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的几项重要措施_扩大内需论文

扩大内需的几项重要措施_扩大内需论文

扩大内需若干重大举措,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扩大内需论文,举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一、积极发展各类劳动密集产业,为人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十五计划已明确提出,今后5年在城乡各创造4000万新增就业岗位。这既是扩大人民收入来源的机会,也是实现分享型的经济发展政策,即经济增长的成果和社会进步为人们所普遍共同分享,其中就业机会是最大的发展机会。

中国就业战略的基本思路,积极创造灵活性就业、非正规就业,包括非正规部门就业、小规模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企业、个体经济、独立服务者、社区服务、自我就业等;正规部门非正式就业、临时性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小时就业、劳务派遣就业、分包生产或服务项目就业。目前发展中国家非正规就业比重为40%~60%,而中国不足20%,具有相当大的潜力。目前非正规就业成为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和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据全国总工会对部分城市调查,1999年自营就业占下岗人员再就业比例达49%。另外还有不少下岗失业转为更灵活的非正规就业。因而,今后我国城镇就业模式的基本方向将从正规就业转向非正规就业,从固定就业转向灵活就业。

目前需要重新界定就业的定义和统计口径。在中国现实情况下,所谓就业是指从事各类劳动获取合法收入的活动。这一定义的含义关键不在于就业的形式或劳动形式,如固定就业或灵活就业,正规就业与与非正规就业,而在于所获得的收入是否合法,这一定义不包括那些非法经济,如造假贩假、走私贩私、倒卖毒品、娼妓色情等国家法律明文禁止的活动,除此之外凡从事国家不禁止活动所获合法收入或合法劳动就业称为就业,这些收入是固定工资或临时收入。它有助于我们对创造就业做出符合中国现实条件下的新的界定和新的标准。国家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正规部门如企业、单位、公共机构创造非正规就业,也鼓励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自我创造就业,获取合法收入机会,为此应消除各类对非正规就业障碍,提供更有效的服务,这包括降低进入市场准入门槛、简化登记手续;消除获取各类资源障碍,为非正规就业提供资金、技术、接近基地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支持保护灵活就业者的社会权益,包括从法律上保障他们的劳动关系,确保劳动合法权益、报酬和劳动条件,并获取必要社会保障;增加对非正规就业者的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包括创造促进劳动自由流动的条件,获取技术和就业培训条件。国家鼓励非营利组织和NGO组织在扩大就业、创造灵活就业中发挥中介机构作用。

第二、扩大内需应使9亿农民优先受益

首先应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特别是劳务收入。目前,我国粮食价格已达或超过国际水平,到2000年11月底我国小麦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不包括运输、保险、损耗、关税等)高出26%,玉米高出32%;大米高出8.6%,大豆高出38%,豆油高86%,花生油高23%。今后加入WTO之后农产品价格还可能呈下降趋势,因而农民农业收入很难有大幅度提高,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还会进一步下降,由于目前农民劳务收入已超过农产品出售收入,因而为农民创造就业机会成为今后农村发展最重要的战略。不限制并积极鼓励农民进城,并对其进行就业信息服务和职业培训,以大中小城市来吸收大量具有一定技能和文化程度的农民就业。城镇劳动就业服务部门不仅应为下岗职工服务,也应为常年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服务,逐渐形成区域性城乡公平竞争、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

在农村投资劳动密集型基础设施,这包括增加城乡村道路网、供水网、供电网、通讯网、广播电视网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对农村基本农田建设、水利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尽可能就地吸纳更多临时性的农民,给他们创造就业机会。

积极引导发展农村劳动密集型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1996~1999年期间乡镇企业就业人数减少804万人,2000年个体经济比1999年就业人数减少921万人。2000年私营企业就业人数比1996年增加近1倍。这表明农村的商业环境,特别是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变得不利于这些企业发展,因此需要为这些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例如,取消各种乱收费,降低各种外部成本;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和信贷支持,加快农村信用社股份改造,建立区域性商业银行,建立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增加对私营企业、个体企业的小额信贷比例;帮助他们培训人才,提供各类新技术服务;鼓励他们扩大就业岗位。

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实行以市场导向的农业发展方针。进一步压缩过剩产品(粮食、其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其它附加值高的出口农业,目前我国是蔬菜、水果、畜产品大国,但是出口量占总产量比重小。因此要发展优质的蔬菜、水果、花卉和特种经济作物,提高农产品深加工和附加值,帮助支持农民扩大农产品出口,对有条件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给予自营出口权。

第三、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十五计划明确提出建立开放型经济。这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所谓开放型经济是指开放国内市场,在更大范围内参与经济全球化,同时也有助于建立和形成全国统一、公平、有序的国内市场,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地区间要素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益。根据世界银行计算,中国是世界上吸引外国投资存量的第三大国,分别居美国、英国之后。

开放建筑业市场。目前外资企业占建设企业数的1.0%,占从业人员的0.6%,占建筑业总产值的1.0%。建筑业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低下的产业,也是中国腐败最严重的领域,建筑工程质量最低下的部门之一,1999年全国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优良率只有40.6%,即约有60%的建筑竣工面积存在不同程度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福利损失。今后凡重大建筑工程、住宅工程、公共设施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及其材料、设备采购应全面对内、对外开放,实行国内外公开招标,严禁建筑业的地区封锁,地区企业限制,所有制企业限制。

开放旅游业市场。目前旅游业市场成为广大消费者投诉的重点领域,也是对外开放程度最低下的行业,迄今为止刚开始试行独资或合资旅行社,尽管这一行业是最国际化,应欢迎国际知名、具有资信的大旅行社进入中国,从事国内和国际旅游,同时逐步放松对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的限制,使旅游业发展能从目前占GDP的5%提高到10%以上(目前世界旅游收入占世界总产出比重的11%)。

开放电信服务业市场。允许国内外投资者进入这个市场,允许建立各种电讯服务公司,参与公平竞争、公开竞争,使之发展为世界最大的电信服务市场之一。

开放教科文卫体市场。这些行业既是知识密集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私人消费需求将大大超过公共消费水平,但是迄今为止这些行业国有经济比重在92~100%。许多国有或公共机构效率低下,已成为国家财政包袱。因此需加快开放这些服务业市场,特别要鼓励那些非基本公共服务的职业教育、专业培训、高等教育、私人医疗、特种疾病治疗、私人扩理、家庭护理、竞争性体育表演、竞赛、各类文艺演出、文化展览、娱乐消费等。取消各类对文化教育消费的限制。

开放专业性市场。例如对内对外开放会计、审计、设计、(工程设计、建筑设计、艺术设施、美术设计)律师、私人医生等专业性人才市场,实行资格制、备案追究制,鼓励海外留学生、华人及外国专业人才在华工作或注册私人事务所。

开放配送物流市场。鼓励外商进入大中城市和内陆交通抠扭,建立运输仓储、保管、加工等配送物流中心。开放交通运输市场。包括城市公共交通、地铁、出租汽车、远洋运输、内河运输、公路运输、集装箱运输、民航客运、货运、航空快递以及交通联运;取消对外资加油、加气站的投资限制。

第四、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鉴于美国经济下滑,国际经济外部冲击将日益显著,现在不需要改变过去3年前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不急于撤火,但也不急于再添火,即新增加国债发行规模。为了在应对上述危机和防范财政债务风险之间采取某种平衡,今年国债发行数额内应增大长期国债的发行量(15年以上)的比例,增加对居民直接购买国债的比例,增加国家发行长期社会保障国债比例。同时中央应大力增加本级财政收入潜力。包括进一步打击走私,取消地方各类减免税,直接增加实际关税收入(2000年中央关税收入达750亿,比上年增加了33%。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适当调整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可直接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征收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指新增现金货币发行)特许权收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上交美国财政部这一收入占GDP比重的1%;2000年Mo(指流通中现金)高达14653亿元,比上年增加1197亿元,若按10%比例征收的话,征收120亿元,如果这一比例越高征收额也越高;对具有国家赋予特许权的特殊国家公立机构征收特许权收入如中央电视台、中央新闻机构、国家烟草专卖特许权、医药专卖特许权、石油和重要矿产资源(黄金和贵重金属)专营生产与销售特许权,将其国家专营特许作为财政收入上缴中央财政。以上措施可在新增国债发行范围内,通过减少中央收入的跑、冒、滴、漏,实际扩大中央可支配收入,用于刺激国内需求,用于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加大支付改革成本。

加快建立公共财政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的外部效应和杠杆效应。政府应进一步削减对国有企业亏损补贴(2000年为279亿元);有效控制政策性补贴支出,2000年为1050.2亿元,相当于发行国债的1/4,比上年增长50.5%,其中地方政府财政用于政策性补贴支出为403亿元,这一补贴支出已成为中央与地方财政负担,从机会成本程度看,政府补贴只能使部分利益集团受益,相应减少对其他项目的财政补贴,即以全社会的福利为代价。政府有关部门应研究在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连年持续增长情况下,如何“挖潜”,如何提高财政支出的国民福利效益,以及再分配功能。

第五,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加快投资和消费需求

中央已决定加快电力、电网、铁路、民航和公共事业改革,同时也决定打破地区封锁国内建立统一市场。从国际经验看,无论是垄断、还是地方割据都是发展的障碍。主要表现为,与竞争性市场相比,垄断市场相对服务价格昂贵,劳动生产率低下,平均工资或其他收入过高,各类非直接性生产和服务成本过大,人员臃肿消费者福利损失大,此外,这些行业拥有强大的对政府影响力,利用信息不对称和垄断信息,制造政策失效、政府失效、被称之为国家被“俘虏”或政府被“俘虏”(state capature),即国家所赋于的垄断权,政府行业政策常常有利于这些部门利益集团。国际经验还表明,打破垄断、鼓励竞争结构改革,社会收益率明显增加,经营成本、服务价格下降,新投资者加入增加了新投资来源,居民服务可及性扩大,用户普及率提高,刺激了新技术的普及,也促进了新需求的扩大。而引入竞争打破垄断、地区封锁是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这应成为扩大内需方针的重要政策举措。

标签:;  ;  ;  ;  ;  ;  ;  

扩大内需的几项重要措施_扩大内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