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研究(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服务业论文,影响力论文,商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研究》(上)请见《贸易经济》2009年第9期。
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效应的发挥基础在于商贸流通服务业本身的发展状况上。这种发展状况一方面为行业整体发展状况,另一方面为行业内结构的发展状况,即点、线、面等空间结构和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等功能结构的运行情况,本章重点对行业内结构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一、商贸流通服务业整体状况分析
1.商贸流通服务业增加值在改革开放以前基本呈现低水平不变态势,改革开放以后呈现大幅上升态势,表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商贸流通服务业天然职能的开始发挥,商贸流通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商贸流通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在改革开放以前平均增长速度为6%(按1978年价格计算),而改革开放以后为7%,增长速度加快,但差距并不大。1978年前增长率明显大起大落,最高峰在1953年,达到34%,最低谷在1962年,达到-11%,落差幅度高达45%;1978年后增长率起落也较为明显,但起落波动的落差幅度也小于改革前,最高峰在1985年,达到26%,最低谷在1989年,达到-5%,落差幅度达到31%。表明改革开放以后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加快,并且较为平稳。值得注意的是,商贸流通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率与GDP的增长率波动呈现一致性态势,而且自1992年以后,商贸流通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率就较为平稳,增幅不大。
3.商贸流通服务业占GDP比重呈现明显的波浪式前进态势。1978年前,占GDP比重平均高达12.8%,期间表现出明显的下降态势,之间虽有回升,但整体的下降趋势成为主流。最高峰在1953年和1954年,达到16.5%,最低谷在1975年和1976年,降至11%。不过整体看来,1978年前商贸流通服务业占GDP比重还是较高的。这是因为当时农业仍以手工劳动为主,工业等第二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商贸流通服务业成为振兴经济的先行部门之一。1978年后,商贸流通服务业占GDP比重开始上升,至1988年达到顶峰,至14.8%,是改革开放以后最高的年份。这和当时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市场态势以供不应求为主,特别是1988年物价出现较高的通货膨胀,社会上抢购风一浪高过一浪有明显的关系。1988年之后,商贸流通服务业占GDP比重开始下降,直至1997年谷底至11%。商品流通领域表现出产品积压,资金周转缓慢,企业经济效益直线下滑现象。主要原因在于生产结构不合理,与市场脱节,同时市场态势从供不应求转为供过于求,而商品流通部门没有真正完成市场运行主体角色的转变,产品供给不能转变为有效供给,无法完成“惊险的跳跃”。而且在长期的计划轨道中的运行使之不得不承担了许多不应承担的包袱,仍存在流通体制改革不到位,市场竞争缺少制约,行政干预较多等问题。
1998年后开始商贸流通服务业占GDP比重小幅上升并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至今。1992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要加快发展包括商品流通在内的第三产业;同年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得到确认,给国民经济的发展添加了强大的动力,市场体系也不断完善。在此背景下,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开始逐步回升。但与此同时,一方面生产企业自销比重上升,外资流通企业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商品流通渠道各环节之间竞争加剧,另一方面,1997年后供过于求局面的出现和逐渐加剧,使商贸流通业为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投大幅增加,同时营销和管理能力却并未提升,结果导致流通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缓慢甚至亏损。
以上状况一方面表明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由于总体规模扩大,基本职能开始逐步充分发挥对经济的直接与间接影响作用,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力大小程度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及自身营销和管理能力有密切关系。
二、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结构状况分析
对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结构进行分析,一是看商品流通空间结构各要素(点、线、面)成长发育;二是看商品流通功能要素(商流、物流、信息流)的多样化与运行效率。
(一)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点、线、面”空间结构状况分析。
1.商贸流通服务业“点”结构状况分析。
(1)网点数量。从城镇数量来讲,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效果显著,从1978年的16%左右上升到2006年近44%。东部地区城市呈现出“大”和“密”的特点,2006年直辖市和副省级市占城市总数比重分别为75%和80%,县级市占城市总数比重为52%,东部地区成为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辐射中心、集散中心。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城镇呈现出相对“小”和“疏”的特点,地级及县级市占城市总数比重分别为60%和48.5%,②使得这些区域流通网络发育迟缓。从市场数量来讲,农村市场数量虽多,但经营规模小,在流通总量中不占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品市场数(个)中,城市消费品市场比重为由13.7%左右上升到2006年的37.6%,均远低于同年农村消费品市场比重的86.4%和62.4%。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比重中,1978-2005年,县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远高于县及以下零售商的销售总额,并且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由1978年的40%左右上升到2006年的72%左右,且仍呈上升趋势。
(2)网点规模。改革开放后至2002年,我国政府对加快流通产业的发展,重点在增加流通企业网点数量而不是优化结构,流通企业普遍呈“小、散”态势。2001年,我国商品年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下的商业网点占产业活动单位数比重为76%,销售额占商品销售总额比重为44.1%。2002年后,中国零售产业的集中趋势明显,百货店、超市和专业店产业集中度年平均分别为77%,36%和33%(本报告采用CR4表示)。可以看出,2002年以后至今,我国零售业已由原子型企业组成的低集中度产业,逐步演变为中下寡占产业,市场竞争也将更为激烈。中国零售产业中一些企业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势力。零售企业规模的扩大和零售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使得一些大型零售企业生成一定的市场势力,对上游供货商、下游消费者及其他中小零售企业造成了更多的市场控制。
(3)业态和组织形式。自1978-1990年,我国零售业态和组织形式基本以百货业态和单体店为主。1990年以来零售业态和组织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各种业态、各种组织形式的零售商在选址、商圈与目标顾客、营业面积、商品(经营)结构、商品售卖方式、服务功能、管理信息系统表现出了大的差异性(见表1)。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网络商店的发展。我国互联网购物大军也正高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通过当当、卓越、淘宝、易趣这样的互联网平台进行交易,电子商务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张。
2.商贸流通服务业“线”结构状况分析。点与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线,线路主要有商流线路、物流线路、信息流线路。
(1)商流线路。改革开放后出现了三种方式。前两种为传统方式。一是生产商与消费者直接销售渠道,二是大型零售商控制的多环节间接销售渠道(见图1),第三种是电子商务模式,有BtoB(企业对企业的组合)、BtoC(企业对消费者的组合)、CtoB(消费者对企业的组合)及CtoC(消费者对消费者组合)四种。电子商务模式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交易是电子商务业务的主体,约占电子商务总交易量90%;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是一种电子化的零售,亚马逊公司、卓越、当当、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传统企业国美、苏宁、沃尔玛、家乐福等目前也都进军电子商务领域,开设网上商城。不过,目前我国BtoC、CtoB、C2C电子商务仍然处于融资聚集用户阶段,并未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
(2)物流线路。从运输方式结构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均得到不同程度发展,铁路货运主要以大宗货物为主,煤炭、矿建材料、石油、粮食、木材等占总运量的85%以上;公路货运主要从事短途货物运输,在高价值、高时效的区域内及区域间货物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水路货运由远洋运输、近洋运输和内河运输组成。除近、远洋运输因具有其他运输方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稳步发展外,沿海及内河水运发展不很乐观;航空运输是我国正在快速发展的一种运输方式;目前我国采用管道运输的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以上运输方式的物流路线表现出从西到东资源型、从东到西商品型的特点。
(3)目前我国物流运输的主要问题在于供给能力不足、结构优化矛盾突出、技术进步明显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等方面。一是较低的交通运输技术和装备水平影响着运输效率的提高。二是政企不分,阻碍了交通运输业的健康发展。
信息流线路。信息流一般认为有两种线路。一是传统商务模式下,信息的作用还相当有限,还没有对其他“三流”的运动方向、运动速率形成决定和主导,线路特点主要是由供应者流向中间商,再由中间商流向消费者的单向流程(见图2)。二是电子商务条件下,商品流通就是以电子网络为中介的交易活动,信息处于对其他“三流”的运动方向、运动速率形成决定和主导。价值链每个环节信息流通线路呈现出双向互流的特点(见图3)。
图1 我国传统商流渠道模型
图2 传统商务模式下信息流线路
图3 电子商务条件下信息流线路
3.商贸流通服务业“面”结构状况分析。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点”与“线”在面上实现了有效组合。随着社会分工深化和商品经济发展,商品流通在其运行中形成商品流通网络。网络是由无数流通主体和客体交叉结合而形成的各种存在形式,呈现千姿百态、纵横交错极为复杂的产业网点的组合体。从所有制来讲,既有国营、集体、又有个体、私营、合营等多元化流通主体;从业务性质来讲,既有专业性流通企业,又有生产企业自营机构;既有批零一体化的企业,又有专门从事批发的企业;从经营方式来讲,既有以买断方式经销的,又有以代理制方式销售的,从经营内容来讲,既有综合经营多种商品的,又有专门经营某一种商品的,从规模来讲,形成大中小规模企业并存的局面。企业在定价、服务、声誉、促销手段都有很大的不同,他们之间通过竞争和协作,形成网络化、专业化、多元化的域面结构。网络的有效化集中表现在这种网络的效率上,是商流、物流、信息流的各个子系统优化,是子系统在整个经济环境中的整体优化表现。
(二)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商流、物流与信息流”功能要素结构分析。
1.商流功能要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渠道演变经过了计划型流通渠道阶段、转型期流通渠道阶段及市场配置型流通渠道阶段等三个阶段,商流功能也各不相同。
改革开放前,我国以分配代替流通的方式,完全将流通渠道置于计划的全面控制之下,这种计划型流通渠道造成渠道企业缺乏流通积极性,渠道流通效率低下。1978年后渠道从单一向“三多一少”转型(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减少流转环节),流通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得到逐步体现。从1992年开始,中国的流通渠道进入市场配置型阶段。这种流通渠道模式从根本上为中国流通渠道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提供了组织保证。我国渠道上游成员生产企业,一方面可选择直销渠道,通过自行建立销售机构实现商品转移或者通过专卖店的方式进行直接的销售;另一方面可选择中间商进行间接销售。此外,电子商务条件下的商品流通由原来的两维的、平行的实物流动向三维的或四维的开放的、立体的、多维化的社会化大流通。商流出现了以下较显著的现象。
一是批发环节在新时期面临的生存挑战增大。规模零售企业的出现与发展及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出现为制造商越过批发商直接与零售商或者消费者从事交易活动提供了成本与技术条件。“产销一体”、“批零一体”的渠道模式大量出现,对传统的批发企业的流通地位带来潜在威胁。
二是规模零售商的渠道控制力量加强。零售商的渠道控制力量加强表现在随着规模的扩大而出现零售商采购成本更大幅度的降低;零售商其他业务利润增加;零售商支付给供应商的应付账款和票据增加三个方面。规模指标成为上市零售公司渠道控制力的关键要素,是其与上游供应商谈判、获得绩效优势的主要市场力量。
2.物流功能要素分析。
(1)物流业快速发展,物流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从改革开放开始,物流业已逐渐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十五”时期,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58.7万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了1.4倍,年均增长23%,远远快于“十五”时期GDP年均增长9.5%的水平。
(2)企业内部物流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并以传统物流为主。传统物流是指货物在制造企业内部或者在供应商与制造企业之间进行简单的流动。我国传统物流在仓储、运输、配送各个环节以手工作业为主,缺乏信息共享机制,节点企业之间完全处于独立的状态;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建设以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比较缓慢;物流专业人才缺乏。
(3)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大、发展迅速。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物流服务商的收益85%来自基础性服务,如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现代的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与支持物流的财务服务的收益只占15%。
(4)宏观物流管理分散,妨碍了物流的社会化进程。我国物流行业管理多年来一直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如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资源、分别直属铁道部、交通运输部等管理。物流管理和资源的分散化,使物流本应具有的整体功能被大大削弱,难以形成社会性的物流配送体系,严重制约着在全社会范围内经济合理地对物流进行整体统筹和规划,制约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3.信息流功能要素分析。信息流始于消费者,终于生产商和原材料供应商,是整个供应链动作的核心和纽带,只有对信息流进行合理的分析和组织,物流和商流才能正常运行。中国流通渠道的信息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以国家公共通信基础网络为基础,依托国家的“金关”、“金桥”、“金税”和“金卡”四个信息化工程开始起步与发展。如今我国流通渠道的信息化空前发展。目前我国的信息流运作模式有以下几种:
(1)直链式信息流动模式。信息交换主要发生在相邻的供应链节点上,非相邻节点间的信息沟通难以进行,各节点反应不同步,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受影响,整体协调性差。
(2)直链跨级式信息流动模式。下游零售企业将自己的单品管理数据提供给厂商和批发商,实现需求信息在流通渠道上共享。但非相邻节点间的信息沟通仍难以进行。
(3)网状信息传递模式。节点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技术的运用,相互间建立起信息通道。这种模式基本上克服了直链模式的缺点,但每个节点信息处理成本明显增加。
(4)集成式信息流运作模式。建立信息集成中心,中心利用Internet为渠道各节点企业提供信息存取服务。但是新模式必须面对的问题是信息中心只是渠道上的一个辅助机构,本身不具备赢利能力,投资和管理不易解决。以上几种模式中直链式与直链跨级式目前较为常见,而网状式与集成式还不普遍,但是我国信息流发展的方向。
(三)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效应发挥的基础分析结论。
1.总体来看,商贸流通服务业增加值改革开放以后比改革开放前有大幅提高,商贸流通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表明其自身基本职能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实现,为其他产业和经济要素作用的发挥起了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其间接影响比1978年前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外溢系数远远超过了1978年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数据。但是商贸流通服务业增加值占当期GDP的比重改革后低于改革前,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力下降。
2.空间结构与要素结构发展状况。我国现有网点布局结构主要问题在于地区结构失衡。突出表现在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发展长期滞后,农村流通网点较少、规模小,甚至不能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
3.规模化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协调发展方面目前已不是主要矛盾。改革初期,流通产业集中度低,竞争激烈,存在“小、散、差”的状况。但是随着市场化的进一步运行,流通企业市场集中度大大提高,出现零售企业控制生产企业的局面。
商贸流通业行业整体发展状况及行业内结构的发展状况一方面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接下来我们利用实际数据,主要对商贸流通服务业通过传导机制对商贸流通服务业间接影响力的具体表现进行研究分析。
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贡献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问题。产业结构高度化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加速阶段所要求的第二、第三产业的持续、稳定增长及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一、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力
(一)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农业劳动力非农化的影响。
首先,商贸流通业直接吸纳就业效应。商贸流通业直接就业是指商贸流通业本身的直接从业人员数,我们所运用的商贸流通业从业人员的数据取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影响商贸流通业直接就业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基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我们认为,经济增长是影响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的最根本最主要因素。因此,以商贸流通业增加值为自变量,以流通从业人员为因变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对商贸流通业就业吸收能力进行验证。回归结果表明,调整后的=0.961078,商贸流通业产值增长1%,就业增加0.38%。
其次,商贸流通业引致间接就业的乘数效应。由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对各相关产业具有一定的中间需求,从而推动了相关产业的生产扩大,引致相关产业大量的就业需求增加。为了量化商贸流通业引致的间接就业,运用了商贸流通业关联系数这一概念计算各产业间的关联度。这一系数根据各产业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行计算(①某产业与商贸流通业的关联系数=商贸流通业对某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②某年商贸流通业引致的间接就业=完全消耗系数×该产业该年度从业人员)(见表1)。
结果表示,由于商贸流通业对其他产业的中间需求,使得其他产业的产出扩大,从而扩大了相关产业的就业能力。从各表看出,商贸流通业引致的间接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是农林牧渔业和制造业。
(二)商贸流通业对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作用分析。
1.农村流通系统。农村流通是由农产品流通、农资流通和农村消费品流通三个子系统构成的一个大系统,农村流通系统整体形成以流通企业为中心的整体框架(如图1)。在农村流通系统中,流通企业在农产品流通、农资流通和农村消费品流通三个不同的市场参与不同的流通活动,与城乡消费者产生关联。流通企业参与农产品流通活动,从农民处收购农产品并出售给城市消费者;参与农资流通活动,出售农资给农民;参与日用消费品流通活动,出售农资给农村消费者。流通企业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流通活动表现为农民的支出流,流通企业的农产品流通活动表现为农民的收入流。一方面农民通过农产品流通活动获得的收入水平对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两种消费行为都产生较大的影响,另一个方面,投入到农业生产中的农资产品的质量,又会对农产品质量和数量继而与农民的收入流产生直接影响。所以,流通与农民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总的看来,农民分别作为不同的流通主体参与三个不同市场的交换活动,而其进入市场的方式与路径则表现为三种不同产品的流通渠道。这三条流通渠道的堵塞与不畅将严重影响农民富裕、农业生产及农村的和谐。
2.目前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主要特点。
(1)卖方(农民)分析。农产品供应链的特点是供应链较短,供应链上游聚集了为数众多的农产品生产者,这些生产者拥有的技术条件较差、产量低和品种少。中间链环节少且中间交易主体也较少。这种类型的农产品供应链造成农产品生产往往和市场需求相脱节,导致产品销售困难。
(2)中间商分析。一是个体商业为主要经济类型,市场基本为完全竞争结构。产权改革后国合商业逐渐退出农村市场,加之零售业的经济规模、产品差异和人员进入壁垒都很低,造成农村个体商业的急速发展,零售业的分散度高达90%以上。二是经营规模小,经营组织方式陈旧,管理方式落后。流通方式以从进到销全过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为主并以经验性管理为主。三是业态形式传统,存在问题多。目前农村零售业态以传统的杂货店、夫妻店、集贸市场小摊贩等形式出现。小卖店、小摊贩在商品质量、服务保证、经营信用等方面存在商品品种少;进货渠道乱,成为假冒伪劣小生产的销售地;产品价格低,科技含量低;竞争能力差,融资功能差,售后服务差;无现代化管理手段,无售后服务。主要的竞争手段就是低价格。
(3)买方(农村居民)分析。农村消费支出比重远低于城镇。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经济、实用”是农民消费的指导思想。购买注重价格和功能,产品以低档耐用为主,品牌认可和忠诚度低;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农民在教育、养老、住房、医疗等方面的预期消费支出压力远比城镇居民大,使农民消费心理更加谨慎;从农村市场提供的商品看,一是开发、组织适合农民需要的产品不多、不全。不少生产和销售企业研制和开发产品的着眼点往往仅放在城市居民上,只是简单地将城市不好销的商品推向农村,从而限制了农民消费的增长;二是农村商业网点少,布局分散且规模小,没有送货上门、免费安装、售后服务等承诺,排斥了农村居民对此类服务的享受权利,进一步抑制了农民的消费欲望;三是农民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不强,对假冒伪劣商品的识别水平低。同时,农村市场监管力度弱,且难以到位,导致农村市场假货横行。假冒伪劣产品“牺牲”产品质量廉价出售,部分农民因害怕上当受骗而放弃购买,部分农民贪便宜积极购买,也严重影响了名优产品在农村市场上的销售。
鉴于农村市场的现状,深化流通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切实推进大型工商企业进入农村市场,塑造新的流通主渠道——以大型工商企业的连锁店铺为主导,以其他个体、私营店铺为基础的渠道系统结构。通过大型工商企业和社会资本的进入,实现农产品、农资产品和消费品流通渠道的多元化及买、卖双向流通对接;通过连锁经营的组织方式,实现农资产品和消费品流通渠道的标准化、规范化与有序化,增强为农服务的能力,同时为农民的消费升级提供条件。
3.流通企业对农村产业结构优化——以苏果超市的农村零售网络为例。苏果超市的农村零售网络通过正确定位满足顾客价值的活动与高效的网络管理系统把城乡生产者、消费者环节联系起来并进行资源配置优化,既获得了整个网络的绩效优势,又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见图2)。
图2 苏果超市农村零售网络
(1)苏果超市农村零售网络的构建。从1998年开始,苏果借助于供销社系统的网络资源,输出苏果品牌、管理模式、商品货源,推动连锁超市步入农村。截至2005年底,苏果超市1508家网点中,县及县以下乡镇店铺数有879家,占网点总数的58%;在整个销售规模中,50%多份额是在农村实现的。
(2)苏果超市的顾客价值创造活动。第一,在战略上实施总成本领先战略。把降低成本,推行低价策略作为进军农村市场的首要任务;第二,苏果超市采用连锁组织形式,实现了商业活动的标准化、统一化、专业化。其中专业化分工带来流通效率的提高、规模扩张带来流通和交易费用的降低、范围经济的存在带来的生产要素的共享、统一管理和信息技术的采用带来的资源合理配置。所有这一切都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第三,苏果连锁超市的产品营销定位体现了农村特色。苏果凭借总成本领先战略以低价格吸引农村消费者的同时,提供了货真质优的商品。在假冒伪劣商品充斥的乡镇市场,苏果以“苏果无假货,件件请放心”的口号,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
(3)苏果超市的价值管理活动。表现在对整个农村零售网络价值系统进行协调整合上。严格选择供应商是苏果超市价值管理活动的首要手段。为了提高产品质量,苏果制定了严格的经营和管理制度,采用招标方式选择生产厂家,中标企业还需签订严格的产品质量保证合同,从而建立了稳定的第一手供货渠道,为杜绝假冒伪劣商品打下了基础。在供应链的日常运作中,苏果超市了加强对加盟店的检查和督促。苏果对加盟店货源除实施总部统一配送一定比例外,还在各地有条件地选择安排总部认可的供应商实行区域配送,严格控制进货品质,从货源上保证了商品质量。同时实行质量追究制度,对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其他违反经营要求的,坚决取消其加盟资格,并进行经济处罚。堵死了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净化了农村市场。
(4)苏果农村零售网络的合作绩效。农村零售网络各节点的合作动力在于总的合作收益必须大于非合作个体收益之和,同时,每个个体通过合作得到的收益大于其不参加合作的收益。苏果积极利用流通网络优势,加强同农业供应企业之间的合作,以市场为目标,建立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形成了“超市+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农业基地、农户与苏果同步发展壮大。
在苏果销售的数万种商品中,约70%为农产品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产品。通过苏果超市平台,城乡商业的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动被激活。苏果强大的连锁销售平台,为解决农民卖难、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同时,在苏果农村店铺网络与城市网点形成一体化后,农产品的供求信息得以更顺畅地传递,可以及时引导农户和农产品基地的生产加工。
在苏果农村店铺网络与城市网点形成一体化后,农产品的供求信息得以更顺畅地传递,基地和农户根据供求信息及时调整生产加工。通过与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建立的稳定联系,不但帮助企业把大量产品推向市场,还加速了农产品的品牌化。与苏果合作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上千家,农产品经营龙头企业超过500家。随着苏果网络的扩展,这些企业也与苏果同步成长。例如南京蔬菜公司通过与苏果合作,由一个蔬菜基地发展到几十个生产基地,年销售超过千万;金湖县宝应湖农场与苏果合作后,大米的年销售规模达4000多万元,如今产品更被国家粮食行业协会评为“放心米”,并获得了江苏省名牌产品称号及绿色食品标志。而一些原来名不见经传的产品,借助苏果的网络也成了名牌。如邳州狗肉、靖江肉脯、常州萝卜干、宿迁黄花菜、溧水玉带糕等地方特产,过去都是以散装、裸露的方式上市销售,这些土特产品在进入苏果超市后,按照苏果超市要求和提供的信息,不断改进包装,大力推进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化,产品档次明显提高,附加值增加,销售成倍增长,已从一乡一县的土特产变为畅销区域市场的名牌产品。
苏果“超市+基地+农户”模式带有普遍意义。它的直接效应是基本解决了农村农产品卖难和工业品下乡的困难,实现了工业品、农产品的双向流通,城乡市场一体互动,既加快了城乡市场一体化进程,又带动了农民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产品的品牌化。
二、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力分析
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面临主要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加速阶段所要求的第二、第三产业的持续、稳定增长及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所以本报告一方面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模型来研究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第二产业发展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采用板面模型,分析商贸流通服务业对我国空间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力。
(一)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第二产业经济增长作用研究。
构造我国第二产业GDP与商贸流通服务业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运用协整、Granger因果关系来研究第二产业GDP与商贸流通服务业之间的动态相关性。
1.变量选择、数据处理及单位根检验。
(1)变量选择、数据处理。在变量选取上,令Y2为我国第二产业GDP增加值。Y3C、Y3L分别为商贸流通服务业中的仓储,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的增加值。为消除物价因素的影响,以1978年为基期,产业产值指数对产业产值进行变换,同时为消除数据中存在的异方差,分别对以上变量取自然对数,记为LY2、LY3C、LY3L。全国GDP和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仓储、批零产值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7)》。
(2)单位根检验。为了防止伪回归,本报告运用ADF检验法对各个变量作单位根检验,经过多次尝试,选择最佳滞后期和检验形式,得到单位根结果。非平稳时间序列LY2、LY3C、LY3L经过一阶差分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平稳,LY2、LY3C、LY3L同阶单整。
2.LY2、LY3C、LY3L的长期波动关系——协整关系检验。
(1)LY2与LY3C的协整关系检验。采用EG两步法检验LY2、LY3C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估计结果为:
LY2=2.556536+0.942483LY3C(1)
其中=0.994185,-adjusted=0.993969,F=4615.892,DW=0.53
方程(1)的拟合优度令人满意,变量参数显著不为零,F统计量表明方程显著成立,回归方程统计性质良好。对回归方程(1)的残差序列
做单位根检验,根据AIC和SC原则,选择1阶滞后期,结果为LY2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平稳,由此可以明确,LY2和LY3C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第二产业GDP与仓储,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产业产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
协整表达式显示,从长期看,LY3C对LY2的弹性为0.94,即仓储、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产业产出每增长1%,第二产业GDP将增长0.94%,表明了长期内仓储,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产出对第二产业GDP的拉动作用。
(2)LY2与LY3L的协整关系检验。
采用EG两步法检验LY2、LY3L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估计结果为:
LY2=2.839847+0.870860LY3L(2)
其中=0.969352,-adjusted=0.968217,F=853.9829,DW=0.473103
方程(2)的拟合优度令人满意,变量参数显著不为零,F统计量表明方程显著成立,回归方程统计性质良好。对回归方程(2)的残差序列
做单位根检验,根据AIC和SC原则,选择1阶滞后期,结果为LY2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平稳,由此可以明确,LY2和LY3L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第二产业GDP与批发和零售业产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协整表达式显示,从长期看,LY3L对LY2的弹性为0.87,即批发和零售业产出每增长1%,第二产业GDP将增长0.87%,表明了长期内批发和零售业产出对第二产业GDP的拉动作用。
通过对我国第二产业GDP和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两个行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我国第二产业GDP、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实际产值数据均是一阶平稳,我国第二产业GDP、商贸流通服务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和长期的均衡关系。可见,仓储,交通运输业在时间上消灭耽搁迟滞、库存积压和断档脱销,加快节奏,优化经济流程方面对第二产业发挥了强大的促进力。
(二)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空间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力研究。
商贸流通服务业通过集中化大规模地媒介商品流通和提供相关服务,还可以整合区域经济资源,带动所在区域的金融、建筑、房地产等产业全面发展,引致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浙江“市场大省”的发展和繁荣便是重要例证。例如,浙江省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崛起强有力地带动了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房地产、购物旅游、餐饮、住宿、仓储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其中,义乌有650家宾馆,能容纳4万客人,有1万名外国客商在此常住,餐饮业应运而生,除中餐馆之外,仅韩国饭店就有30多家,一年一度的“中国义乌小商品博览会”已成功地举办了11届,2005年成交额高达81亿元。这些新动向显示,商贸流通服务业足以带动整个产业和市场发展的战略环节,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整合稀缺资源、为区域经济增长添加动力。
1.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优化空间产业结构的整体影响。选取2001-2006年中国大陆3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建立Panel-Data模型,分别用S1、S2表示第一、第二产业产值结构;用schy、spl代表商贸流通服务业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批零业产值结构;用代表sjr、sfdc第三产业中的金融和房地产业产值结构。各变量的样本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首先,分别依次以S1、S2、sjr、sfdc为被解释变量,以schy、spl为解释变量来验证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优化空间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其中,选取1997-2006年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310组数据(从1997年开始是由于重庆数据自1997年独立,为保持数据一致性,选择初始样本从1997年开始)。由于我们就中国大陆所有省份进行研究,而不是从中抽取的某一个样本,所以将模型取为固定效应模型。
由F检验结果知,模型应该采用变截据模型,即模型分别依次应设定为:
lns1it=αit+β1lnsplit+β2schyit+μit;
lns2it=αit+β1lnsplit+β2schyit+μit;lnsjrit=αit+β1lnsplit+β2schyit+μit;
lnsfdcit=αit+β1lnsplit+β2schyit+μit;并建立合成数据表。
其次,依次分别对模型进行估计,估计数据结果如下:
(1)lns1it=αit+β1lnsplit+β2schyit+μit,以S1为被解释变量,以schy、spl为解释变量来验证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优化空间产业结构的影响力。
从回归结果看,调整后的达0.993653,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系数估计标准误差、t统计量和相伴概率都可以说明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批零业产值结构的回归系数显著不为0。
表中的结果表明,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产值比重每增加1%,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增加0.077701%,批零业产值比重每增加1%,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降低0.342947%。这个结果说明了随着商贸流通服务业产值比重的增加,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降低。
(2)lns2it=αit+β1lnsplit+β2schyit+μit,以S2为被解释变量,以schy、spl为解释变量来验证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优化空间产业结构的影响力。
从回归结果看,调整后的达0.999643,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系数估计标准误差、t统计量和相伴概率都可以说明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批零业产值结构的回归系数显著不为0。
表中的结果表明,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产值比重每增加1%,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降低0.063901%,批零业产值比重每增加1%,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降低0.123560%。这个结果说明了随着商贸流通服务业产值比重的增加,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降低。
(3)lnsjrit=αit+β1lnsplit+β2schyit+μit,以sjr为被解释变量,以schy、spl为解释变量来验证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优化空间产业结构的影响力。
从回归结果看,调整后的达0.993653,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系数估计标准误差、t统计量和相伴概率都可以说明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批零业产值结构的回归系数显著不为0。
表中的结果表明,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产值比重每增加1%,金融业产值比重增加0.210537%,批零业产值比重每增加1%,金融业产值比重上升0.285099%。这个结果说明了随着商贸流通服务业产值比重的增加,金融业产值比重上升。
(4)lnsfdcit=αit+β1lnsplit+β2schyit+μit,以Sfdc为被解释变量,以schy、spl为解释变量来验证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优化空间产业结构的影响力。从回归结果看,调整后的达0.993653,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系数估计标准误差、t统计量和相伴概率都可以说明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批零业产值结构的回归系数显著不为0。
表中的结果表明,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产值比重每增加1%,房地产业产值比重降低0.043378%,批零业产值比重每增加1%,房地产业产值比重上升0.175983%,这个结果说明了随着商贸流通服务业产值比重的增加,房地产产值比重上升。
商贸流通服务业外溢影响力表现在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显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通常都要同时经历不同方面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目前较为一致的分类是至少应包括如下四种增长方式:按照经济增长的成本或要素,可以分为集约型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按照经济增长的结构,可以分为投资推动型与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按照经济增长的体制,可以分为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型经济增长;按照经济增长的本质,可以分为发展型经济增长与欠发展型经济增长。
当前真正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和难点首先在于存量,而不是增量。强劲而低效的外延式增长之害,使人们重新审视经济增长、财富增长质量和终极目标的评价问题。活跃的经济应该是充满动感的经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力就在于可以增强中国国民经济的活跃和动感,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形式的“财富的沉淀和静止、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低成本突破“存量困扰”,促进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变。本报告将基于以上经济增长方式的四大类别,选取几个最主要的指标来分析商贸流通服务业在帮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的作用。并以沃尔玛和宝洁公司供应链为例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形式的“财富的沉淀和静止、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一、商贸流通业对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贡献
商贸流通业对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贡献可采用分别对比国民经济及商贸流通业的实际产出、要素投入量贡献份额与要素生产率贡献份额的方法进行分析。其中要素投入量的贡献份额意义为每单位GDP所需的要素投入量。要素生产率贡献份额意义为每单位要素投入量所产出的GDP。如果商贸流通业的要素生产率和全社会要素生产率差不多或比全社会要素生产率低,说明商贸流通业对社会的贡献小。反之则大。这里要素投入量为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之和,其中,劳动投入量用各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代替,资本投入量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代替。
从图1、图2、图3、图4中可以看出,商贸流通业在1978-1983年,要素投入量的贡献份额呈上升态势,同时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份额呈下降态势,这和改革开放之初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有关;1983-1989年要素投入量的贡献份额呈下降态势,同时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份额呈上升态势,1990年至今,要素投入量的贡献份额大体波动上升。商贸流通业要素投入量的贡献份额2000年后低于全社会要素投入量的贡献份额。要素生产率及其贡献额2002年后高于全社会要素生产率及其贡献额。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开始对经济发展方式的集约型变革发挥作用。
二、商贸流通业对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贡献
要区别和判断投资推动和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从总量上看,投资率(即固定生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和投资效果系数是衡量这两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指标。而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占总体投资的比重可以从另一侧面来测定投资推动型经济增长的程度。可采用固定资产投资占流通GDP比重、基本建设投资占总投资比重和更新改造投资占总投资比重指标来判断为投资推动型还是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前两种指标数越高越说明为投资推动型方式,后者则相反。
1.投资率情况。从图5、图6、图7看出,2002年后商贸流通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商贸流通业更新改造投资比重远远高于全社会更新改造投资比重;商贸流通业基建改造投资比重远远低于全社会基建改造投资比重。说明商贸流通业近年来开始推动全社会经济增长从投资推动型转为其他方式。
2.投资效果系数。图8为全社会及商贸流通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额和当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之比),由图可以看出,商贸流通业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在1978-1983年低于全社会投资效果系数,但是自1983年后就高于全社会投资效果系数,不过波动较大。说明商贸流通业推动全社会经济增长从投资推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但是商贸流通业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呈现下降的趋势,即从固定资产投资产生的经济效益看,其产业经济发展质量不够理想。
三、商贸流通业对市场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贡献
实践证明,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是投资决策错误的主要来源,在我国存在大量没有经过市场检验、由领导“拍脑袋”确定的项目,常常造成巨大损失。对于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经济增长的判断,本报告采用商贸流通业国有单位年底职工人数占国有单位职工总人数比重与商贸流通业国有单位实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指标来衡量商贸流通业对市场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贡献。
图9和图10显示,商贸流通业国有单位年底职工人数占国有单位职工总人数比重和商贸流通业国有单位实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从1978年至今一直呈现下降态势,特别是1997年后,下降幅度更为明显。说明商贸流通业市场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贡献较大。
四、商贸流通业系列相关指标的变化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的影响
1.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从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可以大致了解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趋势。详见图11、图12、图13。
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发生着明显变化,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在下降,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也有所下降,但不明显。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在逐渐上升,成为吸收劳动力就业的渠道。商贸流通业对GDP和就业的贡献在逐渐上升。可以看出,产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
2.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评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带来经济质量和效率的提高。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减少浪费;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现在从居民、企业和政府考查的经济效益水平。
(1)居民从经济发展中分享的成果。要了解居民从经济增长中分享的成果,从总体上看,要求收入增长略低于或同步于经济增长,这样的居民收入既充分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又有物质基础作保证。
从图14、图15中可看出,商贸流通业与全社会平均工资额基本一致;商贸流通业与全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在1978-2000年之间基本保持一致,2001-2003年低于全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2004至今高于全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流通GDP增长率在1982-1992年间超出商贸流通业工资增长率的幅度较大,但在1993年之后流通GDP商贸流通业工资增长率基本一致,而且商贸流通业工资增长率稍高于流通业GDP增长率。
(2)企业利润。从图16中可看出,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利润额从1996(1996年之前无数据)直至2002年都处于平缓不变的态势,从2003年至今,销售利润额大幅攀升。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利润额增长率波动较大,从1996年至2002年增长率幅度小,2003-2004年,增长率突然增高,但2005年随后下滑回到原来的水平。说明其盈利水平不稳定。物流方面,以国家铁路运输为例,也明显表现出波动起伏,盈利水平较低的局面,见图16、图17和表1。
以上分析了流通服务业对集约型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贡献、对投资推动型与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贡献、对市场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贡献及商贸流通业系列相关指标的变化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的影响,结果为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开始对经济发展方式的集约型变革发挥作用并推动全社会经济增长从投资推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对市场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贡献较大。
五、流通企业对有效产品的贡献
以上从宏观方面分析了商贸流通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贡献,如果从微观企业的角度来看,流通企业的关键作用在于提高有效产品率,减少各种形式的“财富的闲置和浪费”。
“关注存量效能”的新财富观认为,不仅要看我国每年生产了多少物质产品和为得到这些产品付出了多少代价,更要看这些已经被生产出来的产品中有多少是真正处于实际发挥效能的状态,即看有效产品率的高低。社会财富存量既定以后,货畅其流,消灭耽搁迟滞、库存积压和断档脱销,努力使所有经济环节和领域趋近于“流畅平滑”、最为经济合理的有效状态,就是社会财富实际效用和总福利的真实增长,就意味着社会生产效率提高和人民生活得到实惠;反之,则是社会财富实际效用和总福利的虚假增长。假如缺乏“关注存量效能”的新财富观,践行科学发展观就仍然会在有意无意之间被打折扣。
市场化、竞争性的商贸流通企业强大的影响力和天然功能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形式的“财富的闲置和浪费”。下面以供应链中的长鞭效应和沃尔玛及宝洁公司的战略联盟为例说明流通企业对“有效产品率”的贡献。
一条供应链(商品流通渠道)由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分销商、零售商等一系列企业组成。原材料零部件依次通过“链”中的每个企业,逐步变成产品,产品再通过一系列流通配送环节,最后交到最终用户手中,这一系列的活动就构成了一个供应链的全部活动。供应链中不论是邻近顾客的下游企业,还是远离顾客的上游企业,都是以最终顾客的需求作为生存和竞争的基础。因此,当今的供应链竞争中,谁最了解客户的需求,谁就能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的脉搏。如果供应链上的环节企业不能很好地把握市场的需求信息,就会导致供应链运作失灵,造成长鞭效应。
1.长鞭效应的对策分析。由于长鞭效应给供应链上的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如何减缓长鞭效应便成为企业和学术界所关注的热点,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对策。这些对策的共同特点是,要求供应链上的企业能够相互信任,共享顾客的需求信息。而需求信息共享的关键是下游零售商通过建立零售网络将自己拥有的顾客需求信息提供给上游企业,才能在供应链中改变问题最大的生产过剩。
2.零售商与零售网络。零售企业价值网络构建的基础在于零售企业以消费者价值为中心建立直接相关利益体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消费者购买信息及相应的顾客价值信息的传递、分析与共享是零售网络的核心。零售企业以“顾客价值”构成因素为指导,向零售业务流程各节点企业传递消费者购买信息,各节点企业为消费者提供经济、快捷、周到的产品和服务,保持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而提高有效产品生产率。
20世纪90年代初,沃尔玛在公司总部建立了庞大的数据中心,包括全集团所有的店铺、配送中心以及每天发生的一切与经营有关的购销调存等详细信息,这些实时信息加上一定阶段的历史信息,就构成了决策支持系统所需要的销售信息基础。
沃尔玛对宝洁公司的信息支持是其供应链管理中的典范行为。沃尔玛提供给宝洁最终顾客的信息和会员卡上的资料,宝洁可以更好地了解沃尔玛和最终客户的产品需求,从而更有效地制造产品。据贝恩公司的一项研究显示:2004年宝洁514亿美元的销售额中,8%是来自于沃尔玛;而沃尔玛2560亿美元销售额中,3.5%要归功于宝洁。
在沃尔玛提供最终顾客信息的基础上,双方合力启动了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流程,它从双方共同的商业计划开始,到市场推广、销售预测、订单预测,再到最后对市场活动的评估总结,构成了一个可持续提高的循环。流程实施的结果是双方的经营成本和库存水平都大大降低。沃尔玛分店中的宝洁产品利润增长了48%,存货接近于零。而宝洁在沃尔玛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也增长了50%以上。基于以上成功的尝试,宝洁和沃尔玛接下来在信息管理系统、物流仓储体系、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预测与合作体系、零售商联系平台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持续、深入而有效的合作。宝洁甚至设置了专门的客户业务发展部,以项目管理的方式密切与沃尔玛的关系,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对双方而言,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式大大降低了整条供应链的运营成本,并且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更好地保持了顾客的忠诚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沃尔玛在微观上改变了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制造商的有效产品生产率。(未完待续)
注释:
②资料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7)》。
标签:信息流论文; 电子商务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发展论文; 电子商务分析论文; 商贸流通业论文; 物流产业论文; 销售分析论文; 商贸物流论文; 物流网络论文; 电子商务营销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农村物流论文; 消费者市场论文; 农村改革论文; 市场功能论文; 经济论文; 苏果超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