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中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剖析论文_刘成军

电力工程中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剖析论文_刘成军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锡林郭勒电业局 乌拉盖供电分局 026300)

摘要: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电能的依赖逐渐增加,安全、高效的电能供应也成了人们生活和生产的保障。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是电力工程现代化的产物,其在保障安全、高效供电,维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电力企业应增加对电力工程中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重视程度,使人们的用电得到更好的保障。本文也正是以电力工程中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为研究内容,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概述出发,分析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过程,剖析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

一、引言

电能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随着近年来社会的急剧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电能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对电能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基于这样的发展现状,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的支撑下电力工程中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和发展。事实也表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是保障了电网的平稳运行、供电的安全高效,还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了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故障,因此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剖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概述

完整的电力系统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以及用电五个部分组成,通常来说,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发电机、变压器、输配电线路、保险丝等设备;而在涉及自动化技术的电力系统则还包含控制系统、通信设备、中央计算机系统、辅助计算机系统等内容,因此可以说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一门综合性强、复杂性高的技术,它需要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为支撑。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保障电网的平稳运行,保障安全、高效供电以及减少电力系故障的出现等方面均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还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应以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为前提;

(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

(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能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现监控,并能根据监控结果进行实时反馈。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过程

电力工程中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最早出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推出了微芯片技术,微芯片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使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有了雏形,同时,微芯片技术的应用也使得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所需设备的正常运行有了可靠保证。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的发展,微芯片与数码线路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结合,这使得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迈上了新的台阶。

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的不断突破,OEM微机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使得电力系统中的二级设备研发有了可靠保障。在这一全新的阶段,传统的机械光结构传感器被逐渐取代,遥感技术、实时监控技术等不断被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所涉及设备的容量在不断增加,电力通信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也大大提高。

四、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就目前而言,电力工程中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如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变电自动化技术等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而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等的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还在不断地完善。笔者根据自身经验以及相关资料的查看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剖析,剖析内容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1.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

现场总线技术是指在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将传感器与所需通信技术进行结合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案;同时,在施工前还应将电力设备与其它辅助装置相连接,使电力设备能够向着多样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就目前而言,现场总线技术在我国电力工程中已经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应用,在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信号收集装置在收到消息后会立刻发出信号;同时,计算机系统会根据所收消息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和计算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该过程也就是现场总线技术自动化的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此外,现场总线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人为的监控和管理,只需要处理收到的信息即可,自动化的监控和管理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监控和管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相关数据表明,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是可以实现前置机与上位机的协调,同时还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控制,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是指借助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对电力系统实施监督,进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技术。近年来,随着人们用电量迅速增加,用电质量要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复杂程度不断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断降低,传统的数据库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而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出现恰好弥补了该方面的不足。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具有综合性的优势,首先,其与自动化技术的完美融合使得十分适合为其设计辅助软件;其次,其能够更好的保障电力系统中相关设备的平稳运行;最为重要的是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还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督,在这样的优势下不仅仅是可以加快信息传输速度,降低管理成本,还能够为电力系统其它方面的管理提供便利。

3.变电站技术的应用

发电厂发出的电不能适合直接传输,也不能直接被电力用户所使用,因此,在电能传输和配送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变电。自动化的变电站技术是传统变电技术的升级,它是指将变电与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连接为一体的变电技术。变电站技术可以收集变电信息,实现对变电信息的实时处理从而确保变电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此外,变电站技术还具有操作简单,数据监控灵活、全面等优势。尤其是其在变电数据监控的过程中可以监控到每一个细小的单元,可以实现对每一个细小单元的实时优化从而保障变电的准确、可靠。

4.光互连技术的应用

光互连技术可以实现对机电装置的合理控制,在这个控制过程中不会因电容的变化而受到影响,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是现阶段电力工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控制技术手段。光互连技术的使用应用效果也表明,其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软件编程中的缺陷,当出现问题时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处理;此外,光互连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充分挖掘数据库的价值,使电力系统和电网的平稳运行有所保障。

5.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人们电能需求量的急剧增加,电网调度的作用日益显著,尤其是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全国各地的电能供应都有所保障,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以计算机系统为主,通过对用电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进而保障电能的可靠供应,电网的平稳运行。事实表明,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降低了电网事故的发生率,使电力系统的运行得到了保障。

6.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是指对城乡的配电网进行优化,随着近年来用电量的迅速增加,配电网结构越来越复杂,人工的优化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对配网优化内容进行计算,同时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处理进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电能损失,提高电能利用率。

五、结束语

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是电力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事实也表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极大程度上保障了安全、高效地供电,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由此可见,电力企业应增加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重视程度,进而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为电力用户谋取更多福利。

参考文献:

[1]徐志灵.电力工程中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剖析[J].江西建材,2017(4):219+221.

[2]王瑛喆.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6(24):164.

[3]李玉党.谈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6(1):26.

[4]黄洁鸣,陈宋绩,杨烃辉.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8):125.

[5]许斌,李博,李晓源.探讨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7(1):184.

论文作者:刘成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中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剖析论文_刘成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