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护理干预重点。方法:选取自2015年的3月~2016年的6月我院所收治的6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施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知识知晓率、治疗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效率,增强治疗效果,进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护理干预;分析
慢性萎缩性胃炎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严重,需要在治疗、护理方面均给予足够重视,大量实践证明,给予此类患者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最大程度改善[1]。本文重点分析了慢性萎缩性胃炎护理干预重点,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自2015年的3月~2016年的6月我院所收治的6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有患者34例,其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为26~66岁,平均年龄为(43.2±3.4)岁;病程为3个月~5年,平均病程为(8.3±3.1)个月。对照组中有患者33例,其中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为27~66岁,平均年龄为(44.1±3.7)岁;病程为3个月~6年,平均病程为(8.6±3.2)个月。两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多为恶心、胃胀、呕吐和上腹疼痛等。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的治疗及用药模式大致相同。对照组在此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施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治疗之初护理人员给予热情接待,建立干预基础,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基础病情、既往病史、文化程度、心理特点等),了解患者基本需求,并配合医生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结合患者的治疗方案制定护理干预计划。②给予患者认知干预,我们根据患者病情、认知需要和文化程度给予患者全程认知干预,开始治疗时普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机制,说明疾病诱因和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讲解治疗方法、治疗要点和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强调积极参与治疗的重要意义,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帮助其予以纠正,说明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进良好卫生、饮食及作息习惯养成;治疗期间定期组织健康讲座,鼓励患者参加,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疑问详细作出解答,同时将科室印制的健康资料发放给患者,主要内容有饮食、运动以及并发症预防方面常识,提高患者保健、防范意识。③给予心理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程相对偏长又容易反复,患者在疾病症状长时间消耗下容易产生多种负性情绪,进而导致治疗效果与预后均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要给予重视[2]。日常多与患者交流,掌握患者各个阶段的心理状况,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耐心倾听患者的谈话内容与诉求,给予足够的关怀、理解和尊重,并引导患者合理的宣泄负性情绪;维护稳定的护患关系,适当运用干预方法,给予患者一定的暗示和鼓励,说明负面情绪对患者机体及治疗造成的影响,指导患者自主心理调适、放松的方法,增强患者心理承受力;与患者家属达成共识,给予患者家庭的支持与温暖,让患者放下心理包袱,积极的接受治疗;鼓励患者多与外界接触,可以多组织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活动,增加患者间的互动和经验分享,消除患者悲观、孤独感。④给予用药干预,注意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表现的变化,以免病情进展,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告知患者所有药物的用药方法、用药时间及用药后观察重点,避免间断用药或私自调整用药剂量,强调遵医嘱用药的必要性,确保药物作用的持续性,重点观察患者用药后反应,对于合理的用药反应要向患者解释清楚,对于不良反应及时对症处理;给予饮食干预,说明饮食禁忌,强调合理饮食能够促进胃蛋白酶、胃酸对胃黏膜产生的刺激减少,加快胃黏膜的愈合速度。根据患者身体需要与基础病情定制个体化饮食方案,尽量以低脂肪、易消化、高蛋白的食物为主,并教会患者如何合理的搭配食材,以增强食欲,提醒患者规律饮食,以细嚼慢咽、少量多餐为基本进食原则,不可食用过硬、过冷、过酸、过热、油炸和刺激性食物;给予生活干预,嘱咐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时间,在治疗期间保证得到充分的休息与睡眠,并注意胃部保暖工作,提醒患者的个人物品(餐具、卫生用品等)应正确处理、放置、清洁,避免交叉感染,鼓励患者参加适度的活动锻炼,以增强自身抵抗力。
1.3观察指标
调查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治疗配合度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获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调查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的知识知晓率、治疗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消耗系统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可被因多种因素所诱发,其中患者的体质、免疫情况、药物情况、环境、生活习惯、Hp感染和胆汁反流均是疾病诱发相关因素[3]。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后,可导致机体胃粘膜局部反复受损,使得粘膜中固有腺体萎缩甚至于消失,进而造成胃部发生粘膜肌层变厚等病理改变,使血管显露、胃动力及消化功能降低。有文献指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并无特异性的表现,多是上腹不适、恶心等症状,一般很难受到患者重视,但若不施以及时、有效治疗,病情进展有癌变的可能,对患者生命构成严重的威胁[4]。此外,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时间偏长,患者常见受到疾病消耗,其食欲、体质乃至心理状态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生活质量也随之极大降低。因此,除给予积极治疗,还必须重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饮食、心理、生活等方面的护理工作,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
我科给予观察组患者更具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通过有效干预基础的建立,准确评估的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以此确立护理重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护理干预计划。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在认知、心理、用药、饮食、生活等方面加强干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知识知晓率、治疗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表明给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效率,增强治疗效果,进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邬国英,夏云,郑琴芬.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95~96.
[2]胡云丽.慢性萎缩性胃炎护理干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6):232-233.
[3]张建新,董卫国,吕晓光,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患者的循证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3):2655-2658,2661.
[4]程小禾.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护理[J].天津护理,2004,12(3):172.
论文作者:许海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8
标签:患者论文; 萎缩性胃炎论文; 两组论文; 饮食论文; 病程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