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要求什么学习习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习惯培养_数学论文

时代要求什么学习习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习惯培养_数学论文

时代呼唤什么学习习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习惯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数学论文,学习习惯论文,习惯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曾采访过一位高考状元,当问及取得如此的好成绩有什么诀窍时,他朴实地一笑:“其实,我就是平时学习习惯比较好。”

我紧追不舍:“对你影响较大的是什么学习习惯?”

他似乎连想也没想,便脱口而出:“我从小就喜欢提问题,对什么事都好奇。另外,别人都说我学习效率挺高的”。

显然,好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太重要了。习惯,常常会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智力凝结在一起,内化了的个人习惯就会形成人的素质。从未来社会对人才要求的这个角度来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体现时代的特色,这是更高层次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习惯

未来社会是信息社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查找资料、及时收集信息的好习惯,这对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是很有意义的。

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百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学习它有什么实际价值?”我安排了让孩子们查找资料、收集数据的实践活动。他们把听到的、看到的向全班汇报:

“第十二届亚运会于1994年4月10日至16日在日本广岛闭幕,中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共获得137枚金牌,占金牌总数的40.3%,荣获第一;韩国队金牌总数占18.5%;日本队金牌总数占17.4%,……”在信息数据的采集中,同学们加深了对百分数感性的认识和理解。在做数学、经历数学的过程中感受了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我国耕地面积约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5%,我国的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0%。”这组数据给孩子们带来了思考:“我国用只占世界耕地总面积5%的土地养活着占世界总人口20%的人民,如果中国人口能控制在只占世界人口的15%、10%,人民的生活水平将会怎样呢?”……

学习圆周长计算,同学们为了揭开“圆周率”之谜,到处搜集查找有关资料,把历史的记载抄录在笔记本上:“早在1500年前,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他的这项伟大成就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精确数值的时间至少要早一千年”。

丰富的史料使孩子们大开眼界,知识的积累提高了孩子们的数学素养。在收集信息、查找资料的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只要教师有意识去引导和培养,查找资料、收集信息的良好学习习惯一定会逐步形成。

二、培养质疑问难的习惯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根据自己写作的经验体会告诉我们: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伟大发现都归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如果孩子从小总愿意对身边的事情多问几个为什么,思维必然会活跃起来。

孩子们走进教室,并非是从零开始的,他们在不同的生活背景下,带着各自不同的疑问走进教室,教师必须为孩子们“疑”的释放创设空间,让他们自由地发问,大胆地怀疑、猜想、批判。

讲新课时,让孩子们先说话,先提问题,先质疑;新课进行中,孩子们可以随时提问,随时质疑;新课结束时,还要请孩子们再说话,再提问题,再质疑。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学生善于质疑问难的好习惯。另外,注意及时鼓励孩子们这种大胆的质疑问难的精神。不论学生质疑的问题是否有深度,是否有道理,我都认真地倾听,并给予适度地引导。对提出精彩问题的质疑者,给予鼓励和赞扬;对于平时不爱提问的同学,哪怕只能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也给予及时的肯定。长期坚持下来,慢慢地养成质疑的习惯,为学生思维的深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缺少与他人相处、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容易造成孤僻的性格,不利于形成友好合作的品质。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情景,使他们从入学开始就习惯于有事和小伙伴商量。课堂学习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讨论的机会,使孩子们在合作中学会倾听与采纳。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些数学模型,让孩子们在基于问题学习的探索中一起调查研究,采集数据,捕捉信息;一起制订方案,提出设想,进行探索;一起归纳总结,汇报成果。使孩子们不断地适应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久而久之,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教师只要能从未来社会对人才要求的这个角度去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就会积极开动脑筋,想尽办法去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习惯。

四、培养自我评价的习惯

未来社会呼唤主体精神,要求人更加自觉地管理自我。小学生在这一点上是欠缺的,从小上学就习惯于被别人指挥着、评价着,而自己却不能做出客观评价,这是主体精神不强的表现,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做出正确的评价是一种高水平的学习。善于从错误中学习也是一种能力,它体现了主人翁的学习精神。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判断正误、自我检查、自我验算和自我评价的学习习惯。

以前,同学们做完作业或测验之后,总是匆匆地交给老师,等着老师的最后判决,好像做题是自己的事,而结果如何就与他们无关了。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种不良习惯,我要求学生做完题时,首先要自我检查。我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出题的形式以自测题居多,答案事先交给学生,充分相信他们,当发现自测的结果与正确的答案不符合时,大部分同学能比较自觉地找出错误原因。如果是一道四则式题计算发生了错误,就要查清是第几步错了及错误的原因。同学们认真地发现问题,修正错误。在培养自我评价的习惯中,改变了过去考试的评定方法,要求学生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对自己做出全面公开的评价,找出不足,争取进步。

五、培养“高效率做事情”的习惯

“珍惜时间,高效率地学习生活”这是时代的呼唤;“遵守时间,也是尊重他人”这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理念。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好习惯,我首先从自己的课堂做起。

孩子们天天都在上课,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们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想让孩子们抓紧时间做事情,教师就首先要做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一是教学内容不无效重复。我讲课时,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减少教学内容的重复。即使遇到教材内容前后重复,有时甚至涉及到相同的内容时,我就灵活地改变原有题目的呈现方式,努力挖掘教材潜在的智力资源,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提高。不搞磨豆腐式教学,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是充实的,每一分钟都是高效率的。

二是语言不另啰嗦。丰富繁多的教学内容要在40分钟讲完,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苦练内功,以精炼生动的语言进述丰富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师语言啰嗦,讲话“车轱辘”来回转,必然会浪费时间。

三是切忌“借题发挥”。课堂上有时个别同学不遵守纪律,出了点问题,老师就“借题发挥”没完没了地“数落”,有时老师不冷静,又会人为地激化矛盾。这样既破坏了学习中的和谐,又耽误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有时讲课中不知什么事情引起了老师的“兴趣”,就开始即兴而来,滔滔不绝,讲了许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话题,无形中占去了很多学习时间,甚至白白浪费一堂课。学生听起来热闹,事过后脑海里却空空如也。这既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不负责,也是对时间和生命的浪费。孩子们长久地在这样的课堂氛围里学习,怎么能会养成“珍惜时间、高效率做事情”的好习惯呢?

四是切记要守时。“遵守时间,履行诺言,守时守信”这些好习惯必须从小培养。上课铃声响了,我从不随意延误,准时上课;下课的铃声响了,我从不随意拖堂,准时下课;学就踏踏实实地学,玩就痛痛快快地玩,专时专用。

五是经常向学生介绍科学家珍惜时间的故事,使学生受到感染。用名人名言激励同学,使他们更加爱惜时间。在我们班集体中,同学们学习取得了优异成绩,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后,常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就是鲁迅先生的名言:“我哪里是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用在了学习上!”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孩子们“高效率做事”的好习惯必然会逐步形成。正如马克思的一句名言:“社会上的一切进步,都是劳动时间的节约。”

标签:;  ;  ;  ;  

时代要求什么学习习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习惯培养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