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重症脑血管病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邓艳 钟鹏瑶 马静

新津县人民医院外二科 四川成都 611430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治疗的46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23 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患者,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 GCS 评分和 ADL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在重症脑血管病护理中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 能对患者的昏迷程度进行有效改善, 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重症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及复发率高的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预防和抢救治疗脑血管病及提高存活者的生活质量成为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的研究重点。而防治急性重症脑血管并发症,是抢救存活率及减少致残率的关键。重症脑血管病的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工作时 , 只是依靠传统的经验来从事相关的护理工作是不能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的 , 可以汲取循症护理中可用的临床实践理论 , 设计相应的护理方案 ,实施相关的护理工作。本文比较分析了我院 2016年 5月~ 2017年5月收治的 46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情况,报道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治疗的46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30-66岁,平均年龄(48±2.53)岁;其中,脑梗塞7例,脑出血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观察组男12例,女11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6±2.65)岁;其中,脑梗塞5例,脑出血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的Glasgow评分都小于等于10分, 所有患者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重症脑血管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因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即在遵医嘱用药的同时,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1.2.2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措施,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来寻找证据、查阅资料、文献检索,把一些实用性强、可靠的资料作为证据,将其和临床经验、患者情况、护理技能向结合在一同,同时制定、实施其护理方案。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2.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护理人员密切监护患者血压、体温、呼吸、心率、瞳孔等生命体征,做到连续、动态 ,各班次护士严格进行床头交接班,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中枢性高热症状,若患者出现喷射性呕吐、双侧瞳孔对称性变差等症状,可能是脑疝症状,应及时告知主治医师,以便及时进行抢救和治疗。

1.2.2.2颅内压增高和脑室引流护理: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头抬高15°-30°,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若使用甘露醇,应注意保护血管,防止静脉炎的发生。脑室引流术是抢救脑疝的重要措施,引流袋挂于床头,高出侧脑室10-15cm,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在引流过程中,保持引流管通畅,勿折叠、扭曲,翻身时,注意保护,防止牵拉脱落,每日更换引流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1.2.2.3做好气道管理预防肺部感染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大都存在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 ,可引起肺水肿与呼吸衰竭, 导致全身缺氧 , 而缺氧又加重脑水肿及中枢神经的损害;意识障碍导致误吸及分泌物不能咳出, 这些是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对此护理人员就要进行机械通气管理:按照患者的血气情况来调整潮气量、呼吸模式、氧浓度、护理频率;时刻监测患者的呼吸音、瞳孔及意识情况,观察好患者的胸廊起伏是否对称。同时也要观察好呼吸机运行情况如何,要及时的将管路积水清除,每隔24小时要换一次呼吸机管道,如果受到了传染则要马上更换。口腔护理 , 研究证明【2】, 通过有效的口腔护理改善口腔状况,能够降低(V AP)的发生率;在患者呼吸功能改善后尽量早期脱机 ,减少 VAP 的发生 。在国外,进行气管内吸痰时已经不提倡使用生理盐水了,因此可以进行变换体位、吸入药物等方法来开展护理。在停止使用呼吸机以后,要使用小面罩吸氧,最好不要长时间使用高流量的鼻导管来吸氧,从而避免形成痰痂。在患者病室要禁止陪护,时刻保持室内空气能正常流通,病室温度要控制在21℃到25℃作用,湿度则控制在55%到60%左右。

1.2.2.4加强营养管理,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预防应激性溃疡 胃及十二指肠的应激性溃疡是急性脑血管病后机体应激性状态下的一种并发症。患者由于自身调节功能降低及伴有不同程度的脏器功能减退,对创伤耐受性较差,应激性溃疡发生率较高,护理应做到:密切观察病人意识、面色、生命体征变化;如患者出现无原因的腹胀、肠鸣音活跃、躁动、呃逆、尿量减少等要警惕消化道出血;入院后遵医嘱及时使用H2-受体阻滞剂西米替丁或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根据病情及早放置胃管,鼻饲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食,每日4~6次,每次200ml,温开水3~4次,以保护胃黏膜,减少消化道出血发生;定时抽取胃液,监测pH值,若pH值<3.5时,是出血的危险信号【3】,要及时加用胃酸抑制剂,减少或停用糖皮质激素; 密切观察呕吐物及大便颜色,定期留取标本做大便潜血试验;出现呕血或黑便时,应遵医嘱给予止血剂静脉注入,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和云南白药鼻饲,可用4℃生理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胃管内注入【4】。

1.2.2.5 恢复期功能锻炼 有研究认为 , 早期活动的患者脑出血再发和进行性加重的比例并未增加, 且有资料证实【5】 ,早期康复对促进患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及恢复期功能锻炼 , 并可减少误用或废用综合征 。根据脑的可塑性理论 , 一旦脑出血水肿消退,出血吸收,早期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早期活动能减少肺部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脑血管病人急性期过后可逐步增加活动 , 进行功能锻炼,护理上通过对瘫痪肢体的按摩及活动,可防止肢体的萎缩和畸形。对后天失语症要积极进行语言的再训练。针灸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帮助 ,对肢体瘫痪可取穴曲池 、合谷 、环跳、足三里、昆仑, 失语可用哑门、廉泉等穴位。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效果、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GC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效果判定:显效:患者智力基本未受影响,肢体活动能力良好,生活可自理;有效:患者智力有所降低,只可进行一般活动,且活动功能不佳,部分生活可自理;无效:患者智力出现明显下降,无法进行活动,生活完全不能自理。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包括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运动反应3个项目,测3个项目并计分,再将各个项目的分值相加求其总和,即可得到总评分。ADL是由躯体生活自理表及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组成,主要适用于评定被试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护理为73.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两组护理前GCS评分、ADL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GCS评分、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科学地应用最佳科研结论和证据,并与其临床经验及患者愿望相结合,转化为临床证据,以在某一特定领域作出符合患者需求的临床护理决策的过程。循证护理是在循证医学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指导护理实践的科学工作方法,近年来被广泛的用于护理实践的各个领域,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强调以临床护理工作中特定的、具体化的问题为出发点,不盲目接受已经发表的科研文章的结论,将最佳科学研究的结论与其临床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患者需求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直接和间接经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综合应用。由于重症脑血管病会导致患者的肢体行动和意识发生障碍 , 因此 , 对于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实施护理工作是一项相当复杂、 繁重的工作。 运用循症护理的理念 , 对于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实施护理 , 对于护理工作的内容和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 , 要注意保持对于患者的耐心 , 按照总结的科学的护理经验和理论方法来进行高效率的护理工作 , 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细心体会 , 认真思考 、 总结经验 , 从而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国重症脑血管病管理共识2015[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6, 49(3):192-202.

【2】闫春玲. 利用品管圈提高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清洁率的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17).122

【3】匡霞, Zhang Xiancui. ICU危重病人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 护理研究, 2008, 22(22):1977-1979.

【4】颜玲珠, 龚爱萍, 陈翠,等. 脑血管意外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J].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7.

【5】鲁宗兰. 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 15(12):89-90.

论文作者:邓艳 钟鹏瑶 马静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循证护理在重症脑血管病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邓艳 钟鹏瑶 马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