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湖南 永州 425000
[摘要]目的:探究肺结核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其服药依从性影响效果。方法:从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肺结核患者中抽选8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原则分组,分别是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病例数一致均42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用药依从率明显比常规高,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临床价值显著,可改善改善负性心理,减少心理压力,提高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大推广。
关键词:肺结核;护理干预;服药依从性;应用效果
肺结核属于慢性呼吸系统传染疾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引起,累及到多个器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肺结核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我国肺结核患病率占全球第二,肺结核防控工作亟不可待。肺结核可防可治,但病程时间长,复发率高,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多数患者因疾病因素、用药副作用、疾病知识缺乏等因素,从而导致用药依从性较差,再加上不良心理问题,致使疾病极易复发,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必不可少。本文就2017年4月~2018年4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84例,进行对照研究,探究护理干预及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及应用价值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肺结核患者中抽选8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原则分组,分别是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病例数一致均42例。常规组:男性占26例,女性占16例,年龄35-80岁区间范围内,平均年龄(55.23±8.24)岁;最长病程12年,最短病程1年,平均(5.34±1.46)年;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及以上分别占比14:16:12。研究组:男性占23例,女性占19例,年龄37-79岁区间范围内,平均年龄(55.32±8.15)岁;最长病程11年,最短病程1.5年,平均(5.42±1.38)年;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及以上分别占比12:14:16。纳入标准:(1)均经临床诊断确诊,存在不同程度咳嗽、发汗、发热等症状;(2)认知清晰,沟通无障碍:(3)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家属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心肝肾功能疾病者;(2)凝血机制障碍者;(3)合并恶性肿瘤者;(4)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治疗者。通过统计学对以上两组一般资料展开对比,差异小P>0.05,不影响以下研究数据。
1.2方法
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给予患者用药指导,遵医嘱正确服药。
研究组在以上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护理干预:(1)健康知识普及,以一对一讲解的方式给予健康教育,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如诱病因素、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用药方法、注意事项等,以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紧急处理措施,通过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开展知识讲座、视频播放等方式,增强患者的疾病认知,使患者了解长期坚持用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进而提升其依从性[1]。(2)心理疏导,多数患者因疾病病程时间长等因素,从而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主动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联合家属给予充足的关心与支持,改善不良心理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3)出院指导,出院前告知患者应注意休息,健康饮食,保证良好的心态,遵医嘱按时用药,指导家属予以监督,并定期到医院接受检查。(4)用药指导,建立患者健康档案,进行定期电话家庭随访,了解患者病情及用药情况,给予饮食指导,可以制作用药方法小卡片,放在较为显眼的地方,提醒监督患者用药,提升其用药依从性[2]。
1.3观察指标
采用ARS量表对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情况进行评估,总分为10分,8分以上为完全依从,5-7为部分依从,小于5分为不依从。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数据均录入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n(%)的形式录入计数资料用药依从性,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参照标准判定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用药依从性评价
研究组患者用药依从率明显比常规高,P<0.05,如下表1。
3.讨论
肺结核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国属于重点防控范畴,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及环境问题的加剧,肺结核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针对这一疾病,临床主要是采用药物手段进行治疗,但在临床常规护理模式下,患者出院仅仅依靠自我管理来用药,但因病程时间长,疾病认知的缺乏,从而无法长期遵医嘱用药,多存在漏服、误服、少服等情况,同时患者因不良心理问题,导致依从性较差,进而影响到疾病治疗效果,造成疾病恶化或复发,针对这一情况,通过有效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疾病认知,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升依从性必不可少,是有效防治肺结核的重要手段[3]。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用药依从率明显比常规高,P<0.05。护理干预是迎合新的医学模式发展而来的一种高层次护理理念,重视患者心理及疾病的相关关系,针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的问题,积极采取心理干预、信息干预、认知干预等手段,改善患者的认知与行为,通过个性化心理护理,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消除负面情绪,从而提高用药依从性,针对性健康教育的开展可以增强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知识的认知,进一步提升用药依从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用药监督,电话及家庭随访等方式,指导并监督患者正确按时用药,最终实现肺结核的有效防治。
综上所述,肺结核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赵蓉蓉,陈素艳.护理干预对肺结核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8,16(26):3217-3219.
[2]汪倩,刘小雪.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7,30(06):3489-3490.
[3]孙妍.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4):248-248.
论文作者:阳英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患者论文; 肺结核论文; 疾病论文; 病程论文; 常规论文; 心理论文; 认知论文;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