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大师--高密市第四中学语文ACT教学改革实验_庖丁解牛论文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大师--高密市第四中学语文ACT教学改革实验_庖丁解牛论文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高密四中语文ACT教改实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改论文,高密论文,四中论文,语文论文,主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语文ACT教改实验的缘起

语文教学效率不高,针对这种现状,我们曾借鉴外地经验进行过一些改革与探索,例如实施“长文短教”、“多设疑提问”、“精讲多练”等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激起过学生学习的热情。但总的来看,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

有件事对我们思想触动很大,迫使我们进行认真的学习与反思。这一年扩大召生,有两个班没有语文教师。没办法,在组织教师给两个班的同学定计划目标的基础上,我们把课堂教学时间全放给学生,甚至连续几堂课把学生放到阅览室里去。半个学期一过,期中考试成绩却大大出人意外。两个班的成绩非但没拉下,反而比平行班略胜一筹。这不能不让我们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改革要着重探讨如何从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途径。”学习这些教育思想,更加坚定了我们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决心。我们认识到,语文教学要提高效率,必须对课堂教学作较大的突破,废除讲析式教学模式,而代之以教师指导下的以训练为主的新格局,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主动、热情高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借用了英语单词"ACTIVE"(意思是“积极的”、“主动的”)的前三个字母"ACT"作为语文教改实验的名称,于1994年1月在我们这所普通农村高中三个年级同时开始了探索。

二、"ACT"教改实验的主要作法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摸索,"ACT"教改实验的思路逐渐明晰,以单元为教学单位,初步形成了基本的教学框架,包括四个阶段、六种课型。

一、准备阶段。这是整个教改活动的基础环节。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对整册教材进行总体分析评价,明确本册教材在整套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地位,以及教材中每个单元与前后各册同体裁单元在教学重点上的联系和区别;根据学期教学总课时数,确定每个单元所用的课时数;在教学每个单元之前,教师要根据这一单元与前后册同体裁单元在教学重点难点上的联系和区别,深入钻研教材,准确地把握该单元独有而其他同体裁单元并不具备或并不突出的特点,然后以此为依据,确定好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在分析研究吃透单元教材的基础上,提前编制供学生自学时使用的"ACT"表格(揭示重点难点,设计自学题目);准备好将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的训练材料;设计一套水平较高的单元过关测试题。另外,教师还要根据学习语文的实际情况,将全班学生划分为由前后两桌组成的若干个知识点“承包”小组。

二、课堂教学的组织阶段。这一阶段是课堂教学,是组织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地学习的阶段,它是语文"ACT"教改实验的重点和核心。这一阶段分四步。

第一步:将单元学习目标明确告诉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心中有数,自学教材针对性强。

第二步: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自学一个单元的教材。教师要求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如字、词、句的运用及文学常识等,并完成"ACT"表格中的范题解答。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仿照范题(教师编拟的、在训练内容和技巧上带有示范性的题目),以教材的内容为依据,自编一套练习题。此外,还要求学生将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入"ACT"表格中的“疑难问题”一栏或“疑难问题问答卡”中。

第三步:教师在浏览学生"ACT"表格的填写情况,掌握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后,组织学生讨论析疑,进行问题处理。处理的方式有以下几种:比较简单的问题由班内的各知识点“承包”小组解答;个别难度较大而又不带普遍性、不是教材重点的问题由教师直接向学生解答;有一定难度,知识点“承包”小组解决不了而又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讨论解决。讨论时,务求各抒己见,搞深搞透。总之,是要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力求使他们掌握本单元的重要知识点,并借以训练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步:教师将"ACT"表格收齐,打乱次序,发给学生。每个学生做另外一同学"ACT"表格中设计的练习题;做完后,出题的学生负责向答题的学生评讲,以达到进一步掌握课文,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能力迁移阶段。这一阶段就是根据单元教学重点和教材中基础知识部分的重要知识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能力迁移训练。为此,我们自编了两套训练材料,一是《文言文训练教材》,二是《现代文训练教材》,结合每单元的教学进行使用。除了采用这种集中性的训练方式之外,我们还通过“每课一练”、“堂堂清”、“五分钟检测”等形式灵活地进行训练,使学生增长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

四、检测总结阶段。在能力迁移训练之后,是否达到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还有待检查落实。这一阶段用教师拟定的单元过关测试题进行检测。检测题应较好地覆盖这一单元的重要知识点,并突出能力的考查。检测后,教师充分利用“错题统计表”进行分析,找出面上存在的仍然没有解决好的问题重点讲评,讲出规律,总结出方法。之后,再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第二次过关测试,直至把疑难问题较好地解决为止。

总起来讲,语文"ACT"教改实验的过程就是这样四个阶段,我们又称之为“四阶段教学”。在这四个阶段的教学中,我们共使用了以下六种课型。

一是“自学填表课”。这一课型在第二阶段的第二步使用。其特点是教师不讲,专门用于学生自学。

二是“问题讨论课”。在第二阶段的第三步使用。课型特点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充分参与,畅所欲言,尽量达到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目的。凡学生通过讨论能解决的,教师决不再讲;讨论解决得不够好或没有解决的,教师适当引导、点拨,然后再让学生思考、讨论,直至把问题解决。

三是“专题研究课”。也在第二阶段的第三步使用。这一课型与“问题讨论课”基本相似,都是以讨论为上课的基本形式。但有两点不同:一是这一课型讨论的内容或者在深度上较“问题讨论课”深一个层次,或者广度大,学生不易把握,需要通过思考、争论,由博返约,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二是教师在组织讨论时需有更高更强的教学机智和应变能力,使学生的讨论既能热烈地进行下去,又能排除干扰,始终围绕专题展开。因此,这种课型可以看作是“问题讨论课”的深入和强化。

四是“学生测试与讲评课”。这一课型在第二阶段第四步使用。课上,学生利用自编的试题互相测试,然后交换试卷,由命题者批阅并负责对答题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讲评。

五是“能力迁移训练课”。这一课型在第三阶段使用。

六是“单元过关测试课”。在最后阶段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整个"ACT"教学过程中,四个阶段是“死”的,每个教师必须严格按这四个阶段去组织教学。但六种课型都是“活”的,也就是说,具体到某个单元,应灵活掌握,变通使用,决不搞形式化,一刀切。比如诗歌教学,我们侧重了“读”:教师范读,学生自读、齐读;读后互相纠正语调、节奏、语速中的毛病,再读。我们还让学生当堂背诵或默写。总之,通过读,让学生反复涵咏,逐渐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体味诗词的意境。再如戏剧教学,我们先把时代背景和这一幕的前后情节做一简介,然后让学生熟读课文。读后,部分学生“扮演”剧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性格和感情进行“表演”,学生对于人物的性格特征就基本把握了,再返回头来让学生填"ACT"表格,并有重点地进行测试。这些时候,某些课型就可以不用,某些课型就可以提前或置后。有些单元,可能不需要上“专题研究课”,而有的单元则要上两节才行。有的单元,只需要引导学生分析一篇课文,然后要学生根据师生共同分析的方法分析讨论其他课文;而有的单元,则必须统起来搞比较综合分析。总之,每个单元的文体不同,教学重点和难点不同,与前后册(或同册)同体裁单元的联系和区别不同,我们所采用的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不同的只是方式,着眼点和目的又都是相同的,就是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当学习的主人。

目前,我校的语文"ACT"教改不仅在课文教学中适用,作文教学也如此,并已经扩大到了作文批改当中。现在,教师已不再逐本批阅作文,而是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进行评改。或者每人先批另一同学的作文,然后同组内交换交流批改的意见,接着班内交流。每组推荐一至两篇好的或较好的作文在班内朗读,并由读稿人代表全组同学简析该作文的优缺点,其他各组如有不同意见,可提出来再讨论;或者将全班分为几个组,每组分发外组同学的作文,然后在组长主持下,逐篇朗读、讨论,写上评语打上分数,随后是班内交流,课下还可装订成册互相传阅,教师只在最后强调应该注意的问题;或者教师在浏览学生全部作文后,从中挑出一篇中等程度的印发给全班同学,让学生自批,同位批,共同讨论,然后围绕作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组织全班大讨论。这些讨论,使学生自己明白写作的要领,改变了过去那种一切由教师代庖而学生被动消极的接受的现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总之,在"ACT"教改实验中,学生的精神亢奋,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他们口耳并用,手脑结合,或读,或听,或说,或写,或想……,学生“在一种相互作用的方式中,习得技能和知识”(美国心理学家格林),达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他们再也不是简单的知识接受器,不再是只管欣赏的观众,而是个个为“演员”,人人充角色,在老师的精心导演下,有声有色地演出一幕幕“戏剧”,一部部“电影”。班级内也产生了许多“小专家”,俨然成了解决某类问题的“小先生”。

三、"ACT"教改实验的成效

由于语文"ACT"教改实验比较有效地解决了教与学存在的矛盾,一扫过去那种死气沉沉的学习风气,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所以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必在情理之中。从1994年1月从事这项教改实验开始,全校三个年级的十八个教学班在高密市的几次统考中优秀率均居同类学校之首。一年多来,全校共有30多篇学生习作被全国各级各类报刊电台录用发表。潍坊市教研室也专门来我校考查论证,肯定了我校的做法。在1995年5月份召开的山东省中学语文研讨会上,我校作为特邀代表在大会上发言介绍,山东省中语会确定我校为全省中学语文教改实验点。

当然,我们的教改还处在初级阶段,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决心继续实践,尽力克服缺点,使"ACT"教改实验更加科学,更加健康地向前发展。(于成信 执笔)

附:《庖丁解牛》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确定学习重点。

老师:中国的寓言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初中学过的《愚公移山》就是一篇广为传颂的代表作品。我国愚言创作最繁荣的时期是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创作了大量的寓言故事,其中最杰出的寓言作家应首推庄子,他的寓言作品想象丰富,文笔洒脱,气势壮阔。今天我们学习的《庖丁解牛》就是他的寓言代表作。

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有两个:一,理清文章思路。二,辨析并掌握课文中重要的词、句。(4分钟)

(二)交代学习这篇课文的方法。

老师:这篇课文我们采用小组讨论、抢答、小组与小组互相竞赛的办法来解决。现在,我们把组分一下(每四人组成一组,并确定组长)。请同学们看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下发早已印好的思考题)。我们共设计了14道题目,每答对一个,小组得分2分;其他不在问题纸上的题目,每答对一个小组得分1分。学完课文后,上报得分情况,看一下哪个组合作得好,问题解决得快,解决得多。(2分钟)

(三)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现在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

(学生朗读。4分钟)

(四)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

教师:我们开始讨论问题。讨论时间15分钟,组长组织讨论并做好答案。

(开始讨论)

(五)班内交流讨论的结果。

(学生抢答,教师点拨)

1.“庖丁解牛”这个题目该怎么解释?学生回答后提示“解”此处不能理解为“割、杀、宰”,而应释为“分割、肢解”。

2.课文描写庖丁解牛的场面的句子有哪些?最有表现力的动词有哪几个?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触、倚、履、踦”四个字,并指明“倚”与“踦”的不同)

3.通过对庖丁解牛场面的描绘可以看出庖丁解牛已经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你能用最恰当的一个成语来概括吗?

学生:登峰造极、炉火纯青、随心所欲、得心应手、出神入化、左右逢源。(老师让学生记下)

教师:同学们找的这些成语都很恰当,概括出了庖丁高超的解牛技艺。他已经不是在解牛,而是在合着《桑林》优美的旋律表演着一组优美的舞蹈动作。

4.教师:用两个字概括第一段段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解牛)

教师提示:在这一段中同学们要注意“为”的用法。在“庖丁为文惠君解牛”这个句子中,“为”应该解释为“替”或“给”,是一个介词。

5.教师:看到庖丁如此高超的解牛技艺,文惠君感觉如何呢?请用三个字概括第三段段意。

(学生回答)

教师:因为有这样的疑问,就自然地引出了庖丁的回答。下面我们接着学习第三段。

6.庖丁之所以能达到这种熟练的程度,用他的话说是因为什么?

学生:“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教师:他的解牛技艺能够如此精湛,原因就在于他喜欢研究事物本身的规律。因为能够抓住规律,就超过了一般的技术领域。注意这句话中“进乎技矣”的解释:“乎”,介词“于”,“进”即是“超过”,“技”指“技术领域”。继续回答下面的问题。

7.庖丁解牛有哪三个阶段?他在解牛过程中遵循了一个怎样的解牛原则?

(学生回答)

教师:庖丁在刚解牛的时候,所见到的无非就是一头完整的牛,因为这时他对牛的认识仅仅局限于表面现象。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未尝”(板书),应该解释为“未曾”,几年过后,一头牛在他眼前成了一件可以随意拆卸的东西,不再是一头完整的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因为几年之后,他的解牛技艺已有了明显的提高,对牛的认识也从外部深入到了内部结构。现在我们也把技艺达到很高的程度称作“目无全牛”(板书)。到了现在他的解牛技艺又达到了怎样的高度呢?谁起来翻译一下?

(学生翻译:“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教师:只凭意念来解牛,真正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呢?

学生:“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8.庖丁谈完他的解牛过程后,接着把自己同其他厨师进行了对比。哪些厨师?他们怎样解牛?庖丁的刀用了多少年?解了多少牛?现在刀刃怎么样了?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回答)

教师:在解牛过程中,他能够“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请哪位同学起来翻译一下这句话?

(学生翻译)

教师:点拨后,用画好的牛的草图演示“游刃有余”,并对它现在的意思作出解释。

9.庖丁解牛的技艺如此高超,在一些关键地方他是怎么做的?

(学生回答)

10.庖丁解牛后的表情怎样?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

(学生回答)

11.用三个字概括第三段段意。

(学生回答)

教师:通过庖丁的这些话可以看出,庖丁的解牛技艺之所以到如此程度,关键在于什么呢?

学生:抓住了事物本身的规律。

教师:非常正确。现在我们一齐朗读这段文字。

(学生齐读第三段)

教师:下面我们讨论最后三个问题。

12.文惠君听完庖丁的话感受怎样?他说的这句话该怎样读?(从语气、句式上)

学生:应该是心悦诚服。

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这句话。

教师:同学们要注意文惠君的身份地位,这样才能想象出他的手该怎样放,头怎么样,眼神如何。谁站起来表演一下?

(学生表演)

教师:比刚才好多了。我朗读一下,同学们看怎么样?

教师表演,并提示本段应该注意的词语为“族”。(板书)

13.用三个字概括第四段段意。(学生回答)

14.通过学习这则寓言,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发呢?作者的本意是否也是这样?

(学生回答)

教师:我们做事情也应该象庖丁解牛一样注意抓住事物的内在规律,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同时要注意庄子的这则寓言主要在于揭示养生的道理,消极避世,逃避矛盾,这一点是我们要正确认识的。

(六)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理清了这篇课文的写作思路和应该注意区别的词语、句子(详细提示),同学们课后注意朗读和掌握这些词语。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

(七)公布各组得分情况。(下课)

标签:;  ;  ;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大师--高密市第四中学语文ACT教学改革实验_庖丁解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