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连城县医院检验科 366299
为了解临产妇血浆的凝血功能状态及判断预后,对本院180例临产孕妇及100例正常非妊娠女性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4项凝血指标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2015年8月本院产科住院待产孕妇180例(观察组),年龄18~35岁,平均25.6岁;无其他并发症。100例健康体检合格的非妊娠女性为对照组,年龄20~36岁,平均26.0岁;无凝血功能异常及血液系统疾病。
1.2 仪器与试剂 仪器为日本Syemex Ca-500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PT、APTT、TT、FIB试剂及质控试剂均为Syemex配套试剂,每日质控结果均在质控范围内。
1.3 检测方法 空腹采取受检者静脉血1.8ml注入一次性专用血凝管枸橼酸钠溶液1:9抗凝,充分混匀后以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出血浆(血浆无黄疸、溶血及脂血),在2h内测定完,操作过程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过行。
1.4 统计学处理 测定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以P值<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两组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的PT、APTT、TT都较对照组明显缩短,FIB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PT反映血浆中凝血因子Ⅱ,Ⅴ,Ⅶ,Ⅹ水平,是外源性凝血系统较为敏感和常用的筛选试验;PT明显缩短提示血液呈高凝状态倾向。APTT能反映血浆凝血因子Ⅷ,Ⅸ,Ⅺ,Ⅻ水平,是内源凝血系统较为敏感和常用的筛选试验。APPT明显缩短提示临产孕妇体内内源凝血因子增强,机体处于高凝状态。FIB在血小板聚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血小板被激活时,膜上形成FIB受体GP1b/Ⅲa,通过FIB的连接作用,形成血小板聚集体,最终形成血栓[1]。其中含量增加提示临产孕妇机体处于高凝状态。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减少和杜绝产妇静脉血栓形成。TT测定主要反映凝血途径中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进程中是否存在纤维蛋白的异常,以及反映血液中是否含有肝素类抗凝物质的情况[2]。TT明显缩短P值<0.05,这与一些期刋报道的P值>0.05有差别,其原因有待于以后的进一步研究[3]。
正常妊娠中晚期妊娠妇女凝血功能处于轻度高凝状态,这是机体的一种生理性保护,可防止产时的过量出血和胎儿娩出达到止血目的。分娩时随着妊娠的进展,胎盘局部缺血,绒毛坏死,滋养叶碎片进入血微循环,经肺循环时被溶解,释放出大量的组织凝血活酶,导致血管内凝血。同时,继发纤溶系统也被启动,以清除子宫动静脉中的血栓,对持续增高,幅度较大者,应注意预防出现产科早期DIC可能[4]。
综上所述,动态观察孕妇凝血4项的变化,可作为预防高危产妇DIC前期的指标,凝血功能异常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提高产妇的分娩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冬娥,万波,等.不同孕期孕妇纤维蛋白原水平2672例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02,7(2):178-179
[2]熊立凡,李树仁.临床检验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8-93
[3]许智毅,妊娠晚期孕妇血浆凝血功能检测及临床意义[J].国际卫生导报2010,16(2):216-217
[4]高玲,黄彬,林爱华等.产科早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止凝血功能的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12):1144-1147
论文作者:沈春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8
标签:凝血论文; 血浆论文; 孕妇论文; 功能论文; 试剂论文; 血小板论文; 产科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