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丹徒区人民医院妇产科 江苏 镇江 212000)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子宫异常出血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特点和价值,为其临床应用和理论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妇科使用宫腔镜诊治的 60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最佳时机行宫腔镜检查,并在宫腔镜直视下将刮宫所得标本行病理检查,对症积极治疗。结果:宫腔镜诊疗总用时为9~46 min,平均诊疗用时(23.8±0.4)min;术中失血 2~32 mL,平均术中出血量为(9.1±0.7)mL。 经宫腔镜检查诊断出病变54例,检出率最高的 为子宫内膜息肉(26.7%),P<0.05,其他检出率较高的病变类型分别为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炎、节育器嵌顿,检查显示内膜增生的患者在刮宫术后予以孕激素治疗,均回归正常。宫腔镜检查内膜息肉与病理检查相符率87.5%,其余均 100%相符,总准确度为96.7%。全组患者诊疗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术后5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5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月经正常,证实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宫腔镜用于子宫异常出血诊疗用时短、安全度高、准确性良好,值得在临床检查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异常出血;诊疗;临床检查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2-0097-02
1.资料
回顾性分析该院妇科使用宫腔镜诊治的60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全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的指征均与相关诊断标准符合。60例患 者均女性,年龄 22~57 岁,平均年龄(33.9±0.6)岁;绝经患者4例,生育期患者共56例;就诊时均行常规 B 超检查,检查发现1例怀疑纵隔子宫、10例节育器嵌顿、23例子宫内膜增厚并提示 宫内节育器、12例宫腔内发现低回声团块、14例仅提示宫内节育器。全组患者均经系统检查证实没有心肺肝肾病变、生殖道严 重炎症及手术禁忌证。
2.方法
全组患者在停止异常阴道出血3~7d且月经干净3~7d 内行宫腔镜辅助诊断。使用沈阳沈大内窥镜有限公司生产的 ZG-2型宫腔镜[辽食药监械(准)字2007第2220056号]检查诊断,选择镜体外径3mm规格的内窥镜、0.9%氯化钠溶液作为膨宫液,维持10kPa左右膨宫压力。全组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根据患者症状表现及身体状况选择在静脉复合麻醉处理或不予以麻醉,对外阴部位常规消毒处理后铺巾,开始妇科检查。明确子宫位置后,对阴道、宫颈常规消毒,钳夹宫颈前唇部位,视情况选用 4、5、6号的扩宫棒将宫颈扩张开,缓慢置入宫腔镜,顺次检查患者宫底、宫角及输卵管开口情况,并观察宫体各个方向子宫壁情况,观察完毕后将宫腔镜退出,退出同时注意观察宫颈管变化。若在宫腔中发现节育器,则小心取出节育器并行诊断性刮宫;若患者同时存在宫腔及周围异常包块,则同时行诊 断性刮宫术、肌瘤电切术及息肉摘除术;对于没有发现异常的患者,仅予以常规的诊断性刮宫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术后阶段,注意阴道卫生和维持健康生活习惯,适当使用抗生素对抗感染,刮宫取出组织及时送去做病理检查。
3.诊疗情况
60例患者宫腔镜诊疗总用时为9~46min,平均诊疗用时(23.8±0.4)min;术中失血2~32mL,平均术中出血量为(9.1±0.7)mL。全组患者经宫腔镜检查的结果与术前常规B 超在纵隔子宫、节育器嵌顿方面基本一致。术前B超检查显示子宫内膜增厚的23例患者中有12例经宫腔镜检查发现子宫内膜增生、8例子宫内膜息肉、3 例正常;B超检查发现的12例低回声团块患者中6例子宫内膜息肉、1例慢性子宫内膜炎、2例肌壁间肌瘤、子宫黏膜 下肌瘤3例。B超检查仅提示宫内节育器的14例患者经宫腔镜检查发现 2 例子宫内膜息肉、9例慢性子宫内膜炎、3例正常。
4.研究意义
该研究在认识到常规B超检查、刮宫容易误诊、漏诊及刮宫 过度等缺陷的基础上,使用宫腔镜技术弥补上述诊疗手段的不足,对因子宫异常出血前来该院就诊的60例患者进行宫腔镜诊疗,在B超检查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时机使用ZG-2型宫腔镜在常规外阴、阴道、宫颈消毒的同时,顺次检查患者宫底、宫角及输卵管开口情况,并观察宫体各个方向子宫壁情况,并注意观察患者宫颈管异常情况,根据病情特点诊断性刮宫并选择合适的肌瘤 电切术、息肉摘除术等术式治疗其他病症,刮宫所得组织送去病理检查,并注意术后指导患者配合健康饮食及作息,维持患者术处清洁和干燥[1]。
诊断结果证实,全组患者中26.7%为子宫内膜息肉,同时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炎、节育器嵌顿,检查显示内膜增生的检出率也较高,其余检出率较低的分别是纵隔子宫、黏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可见经宫腔镜检查的结果与术前常规B超在 纵隔子宫、节育器嵌顿方面基本一致,但宫腔镜检查方式相比常规B 超检查技术更加细化、准确,用时也相对较短。另外,该组患者经宫腔镜诊断后,6例患者检查正常,54例患者出现病变,与病理检查相符率87.5%,其余均 100%相符,总准确度为96.7%。宫腔镜检查子宫异常出血总体准确度满意。
从该组患者临床中诊疗资料可见,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常有 经期延长、经量过多、月经周期缩短、非经期或绝经后出血等症状,可对此类症状患者首先行常规B超检查,并在停止异常阴道出血3~7d且月经干净,3~7d内行宫腔镜检查,根据宫腔镜检查情况予以刮宫术为主的系列治疗和矫正,效果满意。相关研究分析和对比由于子宫异常出血是妇科临床严重威胁广大妇女身心健康和家庭和谐的严重症状,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的临床诊疗研究及报道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运用宫腔镜对子宫异常出血诊断和治疗,通过与常规B超诊断及单纯刮宫术治疗的对比分析,发现宫腔镜用于妇科子宫异常出血临床诊断快速、简单、准确、全面、安全。国内关于此方面的报道资料显示,约有1/4的子宫异常出血患者是因局部器质性病变引发,而其余多数患者则是因为机体自身原因或环境因素诱发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而引发功能失调性的子宫出血。有研究对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进行年龄划分,主要根据是否绝经分组进行宫腔镜诊疗和分析,研究数据表明,患者年龄越大,越容易出现妇科肿瘤等类的器质性病变而引发异常子宫出血现象。通过与常规B超检查结果的对比,发现异常子宫出血患者B超检查结果不能清晰、准确呈现病变实况,不易发现目标区域微小病变,漏诊、误诊率较高。有报道称,若对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仅予以单纯的B超检查,很难观察到宫腔内2cm以下的占位性病变,而传统诊断性刮宫则有很大盲目性,对操作者临床经验要求很高,但即便由经 验丰富的医生完成传统诊断性刮宫,术后的内膜残留率也难以保持在20%以下,提示此种诊断方式有很高的漏刮率及漏诊率。 宫腔镜是近年来在妇科临床广泛应用的新型妇科微创诊疗技术,由纤维光源内窥镜及能源系统、光源系统、成像系统、灌流 系统等组成,可更精确、更简单、更安全地显示病灶分布、外观、大小特点,操作者可清晰观察到病灶表面组织结构,诊疗效果满意。该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报道资料基本相符[2]。
该研究缺陷分析子宫内膜息肉引发的异常出血患者使用宫腔镜治疗之时,容易因息肉特异性结构的缺乏(内膜息肉由间质、 腺体组织构成)而意外刮碎,如此得到的标本送检,会加大病理检查难度,该研究中宫腔镜检查多数子宫异常出血准确度高, 但内膜息肉的诊断准确度仅有 87.5%,低于其他出血原因的诊断准确率,提示临床上要强化内膜息肉类子宫异常出血的研究和诊断技能,尽可能避免内膜息肉误诊,提升子宫异常出血综合诊疗水平。
【参考文献】
[1]蔡莉娜,顾晓荔,王武亮等.子宫异常出血原因及宫腔镜诊断价值[J].中外医疗,2014,3(32):55-56.
[2]钱月芳.比较宫腔镜与传统诊刮术在子宫异常出血中诊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4,5(32):22-23.
论文作者:王明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4
标签:患者论文; 子宫论文; 宫腔镜论文; 异常论文; 息肉论文; 内膜论文; 宫内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