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于都明德小学
摘要:阅读教学是我国小学教育机构语文课程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良好的阅读教学对丰富学生课堂学习内容,开拓视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以及提高其学习水平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但现阶段,在我国大多数小学语文尤其是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学生阅读自主性不强,阅读教学有效性不高,整体教学现状不佳。故当前环境下,教师在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需与时俱进,严格遵循新课程标准,积极思考和探索新型教学策略,以增添课堂教学灵活性,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有效性。本文主要从阅读教学及其重要性出发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1概述
从本质上来讲,阅读教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文本与学生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也是学生通过搜集和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自身思维的一项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自主感受、理解和欣赏能力,增强其审美体验等具有积极意义。故现阶段,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需重视并加强阅读教学,并探索新型的教学策略,以增强阅读教学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笔者收集并整理了多项相关的研究资料及文献报道,主要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策略,现简要论述如下。
2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2.1科学预设阅读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对于小学生来讲,其身心发展尚不成熟,生活阅历较浅,且每位学生的心理特点、情感变化以及学习能力等均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故当前环境下,教师在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需在把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及其个体化特点的基础上,科学预设阅读教学,实施因材施教,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目的性与针对性,提高教学有效性。首先,教师需详细收集并整理班级中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思想情绪、兴趣爱好、学习特点、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并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以便获取预设资源,为阅读教学的预设奠定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教师需在把握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依据某一节课的教材知识,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再次,教师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对阅读教学进行科学预设。例如,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我最好的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可先引导学生自行地大声朗读课文,待其对文章大意有所了解之后,要求其用几个词语或一句话概括自己对教师的理解与感情。之后,教师可以此为基础,带领学生学习和掌握本文作者的文本写作风格与写作技巧,并使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同时充分体会作者对文章中“最好的老师”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以此来增强其对本节课教学重点内容的理解与掌握。通过此种预设阅读教学,不仅可有效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实时学习情况,从而对其实施针对性教学措施,且还可增强阅读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2.2教授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现阶段,在新课程标准与现代化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教学需重视学生的课堂自主学习能力。故当前环境下,教师在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需向学生详细讲解和教授多样化的阅读方法,以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其自主阅读能力,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在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向班级学生教授以下几项阅读方法,具体可表现为:(1)粗读法:粗读,即为粗略阅读,属于课文预习的一种。此种阅读方法不要求学生通过预习阅读掌握文章内涵,只要其了解和掌握文本大概内容并能够自主查阅生字词即可。(2)通读法:通读要求学生自主地朗诵文章内容,从而加强学生脑海中对文章印象的效果,以便引出课堂问题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例如,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少年闰土》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堂伊始自主阅读文本,待其掌握文章大意后引出本文作者“鲁迅”先生的简介并提出相应的课堂问题。(3)精读法:精读即指导学生详细、认真阅读文章中优美的词汇、句子等,并鼓励学生挑选出自己欣赏的段落反复阅读,从而增强其对文章的理解及其情感体验。(4)诵读法:诵读即有感情的朗读,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感、想象力与语言驾驭能力,是语言阅读的最高境界。例如,在教材中《老人与海鸥》的实践教学中,当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这段文本语言时,可引导学生积极发挥想象力,于脑海中形成一幅由蓝天、碧水、草地、海鸥、老人遗像等多个元素组成的画面,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其阅读效果。
2.3重视课外阅读指导,扩大学生阅读范畴
一般来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单单依靠课堂中的文本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课外阅读与兴趣阅读的辅助。故当前环境下,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上,还需重视并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以拓宽其阅读范畴,帮助其积累优秀的语文素材,提高其文学素养。在此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草船借箭》的教学为例做简要说明。当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该篇文章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更全面的了解本文所讲故事以及相应的背景资料,可有目的性地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相关内容,以增强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开拓视野。教师可在“母亲节”、“父亲节”等重要节日当天引导班级学生举办与节日主题相关的课外阅读活动,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强其情感体验。同时,教师也可在校内开展一些与阅读有关的活动,如“阅读心得口语表达比赛”、“我喜欢的文章交流会”、“文章朗读比赛”等,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参与课外阅读的兴趣,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其阅读水平。
3结语
目前我国许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存在诸多不足,学生参与课堂阅读的主动性不高,从整体上来讲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当前环境下教师在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需科学预设阅读教学,并重视阅读方法的教授以及课外阅读指导,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扩大学生阅读范畴,提高其自身阅读水平。
论文作者:孙丽萍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9月总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6
标签:学生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教师论文; 语文论文; 小学六年级论文; 教学中论文; 文章论文; 《成长读本》2018年9月总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