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秋幼, 刘晓加, 李卫平, 吕庆文[1]2003年在《汉语失写症与脑损害部位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了解汉语失写症与脑损害部位的关系。方法 采用汉语失语检查法和汉语失写检查法测试口语和书写能力并区分类型。对患病的头颅CT/MRI进行标准化后二维迭加、叁维重建 ,并与非失写对照相减 ,直观显示病灶。结果 左侧半球损害 48例 ,其中失语 30例 ,失写 32例 ,后者中纯失写 1例 ,失读并失写 1例 ;右侧半球损害 1 5例 ,其中失语、失写 3例。二维图像迭加及叁维重建显示 :失语性失写病灶较集中的区域为额顶叶深部白质。惰性失写主要集中在外侧裂的前方、从额中下回向后部延伸。镜像书写则分散于丘脑、基底节附近。结论 汉语失写症与脑损害部位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大脑的某些结构对于书写行为的某些特性具有特殊意义
谢秋幼[2]2001年在《汉语失写症与脑损害部位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探讨各型汉语失写症与脑损害部位的关系,阐明汉字产生障碍的机理,以及相邻神经结构功能的可塑性,为汉语失写症的诊断和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和方法 临床收集符合研究条件的病例资料,采用汉语失语检查法(ABC)和汉语失写检查法(CAB)两种神经心理量表,检查其口头和书面语言能力,以及确定有无非言语功能上的认知障碍。区分言语障碍类型,对左右两侧半球损害致失语、失写的比例进行统计比较。运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其头颅CT或MRI进行标准化,显示病灶并二维平面迭加和叁维立体重建,并与非失写对照组的病灶相减,直观显示其病灶的集中趋势,分析各型失写与脑损害部位的关系。 结果 63例病人中,左侧半球损害48例,失语30例,失写32例。右侧半球损害15例,其中失语失写各3例。两侧半球间失语失写比例有显着性差异(P<0.01),不同性质的失写有一定的集中分布趋势。 图像处理结果显示:AAg病灶范围较为广泛,主要涉及左半球的大部分区域,但病灶较集中的区域为额顶叶深部白质。PAg的病灶范围主要集中在左额中下回后部,并延伸到中央前回深部神经纤维集中的区域。MAg的病灶则比较分散,主要集中点在左基底节、丘脑附近。VAg病灶主要位于左枕叶。 结论 汉语失写症与双侧大脑半球广泛区域的受损有关,提示书写行为依赖于大脑神经功能系统的整体协作。 不同类型的汉语失写症的脑损害部位相对集中于各自不同的区域,提示大脑某些结构对于书写行为的某些特性具有特殊意义。
谢秋幼, 刘晓加, 李卫平, 吕庆文[3]2002年在《汉语失写症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及其意义》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汉语失写症的神经心理语言学机制以及该研究对于汉语失写症病理行为的康复学意义。方法 采用汉语失语检查法和汉语失写检查法测试口语和书写能力 ,详细记录患者的书写、失写行为特征 ,区分言语障碍类型 ;运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病灶CT/MRI图像进行标准化、二维迭加、叁维重建等处理 ,并与非失写对照组相减 ,显示不同失写类型病变的集中趋势。结果 左侧半球损害 4 8例 ,其中失语 30例 ,失写 32例 ,后者中纯失写 1例 ,失读并失写 1例 ;右侧半球损害 15例 ,其中失语失写 3例。具体的资料分析表明 :不同的失写类型有不同的病理行为特点。计算机图像处理结果显示 :失语性失写病灶较集中的区域为左额顶叶深部白质。惰性失写主要集中在左外侧裂的前方、从额中下回向后部延伸。镜像书写则分散于左丘脑、基底节附近。结论 汉语失写症的病理行为特点与病损定位有密切的关系 ;双通道理论有可能符合汉语语言学机制 ;汉语失写症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对汉语失写康复模式的制定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汉语失写症与脑损害部位关系的研究[J]. 谢秋幼, 刘晓加, 李卫平, 吕庆文. 中华内科杂志. 2003
[2]. 汉语失写症与脑损害部位关系的研究[D]. 谢秋幼. 第一军医大学. 2001
[3]. 汉语失写症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及其意义[J]. 谢秋幼, 刘晓加, 李卫平, 吕庆文.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