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轩词“西风”意象的语义特征及修辞策论文_高志明

稼轩词“西风”意象的语义特征及修辞策论文_高志明

(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基金项目:湖北文理学院2018年度课程思政建设项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专项资助。

摘要:在现存的629首稼轩词中,表示秋天之风的秋风和西风达53首。从西风意象入手探讨稼轩词中西风意象的语义组合特征,从中发现稼轩词的某些修辞经营策略,进而深入认识辛弃疾的整个人生历程。

关键词:西风;辛弃疾;语义特征;修辞策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道:“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颦也。”辛弃疾的词一贯以豪放著称,用豪放之词来表达自己激荡的爱国热情和心中之义愤。但不管只是简单的自然中的“风”这一意象,辛弃疾都能够以他独特的视角和笔法,让风的感觉与自己主观臆想相结合,形成自己的作词风格和别具风味的“风”意象群。本文将以“西风”为探讨思路,多方面来挖掘稼轩词作“西风”意象的蕴含,一定程度上增强我们对辛弃疾人生遭遇的同情之了解。

一、稼轩词“西风”意象的语义搭配特征

辛弃疾借助“西风“与其他词语的巧妙搭配加工和组合,初衷就是语义的搭配组合与西风意象生成出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词人有意识选取若干词语和西风意象建构支撑着整首词的情感基调,让主体的情思注入到不同的环境中。从这些西风组合搭配建构的诗学意象中,读者可以从西风意象与其他字词意象的搭配中体认他的词风和艺术特征,领略辛弃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1、“被”+西风组合

稼轩词作中的“被西风”表现的涵义在于词作者辛弃疾并不具备能量指使西风反倒被西风占据上位,心境有如“庄周梦蝶”一般。辛弃疾无法指使西风,往往会将某些情绪施与西风。“被”的修辞语义表示诗人遭受和蒙受不应有的惨淡后果,“被西风”就因为社会环境高压而显得很客观,便于词人派排遣心绪。

“吴楚地,东南拆。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翠华远,但江南草木,烟锁深宫。只为天姿冷淡,被西风酝酿,彻骨香浓。”(声声慢·赋红木犀)

“被西风吹尽,村箫社鼓,青山留得,松盖云旗。”(沁园春·答余叔良)

“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

“最喜阳春妙句,被西风吹堕,金玉铿如。”(汉宫春·答李兼善提举和章)

“问新来、萧萧木落,颇堪秋否。总被西风都瘦损,依旧千岩万岫。”(贺新郎·用前韵再赋)

以上列举的都是“被”和“西风”直接组合,“被西风”又与“吹尽”、“吹堕”、“酝酿”、“变灭”、“瘦损”相搭配,表现的是一种结果状态。西风是客观的施事对象,语义上搭配某些被西风施予的事件。由此些状态词可以看出辛弃疾的感情并不是积极向上的,而是被西风带来的各种无情伤害所折磨。历史英雄事迹“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木犀花“被西风酝酿”香气溢浓,昔日耕岩钓溪地“被西风吹尽”只留凄凉苦楚,“最喜阳春妙句”“被西风吹堕”感叹仕途不得志,青山“被西风瘦损”却依旧不屈正阿。他慨叹统一的江山被南北拆分,可惜那些英雄豪杰都以成为了往事,抒发“旌旗未卷头先白”的命运多舛;他暗讽木犀花只变换颜色却仍然要散发出它本来的香气,借以痛斥女真族用效仿汉族民族方式却不变民族本质而非法占领中原的罪行;他吊古怀人,表现出极大的暮年垂老的愤慨,又愿接受“村萧社鼓”的隐归生活,苦吟自己的晚年生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他怀古抒情,怀念先人以表杀敌报国之志,又奈何于糟糕的现世,伤感、消极的身世理想。“人生不如意,十事常八九”,他牢骚愤懑,却也庆幸不被苟世纷扰。

2、“倩”+西风组合

“倩西方”的“倩”用作动词,后接名词隐带有人性的深思与婉约的修辞蕴含。西风裹挟漠北的风沙从西北面径直强劲地吹入南宋境地,西风的到来故而代表着一股势力,能够把热烈的夏天忽而变成了萧条的秋季。辛弃疾领悟到西风的自然力量,巧妙“倩西风”的“西风”负载上深切的请求和期望,“倩”则被赋予了某种力量,辛弃疾请求西风去帮他达成解决家国忧思和离别愁绪的愿望。

《一翦梅》:“……云遮望眼,山割愁肠。满怀珠玉泪浪浪。欲倩西风,吹到兰房。”

这是一首表达男女相思的婉约词。远山和落日在客居他乡的游子眼礼满是悲凉。“欲倩西风,吹到兰房”,想要请求西风,是否能够将情思和爱念吹到兰房里的佳人,让她得知远行路上的他依然备受离别的煎熬。

再如:

《贺新郎·题传岩叟悠然阁》:“是中不减康庐秀。倩西风、为君唤起,翁能来否。……”

此词作于词人被二度罢官至铅山瓢泉闲居时期。此时的辛弃疾是愈加的愁怀满志,看清现实的他,常在词作中表露欲避世自适的倾向性,无力施展报国之才却又勉励自己不要埋没一腔热情。他常想到五柳先生“岁晚无诸葛”却依旧把菊饮酒,醉而后归的隐意。南山的秀丽依旧,想要“倩”西风把君唤来,却难诉当年之意,也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心中情绪。唯有快饮几杯,方能忘却天下纷扰,回归纯然平和。“倩西风”表现的是词人倾慕陶渊明,体味人生真谛,寻求生命的安定。

二、稼轩词“西风”意象的修辞特征

1、西风意象寄寓词人内心的情感

“西风”即秋风,秋天是万物丰收的季节,秋风过后万物归寂,所以秋风常被誉为是生命的终结。因此在古典诗词中,“秋风”就是萧瑟悲凉的代名词。从上文中我们看到辛弃疾常用“西风”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复杂感情。诸如“西江水。道是西风人泪”(《西河·送钱仲耕自江西漕赴婺州》);“立尽西风雁不来”(《减字木兰花·纪壁间题》);“尘土西风,便无限、凄凉行色”(《满江红·和杨民瞻送之弟还侍浮梁》),无一不是蕴含着悲凉的气氛。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辛词的“风”和词人所思所感结合到一起的“风”意象,寄寓了词人的情感,赋予了“风”崭新的表现活力。

2、充当一种审美媒介

壮志难酬的辛弃疾在现实中没有实现“报国欲死”的理想,转而在山野林间寻找一种心灵的慰藉,于是“风”意象便是充当了最好的媒介。现实中的“风雨”阻挡了辛弃疾的脚步,让他苦闷至极。无奈的辛弃疾在现实中无法实现自己的心志,转而投向山野林间去寻找心灵慰藉,山间的“晚风”“清风”给他带来了静谧的心境,于是辛弃疾把这些“晚风”“清风”意象写到词中来,舒缓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

“风”意象在辛弃疾词中扮演了一种重要的角色,它不仅通过“风雨”意象抒发了报国不屈的意志,还将“西风”意象塑造成一种文学审美意象,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词章,给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淡笔浓墨的一笔。

作者简介:高志明,男,湖北仙桃人,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汉语修辞学。

论文作者:高志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  ;  ;  ;  ;  ;  ;  ;  

稼轩词“西风”意象的语义特征及修辞策论文_高志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