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该具备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论文_陈钰慧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该具备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论文_陈钰慧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 621100

【摘 要】随着目前社会的发展,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增加,为提高临床医学质量,加强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提高医学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为保障对医学学生的教育效果和质量,对其综合素质进行科学的、系统的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对目前临床上医学专业学生该具备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探讨,加强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以及评价工作。

【关键词】医学专业;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临床研究

在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最为基本的要求就是对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进行提高。而对医学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进行有效的评价,可以对学生、教师、以及教育管理者的积极性进行调动;且可以通过评价结果中含有的信息,对临床医学专业的教育情况以及质量进行了解,并通过其中所表示的不足,对临床医学的教学工作进行改善,加强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教育。我国目前对于医学生的教育评估工作仍处于发展过程中,缺少一个科学、系统、以及全面的医学生综合素质评估指标体系、以及评估方法[1]。本文旨在对目前临床上医学专业学生该具备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探讨,加强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以及评价工作。详细研究内容可见下文。

1、研究方法

1.1文献整理以及搜索法

对与研究内容相关的文献以及资料进行搜索,并对文献的内容进行整理,将相关的评价指标建立的内容进行标注。

1.2数据调查表

(1)采取特尔斐[2]专家咨询法,选取相关个层级医学专家进行咨询调查。

(2)数据测试法:选取5年制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80名,对其采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临床综合素质考核,并对考核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借此低评价指标的合理性以及可行性进行分析和验证。

1.3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对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均使用SPSS19.2.0软件,采取数据叙述以及计算处理。

2、评价指标

2.1评价指标的初步架构

为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以及临床实践能力,对五年制医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估是极为重要的前提之一。为保证临海粗昂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评估工作,具有较强的可比性,需要对学生采取统一的评估方法、评估指标以及评估程序。以目前我国临床医学教育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内容为基础,并对医院管理学、高等医学教育学、以及医学人才学等理论中的要求和内容,对整理得出的文献和资料的内容,坚持方向性、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以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估的指标以及体系进行探讨和研究,并在过程中,对国内外医学院校的评价指标进行一定的了解,以及探讨,坚持对临床专业学生进行培养的性质、以及任务目标,建立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3]。并在谈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专家预咨询、以及两轮正式专家咨询的测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评价指标基本架构的确立

对国际Bloom、McGuire[4]的教育目标分类内容、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归纳的医学教育目标为基础,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卫生人力素质进行分析,主要为三个方面,即知识、技能、以及态度。因此,在对临床专业医学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建立的过程中,其中一级指标包括三大部分:知识、技能、以及态度。根据以上原则,按照对医学生实习结束后知识、技能及态度的要求,我们提出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内容与权重及各级指标内涵,同时采用间距量标、分解式技能考核等方法,制定出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量化评分表。

3.结果

所谓五年制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是指医学生在经过5年的系统、全面的医学课程学习后,在进行临床实践活动过程中,需要具备的临床基本工作能力。本次研究,是在对目前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评价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次的专家咨询,评价内容界定,以及评价目标建立的讨论等,对指标评定的体系进行建立,并对其评价方法进行设定,对建立的评价体系进行试测试,并进行不断的检验以及调整。

4.结论

临床实践技能是医学生从事临床实践活动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目前,医学教育界对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考核或评价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临床实践技能的内涵无统一的界定;未形成统一的、科学的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标准;未形成一套有效的、可靠的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方法。本研究按照科学、可行的原则,初步建立了一套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实践技能评价指标体系,对医学生临床技能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5]。

4.1临床基本技能内涵

临床基本技能的内涵,其主要包括的内容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的病史进行了解、书写病历、以及对患者进行系统性的体格等,通过对辅助检查手段的运用,对患者进行诊断以及治疗计划,在治疗过程中,加强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与一同进行医疗活动的其他成员,建立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临床科研工作进行研究的能力,均归属于临床技能含有的范畴中。

4.2临床实践技能的定位

五年制的医学专业学生,在医学院校中,经过5年的理论课程学习、以及临床实践训练,他们具备一定的基础医学理论,在教学方面的可塑性极高。通过系统的、科学临床实习教育,可以加强学生对临床技能的掌握,树立正确的医疗态度,加强未来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栋栋,王青,段丽萍,王志锋.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效度与信度评价[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08):112-115.

[2]谢长勇,唐国民,沈胜娟. 医学本科生综合素质全程评估体系研究[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3,(05):467-469.

[3]杨强,孙梯业,颜伟,朱锡光. 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02):84-86.

[4]孙梯业,朱锡光,刘海燕,陈自强,颜伟. 五年制医学生临床技能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01):72-74.

[5]王红,欧阳宗书,袁雯,洪流,王斌伟,龚旗煌,张伟,柯炳生,吕建. 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 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01):7-24.

论文作者:陈钰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7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该具备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论文_陈钰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