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会师
——红军长征故事之七
王 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广为人们传诵的诗词正是当年红军长征精神的真实写照。
第二天一大早,我还没有醒,就听到妈妈在嚷:“死丫头!看来今天我不收拾你一顿,你就不知道你姓啥了!”骂谁呢?我赶紧穿上衣服,睡眼惺忪地走了出去,看到眼前的一幕,我完全醒了:那一排吊死鬼,竟然是一衣架的新衣服,那画中鬼,竟是妈妈新挂上的画《蒙娜丽莎》。我愣住了。不好,赶紧跑!这时,妈妈已经拿着鸡毛掸子气势汹汹地追了,不一会儿,我就被捉住了,狠狠地被收拾了一顿。这时,我才埋怨起自己的“傻大胆”来。心里想,回学校后,一定找说世界上有鬼的人算账去。
远涉二万五千里路途,经历重重战争考验,克服雪山、草地等恶劣自然环境险阻并沿途传播革命真理的中国工农红军,在全体指战员的团结拼搏下,以铁流合围之势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而这支经过千锤百炼的红军雄狮,日后成为最终夺取抗战胜利和全国革命胜利的钢铁洪流。
1936年7月,红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在同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错误不断斗争的同时,强烈要求北上与党中央会合,张国焘在分裂活动不得人心的情况下,被迫取消其非法另立的“中央”,并同意北上。红二、四方面军遂开始共同北上。两部在过草地后,先后发起了岷(州)洮(州)战役和成(县)徽(县)两(当)康(县)战役,控制了甘南广大地区,形成了与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会师的有利态势。
党中央对北上的红二、四方面军极为关怀,电讯往来不断,询问和指示两军的行动,并令红一方面军做好一切迎接工作,同时派两个特别支队南下,先后攻占了会宁城、隆德的将台堡等地,以迎接红二、四方面军。
他六岁的时候,就开始生活在天葬院中了。高高在上、与世隔绝般的生活,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持天葬师的神圣,却也让他很少有机会接触其他人。他感到孤独,所以偶尔,他会背着师父偷偷地从天葬院跑到村子里,找昔日的小伙伴们玩耍,然而这每个月仅有的一两次见面机会,不可避免地让他们的感情渐渐疏远。
山东地区气候温和,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为600~750 mm,雨量集中。每年7—8月份葡萄果实成熟,却大量降雨,造成葡萄病害发生严重,裂果、烂果率高[5]。笔者对不同模式避雨棚搭建成本进行分析,筛选出低成本、寿命长的避雨棚搭建模式,以期为葡萄避雨栽培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0月的西北,正是秋高气爽之时,在这个宜人的季节里,古老的会宁城披上节日的盛装,五颜六色的标语贴满了大街小巷,鲜艳的红旗在城头迎风飘扬。城内路上,为会师搭起的彩门格外引人注目。“来了!来了!”随着阵阵欢呼声、鞭炮声、锣鼓声,红一、四方面军终于在会宁会师了。整个会宁城沸腾了,处处是欢歌笑语,喜气洋洋。在两部举行的庆祝会师联欢大会上,红一方面军指战员把早已备好的大批慰问品———毛衣、毛袜、手套等赠给红四方面军的战友。两军战友含着激动的泪水,抛下肩上的背包,紧紧拥抱在一起,互致问候话语。掌声、笑声、欢呼声,像一阵阵春雷,响彻会宁上空。
正在北进途中的红二方面军指战员闻知红一、四方面军已经会师的消息,心情分外激动,他们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行军的速度。10月下旬,红一、二方面军又在将台堡会师,在规模盛大的联欢会上,欢乐的气氛再一次弥漫在红军指战员的心头。
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联合发出《为庆祝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合通电》,向三个方面军的领导人及全体指战员致以热烈的慰问和祝贺。
红军的胜利会师,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圆满完成了从1934年秋开始的战略大转移的历史任务,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围追堵截聚歼红军阴谋的破产,证明了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红军北上抗日的步伐,并为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的思想财富———长征精神。
(全文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