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应用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不仅能够提升工程质量,还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需要不断对技术进行更新改进,结合工作实际,对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使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保障桥梁的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桥梁;桩基础;钻孔灌注桩
引言
在桥梁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施工技术,因此应该深入的研究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进行桩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定来进行各项工作。使用这种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的速度,并提高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而给人们的出行的安全提供了保证。
1桥梁桩基的选型原则
桥梁桩基选型一般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第一,要根据桥梁所处的实际地位,根据当地的水质条件,土壤条件,以及气候条件等各种因素,选取最适合的桩基础。只有在桩基础与实际情况适应时,才能在工作过程中发挥出最优秀的效果。第二,根据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的安全性,确定上方所需要承载的交通压力,对桥梁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承载的最大能量进行估计,根据所需承载能力的不同,要选取不同形式的桩基础。第三,根据当地自然环境的基本情况,在条件允许下,可以选择用机械挖孔锥,这样既可以对位置进行准确的定位,同时也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2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分析
2.1护筒的埋设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需要埋设护筒的,在埋设护筒的时候是要根据相关的规定来进行的,也就是:第一,要保证坐标放样是准确的,并且在放样的时候可以使用全站仪来提高放样的准确度;第二,就是应该检测桩的位置是否准确,要保证桩的位置是没有误差的;第三,在埋设护筒的时候应该确保桩与护筒之间的中心线是准确的,并且要确保这两个中心线是可以重合的。
2.2 制备泥浆
在进行灌注桩施工之前,应该制备足够的泥浆,这些泥浆的作用就是护壁与悬浮泥渣。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桥梁工程的实际施工进度,来制备泥浆,这就需要充分的考虑施工现场的土壤情况,从而保证施工过程中需要的泥浆是符合要求的,以免泥浆与要求不符而影响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制备泥浆的过程中,应该先将粘土搅碎,并将这些粘土转移到护筒当中,之后利用冲击锤来冲击护筒,以保证粘土可以转化为泥浆,进而进行钻孔工作。
2.3 清理钻孔
第一,应该进行钻孔工作的相关准备工作,之后在检查这些检查工作是否到位;第二,在进行钻孔工作的时候,假如遇到了障碍物,就应该先把表面的粘土钻平,之后再进行钻孔工作,同时应该由专门的员工来记录钻孔工作,并且要确保这些记录是真实的,要详细的观察土层的变化情况,及时的对泥浆进行检查,以确保钻孔的进度。
2.4 灌注混凝土
在放置好钢筋笼之后,施工人员是不能立即灌注混凝土的,应该在清理钻孔之后,保证钻孔中没有其他的杂物,确保钻孔底部的沉淀厚度和泥浆的检测数据都达到了相关的标准的情况下,才可以灌注混凝土。在灌注混凝体的时候,应该确定钻孔底部到导管下口之间的距离,并且要确保这个距离实在0.4 米左右,在埋设导管的过程汇总,导管的埋设深度应该在2 - 6 米之间,导管的埋设深度不能过深,也不能过钱。另外,在灌注混凝土的时候还应该注意,灌注的速度与导管的位置应该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来确定。
3提升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措施
3.1做好方案审核工作
在施工前需要做好方案的审核工作。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以现有的模式作为基础,根据施工模式要求进行。工作人员要做好材料和机械设备的审核工作,包括各项细节和施工图纸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现场要对实际情况、施工工艺和质量等进行控制,考虑到施工质量和其他指标要求,等到项目本身达到要求后,可以进行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另外在钻孔灌注桩施工前要做好紧急预案制订工作,对突发情况进行处理,提升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2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工作人员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通常来说,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材料齐全,避免出现材料审核不到位的情况。此外做好机械设备的检查工作,由于钻孔灌注桩施工会用到很多大型设备,要做好基础检查和维护工作。另外在桩位检查中,操作人员要对各个细节审核。此外应做好钻机控制工作,避免由于振动原因出现位移的现象,影响钻位稳定性。
3.3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在桥梁工程灌注桩施工阶段,涉及到成孔、清孔等工作,一旦操作失误,会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为了保证其稳定性,要严格控制操作质量。
(1)成孔的顺序需要合理选择
在灌注施工中要合理选择成孔的顺序,一般可以采用对侧的顺序同时进行打孔,由四周向中间打孔的方式以及顺序打孔的方式,成孔的顺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桩基的质量和打桩的速度,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的成孔顺序,在选择成孔顺序时可以综合考虑地基的土壤挤压情况,打桩设备的性能特点,施工工期的特殊要求以及桩的孔直径等来确定,同时要遵守提高成孔速度,减少桩机的移动次数和转向的原则。
(2)清孔质量控制
结束钻孔后,可以提离到孔底80~100mm进行控制。在安全情况下,对泥浆比例调整,消除孔底的泥块。钢筋笼安装导管后,严格对残渣处理,避免孔渣厚度达不到混凝土浇筑高度的情况发生。
(3)混凝土质量控制
成孔和钢筋笼设置合理后,才能在孔内灌注混凝土。灌注前,严格检查混凝土配合比和材料,确定混凝土坍塌度后,灌注混凝土时,可以检查导管和孔底的距离,通过压力平衡方式计算混凝土灌注量,灌注混凝土时必须保持连续性。为了避免出现导管拔空或者其他现象,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埋深应为2~6m左右,具体则根据要求测量。
3.4 混凝土控制
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桩基的稳定程度,是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工程的重点内容。混凝土是一种由多种材料与水混合搅拌制成的混合性建筑材料,要想控制其质量,首先必须严格把控原材料的质量,使其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同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应该科学调配混凝土材料配比,使混凝土在粘稠度、凝结性、凝结硬度等方面能够满足桩基施工的基本要求。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好搅拌的力度以及时间,如果搅拌的时间太短,会导致材料混合不均匀,如果搅拌的时间过长,会相应的影响施工的进度。所以,应该科学设计搅拌时间,即使混凝土能够均匀的混合,又不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混凝土的运输以及保存方面,应该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风力等等,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混凝土的有效性。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桩基的实际规格,科学计算灌注量。使混凝土的结构更加稳定,促进桩基的质量安全,以此实现对钻孔灌注桩技术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保证道路桥梁的安全与稳定。
结束语
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主要是在地面上或者水面上进行操作,施工工艺相对比较复杂,如果施工环节中出现相关问题,则会直接影响桥梁工程的运行安全。针对其特殊性,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做好施工技术处理工作,实现合理化操作。
参考文献:
[1]饶忠全.路桥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7,01:165+167.
[2]胡云坤.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03:160.
[3]龚亚奇,李伟峰.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705:59-61.
[4]海宇锋.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解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5:163-165.
论文作者:张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3
标签:钻孔论文; 混凝土论文; 泥浆论文; 桥梁论文; 工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