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德失范:社会道德失范的一种解释

官德失范:社会道德失范的一种解释

贾利民[1]2004年在《官德失范:社会道德失范的一种解释》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当前社会道德问题的焦点在于官员道德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治理官德失范。深入剖析官德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关系,官德失范对社会道德失范的影响,是制定官德建设对策的依据,更重要的是制定扭转社会道德失范对策的依据。本文从社会分工产生官员这一特殊职业入手,从权力的公共性与私人性这一官德的基本矛盾开始,认为官员的产生是以社会公共权力为前提,而官德就是以制约权力的滥用与异化为核心的一系列有关官员的道德行为规范要求,并且包括官员本身对这种规范要求的自觉及其品质。笔者认为:官员是社会道德示范群体,官德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表达,官威是权力导向中的价值导向,所以官德失范应该为社会道德失范负责。为了克服社会道德失范,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法规等手段,重振官德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了。

袁帅[2]2016年在《我国部分官员失范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物质文化水平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社会转型时期,思想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在拓宽人们思维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发生了许多道德失范行为,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而在这一系列的道德问题中,官员道德问题最为突出。在我国的道德文化中,广大民众的道德动机的产生和道德认知的形成都离不开对权威道德的认同。一旦道德榜样本身出现了问题,必将造成普遍道德实践者的道德认知困境。现阶段官员贪腐现象愈演愈烈,很大一部分原因不仅仅是某一群体的道德败坏和欲念驱使。普遍道德实践者对权威道德的恶性效仿,也必将导致社会道德环境陷入恶性循环之中。作为我国社会公共权力的掌握者和执行者,领导干部的思想状况在行政伦理范畴乃至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行政人员俨然已经成为社会道德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官德作为掌握国家权力的当政者所应恪守的政治操守和职业修养,官德建设较之单纯职业道德的培养有着更为重大的意义,其建设水平的高低不仅关乎各行各业良好发展局面和风气的形成,而且始终深刻影响着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进程,涉及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根本利益和国家的兴衰荣辱。在社会道德的塑造方面,官德的建设是其发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官德的建设好坏相比于其他道德建设影响更为深远。官德不仅是一种角色道德,更是一种执政伦理的内化体现,但是官德的建设同样属于道德建设的一部分,官德的建设是为了更好的维护好统治阶级的利益,是统治阶级意志的统一。官德的建设关乎权力的运行,这就决定了它在党风建设甚至民风建设上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官德的研究应当说是伦理学研究中非常富有实践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研究领域。增强官员道德建设,研究公职人员在权力行使的过程中潜藏或已经出现的伦理道德问题,把握其在工作生活中的道德取向,深入剖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具有探索性意义的对策与措施,这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所在。本文首先对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如官制、官员道德,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官德规范的形成以及官德失范的特性与官德建设的意义。其次,对部分官员道德失范问题的主要表现进行了分析。如:权权交易的政治腐败、权钱交易的非法牟利、权欲交易的不良风气等,以及政治、经济、社会叁个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官德失范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历史文化因素、现实背景因素、个体修养因素等叁个方面的分析、总结。最后,针对我国部分官员道德失范问题的表现及成因,提出了叁个方面的解决对策:弘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权力运行机制和官德教育制度;将为人正直,廉洁自律作为自我要求,同时具备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和德才兼备的社会责任感。随着国家反腐倡廉力度的不断加大,一批批形形色色的贪腐官员从公务员队伍中清理出去。追根溯源,官德失范现象屡禁不止导致社会道德秩序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从古延续至今的道德功利化的难题。我们强调掌握公共权力的官员必须遵守社会的道德秩序和尊重公共规则,然而假如官员没有对道德秩序的认可和尊重,那么我们长期以来对官员道德的教化将会变成无源之水失去根基。

陈丽丽[3]2017年在《当前中国官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党政领导干部作为公共权力的掌握者,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是社会的组织者、管理者、示范者,是我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他们不仅应具有过人的才能,更要具有很高的官德修养。因为他们的官德修养有着重大的不可比拟的社会影响力,关乎社会的公平正义,关乎国家的兴衰存亡。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下,在各种利益的趋使下,部分党政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动摇、公仆意识淡化、贪腐行为频发等官德失范的现象在各个领域都层出不穷,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深刻剖析当前中国官德失范问题的根源,探索其有效的解决对策,对于提高官员的官德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中国官德的含义、特征及官德失范的含义,并着重界定官德失范行为的标准。第二部主要从信仰、服务意识等方面列举中国官德失范的表现,并从降低党和政府公信力、破坏社会风气等方面阐述官德失范造成的重大危害,深刻分析了导致官德失范的主要原因:官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低、“官本位”思想较为普遍、法律监管制度不够完善和官员考评、选拔任用制度存在弊端。第叁部分为解决当前中国官德失范的对策:官员加强自律,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加强官员的党政教育,提升官员思想道德素养;健全法律监管、监督制度,加大腐败惩处力度;完善“机制、体制”两位一体的保障制度。

张震[4]2015年在《腐败官员罪错之道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腐败,历来是全世界备受关注的问题,被形象的比喻为“政治之癌”。当前的腐败问题,已经广泛渗透到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道德等领域,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社会稳定及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腐败现象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是私欲对公共权力的侵蚀,也被称为权力的腐败。官员腐败行为本质上是对公共权力的滥用,目的是为了通过公共权力为自身谋取私利,是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公共权力的滥用造成了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但都围绕着权财、权色、权权叁组关系展开。同时,官员的腐败行为是违背官员道德的失范行为,即官德失范,他们的行为严重影响着社会整体道德状况,在实际的行政工作中,原本应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公共权力被部分道德素养不高的腐败官员以各种方式私自利用,导致公共权力恶变为损害国家公共权益的工具及官员谋取私利的作案器材。因此本课题的选题目的在于以下几点:第一,对腐败官员的罪错进行道德方面的分析。第二,指出形成腐败现象的道德根源。第叁,总结整理出惩治、控制、预防官员腐败的道德策略,为社会减少腐败现象提供借鉴。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通过本课题研究,对腐败现象进行道德归因,对官腐问题的道德理论解释提供借鉴,拓展学术界关于腐败问题道德方面研究的视角,并且从道德角度为控制和预防腐败问题提供实践工作经验及相关借鉴,完善预防和治理腐败行为的现实要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强化依法治国添砖加瓦。本课题在当今腐败一般现象的基础上较为详细的论述了腐败官员官德失范的表现、分析了官德失范的主客观原因,对官员腐败问题进行了宏观层面的归纳概括,整理总结出官德失范是造成官员腐败的道德根源,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的对策方法,指出预防治理腐败不仅要着重提高官员道德素质、选拔官员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择选德才兼备的官员、发挥媒介及群众的监督合力、加强道德监督力度及强化道德监督机构,还应坚持依法治国、依法防腐、依法行政,使“德治”与“法治”兼容并蓄。

刘彦芬[5]2013年在《新时期中国官德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代中国,领导干部接受人民的委托行使公共权力,领导和组织人民群众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各项社会事务,构成了全社会最高层次的道德实践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官德是领导干部运用公共权力、管理社会事务时应具有的道德素质和道德准则。领导干部官德对社会道德有导向作用,其核心就是如何用好权的问题。新时期领导干部官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综观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有关官德建设的研究成果,尽管学界对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早已达成共识,但官德建设研究倾向于理论建构,主要是对官德的内涵、特征、功能、基本规范以及官德建设的基本对策进行学理性研究,而实践意义上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则相对逊色。鉴于这种情况,新时期官德建设研究一方面应发挥理论研究的基础作用,深入探讨官德的培养机理和运行机制,为进一步分析官德建设面临的实践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深化官德建设研究,离不开从道德生活实践和道德知识中汲取思想资源。其中,中国古代以“为政以德”为核心的官德思想,提倡以道德约束权力;西方官德建设基于基督教的原罪论和人性恶的认识,崇尚法治,致力于在制度层面寻求制约权力的办法;马克思、恩格斯的官德建设理论,则为新时期中国官德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官德建设理论与实践经验是新时期官德建设的逻辑起点,为我们思考当前中国官德建设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进一步探讨中国官德建设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中国共产党一直十分注意领导干部官德建设问题,在官德建设实践中,不但确立了领导干部基本的官德规范,不断深化了官德建设的具体内容,而且运用了灵活多样的官德建设的方式方法,形成了系统的官德建设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共产党培养教育领导干部的重要法宝。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急剧的现代社会转型是导致当代中国包括官德失范在内的各种社会问题的总根源。中国社会现代转型时期的突出特征是:原有的体制、秩序和观念已被冲破,而新的体制、秩序和观念还未形成。在这种情境下,由于监督机制缺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多层次的文化冲突和思想道德教育失误等原因,引发了领导干部官德失范现象,主要表现为精神懈怠、腐败现象、形式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和官僚主义现象严重等,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要科学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将其置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历史背景中进行全面的考量。新时期官德建设只有与官德失范问题的有效解决相结合,才能彰显出应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换言之,官德失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新时期官德建设目标的科学化,社会主义官德规范体系的建立,现代性价值理念的教育与积淀,各种制度措施的设计与实施以及公民和领导干部道德水平的全面提升。具体而言,新时期官德建设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确立官德建设科学化的目标。提高官德建设科学化水平,一是实现官德建设理论的科学化;二是在官德制度体系建设中,完善官德教育制度、监督制度和考核制度建设;叁是官德建设方法的科学化,包括官德建设方法的继承和创新和遵循道德形成的规律等。其次,确立官德建设的原则。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和集体主义是新时期官德建设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再次,按权力行使的不同领域确立领导干部官德规范的内容。任何道德建设都有一个标准的问题。一般来说,官德的内涵是与政府和官员的职能密切相关的,因此,官德在本质上是一种政治道德。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范围几乎涵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在不同领域领导干部有不同的道德行为规范。在政治建设领域,领导干部的官德规范是忠于国家和勤政为民;在经济建设领域,领导干部的官德规范是清正廉洁;在文化建设领域,领导干部的官德规范是兼容并包;在社会建设领域,领导干部的官德规范是公正无私;在生态建设领域,领导干部的官德规范是和谐共存。而自我节制是官德规范由外在他律转化为内在自律的基础。最后,提出官德建设的路径。道德是社会规则与个人品德的统一体,一定意义上说,官德建设的路径不外是制度保障、道德教育、自我修养与环境熏陶。因此,新时期官德建设要实现教育、制度、监督和修身四位一体,一方面重视发挥道德软约束的作用,积极探索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机制和道德评价机制;另一方面,积极探索用制度力量保证官德得以实现的途径,以增强官德规范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贾金易[6]2011年在《当代中国官德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官德,也就是从政道德,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和品德作风等方面的素养。官德的德包含做人道德、政治道德以及特殊的职业道德。官员是公共利益的维护者,是公共资源的分配者,掌握着强大的公共权力。权力具有无限扩张性,如果没有良好的官德建设体系从内部和外部加以制约的约束,则难以保证公共权力不被滥用。本文首先界定了官德含义和重要内容,并且提出了现阶段加强官德建设的原因。官德具有放大效应,能够对政治决策整个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官员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使得官德不仅对政治决策影响重大,而且关系到执政集团的生死存亡,乃至国家命运。加强官德建设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华民族和我党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官德建设成为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经济文明、政治文明与社会文明现实需要。官德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引领价值。官德具有标杆作用,引领社会道德建设的方向;官德还能够引领社会道德风尚,为宫从政者的职业特点和社会地位决定了官德能够引领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而且是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关键;官德影响政治思想文化的公信力,官德建设能够有效建立公民的信任与尊重,促进公民对于政府的认同。总之,官德建设影响到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是否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是党和政府政治合法性的重要保障,加强官德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系统的整理官德建设的思想资源是当代中国官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中国古代的官德建设思想主要有儒家、道家和法家叁个层面,同时还有其他一些官德建设思想散见于各种文献之中。古代的官德建设思想是一定历史和政治条件下的产物,对当代中国官德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不免存在消极的思想。西方的官德思想经过发展,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官德建设体系,主要表现在重视立法、权力制衡、公共监督等方面,其具体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安排,是其重点内容。但是,由于国家意识形态的不同,中国的官德建设不能全盘西化,要结合中国现实情况吸收借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官德建设的若干经验为当代中国的官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由于意识形态差异不大,能够帮助更好的分析中国官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官德建设思想主要体现在对于官员个人奉献和牺牲精神、国家利益至上观念、密切干群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重视。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从政道德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将官德思想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通过几代领导集体的发展和深化,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官德体系,并在进一步的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有针对性的回应当前的现实问题,是当代中国官德建设具体措施提出的重要前提。目前的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分化和多元化带来了对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层面的不同冲击,这些都影响到官员的从政思想和从政行为。虽然我国官德的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也不排除存在局部的官德失范现象。许多官员不能抵御外来的“寻租”和各种利益的诱惑,在政治方面、经济方面、生活方面和精神文化方面出现了各种官德失范问题。经过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集中在经济利益、体制机制、伦理道德等几个方面。官德问题已经影响到党的执政地位和政权巩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和人民群众民心向背等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回应现实中官德存在的问题,结合官德建设的思想资源,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官德建设的理论思维与对策。第一、执政观建设与完善权力运行体制。首先,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升民主执政水平。坚持中国特色的民主执政思想,不断完善有利于民主执政的各项制度,同时积极探索实现民主执政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其次,优化公共权力配置,坚持科学执政。具体来说要转变政府职能,合理分权实现多中心治理,不断完善权力运行程序。再次,完善权力运行制约机制,实现依法执政。科学合理的界定公共权力运行边界,加强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加强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约束。第二、民主观建设与全方位监督机制。首先,建立科学的党内民主监督机制,确保党的各项法规章程贯彻执行,加强党内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确保党内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其次,健全民主公开的群众监督机制。推行政务公开,保证广大群众知情权;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证群众监督的正当性和相关权力;加强对群众的教育与引导。最后,强化独立透明的新闻舆论监督机制。第叁、利益观建设与强化规制规范。首先,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强化“人民利益首位”规制规范。其次,树立正确权力观念,强化“国家、集体和个人合理利益关系”规制规范。再次,树立正确对外开放观念,强化“国家核心利益至上”规制规范。最后,树立正确生态观念,强化“利益关系可持续发展”规制规范。第四、事业观建设与加强政治教育。首先加强官员的人民事业观教育,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其次,注重群众史观教育,提高官员的政治理论素养。最后,正确对待和处理政治与业务的关系,坚持人民事业与个人事业的有机统一。第五、理想观建设与加强思想教育。首先,推进“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坚定官员的理想信念。其次,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不断促进官员廉洁自律。最后,推进“四德”修养,全面提升官员道德水平。

沈杰[7]2005年在《转型期中国官德失范的制度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传统道德卷帙浩繁,博大精深。而官德,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影响、决定着其他社会道德。转型期的中国,腐败等官德失范现象的广泛性已经是老百姓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先从中国官德的发展历程入手来把握其本质特征,然后对转型期中国官德的概念给予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界定,指出官德建设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在第二部分,文章充分肯定了我国官德主流是高尚的,具体分析了官德失范主要现象的种种表现。官德失范现象的危害是全方位的,不仅影响政治、经济的发展,而且破坏社会的风气。官德失范现象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除了与官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主观观念的偏离、错误有关,与长期封建社会的历史传统和西方腐朽思想的冲击有关以外,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制度、体制的原因造成的。官德失范与制度缺陷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找到官德失范的制度源头,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失范现象的广泛性。从唯物主义角度看,官德失范现象的根源不仅在于人的思想品德好不好, 而且更根本在于制度问题。预防和治理官德失范现象, 不仅要靠加强“叁观”教育和自身修养, 而且要从源头上入手, 以制度建设来防止和治理失范, 才能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文章在最后一个部分, 从相关的具体制度方面择其一二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给出了作者本人的拙见。

曹文翰[8]2013年在《中国共产党官德建设的历史进程及现实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官德是为官者的从政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官德包含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四个方面的内容。官员作为公共权力的所有者,能够依据自身掌握的权力进行公共资源的分配,因此为了保证公共权力不被滥用,保证人民的切身利益不受损害,就必须对官员进行一定的约束。实现这种有效约束的途径之一,就是提高官员的道德水平,使其道德行为合理合法。结合中国共产党九十余年官德建设历史实践经验,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具体国情以及中国共产党执政先进性要求的官德建设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从官德的概念辨析入手,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将官德看作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并将之置入不同历史时期中,总结出官德的内涵及其特点。同时,论文结合当前官德失范的典型案列,归纳出官德失范主要表现为政治上的权权交易、经济上的权钱交易和生活中的权欲交易,并初步分析了造成官德失范的基本原因,即“官本位"思想是官德失范的思想根源,市场经济的内在缺陷是官德失范的催化剂以及制度缺陷是官德失范的体制根源。在此基础上,论文分析了官德在干部队伍建设、政府转型和社会道德中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探索官德建设问题奠定现实依据。论文的重点在于总结中国共产党官德建设的历史进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叁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形成了若干行之有效的官德建设举措,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官德建设经验。论文通过对这些措施的分析和归纳,尝试总结出中国共产党在进行官德建设时的一些基本原则,以指导当代官德建设。论文提出,根据中国共产党开展官德建设的历史经验,党在新时期官德建设应遵循四项原则:一是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党的官德建设;二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文化教育;叁是树立道德模范与惩治腐败分子并重;四是强调制度对官员道德的培养和约束。

姜彦国[9]2014年在《重塑中国官德研究》文中认为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向前推进,我国官员道德问题也随之日益突显出来,在政治层面上表现为“卖官鬻爵”与“贿选腐败”,这一直都被公认为是腐败的源头,也是我国官员政治道德失范最严重的表现形式;在经济层面上表现出“中饱私囊”与“权钱交易”,表明了官员作为公权力的掌控者在行使公权力时进行贪污受贿的行为,这是一种典型的权力寻租;生活层面上的“色情腐败”与“生活腐化”,则成为当前我国官员腐败的“流行病”之一,大多数贪官生活作风腐化问题早已突破了官员的礼义廉耻这一道德底线。近叁十年中国社会的急遽变化使公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官员代表了身兼双重身分的特殊伦理责任,这也涉及了他们在宏观的政治系统内以及生活结构中的关系所在,在这样的社会中,政治成为各种私人利益争相追逐垄断性资源、权力寻租的场所,在“公共利益”之下,政府官员失去了其公共性身分,成了满足私人欲望的政治工具。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德性资源已被遗弃,在一个去政治化的世俗社会里,善与恶、是与非、正义与不公的界限变得模糊不定。因此,现代官僚制的改革方向是在政治生活和公共行政系统之外对官僚制工具理性思考的同时,必须注重加强官员的道德自律意识。中国官德秩序的重建一定要摒弃基于反道德、非精神和无灵魂的“经济人”假设以及霍布斯式的个人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如何反思现代性的缺失、回应物欲主义的挑战和提出人生的意义和方向等问题,借助丰富的古今中外古典智慧和现代工具理性下的制度建构的双重保护,解答当前中国在德性伦理领域里提出官德失范的解决之道,重塑官德的良好形象。

张永远[10]2010年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中的现代官德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高尚的道德情操是社会主义优越于其他社会制度的表现。在社会主义中,官德居于整个道德体系的核心地位。一些官员的官德失范,影响到我国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官德建设,对提高官员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树立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总体上来说,我国官德是高尚的,但也有很多官德失范现象的存在,这是部分人民群众认为我国官德不高的依据。而我国官德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实效性缺乏。实效性缺乏的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官德建设没有建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人学把“现实的人”作为研究人的出发点,满足人的合理需要是对人的本质的承认。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具有主体性,但人的主体性会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人的价值体现在人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人的权利,是人民群众对官德进行监督的人学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人学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理论归宿。我国现代官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官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它具有一般职业道德所不具有的权力性、特殊角色性,是一种内含权力和强制义务的职业道德。为人民服务是我国官德规范体系的核心,以人为本是基本原则,公正重贤、坚定忠诚、勤廉为民、团结宽容是基本规范。反腐倡廉和官德激励机制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人的需要理论为基础。官德建设需要官员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自主地进行官德修养,形成自律机制。官德修养的目标是达到理想的公仆人格,既能够做到“善政”也能够做到“乐政”,以“乐政”促使“善政”实现。以人的价值来评价官德,促使官员形成经得起历史检验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科学政绩观。高尚官德形成需要官员以人民群众全面发展为依归,在保障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自身得到全面发展,提高执政能力,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张扬自己的个性。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指导,形成高尚的官德,推进我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官员的执政能力,保证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 官德失范:社会道德失范的一种解释[D]. 贾利民.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2]. 我国部分官员失范现象研究[D]. 袁帅. 广西师范大学. 2016

[3]. 当前中国官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 陈丽丽.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7

[4]. 腐败官员罪错之道德性研究[D]. 张震.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5

[5]. 新时期中国官德建设研究[D]. 刘彦芬. 中共中央党校. 2013

[6]. 当代中国官德建设研究[D]. 贾金易.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7]. 转型期中国官德失范的制度分析及对策研究[D]. 沈杰. 河北大学. 2005

[8]. 中国共产党官德建设的历史进程及现实启示[D]. 曹文翰. 西南交通大学. 2013

[9]. 重塑中国官德研究[D]. 姜彦国. 吉林大学. 2014

[10].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中的现代官德问题研究[D]. 张永远. 南京理工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官德失范:社会道德失范的一种解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