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 湖南省 410007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穴位针刺及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于本次临床研究的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是由我院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这段期间内收治的,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临床小组,每组各30例,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穴位针刺及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而言明显更高,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穴位针刺及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值得广大医生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穴位针刺;高压氧;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为了探讨穴位针刺及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现将我院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这段期间内收治的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临床小组,每组各30例,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穴位针刺及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用于本次临床研究的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是由我院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这段期间内收治的,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临床小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的30例患者中,男性共有18例、女性共有12例,各占总数的60.0%、40.0%;年龄在24-75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48.2±6.1)岁;病程在0.6-5.2天之间不等,平均病程(1.2±0.8)天;言语频率在0.5-2.3Hz之间不等,平均言语频率(1.1±0.3)Hz;病情程度为轻度的共有3例、中度的共有16例、重度的共有9例、极重度的共有2例,各占总数的10.0%、53.3%、30.0%、6.7%;并发耳鸣的共有17例、晕眩的共有12例,各占总数的56.7%、40.0%。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男性共有17例、女性共有13例,各占总数的56.7%、43.3%;年龄在22-79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47.2±5.7)岁;病程在0.5-5.4天之间不等,平均病程(1.3±0.6)天;言语频率在0.5-2.1Hz之间不等,平均言语频率(1.2±0.4)Hz;病情程度为轻度的共有4例、中度的共有14例、重度的共有10例、极重度的共有2例,各占总数的13.3%、46.7%、33.3%、6.7%;并发耳鸣的共有19例、晕眩的共有14例,各占总数的63.3%、46.7%。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及并发症情况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穴位针刺及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为:在入院当天给予患者静脉滴注舒血宁注射液(北京华润高科天然药物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1021350)8mL+5%葡萄糖250mL,1次/日;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2020514)10mg+5%葡萄糖100mL,1次/日;口服甲钴胺(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1126),1mg/次,3次/日。高压氧治疗的方式为:采用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的20人空气加压治疗舱,予2.0ATA治疗压力,升压20min,戴面罩吸氧,30minX2次,间隔5min,减压20min。穴位针刺治疗的方法为:取侧耳门、听会、听宫、翳风为主穴,若患者肝胆湿热则取阳陵泉、至阳为配穴,若患者肝肾亏虚则取足三里、三阴交为配穴,若患者痰浊上蒙则取丰隆、中脘为配穴,若患者气滞血瘀则取血海、太冲为配穴;首先采用毫针刺入穴位15寸,然后连接上海华谊医用仪器有限公司所生产的电针仪,选择疏波,电流量根据患者耐受而定,20min/次,1次/日。
1.3 统计学分析
对上述临床研究中所记录的所有数据均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对所有计量资料均采取t检验,对所有计数资料均采取卡方检验,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而言明显更高,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临床数据对比可见表1。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于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多认为与高凝状态下的血管栓塞、内耳血供障碍等有关,因此该病治疗主要以改善患者的耳内血液循环为主。常规治疗突发性耳聋主要是采用一些可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舒血宁、地塞米松、甲钴胺等,但单纯药物治疗临床疗效不太理想。高压氧治疗则能够迅速地提高患者的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从而更加有效地改善其耳内供氧,促进血液循环。穴位针刺是我国的传统中医治疗方法,耳门、听会、听宫、翳风等穴位与耳内的微循环和微环境有关,针刺这几个部位也能够起到较好的疗效。
根据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而言明显更高,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得出研究结论:采用穴位针刺及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值得广大医生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方芳.穴位针刺及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28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09:1505-1506.
[2]覃慧悦.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01:52-53.
[3]王寅.关于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100例疗效分析[J].北方药学,2014,06:20-21.
论文作者:杨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3
标签:患者论文; 突发性论文; 穴位论文; 针刺论文; 药物治疗论文; 对照组论文; 高压氧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