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新闻中心 湖北省利川市 445400
摘要:面对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冲击,传统信息传播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既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新的媒介和技术,同时也带来了危机。文章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新特点、传播模式的各个环节的变化、新趋势,以期能为信息传播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 信息传播 发展趋势
一、前言
新媒体一词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出现于传播领域,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传播的模式和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目前,关于新媒体的定义业界尚不统一。新媒体建立在网络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通信技术等基础上,也呈现出数字化、内容海量化等特点,但新与旧是相对的,传统媒体也在不断的革新,比如数字电视使得人们可以自主选择想要看的节目,但这并不是新媒体。因为它并不能体现新媒体的本质特征,即交互性、即时性。所以,目前阶段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最大区别集中在了交互性、即时性、个性化、受众范围广、碎片化等特点。
二、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新特点
1、交互性强
传统媒体的受众往往是被动的接受者,没有参与信息的机会,或者只能靠电话、短信、邮件等形式与信息的发布者取得联系,一般也是在事后对方才能接收到这些反馈信息,即便如此,也不一定能立刻回信给受众。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有麦克风。信息传播的受众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的积极的参与者,甚至是信息的创造者和发布者。比如网易信息、新浪网等互联网企业发布新闻,网民一般可以参与互动,发布自己的观点,不仅交互性强,一般还可以实现实时互动,大大提高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2、受众广泛广。
传统媒体的受众是有限的,由于手机和网络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而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往往伴随着手机和网络不知不觉的传送到每一个人的面前,使得使用手机和网络的人同时也成为了信息传播的对象。与此同时,这种实时性也使得信息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更为微妙。 因为庞杂的网络信息打散了信息受众,没有了固定的信息群体关系。比如,人们打开手机,各种APP应用会弹出各种消息,同时人们可以在微信、微博上发布自己的观点、感想、见闻等等。
3、即时性。
靠传统的媒介: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传播的信息都需要在素材收集到成稿的这一过程耗费大量的时间。由于受到通信条件、传播方式等限制,从一条线索发展为一则有价值的报道往往要经过很多环节才能被大众感知、接收,继而产生一定的社会效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移动媒体的普及,人们往往动一动手指便可以浏览世界各地的趣人趣事,时政要闻。比如,刚刚闭幕的十九大,借助于新媒体,亿万中国人可以同时观看媒体的直播,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各种移动媒体成了人们接收信息的主要媒介。通过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人们可以即时地参与并分享信息。
4、个性化定制
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的对象有更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内容。同时,信息的传播者也提供这种定制化的服务。比如,微信的消息推送功能,人们可以接收到各种公众号推送的消息,感兴趣的可以选择关注,以便接收推送消息;不感兴趣的可以不关注或者取消关注,从而屏蔽消息,实现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碎片化
新媒体在为信息传播注入活力的同时,也由于网络自身的特性,使得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呈现出传统媒体不明显的劣势。主要有碎片化和信息质量良莠不齐。前者体现在信息数量上,海量的信息充斥人们的生活,由于信息的马太效应和更新快速,一些信息被淹没信息海洋中。长时间的碎片化阅读不系统、不完整,对于信息来说往往容易造成信息矛盾、冲突,非但不能增长见识,反倒容易迷失在信息海洋中。信息质量对于任何信息特别是新闻消息,尤为关键。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之一。新媒体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等特点使得几乎每个人都能在网络上发布消息,当然由于目前网络监管难度大,一些失真的、虚假的甚至谣言都能在网络上传播,给新闻传播蒙上了一层黑纱。
三、信息传播模式的变化
1、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
传统的三大媒体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等。信息传播模式涉及五大要素,分别是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传播效果。传统媒体中传播主体往往是各地的新闻工作者,他们发现或识别新闻线索,并不断跟进,获得材料,进一步分析整理后便形成了新闻的初稿或雏形。传播渠道也多见于电视、广播和平面媒体。传播的对象和传播的效果也受限于传播渠道的选择。
2、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模式
首先,传播主体和传播对象范围更加广泛,并且两者的界限模糊,互联网时代,社会大众发布信息时,既是传播主体也是传播对象。传播渠道也由线下变成线上,比如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借助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各种形式的数字化的内容得以传播。传播的效果一方面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传播方式多样,便于民众知晓和参与;另一方面,传播效果也更加难以控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信息孤岛、信息质量良莠不齐、信息碎片化等特点,容易造成网络舆情的秩序混乱,有失偏颇,甚至造成舆论危机。
四、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新趋势
1、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的深化
对新媒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领域,其研究重点主要是媒介的选择、使用以及传播效果等。互联网如今不仅仅是一个虚拟空间,更是一个技术、媒介、方法等相互交织的社会空间。研究方法也运用了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用于分析在新的社会网络结构中,各种主体、客体、媒介、效果等之间的交互关系。
在媒介层面,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媒介发生了很大变化,随之而来的传播主体和传播对象也不同于传统的信息传播。一方面,新的技术催生了更多交互性和个性化的传播手段,另一方面,普通的大众,特别是草根文化的兴起,使得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提前到来。因此,传统的 “媒介-受众”逐渐向“新媒介-用户”的研究关系转变。在社会层面,在研究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与社会关系领域,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塑造论相继用于分析信息传播如何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产生社会影响,且两者交替占领主导地位。在实践层面,各种新媒体事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心理状态要复杂的多,流量和传播方向更多的流向社会大众,流向草根文化,交织着各种社会力量。
2、媒体融合趋势
面对互联网的冲击,传统媒体固守阵地不做变通必然是市场越做越小。各个媒体行业开始尝试跨平台、跨行业的合作,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互相取长补短,如何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和新媒体的渠道优势,打造内容加流量的双赢,是目前媒体融合的关键所在。除了健全体制机制外,融合集中在产品层面、技术层面、市场层面等三个层面不断推进。
3、多元化、交互性更强
多元、开放、交互、兼容成为了新媒体时代最显著的特点。与传统的信息传播相比,传播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元化,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并且不同形式之间可以自由组合,为人们提供不同的感官体验。另一方面,基于发达的传媒技术,实时传播和即时互动是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又一张王牌。比如网络直播,2016被称为网络直播的元年,各种直播平台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直播平台直接将传播 主体与对象连接起来,并且可以实时互动,调动了大众参与的积极性。
五、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的各个环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播的对象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也可以是传播主体,交互性更强,内容和形式更加多元化。在今后的发展中,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促进信息传播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艳峰.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特点及发展研究[J]. 西部广播电视,2017,(15):59+63.
[2]王云凤. 浅谈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特点[J]. 新闻研究导刊,2015,6(19):128-129.
[3]林霞. 网络时代广播新闻的发展趋势[J/OL]. 新媒体研究,2016,(19):13-14(2016-10-12).
论文作者:黄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4
标签:媒体论文; 信息论文; 信息传播论文; 受众论文; 媒介论文; 互联网论文; 环境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