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格塑造_人格结构理论论文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格塑造_人格结构理论论文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格塑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人格论文,现代化进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国社会正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从计划经济社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转变。这一转变空前剧烈,深刻地影响着当代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人的问题日益突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格?如何塑造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格?本文想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人格的内涵及其特征

什么是人格?这是自古以来争议十分大的一个问题。古今中外有许多哲学家探讨过这一问题,但到目前为止都没有达到一致。我想从对几种主要观点的讨论中提出自己的看法。

对人格的理解,通常有这样几种观点,第一种是从伦理的角度理解人格,把人格理解为人的道德品质。如我国儒家一贯主张的人以德为本。儒家提出的“仁”、“义”概念建立在自然血缘关系上,把德作为区分人与动物的尺度。儒家不但提出圣王之德,作为为君子之道;而且提出了君子之德,作为普通人生活追求的目标。儒家重德的传统对中华民族普遍人格的形成影响极大,例如:今天我们考察干部时仍要求“德才兼备”。由于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家族价值大于个人价值,个人只不过是维持家族存在、延续的工具。因此,将道德作为人格的本质,目的是为了维持家族和社会的稳定,个人不是作为具有特性的个人而存在,而是“把自己作为上下联系的环节看”。(注:费孝通语。转引自王玉波《大樊笼·小樊笼》第1页,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传统人格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缺点:第一,片面道德性。道德作为人们社会行为的规范在社会中自然不可缺少,但把道德作为判断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就是不适当的。中国传统人格理论的错误是夸大了道德因素在人格中的作用,这会限制和阻碍人的能力发展。道德人格论实行的结果是社会成员的奴性意识增强,有利于统治阶级巩固政权而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传统道德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以血缘关系为主要内容。结果造成中国传统社会中人的普遍压抑,它用道德力量压抑智慧力量的发展,将道德发展为一种否定人的现实性的抽象教条(注:刘广明、王志跃《中国传统人格批判》第12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在某种意义上,道德成为束缚人的精神枷锁。

第二,非功利性。传统人格具有明显的超功利性,它将义与利截然分开,视追求利益为可耻,舍生取义为高尚,提倡君子不言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中国儒家传统尊崇的是“圣贤人格”,宣扬成为圣贤是人人生活追求的目标。在孔子那里,为了捍卫“仁”的最高原则,牺牲生命也在所不辞。所以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注:《论语·卫灵公》。引自陈蒲清注译《四书》第190页, 花城出版社,1998年3月版。)儒家的圣贤人格强调道德高于生命, “仁义”是其核心。老子讲圣贤人格强调的也是道德精神,其最高品格是“无为”,成为圣贤的途径则是:“少私寡欲”。儒家的理想人格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尤其是宋明理学夸大、抬高道德至“天理”的位置,其结果是,道德成为束缚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枷锁。近几年,以新儒家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想通过改造、复兴儒家传统实现儒学的现代化。他们试图利用思想资源及儒学在历史上所具有的对社会公众整合、统一的作用。通过注入民主、科学的因素而恢复儒学的生命力。他们把现代化与儒学揉和,牟宗三说:“新外王要求藏天下于天下,开放的社会、民主政治、事功的保障、科学知识,这就是现代化。”(注:《道德理想主义的重建——牟宗三新儒学论著辑要》第19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在这里,他们忽视了现代中国与古代中国在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巨大差异。

第三,严重的依附性。在中国历史上,小农自然经济一直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因此,传统的自然经济关系造成人们强烈的依附性。在传统社会的专制体制、等级制下,造成普遍存在的人格依附。只有攀上权贵个人才能飞黄腾达,放弃个性和压抑自我是实现个人利益的便利手段。因此,社会上普遍盛行的是依附权贵心理。

第二种是西方哲学、心理学对人格的理解。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其原意是“面目”或“脸谱”。当代西方思想界对人格的研究十分广泛和深入,据奥尔波特统计,人格这一概念至少有50种定义。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在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对环境顺应的独特性。这一定义代表了现代西方心理学对这类范畴所做的形而上学定义的传统方法。一般来说,对人的研究有两方面,一种是关于总体的人的一般本性的研究,即回答“人是什么”这个问题。这种研究要回答“人性”、“人的本质”等最一般的问题。另一种是对个人的研究。把人格理解为个性,指个人的心理特征。这主要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中运用。人格理论研究的是个人。

当代西方哲学对人格的研究属于心理领域,即人格心理学。对当代西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弗洛伊德主义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系统组成,即本我、自我与超我。本我是与生俱来的潜意识层,是构成人的生命力的内在核心。本我是根源,它是无意识的性冲动。自我是在本我的基础上分化和发展起来的,是在幼儿时期通过父母的训练和与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的。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在精神分析研究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所以后来对西方世界影响很大。但他的理论还是一种对人的精神世界的猜测,他的根本错误在于夸大了性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已经遭到很多人其中也包括他的弟子弗洛姆的批评。

总之,当代西方哲学理论侧重于从个体、生物学角度研究人,但忽视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宏观角度研究人,尤其不重视经济因素对人格形成的决定性作用,他们企图避开马克思主义来而科学地回答人格问题,结果却陷入了生物主义的误区。

第三种,把人格理解为人的主体性的表现,“人格是人的主体性在主体身上的集中表现,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一种资格。”(注: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第12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我认为, 对人格的这种理解太过于宽泛,因为主体性就是人的特点,主体性可以有许多表现形式,诸如认识能力、道德品质、实践、爱的能力等等。这一理解没有揭示人格的内涵。如果把主体性所有的表现都看成人格,那样就无法将主体性与人格区分开。

第四种,认为健康人格由三种对自我实现十分重要的因素组成,即,智慧力量、道德力量、意志力量。(注:许金声《走向人格新大陆》第137页,工人出版社,1988年8月版。)这一观点从个体的角度探讨健康人格的要素,具有一定价值,它把人格的主要因素列出来,认为在人格的构成中三个方面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在不同民族文化中,三种要素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智力是个体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道德是个体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一种能力。道德力量的作用主要在于人性的保持,智慧力量和意志力量主要在于人性的进化。我认为,这种理解具有合理性,它正确地揭示了人格的构成要素。

第五种,马克思主义对人格的理解。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虽没有对人格问题进行过专门的探讨,但却提供了唯物史观,这是我们研究人格问题的基本指导原则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格的理解主要有如下内容。

首先,社会性是人格的基本特征,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指出:“主观性是主体的规定,人格是人的规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72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人格脱离了人,自然就是一个抽象,但是人也只有在自己的类存在中,只有作为人们,才能是人格的现实的理念。”(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77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这些论述说明人格的特点是由社会赋予的,离开了由人组成的社会也就不存在人格。即使“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末,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4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因此,即便是在最基本的性冲动中,人也将“非感性的神圣的”爱情情感注入其中而与动物截然区别开,正是在人这种最具所谓动物性的原始冲动上,表征了“人具有的需要在何种程度上成了人的需要”。(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19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这充分说明人的需要是社会化的而不单是生物性的需要。

其次,实践是人的社会性形成的基础,也是人格形成的现实基础。离开了社会实践,人格无法塑造,甚至连人性也很难具备。如曾有报道印度“狼孩”的例子说明这一点。人格是在社会实践中塑造的,社会中各种因素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人、改变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7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离开了社会环境和实践,人无法生存,更不用说人格的形成。

第三,人的需要是人进行实践的内在动力。实践是为了满足人们自己的需要而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活动。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必须以自己的行动改造它。人的需要是人能自觉到的,可以转化为行动的目的。因此,需要的特性决定了在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个人选择的方向,从而规定着人格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研究证明,人格不是先验地存在于某个地方,或存在于人之外的。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都犯了先验主义的错误,把人性看成脱离人的外在物。人格是人的以社会性为主的多种属性的综合表现。人格是在人生理和心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的交往而产生的。马克思并没有否定人的生物属性,而是强调社会性是人的本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因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的生物属性也都被社会化了,根本不存在未打上社会烙印的生物属性。所以,只有生物属性而不具备社会属性的人是费尔巴哈所说的抽象的人。马克思揭示了人的需要与动物需要的区别在于:动物的需要只是本能的需要,而人的需要是被社会化了的需要。因此,人的社会性根源于人的需要的社会化。

从上面所做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人格应是生物性、主体性以及历史—社会性三种因素的辩证运动方式所形成的。人格是人的特质或属性,因为“人格是人的规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72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人格是人的社会规定性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身处一定环境中的人的生物性、主体性及社会性三方面相互作用的,有内在结构的动态系统。生物性是人格的基础,主体性是其表现,社会性是人格的本质。人格具有系统性、动态性、结构性和个体性的特点。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样的人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人格塑造主要有两个特点。

第一,塑造新人格必须从两个方面批判吸取有益的成分。一方面,要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吸取有价值的观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如:法制观念、平等观念、民主意识等。过去我们只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必要性,对西方精神文明成果却不屑一顾。其实西方资本主义经过四百多年的发展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经验,而且,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文明成果。西方国家的发展证明:经济的发达离不开精神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仍有生命力的观念,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中国五千多年灿烂的文化是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资源,经过批判改造后可以古为今用。在这方面,新儒家的致思取向是对的。

第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格的形成会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

一方面,它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形成自立、自主、自强和民主的观念。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深刻地影响人们,形成人们的等级观念、保守思想、封闭的心理定势。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有利于从根本上铲除专制主义的土壤,会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的独立提供了物质基础。人们可以在经济活动中,从追求自己的利益的成功中肯定自身的价值,从过去唯一能实现个人价值的仕途中解放出来,开拓了发挥个人才能的广阔空间,另外,市场经济还会激发人的创造潜力,使个人及“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第255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有利于克服保守、 封闭的思维习惯。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的片面道德型人格转变为全面发展的人格提供了现实条件。

另一方面,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消极现象,主要表现为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由于我国生产力不够发达,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消极面可能与传统社会中的腐朽东西结合,以至封建迷信活动在一些地方抬头,“一切向钱看”风气盛行,部分人社会公德丧失。这些容易造成人格扭曲、心理变态,激化社会矛盾而带来各种冲突。在我国,现代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打破了农村千百年来形成的“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的社会关系,日益将居住在遥远地方的人们紧密联系起来;但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也使个人感到更加孤立。所以,健康人格难以形成,人们心理负担过重,人的问题日益突出。

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建设中之所以出现消极现象,根本原因是社会转型期经济权利的部分失控、道德观念淡化、社会法制观念普遍淡薄。自从马克斯.韦伯发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后, 西方学术界就普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是一种障碍。他的另一本著作《儒教与道教》则断定中国的宗教伦理阻碍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文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固然有很大影响,但马克斯·韦伯将中国社会落后的根本原因归结为文化的落后,这从根本上颠倒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恩格斯指出:“我们断定,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34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社会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毕竟是经济关系的曲折反映,如果经济基础不改变而只改变文化,那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所以,在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要改变人的观念、塑造新人。

从根本上说,传统的人格形成于落后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也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如果生产力得不到发展,计划经济体制得不到改革,传统人格就不可能变为现代人格。在传统的高度集权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普遍人格的特征是:缺乏人格独立性、个人自尊感、进取精神和重义轻利,而普遍具有保守性、道德至上、人格两面性等特点。

具体地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人格的主要特征是:

1.人格独立性。平等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价值规律的等价交换原则在人际关系上的曲折反映。等价交换原则包含着平等的要求,因为商品是天然的平等派。平等性要求消灭一切等级特权,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提倡人格的独立性。在商品经济的激烈竞争中,价值规律客观上要求经营者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灵活应变,只有平等的经营者,才能有公平的竞争和发展的机会。只会盲目服从的企业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越来越难。

个性独立是新人格的构成要素之一,是人们摆脱盲从、依附走向自主、自为、自由的条件。我国几千年的传统形成了人们“枪打出头鸟”的社会心理,在封建专制下生活的农民“便是由些同名数相加形成的,好象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9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人们普遍缺乏个性;人们习惯于嫉妒和压制能力强的人。而赞赏能力不一定强但听话的人。

实际上,个性独立本身是中性的,它产生于经济活动自主性的要求,而不属于道德范畴。个性独立能使个人的多方面才能得到表现,从而打碎使个人依附、奴性和非人化的社会枷锁,建立使人能得全面发展的丰富的社会关系。恩格斯曾高度评价了文艺复兴运动,说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所谓“巨人”,也就是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表现在他们还没有成为分工的奴隶、性格上的完整和坚强。(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45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自尊与尊重他人。长期的封建社会造成人们奴性十足,缺乏自尊感,容易盲从。对他人也缺乏尊重。什么是人的尊严呢?马克思说:“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0卷,第6页,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简言之,尊严就是使人趋于高尚并能受人尊重的品性。封建社会是等级制的社会,封建专制下的普通百姓是等级制度的牺牲品,为了团体的利益,必须压抑自我放弃自尊,因此人们普遍缺乏自尊感,攀附意识强,很多人总想爬上较高的等级,这样可以将更多的人踩在自己的脚下。因此,封建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既丧失自尊也不尊重他人,盛行等级观念和奴性意识。

3.义利并举。我国传统社会提倡重义轻利,君子不言利,鄙视商人和商业活动。封建统治阶级讲的“义”是维护封建制度,重义轻利就是要求人民放弃自己的利益去维护封建制度。这种观念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的时代要提倡义利并举,要合法的谋利。今天我们讲的“义”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从整体上说,社会主义的义和利是统一的。“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82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人们的利益是人们需要的表现,“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合起来。”(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4页,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即人天生的固有的特性。因此,否定人们追求正当的物质利益,就是否定人的需要,就是在压抑人,满足正当需要是人不可剥夺的权利。一切压抑人的正当需要的行为,都是违背人性的,都从根本上否定了人本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重视自己的合法利益及合法权利,有利于形成社会上普遍的法制观念,实现义利并举,有利于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

4.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竞争精神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社会的人们创造了无数巨大的成就,尤其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与协作精神充分发挥。因为竞争有助于优胜劣汰和资源优化,激发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由于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方式未能充分实现现代化。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人格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传统人格的特点,人格的不平衡发展将长期存在。

三 人格何以塑造

研究人格塑造问题的困难,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产生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因为对人的认识就十分困难;另一方面是因为研究的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理想人格,因而具有探索性。总的来看,新的人格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它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在与传统人格的碰撞、摩擦中逐渐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人格塑造的现实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过程,也是新的人格形成的过程。

人格塑造是极其复杂的,它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个人的选择对人格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因为个人不是必然性实现的工具,个人的意志、需要、爱好、欲望等都会影响到人格塑造。影响人格塑造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社会经济条件是影响人格形成的基本因素。经济因素是人格塑造的最强大的动力。“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一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4页,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在马克思看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格“只有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注:《资本论》第1卷,第12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 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社会经济成份的多元化,为人格的独立和个性多样化提供了契机。

在社会系统中,对人格变化影响最大的是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经济结构主要指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完善的过程,也是中国人的普遍人格从依附向独立转化的过程。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强烈呼唤人格健全、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因为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主体,也是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关键。

其次,家庭对人格的塑造影响很大。个人在独立生活之前,在多数时间是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因此,家庭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深深烙印在个人的心灵上,都会影响个人未来的生活,塑造着个体人格。一般地说,人的社会化过程可以明显地分两个领域,一是接受家庭教育和熏陶,一是受社会的教育和约束。在成人阶段之前,家庭教育要比社会教育更基本,内容更丰富,与人格形成的关系更大。

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人们总是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开始认识世界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不知不觉影响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又可以随时地进行,“身教重于言教”,从而塑造着孩子的性格。许多人是在家庭中通过父母的言行接受社会规则,完成社会化的,因此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永久性的。

在现代社会,家庭权威呈下降趋势,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社会是人生的课堂。社会教育可以加强人们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使社会所创造的技术、经验、文化艺术等文明成果得以保存和传播。

所以,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社会关系自始至终制约着人,人格是社会关系发展的产物。

第三,个人的需要对人格塑造具有重要作用。

个人的需要、爱好、兴趣都会影响个人的行为。成为塑造人格的内在动力。这也是生活环境相同个体,人格差异却较大的一个主要原因。过去我们在强调集体主义的同时,常常片面地夸大集体而贬低个人的合理需要,把正当的个人利益,个人爱好当作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加以否定,影响了人们积极性的发挥,造成人们个性的普遍萎缩,延缓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过去我们也讲集体主义,但对集体的理解却是错误的,在这种集体中,人的需要和个性得不到尊重,抹杀了个人的独立地位。马克思讲的集体是全体劳动者的联合——“自由人的联合体”,这种联合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马克思在承认个人的合理需要和价值的前提下,是深刻地批判了虚假的集体主义的。这一思想今天仍没过时。马克思指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辩证统一而不是割裂的。个人只有为集体创造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价值;个人的合理需要得到满足,个人才能生存和发展;个人的价值只有得到集体的承认才会激发个人创造性。马克思通过自己一生的革命活动和理论研究工作,深入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只追求个人财富所造成的整个社会的异化现象。

人的需要通过人的活动得到满足,而人的活动过程则充满了选择,反映了主体的需要。需要是生产的内在动力,也是人格形成的推动力。马克思认为人的活动是根据“物种的尺度”和人的“内在的尺度”进行的,也就是根据客体的规律和主体的需要、目的进行的。马克思指出,人们“积极地活动,通过活动来取得一定的外界物,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05页,人民出版社。 )。选择的多样化造成人们个性的多样化、人格的差异,马克思指出:“选择是人比其他生物远为优越的地方,但是这同时也是可能毁灭人的一生、破坏他的一切计划并使他陷于不幸的行为。”(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3页,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因此,人格形成的过程,就是人们在一定经济条件下根据主体的需要进行自我选择的过程。人的选择体现出主体的价值追求。人的选择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决定了人的选择能否实现和人格是否健全。

无数事实证明,人们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的程度如何都会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在西方现代社会,技术日益发展,人的异化却十分严重,人成为“单面人”。马尔库塞深刻批判了西方现代社会中,工具合理性对人的统治力量越来越强大;个人则愈益失去个性,成为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人异化为自己创造物的附属品,还没有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注:参阅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第六章,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工人日益丧失阶级性,许多人只以财富的积累、增加作为唯一的生活目标,因此许多人被迫局限于某种单调的职业,其全面发展的需要难以得到满足,并成为现代机器和行政官僚体制的奴隶,精神空虚,由此产生人格变态。总之,现代西方思想家的分析进一步证明,人的合理需要满足与否是人格健康的决定性因素。

第四,文化价值观念塑造人格。人格不单纯是经济关系的产物。价值观念影响人们行为的倾向,塑造着人格。人格的形成除了从经济活动中吸取自己的观念外,还受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人格主要是由文化塑造的”。(注:韩庆祥《哲学的现代形态——人学》,第325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传统观念总是在各个方面发挥作用,影响人塑造人。因此,对传统观念中的优秀部分要大力宣传,造成育人的良好社会环境。社会舆论体现出社会价值观的好恶标准,其中一部分会通过个人意识转化为人格的组成部分。自“五四”以来,无数人猛烈批判传统,但传统不是一堆旧衣服,它是一张无形的网,一当人们开始改革行动时就束缚住人,使人感到它的存在。儒家传统早已深入人们的血液骨髓中,成为我们生命组成的一部分。所以,传统不仅是看得见模得着的古董,它更多的表现为无形的价值观念。

总之,人格的塑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各种经济和社会因素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为新人格的塑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人们又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现实与传统的互动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塑造着自己的人格。

标签:;  ;  ;  ;  ;  ;  ;  ;  ;  ;  ;  ;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格塑造_人格结构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