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界经济中心内的中国经济格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经济论文,世界经济论文,心内论文,格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经济中心辐射作用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
要准确地给世界经济中心下个定义是困难的。世界经济中心至少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影响,辐射全球经济活动的地区。因此,在农业文明时代严格地说没有世界经济中心。因为当时的生产能力、交通运输能力、国际贸易水平和国际之间的交流都是极有限的,对一国经济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对区域经济格局的影响无关大局。然而到了工业文明时代,世界经济中心渐渐确立,对世界各国的的经济作用力日益强化,到当代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各国区域经济格局无不受其影响,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漫长海岸线和内陆国境线的大国更是如此。
(一)世界经济中心产生以前,独立存在着的中国经济格局
纵观今日的世界经济中心,从西欧到日本,再到美国,无不处于沿海地带,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
人类文明有四大源头:东方有黄河文明、印度河文明,西方有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及墨西哥文明。在这些文明源头中,黄河文明、印度河文明、墨西哥文明都是大陆内河流域文明,只有古希腊古罗马文明源头的地中海既有江河流域又处海洋地带,经济发展史表明,这一独特的优势促使其文明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上走在其他文明源头地区和国家的前列。
公元6世纪地中海时代开始衰落,到大西洋时代确立之前的近六、 七百年间,世界经济联系主要通过欧亚大陆来进行,这一时期正是东方中华帝国的鼎盛时期,唐朝的繁荣把农业文明的水平推向极致。由于气候变迁、人口增长和战乱等,中国的经济重心转向长江中下游流域,并发展到东南海沿海地区。从黄河到长江,中国仍然是一个农业文明为主体的封建经济社会,国内区域经济差异是农业生产力发展中的差异。中国的经济格局到这一时期主要是内部人口和技术迁移决定的,这时候的生产力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虽然通过丝绸之路的大陆国际贸易往来,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但毕竟数量有限,规模极小,对国内经济格局的影响甚微。
(二)大西洋时代世界经济中心对中国经济格局作用日益加强
大西洋时代16世纪起到20世纪末的今天,仍在发展。作为世界经济中心,完成了近代工业革命和建立了现代工业文明,对近现代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产生了巨大作用。
在漫长的中世纪,通过欧亚大陆的国际贸易交流,中国的造纸、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等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大陆,促进了大西洋东岸沿海国家工商业发展,从而推动了英国的工业革命。同时,从意大利勃兴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地中海重商主义思潮对北大西洋沿海国家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使以英国为代表的北大西洋东岸沿海国家,在工商业和航海业领域都超过了地中海国家和亚洲的沿海国家,走到世界的前列,英国实现工业革命,走上近代工业文明的道路,成为大西洋世界经济中心的第一个核心国家。
大西洋时代沿海经济成熟有两个显著的标志:第一个标志是,工业革命取得成功,工业已牢固地在北大西洋东岸一些国家占据了统治地位,新的产业结构已经形成,新的产业结构使得北大西洋沿海地区进入了一种自我推动和良性循环的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在工业产业内部一个部门的发展产生出对另一个部门发展的要求,而另一个部门的发展又产生出对第三个部门发展的要求。如英国的纺织业诱导和推动了蒸汽机制造业,蒸汽机的发展又推动了冶铁业和运输业的发展,冶铁和运输业发展又促进了煤炭工业。每诞生一个新的产业对前向、后向产业要产生巨大促进,它们互为因果、互为动力、互补发展。工业经济部门这种自我推动,环环相扣,网状展开的现象是农业生产内部所没有的。第二个标志是,以英国为代表的工业文明向欧洲大陆和北美大陆扩散,发挥了“中心”的辐射作用。在辐射和扩散中,既促进欧美工业经济的发展,又使“中心国家”在欧美大西洋两岸发生四次转移,即: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这4次转移都发生在北大西洋两岸, 每一次转移过程都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殖民地不均以及由此引起重大冲突的内在原因之一便在于这4次转移。对于中国来说, 每一次列强重新划分势力范围都是中国的进一步被侵吞、被掠夺;中国近代区域经济的畸形格局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
随着北大西洋沿岸国家形成一个世界性经济中心体系,为工业革命向全世界扩散创造了基础条件,从而深刻影响了近、现代世界空间经济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由于近、现代工业在北大西洋沿岸的逐步扩散,该地区工业品销售市场逐渐饱和,原料市场变得紧张。“世界经济中心”区的经济成本远远高出“世界经济边缘”的经济成本。因此,中心区的产业必然要向边缘地区转移,作为世界的经济中心,必然向全球扩张,于是逐步建立起世界性网络与腹地,表现为19世纪后半期世界性殖民工业体系的出现。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由一个主权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沦为世界殖民工业体系的一分子,中国的经济必然受制于、服从于、服务于这一体系,这是近代中国产业经济畸形格局的根本原因之所在,中国区域经济巨大差异很大原因是这一经济历史过程造成的。
近现代世界先进经济技术的地理扩散方向与战后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移必然要加剧我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
(一)近现代世界先进经济技术的地理扩散方向与我国改革开放
近代以来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转向以分工、交换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落后小生产转向以机器技术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而商品经济和以机器技术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首先是从西欧、北美发展起,然后向世界各地扩展。所以近代以来世界先进经济技术的地理扩散方向基本上是自西向东。由于近代轮船的发明、航海技术的进步,世界经济技术交流与扩散主要是利用方便的海上通道,通向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这两方面因素决定,近代以来世界先进经济技术的地理扩散,在亚洲、非洲、南美洲和澳洲呈现从沿海登陆向内地推进的态势。这与我国古代经济技术从内地中原向东南沿海地区和周边地区扩散的方向是大不相同的。可惜,长期以来我国对世界近代以来先进经济技术的地理扩散方向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更没有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这是我国近代落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今天,由于历史基础、社会制度、经济管理体制以及经济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原因,世界经济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际地域差异不仅没有缩小,相反更加扩大。1978年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5000~13000美元(1993年更高达15000~25000美元),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达到1200~3300 美元(1993年亚洲四小龙已达6700~18500美元)。 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足1000美元的国家仍占世界的一半,不足 300美元的低收入国家仍有40多个。 我国197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50美元左右,与发达国家相差20 倍以上,与亚洲四小龙也相差5~10倍。 这就决定当代世界先进经济技术的地理扩散基本上仍然是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转移,在亚洲、非洲、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几乎都表现为从沿海向内地发展的过程,这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香港、台湾、韩国)和巴西、墨西哥等利用市场经济机制,顺应现代世界先进经济技术的地理扩散,首先在本土沿海地区就近接纳发达国家向外转移的资金、技术,逐步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这是一种很强的示范作用。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科学地总结了近代以来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在他的倡导下我国制定实施了从沿海向内地推进的对外开放战略。在沿海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在一段时间内必然要进一步拉大东西差距。
(二)战后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转移与我国东部发展
由于世界各国和地区拥有的资金、技术、劳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使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都面临挑战和机遇。发达国家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但资源不足,特别是劳动工资成本高,发达国家的工人工资比低收入国家的工人工资往往要高十倍乃至几十倍,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商品竞争力,保持经济技术领先地位,发达国家不得不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力多且工资、地价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而本国致力于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因而出现了战后国际产业调整与转移的历史趋势。第一次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主要发生在战后初期美国与日本之间。当时美国要向军工带头的重化工业发展,加之本国劳动工资成本高,便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部分资金、技术转移到当时经济濒临崩溃、工人大批失业的日本,使日本的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60年代以后,美国以及经济已恢复发展起来的德、法、英等发达国家继续将部份劳动密集型产业甚至将部分利用资源多、污染严重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利用发达国家产业调整与转移机会迅速发展起来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在70年代末期以来由于本国本地区工资上涨以及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需要,也相继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资金、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日元、台币不断升值,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产业结构更加大规模地进行调整与转移。现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仍在继续进行,这就为我国利用国外资金、技术来发展本国经济提供了历史机遇。
从全方位的中国地缘经济来分析当代世界经济对我国东中西部发展的影响
从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上看,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梯度变化,是太平洋经济圈发展梯度变化的延续。我们可以认为,在我国的地缘经济中,西方发达国家和亚洲的日本是发展的第一个阶梯,人均GNP超过20000美元;台湾、韩、香港是第二阶梯, 人均GNP 在10000~15000美元之间;我国沿海地区,包括上海、广东、 江苏等是发展的第三阶梯,其人均GNP在800~1500美元之间。再往内陆,就是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属发展的第四、第五阶梯。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沿海和内陆的差异扩大,主要是由于东部沿海地区接近或易于与经济发达区(太平洋经济发达圈)的辐射源联结,因而吸引外资多,产业较易与国际接轨,投资效益较高;对发展新产业、高技术产业、金融、商贸、信息等产业较有利。而随着向中西部延伸,这种有利条件逐步减弱,造成东中西部对外开放不均等的势差和投资量的巨差,再加上80年代以来对沿海采取的特殊政策,就更加扩大了东中西部开放程度和投资后果等的差异,进一步扩大东中西部发展梯度的梯距。
从世界经济中心、我国地缘经济格局来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控制和协调任重而道远,必须提高到国家民族的统一和团结的高度来认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提出要加快中西部发展的国家战略,面对国际经济格局和我国东中西区域差异,要有高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通过周密规划和有力措施来落实这一战略,力争在21世纪上叶使我国区域经济基本实现协调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