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经济周期_经济周期论文

论社会主义经济周期_经济周期论文

试论社会主义经济周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经济周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实证分析

经济周期波动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扩张与经济收缩的相互交替,是国民经济发展中循环出现的上下波动现象。这种周期性波动可以通过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指数等综合经济指标的变化显示出来。在一定时期内,经济运行从一个最低点升至最高点,再由最高点降至最低点为一次波动,也就是一个经济周期。根据社会的生产、销售、物价、利率和就业率等经济指标的变动,每个经济周期一般都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低谷阶段,即经济增长速度降到最低点的阶段;2.回升阶段,即经济由萧条转向繁荣的阶段;3.高峰阶段,即经济增长最快的阶段;4.跌落阶段,即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阶段。各个阶段持续的时间不一样,从总的情况看,每个周期明显地存在着经济迅速增长与调整回落这样两种不同的状态。

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波动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按比例、高速度发展的,否认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及其必然性,这种认识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新中国成立以后,1950—1952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从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现在,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有起有落,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从国民收入增长速度来看,43年经历了10次不同程度的波动,即有10个经济周期。如下页图表所示。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经济运行中各个周期所持续的时间各不相同,最短的2年,最长的6年,平均为4.3年,比较典型的周期大致在4—6年。各周期的波动幅度也明显不同,1958年以前, 国民收入最高和最低增长速度相差9.6个百分点。波动幅度最大的是1958—1961年, 高低落差达51.7个百分点,1962—1967年、1968—1972年两个周期,落差分别为24.2和29.8个百分点。1978年以后,经济发展较为平稳,1978—1981年、1982—1986年、1987—1989年,落差分别为7.4、5.9和7.6 个百分点。事实说明,即使在经济发展平稳的时期,波动也仍然存在,仍然呈现出经济运行的周期性。

中国国民收入增长速度周期波动表

国民收入指数

年度 周期 持续时间落差

1952年=100 上年=100

1953114.0 114.0

1954120.6 105.8 ┐

1955128.3 106.4 │

1956146.4 114.1 │ 第一周期 49.6

1957153.0 104.5 ┘

1958186.7 122.0 ┐

1959202.0 108.2 │

1960199.1

98.6 │ 第二周期 451.7

1961140.0

70.3 ┘

1962130.9

93.5 ┐

1963114.9 110.7 │

1964168.8 116.5 │

1965197.4 116.9 │ 第三周期 624.2

1966231.0 117.0 │

1967214.3

92.8 ┘

1968200.3

93.5 ┐

1969239.0 119.3 │

1970294.6 123.3 │ 第四周期 529.8

1971315.3 107.0 │

1972324.3 102.9 ┘

1973351.2 108.3 ┐ 第五周期 27.2

1974355.2 101.1 ┘

1975384.7 108.3 ┐ 第六周期 29.4

1976374.5

97.4 ┘

1977403.7 107.8 ┐

1978453.4 112.3 │

1979485.1 107.0 │ 第七周期 57.4

1980516.3 106.4 │

1981541.5 104.9 ┘

1982585.8 108.2 ┐

1983644.2 110.0 │

1984731.9 113.6 │ 第八周期 55.9

1985830.6 113.5 │

1986894.5 107.7 ┘

1987985.7 110.2 ┐

1988

1097.2 111.3 │ 第九周期 37.6

1989

1137.2 103.7 ┘

1990

1195.5 105.4 ┐

1991

1287.8 107.7 │

1992

1473.2 114.4 │ 第十周期 610.0

1993

1695.7 115.1 │

1994

111.8 ┘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3年),34、35页;《中国统计年鉴》(1994年),34页;《中国统计年鉴》(1995年),32页。(1994年的数据是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邓小平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对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台阶式”发展经济的思想。指出:“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377页。)。“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375页。)。 “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368页。)。 “台阶式”发展经济的思想打破了传统理论的禁区,揭示了我国经济周期性发展的客观规律,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更深入、更具体、更切合实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二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的原因

经济周期性波动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存在的,只是到了19世纪20年代建立起机器大工业,生产社会化达到了一定程度,商品经济有了高度发展以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才成为一种稳定重复的现象。社会主义经济也同样如此。其原因主要有五点。

第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与不平衡的矛盾。我们知道,任何存在着社会分工的社会生产,客观上都要求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由于社会需求多种多样,由于社会生产各部门、各行业、各企业互相制约,更要求社会生产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平衡关系。马克思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第1版,368页。)社会分工越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规律对社会再生产的作用就越大。但是,无论是资本主义经济还是社会主义经济,作为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在其运行过程中,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以至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是必然的、绝对的。有的发展快,其产品有一部分过剩;有的发展慢,其产品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当这种不平衡达到一定程度,出现比例严重失调时,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就难以得到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社会再生产就难以正常进行下去。因此,必须在新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平衡。这种平衡与不平衡的周期性交替,必然要导致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

第二,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加快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因而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都在不断增长。但是,迄今为止,社会主义革命都发生在生产落后、经济不发达的国家,社会总供给长期相对不足。要改变这种状况,平衡供求关系,有两个办法:一是增加供给,二是压制需求。第二个办法违背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一般都采用第一个办法。在以粗放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下,经济增长主要是靠上项目、铺摊子、大搞基本建设、大量增加投资。这样做的结果,供求矛盾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加剧。因为基建投资并不会立即增加供给,而是增加了需求,特别是那些建设工期长的项目,不但在较长的时间内不会向社会提供任何产品,而且要不断从社会取走生产资料和消费品。“投资饥渴症”使总供求不平衡的矛盾不断扩大,当矛盾发展到社会的财力物力承受不住由增加投资所推动的经济超高速增长的时候,便不得不进行调整,降低增长速度,经济走入低谷,开始新一轮周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缺乏经济报警系统和自我约束机制,因而经济波动往往是大起大落的超常规波动。

第三,大规模基本建设和固定资产更新是形成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众所周知,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过后,当经济从萧条转向复苏时,资本家为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都力图采用新的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进行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这就引起了对生产资料的大量需要,使生产资料的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由此又带动消费资料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进而使整个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同时又为下一次经济危机准备了物质条件。这样,固定资本更新就成为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固定资产投资对形成经济周期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来自当年国民收入积累的新增投资,二是来自固定资产转移价值的重置投资。就新增投资来看,长期以来我国走的是一条以外延为主的扩大再生产道路,大量新增投资用于新建扩建,大搞基本建设。在投资乘数原理的作用下,一定量的投资能带来国民收入的倍数增长,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但另一方面,当投资过多,基建规模过大,国力难以承受的时候,基建被迫下马,这时同样在乘数原理的作用下,随着投资的减少而引起国民收入的倍数减少,使经济增长大幅下降。反过来,国民收入的增长或降低,又会引起投资的加速增长或减少。投资和国民收入相互影响,形成投资周期和经济周期的连动效应。就重置投资来看,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折旧率过低,折旧基金挪作他用,用于重置购置、替换和更新固定资产的资金得不到保证,因而大量机器设备陈旧老化,超期服役,带病运转。在进行固定资产更新时,常常是“复制古董”,新设备老技术,严重降低了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投资的粗放经营和固定资产的低水平更新,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和损失,使已经短缺的资源更加短缺,进一步加大了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加剧了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按照固定资本周转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固定资产更新,特别是当科学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原有固定资产面临巨大无形磨损时,更必须进行大规模更新,从而促进经济走向繁荣。更新后的固定资产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又会显得陈旧老化,又有必要结合新的技术突破进行新一轮更新,从而导致经济增长的新一轮波动。

第四,经济的增长或下跌总是有限度的,经济活动既不能无限扩张,也不能无限收缩。经济扩张要受到社会在一定时期的最大生产能力的限制,这种生产能力是由当时的技术水平、资源条件等因素决定的。如果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社会上的一切可以被利用的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那么经济扩张就已达到最高点,投入和产出均不再增加,经济便转入收缩过程。经济收缩也会受到社会维持生存的最低消费水平和总投资不能小于零的限制。当经济收缩到最低点时,就会停止收缩,走出低谷,转入复苏。扩张与收缩循环往复,使经济运行具有周期性。

第五,在中国,来自非经济因素的外部冲击是引起经济波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有时甚至是主要原因。在以产品经济理论为指导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发展受经济领域以外的非经济因素特别是政治因素的冲击是很大的。1958年的“大跃进”和1978年的“洋跃进”以及随后被迫进行的两次大调整,都主要是由政治因素造成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经济运行受非经济因素的冲击仍然很大。现在,政企不分、以政代企还普遍存在,约束机制、风险机制尚未形成,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还有待建立和完善。在这种条件下,各级政府为追求经济高速增长逐级进行政治动员,在速度上互相攀比,仍是推动经济扩张的主要力量。而在经济收缩时,抑制通货膨胀,缩小基建规模,降低增长速度,也主要是靠政治命令和行政干预进行的。这种情况在“两个根本转变”实现以前很难彻底改变。

此外,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矛盾,经济运行的客观实际与人们主观认识不一致的矛盾,在经济生活日益国际化的情况下各国经济波动的相互影响,这些也都是导致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的原因。

总而言之,经济周期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不会因为社会制度的更替而随之消除。无论是资本主义经济还是社会主义经济,在其运行中都表现出周期性,所不同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周期不会像资本主义经济周期那样表现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社会主义再生产所要求的比例平衡也不会通过经济危机来实现,这是二者的根本区别。

三 认识经济周期的重要意义

首先,承认我国经济周期的客观存在,有利于我们正确总结经济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提高按经济规律办事的自觉性。既然经济周期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否认它,只能增加我们在经济活动中的盲目性。只有承认它、正视它,实事求是地分析我们已经走过的道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逐步提高在经济工作中驾驭经济周期、减弱经济波动的能力。从建国后所出现的10个经济周期来看,1958年以前经济发展比较平稳,后来,由于经济工作中急于求成的“左”的指导思想,高指标、高速度、高积累,不注意综合平衡,致使经济运行大起大落,造成了巨大损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清除了“左”的指导思想,强调经济建设要量力而行,要按经济规律办事,花了很大功夫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逐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改善和加强了宏观调控,使经济发展出现了良好的势头。这显然与正确认识经济周期,提高了驾驭经济运行的能力是分不开的。

其次,正确认识经济周期,可以增强人们的反周期意识,有利于对宏观经济实施有效调控。根据经济周期各阶段的不同特点,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波动进行逆向调节,在经济高涨时注意适当收缩,在经济衰退时进行温和扩张,以减弱波动力度。二战后,西方国家改变了对经济的自由放任政策,国家干预经济,采取一系列反危机措施,实行有弹性的指导性计划,使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有所改善,从而大大减弱了经济震荡,这说明人们在经济波动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国家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因而能更有效地实施宏观调控。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国家完全可以把经济周期波动控制在常规范围之内,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第三,正确认识经济周期,还有利于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历史事实充分证明,能抓住时机就能实现经济的大发展,失去有利时机,经济发展就缓慢甚至倒退。六七十年代,不少国家借助于以电子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实现了飞跃发展,而我们却是以“阶级斗争为纲”,陷入“文革”的内乱之中,丧失了加快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这个教训可谓刻骨铭心。现在国际国内条件对我国发展经济十分有利,正是一个难得的大好时机。邓小平在谈到“台阶式”发展经济时,特别强调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他反复告诫全党和全国人民:“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375页。 )“我们不抓住机会使经济上一个台阶,别人就会跳得比我们快得多,我们就落在后面了”(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369页。)。 邓小平的论述明确地把“台阶式”发展经济与抓住机遇联在一起,说明经济周期与发展机遇是分不开的。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党中央提出的“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使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标签:;  ;  ;  ;  ;  ;  ;  ;  ;  

论社会主义经济周期_经济周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