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慈善发展的乘数效应_乘数效应论文

论慈善发展的乘数效应_乘数效应论文

论慈善事业发展的乘数效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乘数论文,事业发展论文,慈善论文,效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慈善事业发展的乘数效应的内涵

慈善事业是建立在志愿性社会捐献基础之上的民间社会性救助事业。作为社会保障的配套工程,慈善事业对维护社会稳定,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推动公民道德建设,促进全社会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乘数又称倍数,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乘数理论是当代西方经济学关于投资引起的若干倍于投资增量的总收入增加的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最先提出,后经凯恩斯将这一概念引入决定国民收入和就业的理论中。通俗地讲,乘数理论考察和分析的是在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的前提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某一因素的变化或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的状态和结果。乘数效应分析作为一个经济学工具,可以用于分析各行各业的最终产出变量对投入变量反映的敏感程度。在日益重视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的今天,对慈善事业的发展进行“乘数”分析,这对慈善事业的发展及其作用充分、合理地发挥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慈善事业发展的乘数效应是指慈善事业的发展对慈善事业发展本身所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的状态和结果。慈善事业虽不以营利为目的,慈善机构也并非营利组织,显然,慈善事业不是纯粹的经济活动,但它也需要考虑投入和产出,考虑投入的效率、效益。因为,慈善组织的运行过程即是对蕴藏于社会中的闲置的慈善资源的培育、开发、挖掘、整合、利用和配置的过程,其必然需要支出相应的成本,如宣传成本、人力资本的投入及提供慈善救助服务时的成本等。慈善事业的产出也很明显,包括社会效益即慈善事业为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如贫富差距的缩小,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等等;同时,也包括慈善事业自身的发展与壮大。因此,慈善事业发展的过程可以反映为投入与产出的相对变化,即慈善事业发展的实质是其投入与产出的函数。二者的相辅相成,决定了慈善事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当然,从慈善事业的结果即从其带来的社会效益上看,慈善事业的产出也具有乘数效应。比如,由于教育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所以对教育慈善救助的社会效益要远远超过被救助者自身的发展“效益”;对贫困群体的慈善救助,不仅仅是被救助个体获得了生存的可能,其生存也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他们的发展即意味着该项慈善救助社会效益的“倍数”递增:个体的发展对社会有益、对其后代的发展也有益(即防止了贫困的代际遗传)。本文是基于蕴藏在社会中的慈善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的条件下,仅从慈善事业发展的角度分析乘数效应的体现并提出保证慈善事业发展乘数效应实现的对策性建议。

二、慈善事业发展的乘数效应的体现

慈善事业发展的乘数效应能够体现在其参与主体、活动内容、活动机制等多个层面上,具体指:慈善组织的示范效应、志愿者群体的放大效应、慈善项目的宣传效应等。

1.慈善组织的示范效应

(1)慈善组织有较强的自我复制能力 表现在:一是慈善组织作为社会自组织机制的一种,其产生本身即是一种价值的体现:社会(而非国家、政府)作为主体力量得到了社会内部的体认和社会外部(国家、政府)的认可。这种认同既是社会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功效意识的觉醒,又是国家(政府)对社会自组织机制的“政治合法性认同”,尤其是在我国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的情况下,这种价值对于慈善事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计划体制那样的“总体性社会中”,社会依附于国家,社会的自主性被弱化到极致。这时慈善组织的成立即是对原有体制的突破——构建了国家社会二元对立的新型国家社会关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种意义远远超过了组织成立本身。如在慈善事业被视为“伪善”而被摒弃40年之久后中华慈善总会的成立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表达了这样的价值。二是慈善组织发展积累的经验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对于慈善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如四川省仪陇县乡村发展协会,其“取消抵押、担保条件,实行小额度贷款,分期(旬)偿还”的做法被誉为中国小额度信贷的成功典范。该协会多次应邀到北京、贵州等地介绍经验,并成功举办了四期全国性的小额信贷培训班。这种经验的介绍与推广无疑会对我国的扶贫事业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三是慈善组织对慈善事业的研究(或资助相关学者进行研究)对慈善事业的发展也具有极大的促动作用。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就曾组织研究、出版过多部专著,对第三部门(多数从事慈善事务)的募捐、资助、激励机制、监督机制、法律环境、文化功能效益评估、转型期发展模式、发展历史、国际比较等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地研究。这种活动的开展,自然会加强慈善事业的理论探讨与经验交流,从而为慈善事业的发展如新慈善组织的设立,现有慈善组织结构、机制的改进提供很有深度的范式。

(2)慈善组织的联合,使慈善事业的能量“倍增” 表现在:一是合作,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慈善组织为了某一共同目标而联合开展募捐、救助等慈善活动。有效的合作对于慈善事业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合作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一种大于两者力量之和的力量倍加;合作还有助于合作者功能、素质的互补;合作也有利于组织间互相监督、互相学习。1998年抗洪中华慈善总会、红十字会与中央电视台的合作募集救灾资源获得巨大成功便是很好的例子。二是协调,协调指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慈善组织来承担一定区域或一定领域内的慈善事务的整合、管理、调解工作。如香港的香港社会服务联会、香港基督教播道会联会等团体,对其会员组织进行具体的要求、指导。这样做可避免慈善组织间的恶性竞争,促进慈善组织间的良性互动,因为社会捐献在一定时期是一种有限资源,慈善组织在获得慈善资源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定的竞争,如果这种竞争是无序的(如重复募捐),则会引起社会反感而影响资源再生[1](P182);可保证慈善资源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慈善资源的合理使用,扩大慈善组织的整体力量,产出最大化的社会效益;协调组织作为监督主体存在,有利于防止“慈善腐败”现象的产生,维护慈善事业的社会公信度;也便于组织间的交流、学习、能力的互补等。拿香港社会服务联会来说,它通过制定安老服务、儿童及青少年服务、社区发展服务、家庭服务、康复服务等服务规程,规范地指导有效地协调务会员组织的社会服务,并通过各组织及其联会的共同努力,最终形成慈善组织的共识与惯例,直接约束各组织的运行。三是分工。任何一个慈善项目都并非单一行为,其必然涉及到资金的募集,人员的组织,项目的策划、实施,项目监督,项目的绩效评估等,对于这样一个多样化的“系统工程”,我们不排除一些大的慈善组织可以完全独立地、有效地完成(实际上是该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进行了分工、协作),但对于大多数慈善组织来言,单独有效地完成恐怕能力不济。从这种意义上讲,慈善组织间的分工、协作应该是比较有效的:如专门的募捐组织、专门的项目策划组织、专门的项目实施组织、专门的人员募集组织,等等。这种分工可保证组织专心从事某一项业务,有利于慈善服务的专业化、纵深化,从而提高慈善组织的服务效率,降低提供服务的成本;也有利于组织间的互相监督等。当然,实现这种效率必须以相关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基础,且要视不同的慈善领域、不同的地区而定。没有合理有效的整体协调,这种分工的“乘数效应”是不会实现的。如香港公益金充当专门的慈善款项筹集机构,它通过雇员及其商业募集计划、百万行、售旗日、便服日等数十项筹款活动,然后将善款拨付给相关的慈善组织:凡从事社会福利工作及符合委员会资格的慈善组织皆可申请成为公益金的会员;监察公益金为配合社会需求而提供的拨款使用,保证其使用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与会员组织机构保持忠诚合作、互相促进;公益金尽量多地筹集善款,确保会员组织专心提供慈善服务。

(3)慈善组织使社会慈善热情得以体现 郑功成在谈到慈善事业的发展本质规律时指出,慈善事业发展最根本的是道德基础(慈善之心)和经济基础(社会捐献)。那么,这些基础得以实现的条件是什么?我们认为,激发社会的慈善之心,接受社会的慈善资源,承载社会捐献的慈善组织即是这些基础得以实现的组织基础。社会系统可以分为小共同体(家庭、家族及集聚社区)和大共同体(国家乃至世界),在慈善组织的动员能力不强或者慈善组织极不发达的情况下,慈善多在小共同体的范围内进行,这种慈善只能称其为慈善行为或慈善活动,有的甚至不能称其为慈善(如家庭内的救助),而不是“有组织、有规则、有规模有明确责任和义务的”较为持久的,需要有立法保证和完善的组织管理办法支撑的慈善事业。[1](P81)只有以发达的慈善组织作为载体,慈善事业才会在大共同体内开展,且具有持续性。也只有发达的慈善组织才能有效的激发社会中的慈善热情,有效地整合社会慈善资源,承载社会捐献。如希望工程就是一例,实际上慈善热情在社会中一直存在,只有慈善组织(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出现后,通过其组织、宣传才使得这些慈善热情得以体现,慈善资源得以整合。总之,慈善是一种道德现象,作为“善”,它是一种隐性的社会资源,只有有组织地进行激发,它才会成为显性的慈善资源。从这个意义上看,“慈善热情”引发“慈善事业”的逻辑成立但不完整,只有与“慈善组织的承载”激发“慈善热情”从而引起“慈善事业的发展”这种逻辑并存才能较为完整地表达慈善事业发展的规律。而后者正是慈善事业发展中的“乘数效应”。

2.志愿者群体的放大效应

志愿者是慈善事业的重要资源,他们对慈善事业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1)志愿群体的发动有利于社会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功效意识的孕育、宣扬与强化 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功效意识的人更倾向于参与慈善事务,如进行捐献、提供志愿服务甚至直接创立慈善组织等。志愿者是一群本着服务精神出于个人意愿(非被强制),不取报酬地付出时间、财物、体力及智能,以帮助他人、改善社会的人。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更多地是道德的外化,是自我实现的驱动。志愿者参与慈善事业本身就是自我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功效意识的表现,这种表现对具有依附人格的人、无社会责任意识的人、无功效意识的人是一种教育和激励。他们作为社会主体,是尽社会义务、展示自我、实现自我的表率与示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唤起社会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功效意识,扩大慈善事业的资源基础。

(2)志愿者群体能够极大地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 志愿者的多寡是衡量慈善事业发展水准的重要指标之一,志愿者越多,则表明慈善事业发展水准越高。建立慈善志愿者组织,不仅可使慈善事业有组织地、有效地发挥社会作用,而且有助于志愿者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扩大志愿者的影响,带动更多的公民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从而提高慈善事业的整体水准。同时,志愿者一般来自于社会各个阶层的各行各业。他们除了共同参与慈善事业之外,还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的生活工作领域。当从慈善项目中受到鼓舞时,他们就会成为慈善事业的“义务宣传员”,这种对慈善事业发自内心的、活生生的宣传,更能使他们所在的社区受到他们的情绪感染,从而扩大了慈善事业的社会基础。

(3)“志愿工作使被自己的社区边缘化者产生力量”,从而扩大慈善事业的认同基础 对那些一般被视为援助接受者而言,参与志愿工作可以是他们生活中一种强劲的动力。慈善组织即是创造出能够刺激、激励并支持这些人从事支援工作的专业组织。它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多样化的项目设计、多样化的人财物等资源的募集方式来开展慈善活动,吸收各类志愿者,“满足”各类志愿者的需求——慈善组织在其中起到了组织、整合、开发作用。[2](P254-255)而这类志愿者的参与不仅仅使慈善组织的力量扩大,更使其社会效益得以体现,有利于扩大慈善事业的认同基础。

(4)志愿者群体成本低,总效用大 慈善组织规模扩大必然会引起慈善组织管理体系的扩大、层级结构的增加,从而导致慈善事业运行成本、管理成本的增加。原本可用于慈善救助的资源往往要被调用到慈善组织的办公费用上,不利于慈善事业的长远发展。志愿者的参与可大大降低慈善服务提供的成本,因为志愿者提供的是免费的慈善服务。同时,对于慈善事业来说,志愿者一般具有较强的使命感、责任心,他们一般都热衷于其所参与的事业,这也可以提高志愿者在参与慈善服务时的服务效率和质量。相对降低了服务成本。慈善服务成本的降低能够使慈善资源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慈善救助上,提高慈善资源的社会收益。这说明,志愿者群体是慈善事业发展壮大的人力资本优势。[3](P54~63)

3.慈善项目的宣传效应

慈善项目设计得是否合理有效,会影响其乘数效应的实现。组织理论认为,影响一个组织发展的因素有:外在的合法性获得与否、组织自身能力素质的高低。外在的合法性指组织外界环境对其的认可与支持;组织的能力素质指组织自身所体现的活力,包括组织的整合能力、凝聚力、机制创新能力和管理的应变能力等。这对我们的启示有两点:一是对慈善项目近乎完美的设计有助于提高其社会认同度即合法性,评价其设计合理程度的指标包括社会效益的高低、可行性的大小、与当地社会心理文化的融合程度及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适应程度等。二是慈善项目设计的合理程度也体现了该慈善组织的社会整合力、机制创新力、自身的发展力等。这两点对于慈善事业发展的影响往往起决定作用。然而慈善项目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一个项目的成功往往会带动整个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慈善热情。表现在:首先,它对参与项目服务的人员具有辐射性的影响,能够大大鼓舞参与项目的志愿者,鼓励他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把慈善项目的影响带给其他人,起到有效的宣传作用。其次,一个成功的慈善项目可以获得较大的社会知名度、影响度和贡献度,进而增强捐赠者的信心。提高捐赠者的自我实现度,激励慈善捐赠的持续进行。再次,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中潜藏的慈善资源只有在有慈善项目作为载体的基础上,才能被更有效、充分地挖掘、利用。只有通过设计特定的环境、条件、对象等诸因素构成的主题项目,才能充分地激发人们的慈善之心。因为只有有效、可行、社会效益显著的慈善项目才能最大限度的激起人们的慈善热情,扩大慈善事业的认同基础,从而获得最大化的社会支持。最后,我们不能把慈善项目看成是个案行为,而要把它发展成为常设慈善基金源,捐赠来的基金又可以整合为统一的资助意向并服务于更大的社会目标。当然,这也要求突破捐赠者个人意志分散的局限。

三、保证慈善事业发展的乘数效应实现的内外部因素

不可否认,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乘数效应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体现:慈善组织的数目越来越多。志愿者活动从20世纪90年代起在各地兴起,并很快得到社会的广泛接受,慈善项目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细加分析后不难发现,慈善组织的能量在社会中的影响有限;尚没有形成稳定的、专业化的、覆盖面广的慈善志愿者工作队伍;慈善项目缺乏持久的热度,靠行政推动、媒体的应时性操作烘托气氛的成分较重。另外,我国的慈善组织在数量上很少,在机制上“政慈不分”、对其限制颇多,慈善组织的社会动员能力不够。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慈善事业的发展。总之,慈善事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社会也需要有更多的慈善组织的存在和良性运行。我们认为,要保证慈善事业发展的乘数效应的充分实现,需要注意以下两类因素:

1.慈善事业内部因素

(1)从使命角度讲,慈善事业具有公共性,慈善组织成员也有使命感和仁慈心 进行慈善援助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但慈善的公共性决定了人们参与其中的动机不是“营利”,这难免使得人们对慈善事业望而却步。所以,对于“志愿性为公”的慈善组织来言,强制性地安排它们涉足社会保障似乎有些不合适,因为真善从来都是一种主动选择,被迫“行善”并非真善。从这个意义上讲,慈善组织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对于慈善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4](P40)

(2)从能力角度讲,慈善组织在其领域开展工作,敬业精神是需要的,但更需要相应的技术与专业能力 包括组织构架的设定,运行机制的确立,社会资源的整合,专业资源的挖掘,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慈善项目的策划实施等都需要达到相当的水平。自身形象的塑造宣传也尤为重要:好的宣传并不是打出好的标语或喊出响亮的口号,真正起作用的是慈善组织工作的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公信度,增强公民参与慈善事业的吸引力。还有一点需要指出,慈善组织不是神话,也有缺陷需要克服,如慈善腐败现象,因此必须加强慈善组织自身的监督,绩效的自我评估等。这些是慈善组织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内在保证。

(3)慈善组织同其他慈善组织、社会组织(企业组织、政府组织)的和谐关系的确立也至关重要慈善组织间和谐关系的确立有利于慈善组织间的良性互动,有助于组织间的联合,使慈善事业能量的“倍增”;有利于组织间观念、管理经验、活动机制的交流、互相促进等;与企业组织和谐关系确立有利于财物资源的募集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政府组织和谐关系的确立有利于慈善组织政治合法性的构建,慈善组织获得政府支持,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整合及慈善活动的顺利开展。

2.慈善事业的外部因素

慈善事业作为对社会公共资源的整合和分配的领域,其发展离不开外在层面的支持,或者说其发展本身就是对外在资源的吸收,对外在领域的扩张。保证慈善事业发展的乘数效应实现的外部因素有三:

(1)制度因素 慈善组织的目的、责任一定程度上同政府一样,它可以承担政府的部分社会保障职能,扮演政府合作者或助理的角色,能够适时提供慈善救助。从这个意义讲,政府应该对慈善事业采取支持政策:如,改善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使其在民间自主地开展灵活多样的群众容易接受的慈善活动,当然,仍需要对慈善组织的运行进行引导、管理和监督。又如,积极培育、发展慈善组织。通过法律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标准的规范蓝本和管理机制,并保障其独立法人地位和一切合法权益,降低慈善组织的准入标准;通过直接拨款或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来对慈善组织进行资助;通过宣传、树立慈善榜样,发挥其示范作用。再如,积极资助开展慈善事业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如关于慈善组织的运行模式、与政府的关系以及绩效评估等的研究;关于对慈善组织的扶助政策、支持力度以及国外慈善组织介入的模式、介入程度、介入领域等的研究。总之,制度层次保证的是慈善事业的政治合法性——政府对慈善事业是否认可与赞同——这对于慈善事业发展至关重要,也是慈善事业发展中的乘数效应实现的政策保证。

(2)社会环境因素 慈善事业是一公共领域的现象,它的成长需要一定的社会土壤:慈善事业的发展程度与一个社会的特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自主型社会文化比依附型社会文化更容易促进慈善事业的建立与发展,自由型社会文化比专制型社会文化更利于慈善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因此,社会自主精神的孕育和独立性现代人格的形成对于慈善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慈善组织的“志愿性为公”的性质,决定了人们参与慈善活动依靠的是人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依靠的是人们古道热肠般的仁慈心与同情心,这种超然物外的激励在权力欲和物欲横流的今天显得较为脆弱。所以,在树立公民的独立性、自主性意识的同时,培养社会公德心、使命感,弘扬慈善价值观,唤起全社会的现代慈善意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慈善文化就显得格外必要。

(3)国际因素 不可否认,在慈善发展的管理机制、政慈关系的处理以及国外慈善组织的管理经验如监督机制、募捐、资助、激励机制、组织间关系的处理等方面都很有必要进行学习、借鉴。

标签:;  ;  ;  ;  ;  ;  

论慈善发展的乘数效应_乘数效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