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妇幼保健院 414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阴道镜下病理活检对宫颈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筛查诊断的重要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9年3月内门诊接受宫颈癌筛查患者(液基细胞学检查及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其中2184例检查结果异常需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这2184例均进行了阴道镜检查,其中1124例阴道镜下定位病理组织活检,观察分析检查结果。结果:2184患者接受阴道镜检查,1124例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定位病理组织活检,24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117例CINⅠ,94例CINⅡ,36例CINⅢ),35例诊断宫颈癌(11例宫颈微小浸润癌,17例宫颈鳞状细胞癌,7例腺鳞癌),检出率为25.08%(282/1124)。结论:阴道镜下病理活检,在宫颈病变及早期宫颈癌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高,可推广借鉴。
【关键词】阴道镜;病理活检;宫颈病变;早期宫颈癌;筛查诊断;重要价值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高,浸润癌为45~55岁。一般情况下,宫颈癌的发生及发展会经历一个由宫颈病变至宫颈癌的缓慢过程,故而尽早诊疗宫颈病变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途径【1】。目前,阴道镜检查是诊断宫颈病变的常用方法,是辅助诊断早期浸润癌的重要方法。阴道镜检查中,借助阴道镜的放大技术,呈倍数放大宫颈阴道黏膜,清晰显示宫颈表面细微病变,准确分析病变的性质及部位,提高检查效率【2】。为了探讨阴道镜下病理活检对宫颈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筛查诊断的重要价值,笔者选择2017年2月--2019年3月内接诊的2184例宫颈癌筛查异常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在报道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9年3月内收治的2184例宫颈癌筛查异常患者,最小37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45.93±5.18)岁。其中,1297例普通职工(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中外合资企业),349例个体经营者,217例农民,321例家庭主妇。894例接受过宫颈癌检查,1290例未接受过宫颈癌检查。
可分析一下职业以及既往是否接受过宫颈癌检查。
1.2方法
阴道镜检查:指导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缓慢放置窥阴器,充分暴露宫颈。使用棉签,将宫颈分泌物擦拭干净,宫颈上涂抹生理盐水,在此基础上,对宫颈病变情况进行观察。宫颈表面涂抹4%冰醋酸溶液,观察病灶边界形态、颜色以及血管结构。宫颈上涂抹3%碘溶液,针对可疑部位,实施定点活检,活检组织放置于75%酒精中,进行病理检查,由病理科专业医师给予诊断结果。
2结果
本组2184患者接受阴道镜检查,呈上皮白色反应,未被碘染色,或者伴有异型血管的1124例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定位病理组织活检。结果显示,24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其中,117例CINⅠ,94例CINⅡ,36例CINⅢ;35例诊断宫颈癌,11例宫颈微小浸润癌,17例宫颈鳞状细胞癌,7例腺鳞癌。1124例病理活检患者中,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一共筛查出282例,检出率为25.08%(282/1124)。
3讨论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与高危型HPV病毒持续感染、性行为与分娩次数等有关,吸烟、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等也可能引起疾病。早期宫颈癌患者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等症状。宫颈癌晚期可能出现贫血、恶病质等表现【3】。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的统称,反映了宫颈癌发生中连续发展的过程【4】。这些年,宫颈癌发病率逐年升高,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早期诊治宫颈癌,对患者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阴道镜(colposcope)是一种妇科临床诊断仪器,为妇科内窥镜之一,是诊断各种宫颈疾病及外阴、阴道病变的常用方法。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也称外科病理学检查,简称“外检”,是指应诊断、治疗的需要,经由患者体内切取、钳取或穿刺等取出病变组织,予以病理学检查的技术。宫颈转化区受到激素水平影响,女性不同生理阶段,呈现出不断变化状态。初生时,宫颈阴道部存在或多或少的粘液柱状上皮,月经初潮后,宫颈柱状上皮外移到宫颈阴道部且形成宫颈外翻,绝经期由于激素水平下降,转化区暴露困难,阴道镜检查满意度不高。一般情况下,对于生育期年龄的妇女,转化区多呈Ⅰ型或者Ⅱ型,柱状上皮外移明显,此时,转化区全部或者部分在宫颈管外。阴道镜检查,往往是充分的。绝经后妇女,约60%呈Ⅲ型转化区,阴道镜下显示宫颈外口光滑,转化区全部在宫颈管内,此时,需要行宫颈管搔刮术,或者诊断性LEEP术,切除部分宫颈组织,送至病理检查,明确诊断。阴道镜下病理活检,在筛查、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中,具有重要价值。阴道镜检查,采用阴道镜放大技术,放大宫颈阴道黏膜,观察肉眼无法看到的宫颈表面微小病变,准确分析病变部位及性质,再利用3%冰醋酸,在阴道镜的辅助下,判断宫颈病变严重程度,主要包括边界、颜色、血管分布以及碘着色情况。一般情况下,高度病变(CINⅡ与CINⅢ),表面平整或者稍微隆起,形状规则且边界清晰,呈现出浓厚白色或者灰白色状态,碘不着色,或者呈现出芥末黄色。低度病变(CINⅠ),上皮呈平坦白色,且有所增厚,边界相对模糊。其中,浸润癌存在岩石状隆起、异型血管或者猪油样改变等图像。可见,病变范围或者类型、白色上皮突起或者平坦、模糊白色程度与边界是否清晰、毛细血管间距等均与病变严重程度有关,需引起重视。
CIN是一组与宫颈癌关系密切的疾病,尽早检测、发现CIN,并积极对症治疗,对防治宫颈癌具有重要作用。常规宫颈3、6、9、12四点取活检的阳性检出率并不高,由于早期宫颈癌病变轻,肉眼难以识别,操作带有盲目性,降低检出率。在阴道镜下定点活检,其中,阴道镜属于低倍显微镜,放大倍数可达到4-40倍,直观分析宫颈表面血管与上皮的形态结构,观察细微结构,提高活检目标的准确性,有助于区分病变性质,提高检出率。从外观上看,早期宫颈癌与子宫颈糜烂难以鉴别,一般借助阴道镜进行检查,直接观察子宫颈病变的程度、部位及范围,准确定点活检。值得注意的是,诊断宫颈管内癌变时,单纯阴道镜检查难以观察到宫颈管内发生的病变,特别是绝经期妇女处于鳞柱交界内移是状况时,容易发生假阴性,可能漏诊,对于此现象,可在电子阴道镜下活检的基础上,配合行子宫颈管搔刮术,早期诊断宫颈上皮异型性改变,早期发现宫颈癌。宫颈癌,根据病理分型,可分成3种,即鳞癌、腺癌和腺鳞癌:(1)鳞癌根据组织学分化分为Ⅲ级,Ⅰ级为高分化鳞癌,Ⅱ级为中分化鳞癌(非角化性大细胞型),Ⅲ级为低分化鳞癌(小细胞型),多为未分化小细胞;(2)腺癌,在宫颈癌中约占15%~20%。主要组织学类型有2种,黏液腺癌与恶性腺瘤;(3)腺鳞癌,在宫颈癌中约占3%~5%,癌组织中含有腺癌和鳞癌。本次研究显示,1124例病理活检患者中,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一共筛查出282例,检出率为25.08%(282/1124)。
综上所述,宫颈癌是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且这些年呈年轻化趋势,为了降低宫颈癌发病率,需加强宫颈癌及宫颈病变的筛查,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其中,阴道镜下病理活检是筛查诊断宫颈病变及早期宫颈癌的有效方法,可清晰显示病灶情况,辅助疾病诊断,为制定可行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值得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吕国聪. 阴道镜下病理活检对宫颈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筛查诊断的重要价值[J]. 中外医学研究,2011,9(29):147.
[2]高静,张滢,沈琳. 阴道镜下四象限活检在宫颈癌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7,25(10):697-700.
[3]梁欢欢. 影响宫颈癌放疗疗效的临床病理多因素分析和广西宫颈癌筛查适宜技术探讨[D].广西医科大学,2010.
[4]龙梅雪. 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D].青岛大学,2017.
论文作者:胡超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宫颈癌论文; 宫颈论文; 阴道论文; 病理论文; 阴道镜论文; 筛查论文; 患者论文;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