视工作,也是控制线损的重要措施。应区别特殊巡视和夜间巡视的不同工作任务,当线路和设备在运行中出现异常现象时(速断、接地等),就应该及时安排特殊巡视,以便于查找隐患,制定防范措施,并开展跟踪检查、分析原因,及时排除故障和隐患。
四、结束语
目前,很多地区的电网系统在运作过程中,都能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对低压线损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还能将一些先进的降损技术和方式应用其中,从而提高电网整体运作水平。但是也有部分管理团队对造成电网线损的原因分析不重视,对相应的防御方案也不能给予正确的处理方式,导致电网在后期运作中总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因此在日后的发展中,相关管理团队一定要对电网低压线损管理工作提高重视,并对造成线损的原因进行细致的分析,制动合理的降损方案,以此来保证电网后期的运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霖. 浅谈对电网低压线损管理及降损的措施[J]. 科技与企业, 2012(23):23-23.
[2]蔡丽梅. 电网低压线损管理及其降损的措施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4(36).
[3]曹金京. 刍议农村电网线损的管理及降损措施[J]. 科技与企业, 2015(18):40-40.
论文作者:田晓慧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7
标签:电网论文; 线损论文; 低压论文; 负荷论文; 管理团队论文; 用户论文; 线路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