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低剂量用于高危人群早期肺癌筛查诊断意义分析论文_刘椿生 何杰 刘宁川 王杜春 李巧玲

刘椿生 何杰 刘宁川 王杜春 李巧玲

(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目的:对64排螺旋CT低剂量用于高危人群早期肺癌筛查诊断意义进行研讨。方法:随机将2018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住院医治的30例早期肺癌患者给予64排螺旋CT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经64排螺旋CT检查后的准确率与手术结果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64排螺旋CT在诊断中央型肺癌与周围型肺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在早期肺癌患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疗效中起显著作用。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肺癌;临床价值分析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4-0183-02

肺癌是由于患者长期吸烟,与有毒物质长期接触,遗传因素或者受到电离辐射等原因导致患者出现咳嗽、咳血、胸闷以及咳痰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导致患者出现癌细胞转移,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严重的损害[1]。因此此病需要早发现,早治疗。X线胸部检查虽然能对肺癌患者的部位和大小进行确认,但特异性较低。64排螺旋CT通过对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的检测为患者进一步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本文主要探讨64排螺旋CT低剂量用于高危人群早期肺癌筛查效果,结果探讨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住院医治的30例早期肺癌患者,所有患者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了肺结核、肺部感染、肺部良性肿瘤等易与肺癌相混淆的疾病以及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如恶性肿瘤患者,其他消化道疾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男患者17例,年龄54~60岁,平均年龄(57±1.9)岁,平均病程(3±2.1)年。女患者13例,年龄52~63岁,平均年龄(58±1.8)岁,平均病程(2±2.7)年,对比分析两组结果。

1.2方法

30例早期肺癌患者给予64排螺旋CT诊断。(1)检查前,医务人员应评估患者的病情、配合程度和自理能力,告知患者以及其家属检查的目的、并发症和检查的意外情况。对于有紧张焦虑的患者,医务人员应主动与他们积极沟通交流,安抚他们的情绪,患者平稳乐观的情绪有利于造影的顺利实施。(2)采用电压为120.0kV,电流350.0mAs,矩阵512x512,旋转时间0.5s,扫描层厚0.5mm的64层螺旋CT进行扫描,操作人员嘱咐患者采取仰卧位,从患者胸口肺尖位置开始扫描至患者肺底部。如果检查期发现患者肺内出现结节,应给予患者进行间隔及厚度为3.75mm薄层重建,同时对患者注射80~100mL碘海醇来增强扫描效果,15~20s进行扫描。

1.3本文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本文主要的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经64排螺旋CT的准确率,疑似中央型肺癌与周围型肺癌的诊断的准确率。评价标准和方法为:(1)64排螺旋CT的准确率,患者经64排螺旋CT检测后进行手术,医务人把手术情况与检查情况进行对比,判断检测的准确率。(2)疑似中央型肺癌与周围型肺癌的诊断的准确率:疑似中央型肺癌与周围型肺癌患者检查完成后,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后期手术治疗的结果来进行检测结果准确率的统计。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准确无误的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t检验表示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X2表示组间对比,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经64排螺旋CT检测的准确率,与手术结果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肺癌患者的致癌因素较多,经研究分析为以下几点:(1)肺癌患者长期吸烟导致人体发生酸化使得患者支气管细胞受到损害激活了Ras基因的同时从而杀死了P53,FHIT基因,致使患者细胞发生癌变。(2)肺癌患者长期接触铬化合物、焦炭炉、芥子气等致癌物质,也会引起细胞发生癌变致癌[1]。(3)若患者长期受到氡等电离物质的辐射,当累积辐射量超过120个工作日后则会造成患者出现肺癌。(4)若患者具有家族性的免疫力低下,内分泌失调以及代谢紊乱也会造成患者出现细胞的癌变[2]。以上原因均可导致患者出现肺癌,造成患者出现发热、消瘦以及恶病质。由于患者肺部肿瘤的生长造成患者支气管阻塞,使得患者出现肺不张的反复发热,或者由于患者较多的癌肿坏死组织被吸收而引起发热[3]。由于肺癌具有直接扩散、血性转移以及淋巴道转移等多种扩散途径可以对患者的脏层胸膜,骨胳、肾脏、脑等组以及患者周围支气管和淋巴管造侵犯,加重患者的病情,由此可见,肺癌具有高危险性、高致病性等特点,需要进行早期的发现治疗。

64排螺旋CT扫描是一种新型的大功率高倍毫安输出的扫描技术,其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患者肺部结节出现空泡征,肿瘤边缘有较为明显的凹凸不平的多个弧形表现,以及患者肿块与肺实质交界面处存在不同程度棘状或毛刺样突起等具体征象[4]。由于其具有高度空间分辨的能力,空前的时间分辨力和更完善的空间成像能力使其可以通过多平面来成像,从而得到不同切面的图像,使得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病变部位和生理解剖结构有更完善的了解,更具有无创性、高效性、准确性。64排螺旋CT扫描技术也可以使患者体内的支气管数、肺血管、肺内病灶及相关毗邻关系等完整呈现,使图像更为立体逼真,对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内小结节、肺癌的诊断等都有独特的价值,但存在费用高和检测时间长等不足。64排螺旋CT不但可以进行形态学的诊断,还可以用于功能成像诊断,如脑灌注成像的应用,可以早期显示脑缺血灶。尤需扫描速度快,64排螺旋CT在急诊医学及早期肺栓塞得诊断上有独特优势,还可用于筛选冠心病、肺癌、肝硬化,并进行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分析。由结果也可看出,64排螺旋CT有着较高的准确率,与手术结果相比,差异不显著,但中央型肺癌的检测的准确率低于周围型肺癌检测的准确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64排螺旋CT扫描在疑似肺癌患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完全推广。

参考文献:

[1]程韬, 周慧, 梁凯轶. 多层螺旋C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 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5(6):289-289.

[2]张金娟. 多层螺旋C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68):201-202.

[3]李明. 多层螺旋C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J].医学信息, 2015(40):385-385.

[4]谭海. 多层螺旋C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2017, 27(18).

论文作者:刘椿生 何杰 刘宁川 王杜春 李巧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64排螺旋CT低剂量用于高危人群早期肺癌筛查诊断意义分析论文_刘椿生 何杰 刘宁川 王杜春 李巧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