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在阅读中自己创设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会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然而,当今的情况是学生不喜欢阅读或者阅读收效甚微。我认为,学生在阅读时不会为自己创设问题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的前提是要先有“问”,没有问题的阅读,也就无所谓思考,学生只会越读越迷惘,越读越不爱读。一个不会创设问题的学生,他的思维很容易慵懒,阅读时也就缺乏强大的内驱力。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固然可以带动思考,但这种思考是被动的。在阅读中,若是自己创设的问题,往往是令人兴奋、亟待解决的。为自己创设的问题越多,阅读的兴趣也就越浓厚,阅读的指向性也就越清晰,那么效果也就越好。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他所得到的满足感也就越强。
那么,面对一篇文章,学生一般可以采用哪些办法、从哪些方面人手,为自己创设问题呢?
一、巧用假设法来创设问题
1.假设自己是作者,该如何写
看见标题,先不急于看文章内容,而是假设:要是让我来写这篇文章,会写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思路和技巧,表达什么思想、情感等。想好答案后,再创设下一个问题:与作者相比,谁更高明,高明在何处?随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思维就会变得积极主动,不但能快速掌握文中内容,而且能很快地发现作者的优点,并自觉地加以吸收。例如,看到《祝福》这一标题,多数学生猜测是在写某一节日,表达对某人的祝愿或对新生活的渴望。但经过阅读、比较后,学生会发现鲁迅思想的深邃、构思的新颖。又如《劝学》,对于这一话题,多数学生只会举几个名人好学而取得成就的例子,再讲讲要学习的道理,缺乏新意。同样在阅读后,学生很快被文中的比喻论证法所折服,并产生强烈的模仿愿望。
2.假设自己是文中人物,该怎么办
在阅读中,设想自己是文中人物,处于文中所设置的情境,该怎么办。边看边想,把自己的解决方法与文中的进行比较,收获不言自明。例如,阅读《荆轲刺秦王》,可以假设自己就是荆轲,在朋友没到、太子误解的情况下,自己该怎么办?这样就能发现荆轲性格不足的一面——意气用事;在秦王接见的大殿上,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该怎么办?把自己的解决办法和文中荆轲的办法进行比照,又能发现荆轲的机智和镇定。面对紧张的场面,荆轲说:“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他既夸赞了秦王的威风,又满足了秦王想当天子的虚荣心,同时也解除了大家的疑虑。经过对比学习,不单读出了荆轲的人物形象,还增长了自己的才智,丰富了人生体验。
二、利用矛盾法来创设问题
1.于与自己生活经验矛盾处创设问题
以学生当下的生活经验,听到议论“地狱”往往一笑置之,对于寡妇或处境悲惨的人往往表示同情。在《祝福》中,柳妈说:“你将来到阴司去……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祥林嫂听了为什么不觉得好笑,反而“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为此还花了“历年积存的工钱”捐门槛?而对于如此可怜的祥林嫂,四叔为什么说,在祭祀的时候用不着她沾手,“否则,不干不净”?镇上其他女人,对她也带着“鄙薄的神气”,并且要“特意寻来”,“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满足的去了”?产生了这一系列的疑问后,学生便会去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而明白封建统治者强加在百姓身上的三大枷锁——族权、夫权和神权,以及百姓是如何被折磨得麻木、冷漠甚至自觉维护统治者对他们的统治的。理解了这些,学生既解决了心中疑问,又增长了见识。
2.于文中内部矛盾处创设问题
一是内容上的矛盾。如《雷雨》中的周朴园,对于已经“死去”的鲁侍萍,有着无限深情的怀念:千里迢迢从无锡搬家到北方,竟然还带着鲁侍萍曾经“顶喜欢的”家具;清楚地记得鲁侍萍的生日,保留着她“关窗户”的习惯、相片和她修补过的旧衬衣等。可是当活着的鲁侍萍站在他面前时,周朴园为什么没有惊喜,反而惊恐万状?学生在此处创设问题,对周朴园复杂人性的分析便会更加深入——周朴园是那么自私和虚伪,他爱鲁侍萍但更爱名誉和地位。再如《鸿门宴》中的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要杀刘邦之心本已坚决,可是当刘邦就坐在面前,而且范增多次暗示(“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甚至明示(项庄舞剑)的情况下,项羽为什么反而下不了决心了呢?同样在此矛盾处创设问题,有利于对项羽这一人物性格进行深入剖析。
二是语言中的矛盾,如《孔乙己》“大约的确已经死了”。这里的“大约”“的确”表面上看是矛盾的,学生可在此处创设问题。深入分析后会发现,用“的确”,是因为在当时封建社会背景下,以孔乙己的性格、身份和地位肯定会死。而用“大约”,是因为事隔多年,无从考证,也没人真正知道他的真实情况,只能推测。
三、运用比较法创设问题
将同题、同材或同主旨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时,联想到毛泽东也有一篇同题作品,于是可以发问:不同在何处?《山居秋暝》《登高》《沁园春·长沙》都以秋天为题材,但他们写的内容、表达的思想和技巧有何不同,谁写得更高明?在阅读《记粱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时,可以联想到同为表达对一个人的怀念的文章《藤野先生》,它们在选材和写法上有什么异同?这些问题的创设虽简单,却很有意义。它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联想能力,做到温故知新,而且大大提高了分析鉴赏的能力。
四、采取致用法创设问题
读罢文章后,可以问问自己:今日所学,是否可以用来解决当前或将来的问题?学生如能发现今日所学用处颇多,阅读的兴趣自然会越来越浓,不待教师细讲,自己便会主动找些书来阅读。学了《劝学》,学生想到在今后复杂抽象的说理中可用比喻论证。学了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学生懂得了面对个人得失,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因大喜大悲影响自己前行的脚步。
创设问题的方法应当还有很多,我渴望同仁们一道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