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脚步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生态城市开始成为人们的聚焦点。本文分析了西安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条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建设西安生态经济城市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西安;生态绿化
一 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内涵及意义
所谓生态城市建设就是利用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原理,再通过协调资源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环境质量,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以及协调发展的一种思想意识和组织形式。生态城市建设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全面、健康及持续发展。
从生态学看,城市是以人为主体,并由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这三者构成的复合的生态系统。生态城市建设就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消费观以及效益观而产生的一种全面的发展模式,其强调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同时,生态环境建设是改变传统发展模式与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建设生态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载体,建设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健康及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 西安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条件
2.1国家政策的优势
中共十八大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些重要的决定,为我国现阶段以及未来五年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要求,这也意味着未来的五年或者更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将掀起一段新高潮。
2.2资源优势
(1)西安市的秦岭山区面积约4900平方千米,境内有48条河流,并通过李家河、大峪,沣峪、黑河以及灞河上游5大水系统建设,基本是可以满西安市约2020年前的供水需求。
(2)西安市区以及周边的县城都有着非常茂密且丰富的树木植被,同时,西安还采取封山育林、飞播造林以及人工造林等方式,不断的扩大森林资源,恢复和增加草木植被,使西安沉浸在“绿色的海洋”中。
(3)西安市有许多高校及科技院,拥有非常充足的科技人才和研发团队,这位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奠定了非常稳固的人力保障。
2.3环境优势
(1)空气质量有所提升。西安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快速发展阶段,也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最为突出的阶段。西安坚持生态经济发展、绿色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加大了节能减排的力度。
(2)湿地生态系统建设取得成效。近年来,西安通过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使自然湿地范围不断扩大。
(3)污水处理步伐加大。近些年,政府加大了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工作,在“十一五”期间,西安市新建12座污水处理厂,使污水处理能力每日总量达到约122万吨。开展新河、皂河、太平河三河专项整治,关闭淘汰造纸企业41家,211家工业企业完成和完善了污水处理工程,工业废水排水量逐年下降。这些工作都大大预防了城市水体污染的发生。
三 西安城市绿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的因素
近些年来,西安市大力强度并实施植绿行动,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增加城市的绿化量,其中包括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使得城市的绿化面不断的增大,提高了城市生态环境,空气质量也随之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西安虽在不断的努力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稳定协调发展,且具有很多自然资源方面的优势,但是由于西安这座城市的发展历史长久,人口剧增,消耗和破坏速度很快,使得城市建设用地发展,同原有的历史自然格局的保护和发扬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矛盾,对生态以及园林绿地系统的建设就产生出许多的制约因素,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西安市域范围内的主要城镇因近年来城镇化的加快,用地日趋紧张,加大了人口密度,并不断蚕食绿地,加速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
(2)市域沿河流域生态基质被破坏;
(3)市区内人口增长速度远大于城市绿地的增长速度;
(4)城市规划绿地在实施过程中移作它用;
(5)主城区内部绿化分布不均,类型不全,各个绿地斑块间缺乏有机联系,构不成完整绿化网络;
(6)主城区与城郊自然生态基质的联系通道未得到良好建设和维护;
(7)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正逐步消失。
四 西安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4.1通过划定生态控制线,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西安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连片开发,使其对区域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一定要出台相应政策,为城市划定若干生态控制线,保护山脉、植被、河流以及生物等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
4.2继续发展轨道交通,减少城市大气污染
汽车尾气是造成西安这类迅速扩张的大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前述提出限号建议的基础上,建议西安市应考虑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扩张地铁建设,同时可加入城市轻轨的建设,以缓解机动车尾气污染给城市环境带来的环境压力,同时给大家提供舒适、快捷的交通方式。
4.3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推广清洁能源,严格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冬季锅炉供暖是西安市大气污染的一大主要污染源,应该考虑限制供暖时间,采用清洁能源进行供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另外,对于机动车可以借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经验,实行购买限号和限号通行政策。
4.4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建立完善的城市绿化体系,包括住宅小区内的绿化、道路两旁的绿化以及城市大型公园的建设,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城市绿化体系。同时应该注意城市种植植被的种类,提高植物成活率,进而提升城市绿地率。
4.5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实现生态园林设计
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选择生态策略时,通常主张被动式策略会优先,主动式策略优化,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经济和简约,且容易实施,并能形成有特色的空间形态。要更好的实现被动式策略优先就要结合生态绿化的理念,在增加绿地建设的同时,还应增加垂直绿化的面积,并且,要有计划的推行屋顶花园的建设。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占地少且见效快,还能用攀援植被或者是垂吊植被进行绿化,通过植被来调节温度,这样既降低了炎热夏天的温度,又为建设提供了绿色的屏障。
五 结束语
总之,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发展市场经济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新形式下,西安应从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的运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发挥园林绿化的作用,实现社会、经济以及生态效益的协同发展,实现西安城市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西安人们提供更优质更健康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赵晓娥.西安生态城市建设刍议[J].新西部.2012,02(35-36):15~17.
[2]马军卫.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多维度思考[J].山东行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4).
[3]周航.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学术期刊网,2011,(10).
[4]西安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资料汇编[G].西安:西安市人民政府,2009.
[5]西安市环保局.西安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2012-03-20.
论文作者:赵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生态论文; 西安论文; 西安市论文; 城市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植被论文; 经济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