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论文_许丽红

许丽红

鹤岗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黑龙江 鹤岗市 154101

摘 要: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预防对提高护理质量有着极大的保障,所以了解心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加强相关护理人员的自我意识,从而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降低事故发生的频率,同时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保障。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引 言: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潜在的风险,基于护理环境、医疗设备、护理操作以及护理人员责任心等风险因素。这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完善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制定相应护理培训计划及考核制度,强化风险监控。才能够有效的处理或规避护理过程中的风险的发生,保证良好的医患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样本选取自本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当中,样本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采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最大年龄为80岁,最小年龄为36岁,年龄均值为(64.7±6.2)岁,其中心绞痛患者15例、高血压患者14例、心律失常患者10例、心肌梗死患者11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最大年龄为81岁,最小年龄为34岁,年龄均值为(63.6±4.2)岁,其中心绞痛患者14例、高血压患者13例、心律失常患者12例、心肌梗死患者11例,所有患者均排除患有肝肾功能不全、沟通功能障碍等疾病,两组患者从性别、年龄、病型等方面来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①从护理人员的角度出发,护理人员在参与护理工作时需要经过严格的岗位培训计划,心内科护理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更高,如护理工作中如何规避风险、正确的执行医师的医嘱、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等。②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在对于心内科患者的护理当中,尽量减少护理人员单独解决问题的情况,经验不足的护理人员需要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指导,而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需要其他护理人员对其工作进行监督,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恢复是主要原则。③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心内科患者对于医疗设备的要求较高,如心电显示仪、吸氧机等,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排查,如果发现故障隐患需要及时进行维修与保养,护理人员需要对医疗仪器的原理与运行状体进行深入的了解,需要具有判断医疗设备是否运行正常的能力。④护理人员需要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患者的医疗收费问题,向患者解释治疗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鼓励患者治疗的进展。

1.3 观察标准

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感染、管路滑脱、压疮、跌伤)、②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比较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3讨论

3.1风险因素

3.1.1护理环境因素

由于心内科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且不稳定,对医护工作的要求也就更高,同时对病房环境也有较高要求,以便治疗和修养。而医院病房往往床位多,造成病房内嘈杂、拥挤的现象,影响患者休息及睡眠质量。这也使得患者对病房环境产生不满情绪,而影响很好的配合护理工作的开展。

3.1.2医疗设备因素

随着新技术的大量引进,心内科的临床护理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较多,對专业的操作技术的复杂程度要求也更高。这不仅给护理人员带来更大的工作压力,同时也导致护理过程中技术方面的风险加大。如果护理人员不能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及应用技术,往往会影响到心内科的护理安全。由于医疗设备使用不当,对患者造成治疗或抢救延误,很大程度上会带来危机患者生命安全的风险。

3.1.3专业技能水平因素

心内科的患者具有特有的高风险性,诸如: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症状是患者心源性猝死的常见原因;患者出现跌倒、坠床等风险事件的可能性高;老年患者大多数由于年老体衰,不能适应患病后生活习惯的改变等等。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且临床经验丰富,能够单独执行护理操作。如果不能正确使用相关医疗设备,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就会造成严重的不良结果。护理中缺乏对于恶性的心律失常患者健康情况的掌握,而不能及时识别,会造成危机生命安全的严重后果。

3.1.4疾病高风险性因素

心内科的患者病情往往具有不可逆的严重性。一旦发病,如果抢救不及时极易造成心源性猝死。这一情况往往发生于很多的常见诱因,比如:由于受到外界刺激造成情绪激动;身体的劳累、冷热刺激;因失眠甚至排便用力等。另外,在治疗过程中,因患者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或溶栓、并发症等现象,也会增加患者生命安全的高风险性,导致猝死。

3.1.5服务意识因素

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各项规章制度,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保证。因护理人员是护理工作的直接实施者,故而直接影响与护理质量。服务意识浅薄的护理人员,不能做到主动与患者进行很好地沟通,缺乏耐心,对诊疗护理操作交代含糊不清等现象时有存在。因不能很好的履行告知义务,主动的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指导,导致护理纠纷及投诉的出现。

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到位、工作责任心不强造成执行规章制度不严谨;对患者巡视或病情变化认识不及时,应急能力不能适应患者瞬息万变的病情,而延误抢救治疗;对患者因疾病造成的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不能及时疏导等,都会导致患者突发死亡的意外发生。

3.2防范措施

(1)完善护理人员工作制度,设立监督制度、奖惩制度。在护理人员工作制度上完善逐级监督制度,让护理人员的工作在患者、护理监督人员的双重监督下进行。另外设立奖惩制度,在月底对护理人员工作状态进行考核,对于表现优于无差错护理人员实行奖励,对表现消极护理人员进行惩罚,并且将奖惩记录放到晋升标准当中。

(2)严格护理人员实习带教标准,经验不足的护理人员需要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指导,而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需要其他护理人员对其工作进行监督。

(3)增进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护理人员在每次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时需要询问患者相关的身体状况以及有无不适应症状等。

(4)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心内科患者对于医疗设备的要求较高,如心电显示仪、吸氧机等,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排查,如果发现故障隐患需要及时进行维修与保养。

(5)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以正面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

在本次研究当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心内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心内科优质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0%,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4.0%,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2.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76.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本次研究证明,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较多,所以在护理中需要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作为临床首选护理方式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晓梅,王静杰,吴盛芬,等.探讨心内科护理潜在风险因素的防范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5,(5):153-154.

[2]宋静.心内科护理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医学信息,2014,(12):297-298.

[3]白瑞娟,秦延平,杨萌,等.风险评估与防范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6):329.

论文作者:许丽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5

标签:;  ;  ;  ;  ;  ;  ;  ;  

心内科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论文_许丽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