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既有砌体房屋改造大开间结构设计的探讨论文_熊淑琴

 熊淑琴南昌市凯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江西省 南昌市 330000

摘要:本文讨论了两类既有砌体房屋大开间改造工程——“墙承重改为梁承重”和“形成局部底部框架砖房”的设计,分析了结构计算的内容和设计方法,并提出了加固补强的途径。

关键词:既有砌体房屋;大开间;改造加固

近年来,业主对既有砌体房屋改造成大开间的需求日益增多,有的为改善办公条件,将两个小开间和并为大开间;有的拆除多道墙体,将住宅、办公楼等局部改为较大空间的公共建筑;特别是沿街的民用房屋,将底层部分区域改变使用功能,改造成银行或通信公司营业厅。

这些改造是通过梁托换技术,拆除部分承重墙实现的,改变了原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和荷载传递途径,尽管已经有许多工程竣工,但在改造过程中存在设计概念不明确、计算内容不全面等缺陷,留下了安全隐患。本文就此类改造工程的结构体系进行分析,并提出设计和施工方法的建议。

1、改造工程的结构体系这些改造工程从形成的新结构体系来看,可以分为两类:(1)仅在顶层拆除部分墙体,或是由上及下连续拆除相同轴线的墙体,用混凝土梁托换,梁只承担本层的楼面荷载,形成砖墙和梁混合承重的结构体系;(2)仅在底层拆除部分墙体,混凝土托换梁不仅承担本层楼面荷载,而且承担上部楼层的墙体形成局部底部框架砖房。

图1 所示的某病房楼,为6 层砖混结构,因需要10 个面积较大的病房,业主提出将5~6 层的②、④、⑥、⑧、⑩轴线墙体的A.B 段全部拆除。

仅底层拆除墙体,可以采用局部框架托换体系直接在砖墙上剔槽浇筑框支柱JZl,因为③轴墙体设有构造柱,可以将马牙槎剔除,周圈扩大截面形成JZ2(见图4)。为了满足净空高度的要求,L 和J 均可采用Ⅱ形截面(图2b),h≥1/10;框架托换体系不仅承担2 层楼面荷载,而且承担上部墙体传递的荷载,整个房屋成为“局部底部框架砖房”

图4 底部框架梁柱与抗震墙截面2、结构设计房屋改造设计时,应保证有明确的承重体系和合理的荷载传递途径,新体系应满足结构布置的一般规定。计算时应按现行设计规范确定荷载,按照新结构形式和构件截面计算荷载效应。

2.1 托换结构的验算图1 工程,5 层~6 层荷载传递途径变为:计算时托换梁取两端铰接模型,只承担本层荷载。图2(a)类型的托换梁,直接按250×h 矩形截面验算承载力和变形,并取圈梁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箍筋配置数量;如果该位置没有圈梁,直接按新矩形截面梁计算;图2(b)类型的托换梁,可仍按300×矩形截面验算承载力和变形,原圈梁作为安全储备。

托换梁端部与纵墙的圈梁或构造柱连接,钢筋采用化学植筋的方法锚固。纵墙需进行局部承压验算,必要时应设梁垫,见图2(c)。

图3 工程,应按“底层框架砖房”计算新体系的荷载效应,新增框架不仅承担竖向荷载,还和剩余的砖墙共同承担水平地震剪力。截面验算时,托换梁仍按300×h 矩形截面计算,框架柱按环形截面计算,不考虑原圈梁和构造柱的作用。

2.2 其他构件的验算砖混体系中,由于荷载和传递途径的改变,势必改变相关构件的设计内力,托换梁两端纵墙及其基础的竖向荷载效应都有所增加;底部框架砖房底层剩余墙体的水平地震剪力,柱下基础的竖向荷载效应也有很大改变,应验算这些构件的承载力,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

表1 两类改造工程相关构件的内力改变

2.3 构件加固砌体房屋设计多为条形基础,改造为砖混体系后某些区段竖向压力增大,可采用局部加大基础宽度的加固方案,见图5(a);改造为底部框架体系时,宜按柱下独立基础进行验算。若原建筑物为钢筋混凝土柔性基础,可以同时扩大基础底面积和基础高度,以满足抗弯验算和抗冲切验算,见图5(b)、(C);当基底配筋不易满足承载力要求时,或原建筑物为刚性基础时,加固时应采用柔性基础方案。

图5 基础的加固墙体砂浆设计强度一般为M2.5~M5,建造时间早的建筑物,砂浆的实际强度更低,因此结构验算中经常遇到两个问题:(1)去掉部分墙体后,各层剩余墙体的地震剪力明显加大,容易造成门窗洞口间墙段抗震承载力不足;(2)不满足底部框架砖房“底层抗震墙砂浆强度不低于MIO,过渡层砂浆强度不低于M7.5”的构造要求。

解决这两个问题,关键是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通常采用双面加钢丝网的方法加固墙体,钢丝网不小于声4@250,穿墙拉接筋不小于声4@1000,并呈梅花型布置。

2.4 施工措施房屋改造需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顺序应先加固基础,再加固剩余墙体,浇筑梁和柱,待混凝土到达设计强度后拆除墙体。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面应凿毛,清理干净并充分湿润后,刷界面剂,然后浇注新混凝土。

拆除墙体,应从顶层依次向下进行采用图2(a)的方案加固时,应分段进行,也可以做好支撑后,整体浇筑。各层支撑应做整体稳定性验算,并上下对齐。

3、结语多层砌体房屋改造成局部大开间,设计前应对既有建筑物进行安全鉴定,并出具可靠的鉴定报告改造设计时,应首先对改造后的结构方案进行分析,看是否满足新结构体系概念设计的一般规定结构计算时,按照新的结构形式和构件截面计算荷载效应,并按材料的实际强度和配筋状况验算承载力和变形。由荷载的增加、传递途径的改变以及按新规范计算时带来的其他构件承载力不足时,应进行加固补强。

论文作者:熊淑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1

标签:;  ;  ;  ;  ;  ;  ;  ;  

对既有砌体房屋改造大开间结构设计的探讨论文_熊淑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