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主要国家吸收外资的成效、教训和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拉美论文,成效论文,外资论文,启示论文,教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20世纪50年代起,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等国都采取了封闭或半封闭的国家干预主义经济模式,实行主要依靠大量吸收外资,发展耐用消费品、资本货和中间产品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对势不可挡的国际竞争采取视若无睹的态度。其结果是利用外资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它们在长期利用外资的过程中,始终未能摆脱本国生产结构陈旧、经济机制僵化、科学技术落后的被动局面,对外资的依赖越来越深。究其原因,内外因素颇多,但从其内部奉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主要有如下原因。
(一)从50年代初开始,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都相继以高保护方式转向耐用消费品和资本货等的“进口替代”生产。它们通过吸收外资,引进外国机器设备和先进技术,发展民族经济。但由于它们对国内市场实行高保护政策,特别是重点保护和发展国有企业,较少关注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改造和创新;立足内部市场消费的生产,又不可避免地受到生产规模的限制,投资效益低,生产成本高,竞争力弱已成为许多企业难以克服的痼疾。
(二)在民族企业效益低下、毫无竞争力的情况下,跨国公司利用受资国提供的诸多优惠,迅速抢占和控制当地市场,收购和兼并当地企业,其在制造业部门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例如,在巴西,外资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从1946年的26%提高到1958~1967年的46%;同期,在墨西哥,从20%上升到54%;在阿根廷,从24%增加到53%。这导致上述拉美国家重点保护和发展的主导产业和部门被外资控制和垄断。
(三)从60年代末起,为限制独资企业控制当地市场,拉美各国在采取一系列包括国有化在内的限制外资措施的同时,又以优惠措施鼓励跨国公司同当地企业合资和合作。但由于政府对国内市场的高保护,民族企业在与外资合作中很少学到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更不注意借助外资企业销售网络把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跨国公司却利用当地企业销售网络雇用当地专业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抢占和控制拉美市场。结果,拉美国家建立起来的工业体系是缺乏竞争力的和低水平的工业体系。拉美国家鼓励重点保护的工业部门大量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造成跨国公司产品出口率低。对巴西500家工业公司所作的调查表明, 民族企业工业品出口率并不低于外资企业。近年来,由于跨国公司的产品在当地已经饱和,它们又利用拉美区域一体化提供的诸多出口优惠,把产品打入其他拉美国家和发达国家市场以赚取更多的利润。
(四)拉美国家由于在税收结构中实行累退制,国营企业连年亏损,各种补贴加重,财政收入有限以及政府机构和公共部门开支庞大,造成巨额财政赤字。为获取外汇,各国几乎又都采取奖励出口的优惠措施。1967~1973年间,巴西的出口补贴率平均达40%;70年代,墨西哥实行退税证制度,使相当一部分补贴落入跨国公司手中。结果是出口越多,国家财政补贴越大。
重点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进口替代”工业,也使进口机器设备和中间产品及居民消费品大幅度增加,而出口结构仍然主要依赖初级产品,收汇有限,造成贸易收支状况不断恶化。按1980年实际价格计算,1965~1970年,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的进口增长几乎是出口的3 倍。1970~1975年,进口的年增长率为6.2%,而出口则为-8.7%。(注:联合国拉美经委会:《拉美经委会评论》,1990年第41期,第80页。)
(五)拉美国家重点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进口替代”工业,外资企业对增加当地就业机会的作用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弱。 1955 ~1994年,跨国公司在阿根廷工业产值增长中所占比重高达40%,而在就业增长中所占比重仅为7%。(注:〔美〕R·金基斯:《跨国公司与拉美工业的转变》,第165页,英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1984。)
(六)跨国公司通过优越的销售网络,特别是通过广告攻势,引诱消费者以借贷方式购买高档消费品,尤其是汽车。70年代初,在阿根廷和巴西,消费者以信贷购买的汽车占汽车总销售量的70%以上(注:联合国拉美经委会:《拉美经委会评论》,1990年第41期,第720页。)。在墨西哥全国使用信用卡的商店多达6.6万家,60万消费者拥有信用卡,致使跨国公司抢占了当地耐用消费品市场。这种消费模式造成了两极分化的严重社会问题,也导致通货膨胀和储蓄减少。
(七)由于严重缺乏能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的现代化企业及高素质和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引进外资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而且技术集约型周边产业很难得到相应发展。外资企业生产所需主要部件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它们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和能源生产汽车就地抛售,其结果等于用大量外汇进口汽车,造成上述3国贸易逆差。
(八)由于片面追求工业化发展速度,外资大量流入拉美国家重点保护发展的耐用消费品和资本货生产部门,而一些吸收劳动力多的传统工业部门长期得不到改造;因长期忽视农业,流入拉美农业部门的外资比重逐渐减少,仅占拉美吸收外资总额的不到2%。1979年, 投入巴西农业部门的外资额仅占0.57%。
(九)70年代,巴西和墨西哥受当时石油美元充足、利率低下的诱惑,大借外债,以确保高速工业化发展计划的实施,最终导致借债规模迅速扩大,最高时债务增长率高达28%,远远超过了它们自身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墨西哥的偿债率从1974年的18.8%,上升到1980年的62.3%(注:世界银行:《1982~1983年世界债务表》,第193页。)。 而且,外债结构不合理,公共外债增加,从私营银行所借贷款额占外债总额的比重过大,债务币种选择失当,短期和浮动利率外债过多。此外,借款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部门(注:如巴西在能源、交通运输、电讯、冶金等部门的43项大型基础工程中,计划投资3720亿美元,其中57.5%即2139亿美元靠借款筹措,仅伊泰普水电站一项就占用了巴西所措外债的20%。见《圣保罗州报》1987年12月31日。)、弥补财政赤字和国际收支逆差、进口资本货和中间产品以维持亏损国有企业的正常运转以及流入金融领域搞投机活动。这种过大的外债规模和不合理的外债结构和流向,加上对外资大量流入的负效应缺乏防范措施(注:大量外债流入的负效应有:增加本国外汇市场压力,造成本币升值,不利于出口:刺激了国内需求;助长了金融投机。),不可避免地导致国内资源配置不合理,借入的资金不能及时创造清偿能力,造成外资流入与出口产业成长的严重脱节,因而加剧了经济结构失衡、消费超前、通货膨胀、外汇短缺以及工业化发展受阻的不利局面。
(十)建立出口加工区吸收外资成效有限。60年代,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为获取外汇,扩大就业,以及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都相继设立了出口加工区以吸收外资和继续推进“进口替代”工业化向高级阶段发展。但是,这些出口加工区都处在市场高保护状态下,出口加工区与本国经济缺乏紧密联系,带有“飞地”性质;在加工区,利用外资建立起来的都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要求低的企业,而且受外资操纵和控制,因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好处主要被外商攫取。加工区吸收外资虽增加了外汇收入及扩大了劳动力就业,但延缓了“进口替代”向工业化发展模式的转换。加工区企业利用政府提供的诸多税收和关税优惠,进口国外电子元件,组装产品后在国内市场出售,既造成加工区外贸赤字加大,又使国内一些同类企业在竞争中破产或转产,影响了民族企业的发展。
80年代初,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等国陷入债务危机后,逐渐放弃了高保护政策,对整个经济运行模式进行深刻的结构性改造,实行开放性市场化经济发展战略。进入90年代,随着各国经济恢复和增长,以及受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和新技术革命巨大浪潮冲击,拉美国家加速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市场,以缩短调整过程,并使本国经济尽快与世界经济融合。拉美国家不断加大改革和开放的力度,减少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以强化市场机制;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贸易和金融自由化以及鼓励私人投资和私人经营。与此同时,拉美国家采取了不断开放投资禁区、扩大外资投资范围、放宽在汇回利润等方面的限制,简化投资审批手续、实行自动审批制度、以及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促进技术转让等措施。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不断加大金融领域的改革和开放的力度,以增资参股、债务资本化、购买公共企业股权和债券等方式吸收外资,形成了战后又一次吸收外资的高潮。
然而,在短期内,外资流入量急剧无序地大量增加,特别在1992年后,大量短期、投机性资本流入,对墨西哥和阿根廷的经济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一)加剧了新的矛盾和失衡。由于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未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外资来逐渐改变长期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那些投资效益低、经济发展水平差的地区和行业,外资一般不愿涉足;外资主要涌入出口加工和通讯、金融等部门,导致这些部门快速发展,并开始纳入国际经济一体化生产和销售行列,但与第一、第二产业缺乏有机联系,生产布局受外资制约,形成了新的失衡。
(二)加重了对外资的依赖。由于外资过多地流入非生产性第三产业,导致商品流通领域和金融部门资金过度膨胀,刺激了消费,尤其是刺激了进口增长。跨国公司在输出资本的同时,拼命输出商品,造成进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增加,贸易逆差日趋严重,因而不得不靠大量吸收外资来弥补。外资的涌入加大了经济中外部储蓄的比重,国内投资增长低于外部储蓄的增长,国际储备增加也主要依靠外资。这一切都加深了国家对外资的依赖。
(三)导致经济的应变能力差,加大了金融风险。由于流入的外资大多用于资产所有权的转换,而生产基础并未扩大,造成商业和金融业畸形发展。随着股价不断上涨,大量资金从银行存款流向股市,减少了银行对企业贷款的资金,从而使贷款利率上升而增加企业融资成本。同时,股市高额投机利润使企业进行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大大增加,一些本来打算用于生产投资及生产部门现代化的内外资本,也都纷纷转而投向商业和金融服务业部门,形成泡沫经济,掩盖了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使整个经济变得十分脆弱,金融风险增大。
(四)加大了稳定经济的难度。外资大量流入使经济政策的调控更趋复杂,对汇率、利率、货币发行量和通货膨胀等形成了反作用力。一是造成外汇储备急剧增加,使其低汇率政策受到巨大压力。为保持经济稳定,控制物价,在宏观经济政策上采取固定汇率政策,造成本币高估。这不仅降低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阻碍了出口业的发展,而且对经济结构调整,尤其对发展模式转换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二是为使外资大量流入而不导致经济过热,政府采取高利率政策,使大量游资逐利而至,造成货币供应量持续增加,政府调控失效;当经济增长乏力,降低利率以促进经济增长时,又会使游资大量抽逃而使经济难以回升。一旦外资流向和流量发生变化,必然危及经济的稳定。三是外资大量流入扩大了货币供应量,刺激了国内有效需求,造成国内消费的增长快于生产和收入的增长,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四是外资大量流入证券市场,使政府很容易通过发行债券来弥补财政赤字,从而放松了平衡预算的努力,一旦外资流入减少,政府财政收支逆差压力加大。
(五)促进消费早熟和两极分化。由于制造业等工业生产部门处于艰难的转型过程中,生产不振。1994年,墨西哥约50%的工业企业因资金不足和外来商品竞争而破产。因此,进口资本货和中间产品有限。外贸开放和外资大量流入促使具有丰厚利润的大量消费品和奢侈品的进口增加,以及为生产此类商品所需要的有关物品和投资增加,使消费比重失衡,储蓄出现负增长。同时大量外资流入,造成资本项下大量顺差转换成本国货币后,银行也想寻找生利出路。于是,大量发放消费信贷,促成越来越多的人争相购买进口货。这种高消费及其“示范效应”,不仅影响了国内储蓄和资本积累,而且使生产结构更趋畸形和不平衡发展,造成经济增长乏力和两极分化严重,失业增加。1995年阿根廷的失业率为14%,墨西哥为7.7%。
拉美国家吸收外资的经验和教训,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以如下启示。
第一,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要谨慎,力避“巴西病”的重演。
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欠发达,竞争机制尚未成熟,企业普遍缺乏竞争力,几乎都需要国家的保护,但保护要适当。拉美国家通过长期、全面和消极被动的体制性干预,吸收大量外国直接投资发展起来的支柱产业,虽在一段时期内也能促使经济快速发展,但这种纯粹扩大内需来促进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它不仅形成了一种靠大量资金和人力投入促进经济发展的“投资—消费”再扩大规模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而且建立起了一种僵化的、缺乏活力和竞争性的封闭和半封闭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大量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必定会陷入处处设防的被动境地,不但不能有效地利用外资,而且会被外资利用和控制。所谓“巴西病”的病因之一就在于此。因此,处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在企业竞争力普遍较弱的情况下,在重点发展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生产部门吸收外资,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也许得到的只是投资国要淘汰的三、四流技术;产品一旦在国内市场饱和后,要转向出口必将困难重重。
第二,吸收外资重点应导向本国比较优势的产业和部门,以及能出口创汇或能为出口创汇服务的部门。
抓住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中的机遇,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合理地吸收和运用外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一般而言,一国经济发展比较优势总是相对或多或少地存在的。因此,要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将外资重点引入比较优势部门,促进人才素质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在发展过程中应根据新的情况,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寻找具有新的比较优势的产业和部门,并通过大量吸收外资,促进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的升级,逐渐建立起灵活、 高效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体制。 智利于1985年开始成功地将外资重点引入农业、副业比较优势部门后,不仅实现了出口多样化和经济持续10多年的稳定增长,而且使本国工、农业得到了均衡发展,城乡不平衡所造成的社会问题较之其他拉美国家要少得多。
第三,在经济发展战略调整过程中,要注意国内市场,特别是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度。
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在转向以新自由主义为基础的过度开放性市场经济发展战略后,不断放松对外资限制,力图通过开放国内市场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其结果是,大批长期受保护发展起来的企业和部门因国内市场被外资企业和外来进口品占据而纷纷倒闭,造成失业和两极分化加剧。因此,发展中国家在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吸收外资过程中,要把握好国内市场的开放度,不能不顾本国实际情况,过度地开放国内市场。金融市场的开放更要谨慎,通常应在外贸部门开放之后;开放应主要为提高本国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和承受能力;在开放过程中逐渐学会如何对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和证券资本的流入进行有效地监控和管理。证券市场的开放要随着改革不断深入、金融机制及市场监督体系日益完善而逐渐扩大,其发展规模必须与本国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
第四,吸收外资要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重点在于促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竞争力的增强。
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外资时,首先要考虑本地区原有的经济基础,以及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在吸收外资的最初阶段,应集中在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这些产业部门同样有技术含量的问题。因此,要研究国内外经济技术发展的状况,引进哪些本国未具备的先进工艺技术和机器设备,甚至包括某些高新技术。同时,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以有利于本国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应及时消化吸收引进的外国关键技术,并根据本国特点加以改造和创新。对六七十年代拉美一些国家无视国内原有的工业基础及企业的竞争能力,脱离实际地追随发达国家高新技术和消费模式的教训,应引以为鉴。那种违背循序渐进原则的引资方法,不能吸收到先进技术,只会戕害本国经济。
标签:巴西经济论文; 拉美国家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投资资本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国家部门论文; 经济学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