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分析及治疗措施研究论文_王功英

【摘要】目的 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原因,并探讨相应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产科收治的出血性休克患者186例,分析导致其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并探讨出相应的治疗措施,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经统计分析,导致产妇出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占58.60%),其次为产道裂伤(15.59%)、胎盘因素(12.37%)、凝血功能障碍(9.68%)及过度紧张(3.76%)等。 经治疗,185例患者抢救成功(占99.46%),1例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约0.54。结论 子宫收缩乏力,其次为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及心理因素等均可导致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发生,临床应及早全面掌握出血性休克病因,早期采取防治措施以降低产妇死亡风险,提高临床预后。

关键词:产科;出血性休克;原因;治疗措施

产科出血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严重危害产妇身心健康。通常情况下,失血过度将导致休克,即出血性休克[1]。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危害不容小觑,若临床判断失误或不及时采取有效救治措施,患者将面临生命危险。故早期对产科出血性休克做出正确判断,并及早采取治疗措施至关重要。本研究特分析导致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病因,并探讨相应治疗对策,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产科收支的出血性休克患者186例,纳入标准:符合《妇产科学(第8版)》[2]中产科出血性休克相关诊断标准;均为产后出血;患者自愿参与研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病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者;合并心、肾、肺等脏器功能障碍者;合并精神疾病者;合并恶性肿瘤者。患者年龄在22-35岁,平均年龄(28.69±2.74)岁;孕周在27-42周,平均孕周(38.96±2.35)周;其中初产妇135例,经产妇51例;其中阴道分娩81例,剖宫产105例。本研究经院内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准予实施。

1.2治疗 当患者发生出血性休克后,应协助患者保持平卧位,注意保暖,并予以鼻导管吸氧治疗,以确保患者呼吸通畅;并预防酸碱中毒、抗感染;为防止进一步出血,可按摩宫底,必要时注射缩宫素,加强宫缩;同时给予706代血浆、林格氏液等扩容治疗;针对尿量减少者可适当予以利尿剂;同期施以腹主动脉压迫止血,并结扎子宫动脉,采用“8”字缝合。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形式描述;计数资料以n(%)形式描述。

2结果

2.1产科出血性休克原因分析 经分析,导致产妇出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其次为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及过度紧张等。详细分析结果见下表。

2.2治疗结果观察 经治疗,185例患者抢救后症状缓解,抢救成功(占99.46%),其中2例行子宫全切除术,3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1例抢救无效死亡(占0.54%)。

3讨论

出血性休克是产科临床中常见的且危急的一种并发症,面色苍白、疲惫、反应迟钝及四肢厥冷等是其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具有发病急骤,且病情危急,迁移快等特点,其可在短时间内导致患者各个脏器发生功能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3]。故应尽快去除出血性休克病因,积极止血。临床可通过患者精神状态以及四肢末梢温度等情况结合以判断是否发生休克[4]。在患者存在出血性休克条件时,结合其实际出血症状,选取恰当处理手段,优化治疗。

既往研究认为,产科出血性休克绝大多数存在产前合并症,如妊娠期高血压、前置胎盘、贫血等[4]。且研究证实,宫缩乏力、生殖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均是导致产后出血性休克的危险因素[1]。经本研究统计分析,导致产妇出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占58.60%),其次为产道裂伤(15.59%)、胎盘因素(12.37%)、凝血功能障碍(9.68%)及过度紧张(3.76%)。其中导致宫缩乏力的主要原因有梗阻性难产、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巨大儿、羊水过多等;胎盘因素如胎盘滞留、胎盘植入及胎盘粘连等。且研究指出,若软产道裂伤未及时处理将导致产后大出血,常见原因如巨大儿、软产道组织弹性差及产钳助产等。止血及补充血容量是出血性休克治疗的关键[3]。止血要点:结合患者出血情况给予宫缩剂,并施以子宫按摩,以促进子宫收缩;结扎子宫血管,局部缝合。凝血功能者应及时给予凝血酶、新鲜血浆输注,及时补充血容量。需要注意的是,补充血容量之前应评估出血情况,尽快建立静脉通道,根据患者血压、脉搏及中心静脉压等数据进行输液速度及输液量的调整,输液应遵从“先多后少”、“先盐后糖”、“先快后慢”以及“先晶后胶”原则。

心理因素也是导致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之一,医护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内心真实感受和需求,取得患者信任,并向患者讲解出血性休克相关知识。若患者发生意识模糊,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喜好,播放其感兴趣的音乐,尽可能让患者保持清醒;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本次治疗的主要措施,并向其介绍主治医生资质,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促使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协助治疗;此外,还应时刻注意患者机体舒适与否,协助患者正确且舒适的体位,改善饮食及环境。

综上所述,子宫收缩乏力,其次为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及心理因素等均可导致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发生,临床应及早期采取防治措施,调节患者心理状态,以降低产妇病死率,提高预后。

参考文献:

[1]马国利. 产科失血性休克危急重症患者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分析[J]. 临床医学, 2016, 36(6):108-109.

[2]乐杰.妇产科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25-330.

[3]李海玲, 邓姗杨, 海景. 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6(3):110-111.

[4]邱红.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出血未控前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探讨[J].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5, 24(6):346-346.

论文作者:王功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分析及治疗措施研究论文_王功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