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市平度经济开发区小学 266700
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培养人的教育。”小学音乐教学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既有广泛的文学、思想、地理、历史、民俗等内容的知识传授,又有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如:节奏、独奏、合奏、视唱情感表达等。它是向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最生动、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一、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作为美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此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内容,把思想素质融入审美教育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如:我在教授《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一课时,就抓住时机,联系歌词大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先是向学生们讲述了一件雷锋叔叔向灾区捐款,而自己却穿着补着补丁的袜子的故事后,学生们又讲了雷锋叔叔雨夜送人,做好事不留名和刻苦不自满的事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二、文化素质在音乐教学中的培养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乐。”在现代的教育领域里,人们已经意识到,必须利用音乐这第三把钥匙,来进一步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音乐教学中的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及其丰富多彩。
如:通过欣赏《码头工人》、《义勇军进行曲》等音乐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聂耳坎坷的人生经历、顽强的创作毅力、作品的历史意义;通过欣赏《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了解歌剧的发展简史、体裁、认识结构,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文化知识;通过唱歌教学,指导学生从歌词的语音、语调、节奏、情感表达、文学特色等方面,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及朗读能力;通过认识二胡、琵琶、古筝、小号、钢琴、小提琴,了解中外乐器的发明发展历史,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三、良好审美情趣的培养
音乐课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它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音乐家冼星海曾讲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我们要指导学生多唱、多听欢快的乐曲,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生活是美好的,生命是可贵的,我们应该笑对世界,我们无法使每一位学生都乐观向上、幸福、快乐,但我们要为之努力,教给学生进入快乐的艺术殿堂的钥匙,在神圣的乐坛中丰富人生体验。
如:倾听江南民歌《茉莉花》,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似乎面对着一副清丽、淡雅的中国水墨画,学生唱着也津津有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又如学唱歌曲《种瓜》,孩子们在体验天真活泼、热爱劳动,了解瓜的生长过程中,懂得人生的快乐是从劳动中得来的,激发其热爱生活的感情。
四、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音乐课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对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学习甚至能否成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音乐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合理运用可教育因素,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1.团结协作的心理素质。
歌曲合唱、器乐合奏的训练,不仅要求学生按严格规范的节奏、协和的和声、交替的旋律、变化的音量、统一的音色,进行演唱和演奏,而且要表达出优美整齐的音乐内涵。任何脱离群众、独自表现自己的做法,只能成为破坏音乐完美性的行为,所以合唱、合奏的教学,能检验学生“相互合作、齐心协力、共同完成”的集体主义精神,这是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心理素质的良好途径。
2.自强自信的心理素质。
自信心理素质是音乐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一些天生胆小、自卑懦弱的学生,在教师热情、积极的鼓励下,勇敢大胆地站在全班师生面前放声歌唱后,缺乏自信的不良心理障碍便能得到纠正,天长日久,这些学生充满自信自强的心理便逐步形成了。
五、创造能力的培养
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在早年没有接受音乐教育的话,那么我无论在什么事业上都将一事无成。”爱因斯坦把童年时代的音乐教育看成是一生事业成就的基础,音乐培养了他的丰富想象力与创新意识。可见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其作法是:
1.创编节奏。
指导学生模仿自然界的音响如:水滴声、动物叫声等,在有趣的节奏模仿游戏中,培养其节奏创作的表现力,如给他们固定拍号、不同时值的音符,让其自由创作各种节奏型。
2.创编歌词。
在我们音乐教学中发现:学生会自发地把书本上的歌词改掉,然后哼唱,相互取笑。这时,我们不能批评、压制他们,反而要因势利导,鼓励、启发学生创编歌词。如歌曲《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用“点头”、“摆手”、“拍腿”等许多不同的词来替代“拍手”、“跺脚”,这样他们会沉浸在自己的歌曲中,表现出极大的快乐和满足,使学生的音乐创造意识和创造力获得有益的发展。
总之,音乐教育以提高学生艺术素质、道德修养、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发展个性、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为目的,要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必须朝着具有全面优良素质人才培养的道路,继续探索。
论文作者:权永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4月总第19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学生论文; 音乐论文; 心理素质论文; 音乐教育论文; 节奏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4月总第19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