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文丑[1]2012年在《含噻二唑基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人口数量急剧增长,而耕地面积却以惊人的速度日趋减少,粮食问题进而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战略性焦点,为了满足人类生存的需求,化肥和农药被广泛施用以增产粮食。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执行,毒性小、环境安全性高、降解速度快以及对非靶标生物选择性高的农药已成为新农药创制研究的热点。硫脲类化合物通常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杀虫、杀螨、除草、消炎、抗过敏、抗病毒、抗菌等,在农药、医药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另外噻二唑五元杂环类化合物具有诸如抗过敏、杀菌、调节植物生长等生物活性。本文主要研究了含噻二唑基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合成了14种含噻二唑N-苯基取代硫脲类化合物以及6种含噻二唑N,N-二甲基取代的硫脲类目标化合物,并对以上所合成的硫脲类新化合物的结构用IR、1H NMR、13C NMR进行了表征,部分化合物的结构用ESI-MS进行了表征。(1)以硫代氨基脲和羧酸为起始原料,合成了15个2-氨基-5-烃基-1,3,4-噻二唑26(a~p)。以2-氨基-5-烃基-1,3,4-噻二唑和对羟基苯甲醛为原料用无溶剂法合成了席夫碱,未经分离提纯以“一锅法”还原得到15种未见文献报道的中间体4-(5-烃基-1,3,4-噻二唑-2-氨甲基)苯酚27(a~o)。并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成脱水生成席夫碱的过程如果在无溶剂条件下进行,则“一锅法”生成目标产物4-(5-烃基-1,3,4-噻二唑-2-氨甲基)苯酚的收率要比在乙醇中进行加成脱水反应的收率高,同时两步总反应时间由8h缩短至70min,并减少了对溶剂的使用,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2)采用4-(5-烃基-1,3,4-噻二唑-2-氨甲基)苯酚和异硫氰酸苯酯为原料,叁乙胺做碱,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亚砜做溶剂,得到了14个N-苯基取代的硫脲类化合物28(a~n),在合成硫脲类化合物时反应条件、温度、异硫氰酸苯酯用量对产率有较大影响。我们探索得到了较优反应条件:氮气保护下,异硫氰酸苯酯/4-(5-烃基-1,3,4-噻二唑-2-氨甲基)苯酚3倍摩尔量,反应温度为80℃,反应7h,产率较高。(3)以4-(5-烃基-1,3,4-噻二唑-2-氨甲基)苯酚和N,N-二甲基硫代氨基甲酰氯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合成了6个N,N-二甲基取代的酯类目标化合物并且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反应物产率的影响。我们得出:在氮气保护条件下,氢化钠为碱,时间是90min,反应温度为60℃,产率相对较高。(4)对所合成的20个含噻二唑基硫脲化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小麦白粉病菌的活性最高,其中化合物28n对小麦白粉病菌的防效率最高达100%,其次是28d,28e,29a对该菌的抑制率高达90%,28c,28m对该菌的抑制率均高达80%,28a,28b,28f,28h,28l对该菌的抑制率也高达70%以上。此外,28d,28g,28n,29a,29b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率也相对较好,化合物28n,29a对该菌的抑制率高达89.7%。通过对含不同取代基硫脲化合物的对比分析可知,当噻二唑环连有酯肪族基团、卤素基团时对小麦白粉病菌的活性都较好。
柳闪星[2]2012年在《含1,3,4-噻二唑的酰基硫脲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口与粮食问题始终是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农药的推广和使用在解决这一问题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农药包括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除草剂和杀菌剂。它们或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或直接作用于农作物,使农作物得到增产。酰基硫脲类化合物和噻二唑类化合物是多种农药的活性中间体,具备广泛的生物活性,已引起化学家和农药学家的关注。根据药性迭加和亚结构连接原理,我们将1,3,4-噻二唑或咪唑环引入酰基硫脲类化合物中,合成了16个未见报道的含1,3,4-噻二唑或咪唑的酰基硫脲类化合物,均经过1H NMR、13CNMR、IR, MS的表征,希望通过改变的化合物结构,实现活性优化迭加,并进行了生物活性的研究,以期能得到活性比较好的新型农药化合物的药物中间体。合成路线如下:用相似方法我们还得到了以下化合物:R=(A5)H,(B5)m-CH3,
张正文[3]2004年在《含噻二唑的酰基脲和酰基硫脲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提出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物质,为了寻找并筛选具有较高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物质,本文利用生物等排原理和亚结构连接法,对噻二唑的母体进行修饰,设计并合成了90个新的化合物。 通过文献检索,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对1,3,4-噻二唑类化合物、酰基脲和酰基硫脲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合成方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综述。利用酰基异氰酸酯、酰基异硫氰酸酯与氨基杂环在无水非质子溶剂中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合成四个系列的目标化合物(Ⅰ、Ⅱ、Ⅲ、Ⅳ)。利用酰基异氰酸酯分别与2-氨基-1,3,4-噻二唑和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在无水乙腈中反应,制得Ⅰ和Ⅱ两个系列共44个新化合物。利用酰基异硫氰酸酯分别与2-氨基-1,3,4-噻二唑和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在无水乙腈中反应,制得系列Ⅲ和Ⅳ共46个新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经IR、MS、~1H NMR和元素分析加以确证。对目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和合成条件进行了系统的讨论。90个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如下: Ⅰ.N-(1,3,4-噻二唑-2-基)-N’-芳酰基脲/芳氧乙酰基脲 Ⅱ.N-(5-巯基-1,3,4-噻二唑-2-基)-N’-芳酰基脲/芳氧乙酰基脲 Ⅲ.N-(1,3,4-噻二唑-2-基)-N’-芳酰基硫脲/芳氧乙酰基硫脲 Ⅳ.N-[5-巯基-1,3,4-噻二唑-2-基]-N’-芳酰基硫脲/芳氧乙酰基硫脲澎硕一士学位论亥_M八ST‘ER’5 THESis OS }{{尸-Ar(ArOCH2)CNHCNHes一_ SN井SH 采用小麦芽鞘法和黄瓜子叶扩张法对目标化合物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进行了初步测试,生测结果表明,四个系列化合物均表现了一定的生长素活性和细胞分裂素活性,特别是xf、Ih、Ip、Iq、Ild、Ile、Ilh、111、Ilq、flld·Ille、1111、IVc、Wd、IVh和IVq生长素活性略超过p一目引睬乙酸,Id、If、Ii、Hk、mc和md等化合物的细胞分裂素活性接近或略超过激动素,化合物If、Ip、md同时具有较好的生长素活性和细胞分裂素活性。关键词1,3,4一唾二哇,酞基脉,酞基硫脉,合成,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生长素活性,细胞分裂素活性公
龚银香, 王子云, 张正文, 陈传兵, 汪焱钢[4]2006年在《N-(2-羧基-1,3,4-噻二唑-5-基)-N'-芳酰基硫脲与芳氧乙酰基硫脲的合成与生物活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寻找高活性的杂环农药,用5-氨基-1,3,4-噻二唑-2-羧酸与芳酰基异硫氰酸酯及芳氧乙酰基异硫氰酸酯反应,合成出18种新的芳酰基硫脲与芳氧乙酰基硫脲,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证明了其结构,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试验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其中2c,2d,3b和3g具有良好的生长素活性.
张磊[5]2012年在《色满酮肟酯类和苯甲酰基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提出肟酯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如除草、杀虫、杀螨、解毒、增效等。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色满酮类化合物具有杀菌、消炎、抗病毒、抗癌等生理活性。本文以活性结构拼接为依据,设计合成了7种同时具有肟酯结构和色满酮结构的色满酮肟酯类化合物,以期发现具有较高抑菌活性和除草活性的色满酮肟酯。用熔点、元素分析、IR、1H NMR、MS等方法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中间体间溴苯氧丙酸的最佳合成条件、抑菌活性和除草活性、化合物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等。发现该类化合物对黄瓜灰霉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最明显,抑制率几乎100%。该类化合物对双子叶植物苋菜根和茎的抑制作用最强,浓度为50mg/L时抑制率均能达到100%。酰基硫脲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杀菌、植物生长调节、杀虫等生物活性。噻二唑类化合物具有杀菌、除草、调节植物生长、抑制酶活等生物活性。本论文还设计合成并表征了20种N-苯甲酰基-N’-1,3,4-噻二唑-2-基硫脲类化合物。并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生物活性测试。发现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在较低的测试浓度时,该类化合物对小麦根和茎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较高的测试浓度时,该类化合物对小麦根和茎的生长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了苯环上取代基R1的电子效应对生物活性的影响作用,以及1,3,4-噻二唑5位上的烷基对小麦根和茎的生长的影响作用。
孙亚珍[6]2007年在《酰氨基硫脲、2,5-二取代-1,3,4-噻二唑、二价糖簇叁类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采用超声波辐射与相转移催化联用技术合成了7个新的1-芳氨基乙酰基-4-芳乙酰基氨基硫脲化合物TM-I-5a~5g。为合成这些新化合物还合成了10个相关的中间体化合物。通过IR、1H NMR、13C NMR、2D NMR及元素分析确定了目标产物的结构。对代表性目标化合物TM-I-5c的NMR谱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其C、H化学位移进行了全归属,给出了相应的偶合常数J值,并确定了其空间结构。首次归属了酰氨基硫脲类化合物1H NMR和13C NMR谱中低场叁个NH质子与叁个C=O的信号峰。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等优点,制得的中间体酰基异硫氰酸酯,不需分离,可直接与芳胺进行亲核加成反应得到目标产物。2:首次采用超声波辐射与相转移催化联用技术在无需酸催化条件下一锅法合成了7个新的2, 5-二取代-1, 3, 4-噻二唑化合物。该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较短、产率高、方便、经济、环境友好等优点。为合成目标新化合物还合成了6个相关的中间体化合物。通过IR、1H NMR、13C NMR、2D NOESY、MS及元素分析确定了目标产物的结构。对目标产物TM-II-5a~5g进行了生物活性研究,人环氧酶-2(COX-2)活性抑制实验结果表明:目标产物TM-II-5f对人环氧酶-2(COX-2)有很强的抑制活性,抑制率高达95.59%,目标产物TM-II-5g具有较弱的抑制率(0.61%)。抗惊厥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无抗惊厥活性。3:采用较为灵活的Ugi反应,将含有羧基连接臂的单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衍生物作为Ugi反应的一个组分与多分枝胺和其它组分反应合成了12个二价糖簇化合物,其中10个是未见文献报道的新二价糖簇分子,为合成新化合物还合成了9个相关的中间体化合物。新化合物及中间体化合物的结构利用IR、1H NMR、13C NMR和HRMS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2D NMR技术对代表性的二价糖簇化合物进行了详细的NMR研究,并对C、H化学位移进行了归属,给出了相应的偶合常数J值。对所合成的二价糖簇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体外生物活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二价糖簇化合物TM-III-5和TM-IV-6大部分在10~(-4) mol/L浓度时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均有抑制作用,其中TM-IV-6d的抑制率最高,达63.4%。细胞分裂周期磷酸酯酶Cdc25A抑制实验结果表明,二价糖簇化合物TM-IV-6a~6f对细胞分裂周期磷酸酯酶均有抑制作用,其中TM-IV-6f的平均抑制率最高,达45.83%。而全乙酰化二价糖簇化合物TM-III-5a~5f对细胞分裂周期磷酸酯酶无抑制作用。这些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研究糖簇化合物的合成、生物活性的研究、新型糖类药物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詹秀环[7]2010年在《含噻二唑的芳酰基脲类化合物及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物质,为了寻找并筛选具有较高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物质,本文依据生物等排原理和亚结构连接法,对噻二唑的母体进行修饰,设计并合成了30个新的化合物。通过文献检索,比较全面的综述了1,3,4-噻二唑类衍生物、芳甲酰基脲类化合物和酰胺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合成方法。利用酰基异酸酯或芳酰氯与氨基噻二唑在无水非质子溶剂中发生亲核加成或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五个系列的目标化合物(Ⅰ、Ⅱ、Ⅲ、Ⅳ、Ⅴ)。利用芳酰基异氰酸酯与5-邻氯苯基-2-氨基-1,3,4-噻二唑在无水乙腈中反应,制得系列Ⅰ共6个芳酰基脲类化合物;利用芳酰基氯与5-对氯苯基-2-氨基-1,3,4-噻二唑、5-邻氯苯基-2-氨基-1,3,4-噻二唑、5-对甲氧基苯基-2-氨基-1,3,4-噻二唑、5-对甲(硝)基苯基-2-氨基-1,3,4-噻二唑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系列Ⅱ、Ⅲ、Ⅳ、Ⅴ共24个酰胺类化合物。通过IR、MS、1H NMR和元素分析,对合成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确证。比较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了原料、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的反应条件、合成方法、分离提纯、理化性质、波谱数据的一般规律。30个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如下:Ⅰ.N-(5-邻氯苯基-1,3,4-噻二唑-2-基)-N’-芳甲酰基脲Ⅱ.5-对氯苯基-2-芳甲酰胺基-1,3,4-噻二唑Ⅲ.5-邻氯苯基-2-芳甲酰胺基-1,3,4-噻二唑Ⅳ.5-对甲氧基苯基-2-芳甲酰胺基-1,3,4-噻二唑V.5-对甲(硝)基苯基-2-芳酰胺基-1,3,4-噻二唑用小麦芽鞘法和黄瓜子叶扩张法对部分目标化合物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进行了初步测试。同时测定了化合物Ⅱe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Ⅱc(A)、Vd(B)、Ⅱg(C)对小麦幼苗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Ⅱc(A)、Vd(B)、Ⅱg(C)均具有一定的生长素活性和细胞分裂素活性,其中Ⅱg(C)的生长素活性高于吲哚乙酸;Ⅱe处理后,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呈现抛物线型的变化规律,在10mg/L时达到最高;经Ⅱc(A)、Vd(B)、Ⅱg(C)处理后,小麦幼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及叶绿素含量显着增加,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根系活力也显着提高,且呈现抛物线型的变化规律,在所有处理浓度中以10mg/L效果最好,差异达极显着水平,其中以Ⅱg(C)的促进效应最为明显。
牟萍萍[8]2009年在《含1,3,4-噻二唑环(及哌嗪环)的吡唑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杂环化合物尤其是含氮杂环化合物在当今农药的研究与开发中占据重要地位。吡唑类化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合物,有着较好的生物活性及配位性能,在农业、医药以及配位化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由于具有“氮-碳-硫”结构,1,3,4-噻二唑类化合物能够作为活性中心螯合生物体内的某些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组织细胞通透性,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药效,在除草、植物生长调节、杀菌、杀虫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此外,在药理方面的应用也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哌嗪衍生物也因其具有良好的活性,因此越来越受到各国化学家的高度重视。含上述任一杂环的化合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的报道已经有很多,但是同时含吡唑环和1,3,4-噻二唑环的化合物的报道却很少,同时含有上述叁种杂环的化合物的报道就更少了。以对位取代苯乙酮及草酸二乙酯为起始原料,经Claisen酯缩合、Knorr环化、甲基化、氯代、酯的水解反应等合成了5种吡唑羧酸,将吡唑羧酸分别与氯化亚砜反应得到5种吡唑甲酰氯;以取代羧酸和氨基硫脲为起始原料,在叁氯氧磷为脱水剂的条件下合成了6种2-氨基-5-取代-1,3,4-噻二唑化合物。将5种吡唑甲酰氯分别与6种2-氨基-5-取代-1,3,4-噻二唑发生酰胺化反应,使得吡唑结构单元及1,3,4-噻二唑结构单元结合在一起,合成出了3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产物。将2-氨基-5-(4-硝基苯基)-1,3,4-噻二唑中的氨基先氯代,然后与哌嗪反应,继而与吡唑甲酰氯结合,得到了5种同时含吡唑结构单元、1,3,4-噻二唑结构单元及哌嗪结构单元的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产物。通过中间产物与过渡金属离子配位,得到了一个含Co2+的配位化合物。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现代测试手段对合成的所有目标产物及中间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选取了代表性的化合物通过二维核磁谱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确证了其结构。利用X-ray单晶衍射对培养出的配合物进行了结构测定并解出其结构,进一步证明了该中间产物结构的正确性。另外,对所合成的所有目标产物进行了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采用小麦芽鞘法测试了目标产物在10 ppm浓度下的生长素活性,采用测量小麦根长和茎长的方法测试了目标产物在100 ppm浓度下的除草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目标产物在10 ppm浓度下的生长素活性均不高,其中有6个化合物对小麦芽鞘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在100 ppm浓度下,所合成的目标产物均有一定的除草活性,其中吡唑环4-位为氢的化合物的抑制活性较差,当该位置上的氢被氯原子取代以后活性有所提高。
郭晴晴, 王炜健, 李娟, 彭玉美[9]2018年在《1,3,4-噻二唑类衍生物的农药活性研究进展》文中认为1,3,4-噻二唑类化合物因具有杀菌、杀虫、除草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而引起广泛关注,通过结构修饰将不同基团引入到1,3,4-噻二唑结构中,得到具有广谱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使其在新型高效农药创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按其农药生物活性进行分类,综述了1,3,4-噻二唑衍生物在抑菌、杀虫杀螨、除草及抗病毒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该类化合物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郭晴晴, 王炜健, 李娟, 彭玉美[10]2018年在《1,3,4-噻二唑类衍生物在农药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1,3,4-噻二唑类化合物因具有杀菌、杀虫、除草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而引起广泛关注,通过结构修饰将不同基团引入到1,3,4-噻二唑结构中,能合成具有广谱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使其在新型高效农药创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按其在农药生物活性方面进行分类,综述了1,3,4-噻二唑衍生物在抑菌、杀虫杀螨、除草及抗病毒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该类化合物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含噻二唑基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裴文丑. 湖南科技大学. 2012
[2]. 含1,3,4-噻二唑的酰基硫脲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的研究[D]. 柳闪星. 郑州大学. 2012
[3]. 含噻二唑的酰基脲和酰基硫脲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张正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04
[4]. N-(2-羧基-1,3,4-噻二唑-5-基)-N'-芳酰基硫脲与芳氧乙酰基硫脲的合成与生物活性[J]. 龚银香, 王子云, 张正文, 陈传兵, 汪焱钢. 有机化学. 2006
[5]. 色满酮肟酯类和苯甲酰基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张磊. 河南农业大学. 2012
[6]. 酰氨基硫脲、2,5-二取代-1,3,4-噻二唑、二价糖簇叁类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D]. 孙亚珍. 辽宁师范大学. 2007
[7]. 含噻二唑的芳酰基脲类化合物及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D]. 詹秀环. 郑州大学. 2010
[8]. 含1,3,4-噻二唑环(及哌嗪环)的吡唑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D]. 牟萍萍. 辽宁师范大学. 2009
[9]. 1,3,4-噻二唑类衍生物的农药活性研究进展[J]. 郭晴晴, 王炜健, 李娟, 彭玉美. 精细化工中间体. 2018
[10]. 1,3,4-噻二唑类衍生物在农药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J]. 郭晴晴, 王炜健, 李娟, 彭玉美.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