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水利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持续扩大,对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水资源利用与水利工程运行具有密切关系,只有保证对水资源的合理以及科学利用,才能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主要针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相关领域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引言
水利工程属于重要的民生工程,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近年来,虽然水利工程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但是其在运行管理方面仍旧表现出较多的问题,使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受到影响。以某市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现状为例,分析其存在的不良管理现象,探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体对策措施,以期通过研究提升现代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有效性,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1.1管理机制不健全
当前,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和扩大,在防汛抗洪、水力发电、农田灌溉以及生产养殖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当前,在运行管理中存在机制不健全的问题,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手段落后、管理内容重复,如果一旦出现责任问题,主管部门和人员相互推诿,对运行管理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在开展运行管理中,对水资源浪费行为缺乏有效监管,导致这一现象日趋严重。
1.2运行管理经费缺乏
虽然我国水利工程数量较多,但是很多工程规模较小,与大型工程相比,其在运行管理中缺乏资金,加之后期维护工作不到位,导致工程在长期使用后出现年久失修以及设备老化等问题,对工程正常运行带来负面影响。
2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水利工程从设计到施工过程复杂,包含众多的环节,这其中不论是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水利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甚至是不可弥补的巨大经济损失。从水利工程的整个过程来看,基本上可以分为施工前期以及施工过程,针对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就着重在这两个过程之中,而其中对施工过程,即现场施工的质量管理又是重中之重。但是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要求往往会与进度的控制相悖,这也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相当多的一部分管理层中也广泛存在着重进度轻质量的思想,在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一昧的追求进度与成本控制,而忽视工程质量的管控,给工程施工的质量带来了隐患。另外,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质量管理当中,过分的行政干预以及缺乏必要的资金和行政支持也使质量控制工作难以取得预期成效。在水利工程的整个管理过程当中,管理团队对工程质量的认识不统一,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在涉及到质量控制问题时给予的行政支持和资金支持不够,使得严格规范的质量控制过程难以推展,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目标的达成。第三,当前水利工程的管理团队重,对于工程质量控制的专业素质急需提升。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会涉及到过个部门并且需要协调多个部门完成整个流程。这就需要质量控制的人员一方面具有专业的质量控制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具有极强的组织与沟通协调能力。所以对质量控制管理人员的挑选以及培养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当然,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在此之前,相关人员的观念首先需要进行转变,停止靠经验的管理方式,改变消极处理问题的态度,积极的进行转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水资源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改善措施
3.1加强设施维护管理,积极应用灌溉节水技术
为保证水利工程设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还需加强对相关设施的维护管理。定期对相关的机械设备进行检修维护,保证水利工程机械能够正常运用;定期对水利工程底部淤泥进行清理,避免水利工程底部沉积较多的淤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储水能力和供水能力;加强对水利工程破损部位的检查,当发现异常损坏时及时对其作出修补,避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此外考虑到农业灌溉用水属于用水的主要组成部分,还应积极应用一些新型灌溉节水技术,降低农业灌溉用水的浪费,达到良好的节水效果。如:针对某市的实际情况,可以在原有土渠工程上做防渗漏施工,降低水资源在应用过程中渗漏、蒸发引起的损耗,从而提升灌溉用水效率。据实际应用数据显示,防渗渠道工程相较于简单的土渠工程,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能够提升20%~30%,由此可以对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带来较大的帮助。
3.2加强水资源节约建设
对于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不单单要完善相关监管制度,还需要进一步推进节水措施的落实。首先应当进一步促进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借助于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体系的办法来对水资源利用中的节约标准和规范进行清楚规定,做好水利工程项目的审批、验收工作,对后期运行过程中的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监管,保证水利工程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次应当加快普及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现阶段国内很多地区的灌溉技术相对滞后,水资源浪费现象较为明显,所以需要积极引入先进技术,投入更多资金保障,促进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模式的应用发展,地方政府应当积极支持和引导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普及,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最后必须要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规范标准明确规定,进一步发挥出水利工程的节水能力,有效管控水资源浪费现象。
3.3积极推行分级管理
对水利工程项目运行管理工作来说,必须要积极推行分级管理模式,开展好流域性水利工程和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一般来说由地方主观部门带头,保证管理的统一性,确保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活动的科学开展。流域性河道湖泊管理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是否能够稳定运行,对于省级主管部门而言需要在开展好此项工作的前提下,要求市县级部门进行协调管理,确保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活动能够真正更加科学高效的开展。对于分级管理来说,省级水利工程主管部门需要开展好河道堤防工程审查与监管,提升和强化水利工程除险加固效用,规范运行管理资金发放和使用监管,确保运行管理活动能够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市县级主管部门要按照属地划分,开展好河道分段管理工作,其重点管理目标为市县镇的小型水利工程项目。
3.4加强水利工程质量控制
为了能够强化建设的长效机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要成立水利工程监督指导小组,能够达到各项管理工作的协调运行,并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监督制度,保证水利工程的有效运转,并邀请社会各界专家人士,对水利监督工程进行监督。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民主评议工作,强化水利工程民主测评,使相关管理工作能够由民众主持,使得整个工程进行更加贴近当地情况。结合过往出现的特殊情况,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这些因素的存在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减少突发事件发生时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的范围,强化水利工程相关工作人员的廉洁思想建设,预防工作人员出现思想腐蚀的现象。
结语
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对于水资源的依赖很强,如果不能有效地保护水资源,就会造成未来社会发展的困境。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摒弃陈旧的管理思路,才能够对水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配置和利用。
参考文献:
[1]崔怀宇,杨林.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分析[J].区域治理,2018(51):92.
[2]陈金洪.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分析[J].科技风,2018(33):169,182.
论文作者:綦跃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水资源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过程论文; 可持续利用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