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社区护理干预对减少家庭注射胰岛素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社区服务中心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58例糖尿病患者,经随机抽签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实行系统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4.48%、68.96%,组间比较,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对减少家庭注射胰岛素的不良反应情况,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糖情况。
关键词:社区护理干预;减少家庭注射胰岛素;不良反应;影响
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为高血糖,而这一病症的出现会直接影响到患中的全身微循环代谢情况,为慢性进行性病症、终身病症[1]。糖尿病实际治疗的过程,长时间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式,控制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次研究,在糖尿病护理中,实行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实行社区护理干预,对减少家庭注射胰岛素不良反应的影响,现针对本次研究展开具体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社区服务中心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58例经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实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男21例,女8例;年龄区间18~82岁,平均(50.4±5.5)岁。对照组男23例,女6例;年龄区间22~80岁,平均(51.7±5.6)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干预,首次注射胰岛素的过程,经就诊医院相关的医务人员,告知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方法、需要注意的事项。
1.2.2观察组实行系统社区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社区系统心理疏导,平时加强和患者、患者家属间的沟通,以充分体现出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加强对患者心理状态、临床需求、心理顾虑等了解,并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病症的相关知识,旨在帮助患者正确的看待自身病症,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
社区系统认知护理,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全面讲解,长时间注射胰岛素的必要性,以便控制血糖、不良反应情况的出现。经简单的话语,告知患者胰岛素的功效,以及注射过程易于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药液保管方法、注射方法、深度和消毒方法等,主要的目的为通过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方法,降低胰岛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社区系统行为指导,告知患者按照医生叮嘱注射胰岛素,禁止随意自行调整胰岛素的注射剂量,并对胰岛素注射的方法进行指导。胰岛素放置在室温下静置0.5h,并通过正确的步骤进行皮肤消毒处理。社区系统健康教育,经循环播放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以便消除其心理顾虑。对于患者的不正确行为,应反复操作示范,加强患者间的交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此外,定期还应做好电话随访工作,旨在了解患者注射胰岛素时,有无存在低血糖、出血、感染等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血糖情况、不良反应情况。
1.4疗效评判
每周多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实行测量。
1.5统计学的处理
本文中的数据均经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计量数据、检验分析计量数据分别为通过均数标准差( )、t表示;计数资料采取例数(n)代表,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取χ2检验;P<0.05,即为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后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的对比
护理后,两组FBG、HbA1c控制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护理后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的对比[n( )]
2.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的对比
观察组中,低血糖、出血、感染、过敏、疼痛、皮下脂肪垫、屈光不正各3例、1例、1例、2例、2例、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4.48%(10/29);对照组中,低血糖、出血、感染、过敏、疼痛、皮下脂肪垫、屈光不正各5例、3例、2例、4例、4例、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68.96%(20/29);P<0.05。
3讨论
系统化社区护理干预的实施,可降低胰岛素不良反应情况。当前,胰岛素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中,且会产生较多的不安全因素,这也是使得患者治疗中发生死亡情况的主要原因[2]。为此,经家庭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实行健康教育工作,并开展电话随访、上门随访、电话咨询等方式进行护理干预,以便获得较好的效果。胰岛素的使用,会直接对患者的临床效果构成不良影响,还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存质量。血糖过低使用胰岛素,易于使得患者发生一定的不良反应情况[3]。而出现这一症状的原因,和患者注射胰岛素剂量过大、注射胰岛素后没有及时进食、进食量过少、活动量过大等有关。因此,应做好家庭自救的工作,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拨打专职护理人员的电话,叙述低血糖情况,以便护理人员实行低血糖的评判,经电话沟通的方式,告知患者家属及时服用糖水,改善患者的症状,并在第一时间将患者送至病房。此外,还需做好患者血糖的控制工作。相关研究认为,患者注射后,会对血糖控制情况有一定的影响,为此需不断加强社区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和服务意识。
总而言之,糖尿病的普及,使得胰岛素被广泛应用。而合理使用胰岛素,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使患者及早获得康复。同时,实施社区系统护理干预,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封超群.社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现状与护理干预[J].上海医药,2015,36(8):38—41.
[2]严美勤.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治疗依从性临床分析[J].医药前沿,2015,15(24):191—192.
[3].陈瑛.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3):104—105.
[4]那坤艳.综合社区护理及家庭护理干预对老年吸入综合征的预防作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13):103—104
论文作者:卓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6
标签:胰岛素论文; 患者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情况论文; 血糖论文; 社区论文; 发生率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