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蕊丽
(甘肃省军区天水干休所卫生所 甘肃天水 741000)
【摘要】探讨基层卫生所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2007年6月至2012年7月期间门诊随机选取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90例,分为两组,每组45位患者,一组为对照组,另外一组选用静滴80mg/d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 两组均采用常规抗感染、化痰、止咳等治疗,5-7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显效42.2%,治疗组显效66.7%,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疗效肯定以及安全,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胸腺肽 老年 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发作期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1-0078-02
引言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它是一种常见病,尤以老年人多见,近几年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病呈现上升趋势。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急性发作期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咯痰,胸痛、部分病人也可有呕吐甚至大小便失禁,严重者出现神志模糊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因此对于基层医院来讲,如何能够最有效的治疗,才是最关键的。
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是1996年Goldstein 等首次从小牛胸腺提取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后经过改良,提炼出了Tα1(单一多肽-胸腺肽),含有28个氨基酸残基的酸性肽,其活性是早期提炼的无法比拟的,具有显著地免疫作用,主要用于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所致的临床病症[1]。基于胸腺肽的药用机理以及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利用胸腺肽作为辅助或治疗手段来治疗或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用胸腺肽注射液和抗生素联合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2007年6月到2012年7月,在基层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病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成两组分别进行治疗,胸腺肽组患者45例,其中男13例,女32例,年龄80-90岁,平均85岁左右,病程10~40年;对照组男10例,女35例,年龄80-90岁,平均85岁左右,病程12~42年;两组患者均无肺心病等由支气管炎引发的其他症状,且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案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病的常规治疗方法是使用抗生素治疗,氧氟沙星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有很好的疗效,但多年的临床试验表明,仅用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并不是很理想。近些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病的方法是应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法。胸腺肽是一种分子量极小的多肽,将胸腺肽注射到患者体内,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溶菌酶浓度,激活吞噬细胞,增强患者的抗感染、杀菌等能力,进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2]。总之,由于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方法越来越有成效。对于不同的患者,需要采用不一样的治疗方法,当然,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症、身体素质等其他条件综合考虑后确定可行的治疗方法,必要时也可以选择多种疗法相结合的方法。
本次临床试验的治疗方案是:对45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病患者应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另设对照组,以便于观察这一新型疗法的疗效是否更显著、是否安全可靠,以便为以后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了常规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的方法,并且注重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以及患者日常的营养补充。
同时胸腺肽组注射胸腺肽80 mg/d,加生理盐水或者5%葡萄糖水静脉滴注,一日一次,5-7天为一个疗程。
2.比较
治疗2天后体温恢复,咳嗽、咯痰等症状明显减缓为显效;治疗3-5天后,体温恢复,为好转,治疗7天后,仍在发热,体征无好转视为无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结果统计
统计一个疗程后的结果为:胸腺肽组有30例(66.7%)显效,好转12例(26.7%),无效3例(6.7%);而对照组19例(42.2%)显效,好转15例(33.3%),无效11例(24.5%)。
有两位老人因用胸腺肽出现小红疹,属于不良反应,停止注射后恢复。
2.2.疗效比较
从两组比较来看,注射了胸腺肽用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效果尤为明显,增强了身体恢复能力,而对照组并未采用胸腺肽,治愈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往后跟踪数月治疗者情况发现,患者因呼吸道感染应用抗生素的次数以及住院次数明显减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而医疗总费用也有所减少,节约了基层的医疗卫生资源。
2.3.安全性评价
45位患者在使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前后的体温、心率、呼吸、收缩压、舒张压以及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均无异常变化。由此可见,在此次临床试验中,应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医疗方法值得肯定而且很安全,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在医疗临床中。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本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可能是香烟、烟雾、粉尘、刺激性气体、感染以及其他理化因素等外因造成的,也可能包括由于老年人年龄大的关系,会有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自然现象这些内因也是导致本病的因素,而感染是促进慢性支气管炎病情加剧、病变加速的重要因素。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具有常年反复发作、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而造成该病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神经功能失调等内因造成的,主要表现为:(1)咳嗽:一般晨间咳嗽为主,睡眠时伴常有咳嗽和排痰,随着病情发展,咳嗽终年不愈。(2)咳痰:一般都是白色粘稠状或浆液泡沫性,偶尔带血。早晨排痰比较多,起床后体位变动更刺激排痰。(3)气短或喘息:喘息显著者常被称为喘息性支气管炎,部分可能合并支气管哮喘。如果伴有肺气肿时表现为活动后气短。
老年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是指在1周内出现带脓或粘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多,或者伴有其他炎症表现,或是一周内咳嗽、痰量、哮喘任何一项症状更加严重。目前,主要采用抗生素用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通过控制感染,增强免疫力,镇咳祛痰治疗,但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长期使用更导致人体内菌群失衡,使人体自身免疫力下降,病情不但得不到控制反而更加严重。
胸腺肽,又名胸腺素,是胸腺组织分泌的具有生理活性的一组多肽。于20世纪60年代初,Goldstein 等首次从小牛胸腺提取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分子量小于10000kD,这一物质是一组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的多肽,它的分子是由28个氨基酸排列而成的,有研究证明,它能够充分刺激人体分泌黄体形成素释放因子,提升了感染者体内溶菌酶的浓度,提高补体C3和调理素水平, 激活了身体内吞噬细胞和巨噬细胞,使 T细胞数明显增加,平衡了机体免疫反应的作用,可增强抗感染、杀菌和吞噬的作用。这类多肽多用于治疗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T细胞缺陷病以及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各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及肿瘤的辅助治疗。T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胸腺激素的诱导下分化成熟,成为具有免疫活性的T细胞,因此胸腺肽具有连续诱导T细胞分化、发育的功能,维持了机体免疫平衡状态,增强T细胞对抗原的反应,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5]。
胸腺肽在国内被临床应用已经有很长时间,多为注射剂的形式,近年来国内逐渐也有片剂和胶囊被临床应用。胸腺肽注射液的主要活性成分是Tα1,Tα1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它不但可以很好的促进T淋巴细胞的功能,还可以有效的促进成熟的T细胞增殖,并促进成熟T细胞的分裂,增加了淋巴细胞在病原组织及癌细胞周围的聚集数量,可使免疫细胞的作用大大增强,从而达到提高免疫力,并且杀死病毒细胞的作用[6]。本研究中,我们利用胸腺肽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抗生素联合应用胸肽腺的总有效率为66.7%,明显高于治疗组,二者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胸肽腺抗生联合素应用临床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主要原因是因为胸肽腺具有的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可有效降低抗生素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反应,增强治疗效果,总之,胸腺肽注射液和抗生素联合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4.结语
在本次临床试验中,我们选取了90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分成2组进行了对照试验,重在对胸腺肽联合抗生素的治疗疗效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表明: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疗法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安全可靠,患者治疗后不易复发,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当然,这一方法还有许多待完善的地方,需要临床工作的进一步探索。只有医疗技术、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更及时、更有效地医治患者的疾病,保证患者生命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新军,张永军,胸腺肽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上的国内应用进展[J],中外医疗,2008.22
[2]张艳霞,郭秀焕,王晶,闫晓峰,胸腺肽α1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和预防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9.36
[3]夏朝红,王永红,李汉东,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07.01
[4]邹双喜,胸腺肽联合抗生素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2.9.10
[5]马雪,汪鹏,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04
论文作者:杨蕊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4年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
标签:胸腺肽论文; 支气管炎论文; 抗生素论文; 老年论文; 患者论文; 疗效论文; 免疫论文; 《医药前沿》2014年第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