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大沙河镇李寨中心小学 江苏 徐州 221745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互联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在教育中的功能也日趋强大,丰富和补充了当前的教育方式,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移动互联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利用移动设备来辅助教学完成,大大提升了教学的灵活性和可控制性。信息技术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学科,一些信息技术给部分学生带来了很多困扰,而有限的学习时间则大大束缚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利用移动互联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让小学信息技术实现了精准教学。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浅谈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利用移动互联来实现精准教学。
【关键词】移动互联;小学信息技术;精准教学
移动互联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教学的灵活性和精准性,充分利用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学习的范围更加广泛,另外移动互联学习也挣脱了传统学习模式下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大大提升了学习的效果。
一、移动互联在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移动互联的教学特点是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安排来进行学习,完成自己的个性化学习。移动设备解决了学生环境限制的问题,不受课堂时间和学习地点的限制,可以根据既定的安排来进行。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使用移动设备的能力,家长会监督他们来进行更好的学习,而学校也为学生配备了电子书包,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的网络建设。小学生能够利用移动互联更好的进行学习,能够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另外由于小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不同,认识情况和学习效果都不统一,尤其部分女同学对于计算机教材内容的理解能力比较一般,由于个人性格或者教学时间的限制,又无法及时找到教师进行咨询和解答,会严重影响学习目标的完成。但是在移动互联的学习下,学生借助移动终端能够自主的开展学习,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来进行,在遇到问题时,也能够通过移动设备找到相应的学习资源来进行答疑解惑。
二、小学信息技术精准教学中应用移动互联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 实现直观教学
好奇和喜欢新鲜是小学生的典型特征,抓住学生的这种特征展开教学能够事半功倍。借助移动互联开展信息技术的教学能够将实践操作过程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更容易接受。信息技术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录制学生熟练的技能来展示,也可以将一些典型的错误操作用作示范进行点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直观的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快速的获取到有用的知识。学生在学习别人操作的同时,也巩固了自己的知识,对于被观察的学生而言也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教学《认识窗口和图标》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电子书包来观看操作视频,并要求学生根据视频来进行尝试操作,之后在课上教学的时候大家共同评价交流。在操作之后再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自己的操作情况,并通过评价交流来认识自己的问题,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会去观察窗口的组成,也会去了解窗口中的各个部分,在这个行为中,他们会自己去思考:“我该怎样来操作窗口”并尝试去完成实践操作。直观教学充分利用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学的流程趣味化,直观化,促进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实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达成了精准教学的目标。
(二)顺畅交流 跨越时间、空间限制
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要想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就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那么留给学生的交流的时间就较少甚至完全没有,这就会导致部分在课堂上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学生将这些困难放置到课后,而课后由于没有教师的指点,问题也很难得到解决。而移动互联的应用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交流区来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完成后的课堂时间或者课后对学生的这些问题进行解答,挣脱了课堂时间的束缚,而学生之间也可以在互动平台上充分的交流,实现有效的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在教学《插入图片》这堂课时,我先要同学们利用电子书包将一些喜欢的图片下载下来,并保存在自己的学习空间里。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节省学生寻找图片的时间,直接利用计算机找到这些图片, 学习如何插入到文字中。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问题记录下来,去互动平台去提问,教师看到后及时给予解答和指点,有一位学生不会设置页边距,就将问题以图片形式传到交流平台,随后许多同学都来进行解答。移动互联的使用不受时间和环境的限制,并且给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交流渠道,有效提升了交流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移动互联在小学信息技术的精准教学中的实践依然处于研究阶段,但是它已经以其特有的优势实现其他教学模式下所无法实现的功能,深受广大小学师生的青睐,有效提升了信息技术教学的精准性,在今后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也有着宽广的应用前景。但是很多教师依然将移动互联看作是简单的交流平台,对它的应用也仅仅处于初期阶段,还需不断的研究和发展,在当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移动互联的应用还未完善,还需要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赵姝淳.大数据技术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3):64-66.
[2]李玉顺.智能终端泛在化情形下的教学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3):82-84.
[3]金敏.课堂玩手机.玩出大智慧——App Inventor提升小学生创造力教学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7)41-43.
论文作者:王虎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互联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时间论文; 精准论文; 小学论文; 《成功》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