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省郴州市经济发展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曾铮[1](2021)在《湖南省郴州市稻米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
曹俭[2](2021)在《湖南省14地州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新时期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在国家和区域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发凸显。生态环境竞争力是测度区域发展模式先进性及其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区域综合实力的基础因子与关键要素,对区域发展影响深远。湖南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省份,《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2016)提出“一轴、两翼、三极、多点”发展新格局,给湖南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通过研读国内外生态环境竞争力文献和政策法规,界定生态环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以湖南14地州市生态环境竞争力为指标层,选取生态资源、环境状况、经济社会、管理响应和发展潜力5个标准层,筛选森林覆盖率、水资源总量、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等27个指标,构建湖南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收集2009年-2018年10年原始指标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南生态环境竞争力进行测算评价;然后利用SPSS和Arc-GIS软件分析原始数据,引导出图表,结合时间和空间演变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分析各地州市的比较优势和相对优势。分析结果表明:(1)湖南各地州市生态环境竞争力差距较大,整体上有待增强;(2)从总体生态环境竞争力得分来看,排名序列两端的地州市比较稳定,变化幅度不大。省会长沙市的综合生态环境竞争力一直位居全省第一,在湖南省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总体竞争力呈现“东强西弱”;(3)就单项竞争力来看,多数地州市在各分项竞争力得分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低水平集聚”现象明显。通过对提取的主成分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影响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在10年时间内没有发生颠覆性的转变。但根据湖南省生态环境综合竞争力得分,将湖南省14个地州市划分为五个级别进行生态环境竞争力空间演变分析,发现湖南省的生态环境竞争力体系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过度,整体生态环境竞争力将逐步增强。借助反距离插值方法对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进行空间演变分析。得出结论是:湖南省地州市形成了“一南一北”两个扩展中心,但总体是仍然呈现“东强西弱”的不平衡结构。对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的评价和时空演变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因地制宜的对策,为湖南“三高四新”战略提供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倪筱珈[3](2020)在《湖南省农业低碳化发展评价与优化》文中指出近些年来,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导致的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日益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与此同时,对我国广大区域而言,农业生产所导致的碳排放大幅增加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政界、学界的广泛关注,实现农业低碳化发展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新时期助推乡村振兴实施的关键之举。本文在系统阐述相关概念及理论的基础上,以湖南省为研究对象,2003年~2017年为研究时限,测算了全省及2017年14个市州的农业碳排放总量、农业碳排放强度,分析了时空格局;在构建农业低碳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等方法对全省及2017年14个市州的农业低碳化发展进行了定量评价和空间分异分析,运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2018年~2022年农业低碳化发展指数;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法、LMDI模型、OLS方法研究了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最后结合湖南省省情及农业发展实际,提出了农业低碳化发展的优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湖南省农业碳排放总量时序变化总体呈“先升后降”三个阶段:2003年~2013年为高速增长期,共增长104.537万吨;2013年~2014年为低速增长期,增长0.938万吨;2014年~2017年为下降期,共下降3.103万吨。农业碳排放强度时序变化总体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的五个阶段。从2017年截面数据来看,湖南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及强度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差异:农业碳排放总量总体上呈现为“南北高、中部低”,最高是常德市,最低是张家界市;农业碳排放强度总体呈现为“西低东高”,最高是岳阳市,最低是怀化市;(2)从时间进程来看,2003年~2017年,湖南省农业低碳化发展指数从0.359增长到0.580,共增加0.221。一级评价指标中,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涨幅最大,共增长0.242;农村社会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共增长0.094;能源低碳化利用水平整体呈先降后升、再持平,共增长0.006;生态环境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2003年~2013年共下降0.153,2014年开始上升;从空间分异来看,2017年湖南省农业低碳化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为“东高西低”,发展指数低值区主要集中在大湘西地区,中值区集中在环长株潭城市群,高值区只有长沙市;2018年~2022年农业低碳化发展水平有小幅度波动,发展状态不够稳定,湖南省的农业低碳化的发展潜力巨大。(3)从湖南省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来看,本文所选影响因素均合理且具有较高精度,其中,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和农业产业结构因素对湖南省农业碳排放起正向驱动作用,15年间效应贡献值分别是611.676万吨和29.565万吨;农业生产效率因素以及劳动力规模因素对湖南省农业碳排放起逆向抑制作用,15年间分别累计实现了434.109万吨和104.762万吨碳减排;(4)基于湖南省省情、省域农业发展实际以及前述研究结论,新时期湖南省农业低碳化发展的优化建议主要包括:积极发展优势农业,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高效现代农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企规模发展;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优化农业管理体系。
吴宇轩[4](2020)在《湖南省绿色增长质量评价和空间差异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崛起工作座谈会时明确提出:“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乘势而上,扎实工作,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再上新台阶”。湖南省作为促进中部发展的重要省份,近年来,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下,不断深化生态文明改革,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在绿色湖南、生态强省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在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湖南省更应着力探索以减促增、以质取胜的绿色增长、高质量发展新路。本文研究的绿色增长质量可作为衡量转型时期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故测度湖南省绿色增长质量对建设绿色湖南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回顾与评述,重点对绿色增长质量的内涵与概念进行阐述与辨析。接着概述了研究所依托的经济增长、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指标体系的构建逻辑,说明指标体系构建依据,结合理论内涵和现实背景构建了包括经济增长绿化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两个子系统的绿色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进行解释说明。然后,基于熵值法的综合评价方法测算了湖南省及13地级市2008—2019年的绿色增长质量综合指数。利用动态综合评价模型研究截面视角下各地级市绿色增长质量得分及各目标层的得分情况,进而着重分析湖南省13地级市绿色增长质量的差异变化。以此为基础,利用ArcGIS 10.7软件绘制了湖南省13地级市绿色增长质量空间格局图,对不同年份的空间格局图进行详细的比较,并对绿色增长质量排名的时序和空间变化加以研究,分析湖南省绿色增长质量的空间格局差异特征。之后得出结论:(1)湖南省整体和各地级市2009—2018年的绿色增长质量综合评价值呈现稳定上升趋势。(2)从空间区域视角看,湖南省各地级在空间上表现出较大的区域差异。(3)从指标层面来看,湖南省及各地级市仍然存在一些城市能源消耗较大、环境治理问题待改善、绿色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最后针对湖南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分别从加快绿色产业发展、坚持创新引领战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湖南绿色增长质量的对策建议。
孙孝武[5](2020)在《湖南省县际经济网络结构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基于对2003年、2008年、2013年、2018年四个时间节点的湖南省域内99个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利用熵值法进行县域综合质量评价,以求全面了解湖南省域内各县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及演化过程。再基于四个时间节点的各个县域经济节点之间时间成本最短公路距离、经济总量及总人口,通过修正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和Ucinet 6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并运用Arc GIS 10.2软件进行可视化,从湖南省域整体、四大经济板块分区、部分县域之间这三个尺度,具体描述和分析了湖南省内县际经济联系强度、县际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及经济空间组织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及演化特征。通过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变化得出的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湖南省99个县域进行评价,发现长沙市的县域综合质量评价一直高于其他县域,长沙市作为湖南省政府的驻地,在资源调配中优势十分突出,在湖南省各县域中的首位度最高且一直持续,得分排名前十五的县域大多位于“慈利县-临武县”一线以东。(2)通过修正引力模型对湖南省县际经济联系强度进行了计量,发现自2003年以来长沙市与周边县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最为紧密,形成了以长沙为核心的经济联系强度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长沙为核心的经济联系强度网进一步发育,逐渐形成了包括长株潭地区、洞庭湖地区、湘南地区以及大湘西地区东部的县域经济节点的大型经济联系强度网,并且大湘西地区以怀化市为核心的经济联系强度网也融入了该经济联系强度网。(3)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和Ucinet 6软件,对不同时间节点的湖南省县际经济网络结构的整体网络密度、点度中心度(出度、入度)、点度中心势(出度、入度)、中间中心度、中间中心势、凝聚子群的特征及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经济联系紧密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株潭地区北部县域且趋势明显。但由中间中心度的空间分布演化,可知洞庭湖地区、湘南地区及大湘西地区都形成较好的“中间者”型县域,有利于经济互动的信号传递给更多县域,促进边缘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子群的分布特征及演化,将湖南省县际经济联系网络进行再分区,以长沙市为中心的二级子群对外的互动以及内部成员间联系都高于其他二级子群。通过对湖南省县际经济网络的全面分析,结论表明:湖南省内县域地区生产总值、社会发展状况、经济联系强度等都存在东西差异、经济板块间差异、边缘县域与核心县域间的差异,在经济空间格局上出现了以长沙市为“一心”,常德市、岳阳市、衡阳市、怀化市为“副中心”的“一心多副”结构。
孙佳佳[6](2020)在《生态位视角下湘江流域城市竞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已然成为区域竞争的基本单元。在面对尚不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城市之间必然会产生相应竞争,对区域一体化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城市必须准确定位发展方向,明确所处的发展环境、优势及不足,选取与城市资源条件相匹配的发展策略。本文以湘江流域的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岳阳市、郴州市、衡阳市、娄底市、永州市、邵阳市等9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位“态—势”理论、生态位重叠度理论对9市2007—2017年的城市生态位及生态位重叠度进行测评,并构建湘江流域城市体系的竞合网络结构,提出符合9市协调发展的竞合策略,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研究结论如下:(1)湘江流域城市生态位最大的为长沙市,其值达0.2504,其余依次是株洲市、湘潭市、岳阳市、郴州市、衡阳市、永州市、娄底市和邵阳市。多数城市的生态位处于平均水平以下,且两级分化明显,极值比达5.35,总体呈现出“上游低,下游高”的不平衡格局。(2)对湘江流域城市生态位进行聚类分析,长沙市为第一类城市,生态位优势明显;株洲市、岳阳市、湘潭市为第二类城市,其发展具有相对优势;郴州市、衡阳市为第三类城市,生态位优势较弱;邵阳市、永州市、娄底市为第四类城市,在区域内生态位优势最弱。(3)湘江流域城市的生态位重叠度测算结果表明,长沙市对其他城市产生的重叠度值最大,均大于1;邵阳市受到来自其他城市的重叠度最高,平均重叠度值为1.0364;部分城市之间重叠指数高于0.7,互为竞争对手。综合城市生态位与生态位重叠度,四类城市之间及各类城市内部都存在着重叠度较高现象。(4)结合各城市生态位大小及生态位重叠度,构建湘江流域城市竞合系统网络,形成以长沙市为核心,株洲市、岳阳市、湘潭市为节点,其余5市为网络的等级圈层结构,并根据生态位相关理论,构建优化城市生态位的竞合模式。(5)从生态位分离、生态位扩充、生态位泛化与特化、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促进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支持体系,并根据核心城市、节点城市、网络城市在各维度生态位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发展措施,以促进湘江流域城市实现协同发展。
李博[7](2020)在《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村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和经济价值。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迫在眉睫,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湖南省传统村落数量众多、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但针对该省前五批中国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研究并不多见。湖南作为我国旅游大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该省也十分重视旅游业发展,并已开发出众多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成绩斐然,但仍有许多旅游资源亟待挖掘。当前,我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传统村落作为乡村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其旅游发展前景十分可观,亟需对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发展驱动因素及旅游开发潜力展开研究。本文以湖南省为研究区,以658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GIS为主要技术手段,综合运用最邻近指数、变异系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指数、不平衡指数、网格维数、核密度估计和空间自相关等空间分析和计量地理学方法,分析了湖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探究了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驱动因素,并借助熵权法构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模型,进行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文章最后提出了湖南省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发展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湖南省传统村落呈集聚型分布,空间分布不均衡,空间差异较大,区域尺度上,主要分布于湘西、湘南地区;市州尺度上,主要集中在湘西、怀化、郴州、永州、邵阳等5个市州;在区县尺度上,传统村落分布在全省75个县市区,其中11个县市区的传统村落数量不少于20个;传统村落分形特征明显,且分形结构较为复杂,在自组织演化过程中呈现出多中心集聚特征;传统村落的高密度集聚区主要分布于3个片区:武陵山区、雪峰山区和湘南山区,分布带的走向与山脉走向大体一致;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正的空间自相关性,无论是传统村落分布较多的地区,还是传统村落分布较少的地区,在空间上均趋于集聚态势。(2)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受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地形地貌、植被盖度、河流水系、年降水量、年均气温等是影响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内在因素;而社会经济、人口密度、客源市场、交通区位、高级景区等是重要的外部推手,对传统村落旅游发展影响较为显着。基于以上研究成果,进行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发现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传统村落旅游开发高级潜力区分布面积较广,全省79个县市区内明显分布着旅游开发高级潜力区,二级潜力区位于一级潜力区的外围。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一级潜力区主要分布在45个县市区内,即湖南省三分之一以上的地区都有分布,且一级潜力区主要位于湘西、湘南和湘中地区,呈现出明显的“沿路”、“沿河”等空间分布规律。(3)为保护和发展湖南省传统村落,根据相关研究成果,文章提出调查村落资源,做好传统村落规划;运用新技术,做好管理、宣传工作;坚持合理适度开发传统村落;积极打造湖南增长极,实现点线面多维度发展;储备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人才等建议。
袁灵芝[8](2020)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效果评估 ——基于合成控制法》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等优势,受到政策的亲睐。在政府的指导下,鼓励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外资,积极承接和发展产业,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沿海地区多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接踵而至的有限产业空间、劳动力成本过高、环境污染等问题也逐渐地浮出水面。由于我国沿海地区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不断地提升,起初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渐渐失去,一大批企业特别是加工贸易企业陷入困境。从2010年到2017年,我国总共批复了中西部地区10个批次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用来积极的承接国内外的产业转移,实现承接地和转出地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本文主要根据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对承接地进行经济效应、环境效应分析,深入探讨示范区政策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影响。本文以第四次产业转移为背景。首先,梳理了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以及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因和效应研究,总结了产业园区发展实证和园区政策评估相关研究。接着,从理论上剖析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阐述示范区发展存在的问题,构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经济增长的模型。然后,描述了示范区的设立情况和发展情况,以及园区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对示范区城市典型行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之后,使用“鲁宾的反事实框架”,用合成控制法定量分析政策对示范区城市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把未被选为示范区的城市合成示范区城市,再与真实的示范区城市的数据做对比,二者之差即为“处理效应(政策效应)”。本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基于多源数据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进行统计分析,示范区城市的工业总产值、年末实有道路面积逐年增加,说明示范区经济得到了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皖江城市带示范区的地区生产总值逐年增加,反映着地区经济增长水平不断提高。R&D经费逐渐增加,反映了对科研的重视,技术水平会得到提升。实际外商投资额在逐年增加,说明越来越多的外商愿意在示范区城市进行投资。规模以上的开发区越来越多、开发区的经济收入在逐年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多,说明示范区的设立,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2)皖江城市带示范区的污水集中处理率基本呈现逐年递增,说明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皖江城市带示范区的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的排放量没有明显增加,说明环境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3)运用合成控制法进行实证分析,被批复成为示范区城市之后,示范区城市的工业相对产值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说明示范区在政策的引导下,对中西部示范区地区的经济产生了促进效应。在示范区设立初期,经济增速比较明显,之后处理效应开始变小。由于资源禀赋、政策优惠的优势,大量的标准化技术产品转移进入示范区园区。随着示范区的发展,产品企业的上下游企业陆续进入园区,园区形成合理分工的垂直产业链,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和提高了工作效率。“龙头”、“七寸”产业相继进入园区,吸引了更多企业跟随入园。园区的产业集聚达到成熟期之后,就会根据增长极理论,产业向园区的周边城市扩散,最后使得示范区政策辐射到整个中西部地区,从而促进了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所以示范区政策几年之后处理效应开始变小。(4)示范区的环境污染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抑制。通过实行严格产业准入,示范区并非成为东南沿海地区落后产业、高污染产业的“避难所”。当地政府对进入示范区城市的产业有严格的监管,禁止“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低产出”的产业进入园区。此外,鼓励园区发展循环经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实现园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设立示范区城市能实现承接地的经济和环境友好发展。最后,提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相关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运用合成控制法研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政策效果,同时考虑了政策对示范区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的双重影响。
袁超权[9](2020)在《基于DEA-ESDA的区域支农效率测度及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例》文中认为正确评估支农效率,能够帮助各个地区对自身的支农综合状况做到清晰定位,因地制宜、审时度势地调整支农方针和政策,补足农业短板、夯实乡村治理基础,促进农业和农村实现高效发展。由于现有支农效率研究往往会使得支农效率值变成截尾数据,较少考虑地理空间区位对地区支农效率的作用,基于此思路,本文选择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例来展开研究,以求对支农效率的实证研究思路进行丰富。本文的主要实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运用DEA方法中的Super-SBM模型、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湖南省2008-2017年的区域支农效率进行了静态测算和动态测算。从静态测算结果来看,湖南省各市州的支农效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投入资源浪费和产出水平低下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湖南省内的大部分地区。从动态测算结果来看,湖南省区域支农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面临着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技术进步变化指数衰退的困境,技术退步问题突出,湖南省各市州迫切需要提升支农技术管理水平。其次,本文在Super-SBM模型的效率测算基础之上,结合ESDA方法中的全局自相关分析和局部自相关分析对湖南省区域支农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湖南省的支农效率在全局呈现出空间集聚特征,各市州的支农效率在局部仅以high-high型和low-low型两种空间分布形态存在,具有空间同质性。湖南省西部地区的整体支农效率一直偏低,为湖南省区域支农效率的“低谷地带”。再次,本文在考虑空间权重的基础上利用空间计量方法中的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对影响湖南省各市州支农效率提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财政自给状况对各市州支农效率的促进作用相比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化学化工水平、地区消费水平、交通运输能力要更加突出,城镇化水平对湖南省各市州支农效率的限制作用要强于资本投入能力和金融存贷水平。最后,本文依据研究发现为提升湖南省各市州的支农效率提出了五个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立足政府顶层设计,减少支农效率差异;推动农村科技发展,解决技术衰退问题;提升支农管理水平,避免资源利用不足;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培育农业创新能力;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突出市场主导地位。
卢钰[10](2020)在《郴州市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我国能源、资源不断消耗,污染物无序排放造成生态环境的总体质量逐渐下降,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在采取传统行政监管手段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引入并创新了一些新的环境经济政策,排污权交易制度便是其中之一,以期望通过市场调节和经济手段规范企业环境行为。郴州市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历史悠久,重金属污染以及历史遗留环境问题突出,从2013年开始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明显。本文从排污权交易制度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出发,分析总结了国内其他试点地区探索成果和典型试点模式,重点围绕郴州市排污权交易制度运行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郴州市现有排污权制度存在的有偿使用费缴纳率低、初始分配不严谨、定价机制不合理、缺乏有效监管手段和二次交易量少等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针对郴州市排污权交易制度存在的这些问题,结合其他城市和地区排污权交易制度设计和运行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从完善排污权法律依据、加快关键方法和理论研究、健全顶层设计和配套制度、明确政策定位、完善二级市场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以期对接下来的排污权交易制度推进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湖南省郴州市经济发展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省郴州市经济发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2)湖南省14地州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及路线 |
1.4 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 研究现状 |
2.1 竞争力理论 |
2.2 生态环境竞争力 |
2.3 竞争力与生态环境竞争力 |
2.4 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模型研究 |
2.5 评价指标和方法的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 生态环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构建原则 |
3.1.1 综合性原则 |
3.1.2 代表性原则 |
3.1.3 客观性原则 |
3.1.4 可操作性原则 |
3.2 构建步骤 |
3.2.1 评价指标选取 |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3 评价方法的选取 |
3.2.4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3.3 指标意义与处理 |
3.3.1 生态资源 |
3.3.2 环境状况 |
3.3.3 经济社会 |
3.3.4 管理响应 |
3.3.5 生态环保潜力 |
3.4 本章小结 |
4 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测算与评价 |
4.1 区域概况和数据来源 |
4.1.1 区域概况 |
4.1.2 数据来源 |
4.2 评价方法 |
4.2.1 主成分分析法 |
4.2.2 基本步骤 |
4.3 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的测算 |
4.3.1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4.3.2 生态环境竞争力测算 |
4.3.3 各地州市综合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时空演变 |
5.1 时间演变分析 |
5.1.1 总体竞争力变化特征 |
5.1.2 经济社会和生态环保潜力演变特征 |
5.1.3 生态管理响应竞争力演变特征 |
5.1.4 生态环境主成分竞争力演变特征 |
5.2 影响因素变化分析 |
5.3 结果比较分析 |
5.3.1 长沙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2 株洲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3 湘潭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4 衡阳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5 邵阳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6 岳阳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7 常德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8 张家界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9 益阳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10 郴州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11 永州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12 怀化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13 娄底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14 湘西州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4 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的空间演变分析 |
5.4.1 生态环境竞争力空间分异演变 |
5.4.2 生态环境竞争力的空间扩散演变 |
5.4.3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与建议 |
6.2.1 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6.2.2 协同“长江经济带”加强对内对外新兴产业交流与合作 |
6.2.3 加快构建“以点带面”的区域带动生态环境发展体系 |
6.2.4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改革创新 |
6.2.5 加强生态环境意识宣传教育和培育生态环境潜力 |
6.3 创新点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3)湖南省农业低碳化发展评价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业碳排放对于气候影响的研究 |
1.2.2 农业碳排放估算 |
1.2.3 低碳农业发展评价 |
1.2.4 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
1.2.5 农业碳减排机制与政策研究 |
1.2.6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碳排放 |
2.1.2 碳汇 |
2.1.3 农业碳排放 |
2.1.4 低碳农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低碳经济理论 |
2.2.3 生态农业理论 |
2.2.4 循环农业理论 |
第三章 湖南省农业碳排放测算及时空格局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界定 |
3.1.2 自然地理概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1.4 农业发展概况 |
3.2 农业碳排放测算方法 |
3.3 农业碳排放的时间演进分析 |
3.3.1 农业碳排放总量的时间演进 |
3.3.2 农业碳排放强度的时间演进 |
3.4 农业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分析 |
3.4.1 农业碳排放总量的空间格局 |
3.4.2 农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格局 |
第四章 基于复合指标体系的湖南省农业低碳化发展评价与预测 |
4.1 评价方法介绍 |
4.1.1 评价方法选择 |
4.1.2 熵值法的基本原理 |
4.1.3 熵值法的计算步骤 |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3 评价指标解释 |
4.3 农业低碳化发展的时序分析 |
4.3.1 农业低碳化发展指数计算 |
4.3.2 发展水平的时序分析 |
4.4 农业低碳化发展的空间分异分析 |
4.4.1 总体发展的空间分异分析 |
4.4.2 空间分异的具体分析 |
4.5 农业低碳化的发展预测 |
4.5.1 灰色预测模型GM(1,1)与精度检验 |
4.5.2 预测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基于LMDI模型的湖南省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5.1 研究方法介绍 |
5.1.1 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介绍 |
5.1.2 LMDI模型介绍 |
5.1.3 OLS方法介绍 |
5.2 农业碳排放与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5.3 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贡献值测算 |
5.4 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具体分析 |
5.5 农业碳排放与影响因素的拟合关系分析 |
5.5.1 基于OLS方法的回归分析模型构建 |
5.5.2 农业碳排放与影响因素的拟合结果分析 |
第六章 湖南省农业低碳化发展的优化建议研究 |
6.1 积极发展优势农业,大力推进产业融合 |
6.2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高效现代农业 |
6.3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企规模发展 |
6.4 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优化农业管理体系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湖南省绿色增长质量评价和空间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回顾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绿色增长质量的概念界定 |
2.2.1 概念来源与内涵 |
2.2.2 相关概念辨析 |
2.2.3 概念界定 |
2.2 绿色增长质量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经济增长理论 |
2.2.2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 |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第3章 绿色增长质量的指标体系构建 |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逻辑 |
3.3 指标体系的构建参考 |
3.4 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
3.4.1 经济增长绿化度 |
3.4.2 资源环境承载力 |
第4章 湖南省绿色增长质量综合评价 |
4.1 数据来源 |
4.2 数据预处理 |
4.3 指标赋权方法选择 |
4.4 指标权重 |
4.5 湖南省绿色增长质量综合评价 |
4.5.1 经济增长绿化度指数变化 |
4.5.2 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的变化 |
4.5.3 绿色增长质量综合指数的变化 |
4.6 湖南省绿色增长存在的问题 |
4.6.1 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有待优化 |
4.6.2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约束收紧 |
第5章 湖南省分地区的绿色增长质量综合评价 |
5.1 分地区的综合得分与动态综合评价 |
5.2 不同子系统指标的分地区得分 |
5.2.1 经济增长绿化度 |
5.2.2 资源环境承载力 |
5.3 湖南省分地区绿色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分析 |
5.3.1 绿色增长质量排名及排名变化 |
5.3.2 不同子系统指标排名及排名变化 |
5.4 湖南省分地区绿色增长质量的空间格局差异分析 |
5.4.1 绿色增长质量的空间格局差异分析 |
5.4.2 绿色增长质量变化幅度的空间格局差异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提升湖南省绿色增长质量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部分地级市原始数据与计算指标 |
附录B 绿色经济效率指标相关计算结果 |
致谢 |
(5)湖南省县际经济网络结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区域概况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区域概况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2 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2.1.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2.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2.2 相关理论与解析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核心-边缘”理论 |
2.2.3 区域经济联系理论 |
2.2.4 社会网络结构理论 |
3 湖南省县域综合质量变化分析 |
3.1 县域综合评价指标 |
3.2 各县域综合评价分析方法 |
3.3 湖南省各县域综合质量评价结果 |
4 湖南省县际经济网络分析 |
4.1 湖南省县域经济网络节点的生成 |
4.2 湖南省经济联系强度的变化分析 |
4.2.1 县际经济联系强度的测定 |
4.2.2 县际经济联系强度的变化特征分析 |
4.3 社会网络分析法 |
4.3.1 网络密度演变与分析 |
4.3.2 网络中心性演变与分析 |
4.3.3 网络凝聚子群分析 |
5 湖南省经济网络结构特征 |
5.1 湖南省内东、西部差异大 |
5.2 经济板块间差异大 |
5.3 “一心多副”的空间结构 |
5.4 “核心-边缘”化趋势显着 |
6 结论与不足之处 |
6.1 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生态位视角下湘江流域城市竞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1.3 实际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自然生态位研究综述 |
1.2.2 城市生态位研究综述 |
1.2.3 城市竞合研究综述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生态环境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3 湘江流域城市生态位测度与分析 |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1 构建原则 |
3.1.2 指标选取及说明 |
3.1.3 指标数据预处理 |
3.2 湘江流域城市生态位测算 |
3.2.1 生态位评价模型 |
3.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2.3 生态位测算结果 |
3.3 湘江流域城市生态位分析 |
3.3.1 湘江流域城市整体生态位分析 |
3.3.2 湘江流域城市各维度生态位特征分析 |
3.3.3 城市生态位聚类分析 |
4 湘江流域城市重叠度分析 |
4.1 城市生态位重叠度计算方法 |
4.1.1 一维城市生态位重叠度 |
4.1.2 多维城市生态位重叠度 |
4.2 湘江流域城市生态位重叠度分析 |
4.2.1 城市生态位重叠矩阵 |
4.2.2 城市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 |
4.3 湘江流域城市生态位与生态位重叠度分析 |
5 湘江流域城市竞合发展策略 |
5.1 湘江流域城市竞合系统结构 |
5.2 湘江流域不同等级城市竞合发展策略 |
5.2.1 核心城市竞合发展策略 |
5.2.2 节点城市竞合发展策略 |
5.2.3 网络城市竞合发展策略 |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传统村落研究现状 |
1.2.2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
1.4.1 技术路线 |
1.4.2 数据来源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区位 |
2.2 自然地理 |
2.3 社会经济 |
2.4 交通网络 |
2.5 旅游发展 |
2.5.1 旅游资源与乡村旅游概况 |
2.5.2 旅游业发展概况 |
3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 |
3.1 传统村落概况 |
3.2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类型 |
3.2.1 最邻近指数分析 |
3.2.2 变异系数分析 |
3.3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均衡特征 |
3.3.1 空间分布集中程度 |
3.3.2 空间分布均衡程度 |
3.3.3 网格维数分析 |
3.4 湖南省传统村落市县分布特征 |
3.4.1 市州分布特征 |
3.4.2 县域分布特征 |
3.5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密度特征 |
3.6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关联特征 |
3.6.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3.6.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 |
4.1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驱动因子分析 |
4.1.1 湖南省旅游传统村落概况 |
4.1.2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自然地理因素 |
4.1.3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人文地理因素 |
4.2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模型构建与结果 |
4.2.1 评价指标确定 |
4.2.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2.3 评价指标分级 |
4.2.4 模型构建与结果验证 |
4.3 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 |
4.3.1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高级潜力区分析 |
4.3.2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一级潜力区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湖南省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发展建议 |
5.1 调查村落资源,做好传统村落规划 |
5.2 运用新技术,做好管理、宣传工作 |
5.3 坚持合理适度开发传统村落 |
5.4 积极打造湖南增长极,实现点线面多维度发展 |
5.5 储备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人才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效果评估 ——基于合成控制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产业转移 |
1.1.4 承接产业转移园区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产业转移基本理论研究 |
2.2 国内对区际产业转移的相关研究 |
2.2.1 区际产业转移动因研究 |
2.2.2 区际产业转移效应研究 |
2.2.3 产业园区发展实证研究 |
2.2.4 产业园区政策评估的研究现状 |
2.3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理论分析 |
3.1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影响因素 |
3.1.1 成本因素 |
3.1.2 市场因素 |
3.1.3 产业集群因素 |
3.1.4 生态环境因素 |
3.2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影响机制 |
3.2.1 分工协作机制 |
3.2.2 增长极效应 |
3.2.3 产业集群效应 |
3.2.4 区域可持续发展 |
3.3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园区在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
3.3.2 园区在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
3.4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经济增长的模型构建 |
3.4.1 理论模型 |
3.4.2 产业转移的影响 |
第四章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现状分析 |
4.1 承接产业园区设立情况 |
4.2 园区发展情况 |
4.2.1 园区建设情况 |
4.2.2 产出增长情况 |
4.2.3 环境保护情况 |
4.3 园区与区域经济发展情况 |
4.3.1 河南省汽车行业发展情况 |
4.3.2 湖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 |
4.3.3 广西壮族自治区陶瓷业发展情况 |
第五章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效果分析 |
5.1 模型研究设计及数据来源 |
5.1.1 模型设计 |
5.1.2 数据来源与描述 |
5.2 合成控制法实证分析 |
5.2.1 合成控制法的实证结果 |
5.2.2 政策对示范区的实证结果分析 |
5.3 稳健性检验 |
5.3.1 安慰剂检验 |
5.3.2 示范区城市检验 |
5.3.3 非示范区城市检验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产业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
6.2.1 承接产业转移园区产业链培育建议 |
6.2.2 承接产业转移园区环境应对建议 |
6.3 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9)基于DEA-ESDA的区域支农效率测度及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我国整体支农环境 |
1.1.2 湖南省区域支农状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1.2.1 支农效率研究 |
1.2.2 支农的社会及经济意义研究 |
1.2.3 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财政支农 |
2.1.2 技术效率与决策单元 |
2.1.3 生产前沿面与全要素生产率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DEA理论 |
2.2.2 ESDA理论 |
2.2.3 行政效率理论 |
第3章 基于DEA方法的湖南省区域支农效率研究 |
3.1 湖南省区域支农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
3.1.1 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原则 |
3.1.2 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
3.1.3 数据来源及说明 |
3.2 湖南省支农效率静态评价 |
3.2.1 Super-SBM模型介绍 |
3.2.2 湖南省各市州支农效率静态测算 |
3.2.3 湖南省五大区域支农效率测算 |
3.2.4 区域支农无效原因分析 |
3.3 湖南省支农效率动态评价 |
3.3.1 Malmquist指数模型介绍 |
3.3.2 湖南省整体支农效率Malmquist指数及分解 |
3.3.3 湖南省各州市支农效率的Malmquist指数及分解 |
3.3.4 湖南省五大区域的Malmquist指数及分解 |
第4章 基于ESDA方法的湖南省区域支农效率时空演化特征 |
4.1 湖南省区域支农效率全局自相关分析 |
4.1.1 全局自相关理论 |
4.1.2 全局自相关测算结果 |
4.2 湖南省区域支农效率局部自相关分析 |
4.2.1 局部自相关理论 |
4.2.2 空间分布形态 |
4.2.3 局部自相关测算结果 |
第5章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湖南省区域支农效率实证研究 |
5.1 模型介绍 |
5.1.1 空间误差模型 |
5.1.2 空间滞后模型 |
5.2 影响湖南省区域支农效率的因素 |
5.3 模型运算结果 |
5.4 结果解释 |
第6章 提升湖南省区域支农效率的建议与对策 |
6.1 立足政府顶层设计,减少支农效率差异 |
6.2 推动农村科技发展,解决技术衰退问题 |
6.3 提升支农管理水平,避免资源利用不足 |
6.4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培育农业创新能力 |
6.5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突出市场主导地位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2008-2016年湖南省各市州支农效率无效原因分析 |
附录B 湖南省各市州2008-2017 年历年支农效率Malmquist指数变动情况 |
附录C 湖南省区域支农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原始数据 |
(10)郴州市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排污权交易的涵义 |
2.2 排污权交易的基础理论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公共物品理论 |
2.2.3 科斯定理 |
第三章 国内排污权交易制度试点情况 |
3.1 排污交易试点历程 |
3.2 排污交易总体工作进展 |
3.2.1 政策文件制定情况 |
3.2.2 交易能力建设情况 |
3.2.3 典型试点模式分析 |
3.3 试点取得的成效 |
3.3.1 污染物总量减排效果明显 |
3.3.2 环境治理体系得到创新 |
3.3.3 环境有价的理念深入人心 |
第四章 郴州市排污权交易制度运行情况分析 |
4.1 开展排污权交易的背景 |
4.2 排污权交易制度运行总体情况 |
4.2.1 实施范围和交易主体 |
4.2.2 机构与平台建设 |
4.2.3 排污权交易定价 |
4.2.4 初始排污权核定与分配 |
4.2.5 有偿使用费的征收 |
4.2.6 排污权交易情况 |
4.2.7 排污权指标回购 |
4.3 取得的主要成效 |
4.4 存在的问题 |
4.4.1 排污权有偿使用费缴纳率低 |
4.4.2 排污权初始分配不严谨 |
4.4.3 排污权定价机制不合理 |
4.4.4 缺乏有效日常监管手段 |
4.4.5 企业二次交易量极少 |
4.5 问题的原因分析 |
4.5.1 有偿使用费定位不清晰 |
4.5.2 排污权的权利属性不明确 |
4.5.3 交易定价缺乏理论基础 |
4.5.4 与其他监管体系缺乏衔接 |
4.5.5 二级交易市场活跃程度不高 |
第五章 郴州市排污权交易制度改进对策 |
5.1 完善排污权交易法律依据 |
5.2 加强技术方法和理论研究 |
5.3 健全顶层设计和配套制度 |
5.4 加强机构和监管能力建设 |
5.5 完善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四、湖南省郴州市经济发展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省郴州市稻米产业发展研究[D]. 曾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
- [2]湖南省14地州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D]. 曹俭.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湖南省农业低碳化发展评价与优化[D]. 倪筱珈.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4]湖南省绿色增长质量评价和空间差异研究[D]. 吴宇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5]湖南省县际经济网络结构演变研究[D]. 孙孝武.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6]生态位视角下湘江流域城市竞合发展研究[D]. 孙佳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D]. 李博.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效果评估 ——基于合成控制法[D]. 袁灵芝.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9]基于DEA-ESDA的区域支农效率测度及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例[D]. 袁超权. 吉首大学, 2020(03)
- [10]郴州市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D]. 卢钰.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