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早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临床特征论文_陈喆

岳阳市二人民医院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将2017年11月--2018年2月的60例败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出生年龄展开分组,将其分成早发型和晚发型两组,每组中各有30例患儿,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在60例新生儿中,一共出现了62例败血症,其中有2例患儿发生了再次败血症;而对于致病菌的检验而言,检验出来69中致病菌,其中出现再次败血症的患儿均是因为双重细胞感染造成的;同时致病菌较多的则是B族链球菌、肺炎格雷伯菌以及凝因酶阴性葡萄糖菌所占的比例较大。对于新生儿而言,其近足月儿与足月儿出现早发型败血症的情况较多,胎龄小于33周的所占比例较少,大于33周胎龄的早产儿则较为易发晚发型败血症;从体质上而言,体质量大于2000克的新生儿易患早发型败血症,相反则易患晚发型败血症。结论: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具有差异性,其以致病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在治疗上则需要以血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治疗,从而提升其临床疗效。

关键词: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晚发型败血症;临床特征

对于感染性疾病而言,其在感染时间、地域因素的影响下,导致败血症患儿的致病菌感染特征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然而为了防治败血症的发生,不但应该找到患儿的致病菌,还需要对其药物敏情况展开分析[1-2]。基于此,本文将2017年11月--2018年2月的60例败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新生儿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征,详细的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1月--2018年2月的60例败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出生年龄展开分组,将其分成早发型和晚发型两组,每组中各有30例患儿,其中早发型患儿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范围在2天-7天,均年龄为(4.1±0.1)天;晚发型患儿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范围在7天30天,均年龄为(4.3±0.2)天。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方法

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标准为:200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提出的关于新生儿败血症的相应标准,同时根据患儿年龄将病情分为两种,小于7天的为早发型败血症、超过7天的则为晚发型败血症。当分组完成之后,在经过敏感抗生素连续治疗10天之后,若是患儿再发生败血症的症状,则需要再次应用血培养出新的菌种,以此判断是多重细菌感染败血症,主要的判断标准则是新生儿的一份血标本同时培养出两种或超过两种的致病菌。

1.3 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23.0 软件对研究数据展开分析,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n)或者[n(%)]表示计数资料,用t检验,检验χ2。

2.结果

2.1 败血症发生率情况

在60例新生儿中,一共出现了62例败血症,其中有2例患儿发生了再次败血症;而对于致病菌的检验而言,检验出来69中致病菌,其中出现再次败血症的患儿均是因为双重细胞感染造成的。

2.2 致病菌的统计情况分析

在下表中可以得知:致病菌较多的则是B族链球菌、肺炎格雷伯菌以及凝因酶阴性葡萄糖菌所占的比例较大。

表 1 致病菌的统计情况分析[n/%]

2.3 患儿的体质检测结果分析

对于新生儿而言,其近足月儿与足月儿出现早发型败血症的情况较多,胎龄小于33周的所占比例较少,大于33周胎龄的早产儿则较为易发晚发型败血症;从体质上而言,体质量大于2000克的新生儿易患早发型败血症,相反则易患晚发型败血症。

3.讨论

败血症在新生儿中属于多发的感染性病症,新生儿一旦患病,其病情则较为偏重,也会危及新生的生命健康[3]。对于新生儿败血症疾病而言,其研究的致病菌也是不同的,其中包括肺炎克雷伯氏菌、B族链球菌以及大肠埃希菌等,在致病菌中,较为常见的便是肺炎克雷伯氏菌和族链球菌,为此在实际的治疗中,需要根据患儿的病情展开治疗,以此提高治疗效果[4]。经过本研究得知:在60例新生儿中,一共出现了62例败血症,其中有2例患儿发生了再次败血症;而对于致病菌的检验而言,检验出来69中致病菌,其中出现再次败血症的患儿均是因为双重细胞感染造成的;同时致病菌较多的则是B族链球菌、肺炎格雷伯菌以及凝因酶阴性葡萄糖菌所占的比例较大。对于新生儿而言,其近足月儿与足月儿出现早发型败血症的情况较多,胎龄小于33周的所占比例较少,大于33周胎龄的早产儿则较为易发晚发型败血症;从体质上而言,体质量大于2000克的新生儿易患早发型败血症,相反则易患晚发型败血症。

综上所述,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具有差异性,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的最主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B族链球菌,而造成晚发型败血症的致病菌则是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在治疗上则需要以血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治疗,若是有条件则可以进行大规模采样,以此提高研究的准确性,从而提升其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羊芸,张萍,汪吉梅,等.新生儿早发型和晚发型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9):3199-3200.

[2]谭虹.新生儿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5):190-191.

[3]蔡扬帆,连锐航,林霓阳,等.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分析[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6,43(6):505-507.

[4]刘彩霞,景卫利,程雪,等.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及病原菌分析[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6,22(3):99-101.

论文作者:陈喆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  ;  ;  ;  ;  ;  ;  ;  

新生儿早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临床特征论文_陈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