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德格尔对“哲学”的诠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德格尔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51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594(2003)03-0028-03
海德格尔在当代哲学发展中的影响似乎已经达到共识。通常将这种至深至远的学理上 影响看做是海德格尔哲学创新了一种“哲学”思维方式,提出了对传统哲学否定性的审 视境域,进而从全新的角度构建了基础本体论的根据。这一评价总是从哲学重新被赋予 的角度来理解海德格尔的哲学及其意义,而罕言从哲学“回归”的角度去挖掘海德格尔 对哲学本真原意的追溯。海德格尔曾将哲学(思)之路视为“既显示又隐匿”的旅途[1] 。走上哲学(思)之路,对其行路人而言是有所助益的,只有持续不断的努力,才能有所 揭露,有所检验[1]。在我看来,海德格尔哲学所富有的当代意蕴恰是在他回归到对“ 哲学”本性的历史追溯过程中实现的。海德格尔惯常的“言必称希腊”的癖好决非是其 个性偏爱的显示,而应是他对历史中被遮蔽的“哲学”本意的深度“提炼”。在他看来 ,所有的哲学意义上的问题都以特定的方式同哲学本身持存着始源性的关联,这种始源 性的本质关联显现着哲学的内在规定以及这一规定所承载的哲学命运。海德格尔对当代 哲学发生作用的功能与方向都内在包含于他对“哲学”的诠释之中。
1 海德格尔对“哲学”给予诠释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哲学”与“形而上学”等 同起来,这一判断的口吻对海德格尔来说是肯定的。在这个问题上,海德格尔总是以阶 段性的理论视界来分析“哲学”与“形而上学”的一体性联系。所谓“阶段性”的理论 视野就是将“哲学”或“形而上学”指认为历史发展阶段中的某种理论形态。作为“曾 经是”的“哲学”与“曾经是”的“形而上学”,其内涵、旨趣与使命是共担与共存的 。正是在这一断定的基础上,海德格尔颇有历史感地分析了二者一体化的“终结”过程 。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哲学”的终结也就是“形而上学”的终结,海德格尔对此所得 出的结论是确定无疑的。
海德格尔指出,西方文化的精神命运是由“哲学”所限定的。理解西方文化精神的过 程就是理解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哲学同形而上学的一致性体现在作为西方哲学始端的 柏拉图主义就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基本倾向是寻找“根据”,探究“原因 ”,构成“基础”。海德格尔在审慎地考察了“logos”的涵义后,得出形而上学的形 成与“logos”的联系是异常紧密的。“logos”本意是“采集”或“集中”同时具有“ 说”的涵义[2](P129)。由此衍生出其“常住”的性质。而且只有在“采集”的基本前 提下,才会有亚里士多德后来所说的“秩序”[2](P125)。而在进一步的演进中,“logos”则变成了思的本质[2](P124)。事实上,海德格尔对“logos”的分析对理解“ 哲学”是十分重要的。哲学(形而上学)产生的历史性基础是“概念”。任何“概念”就 其内涵而言,都是“聚集”,“概念”,这是在“聚集”着“什么”,在“聚集”之后 又要“舍弃”或“遮蔽”什么。“聚集”同“logos”的“收集”涵义是符合的。“聚 集”的概念以及概念的“聚集”乃是柏拉图主义形成的重要思想资源,也是形而上学构 建“概念”世界的必要条件。概念的“聚集”性规定合乎逻辑地推演出“聚集”概念的 “形而上学”。这同柏拉图所言之的“eidos”演变成“idea”其思想传承的脉络是一 致的。
柏拉图主义作为“形而上学”影响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在海德格尔看来,西 方哲学的历史就是柏拉图主义(形而上学)以不同形式变幻的过程。柏拉图主义总是以或 隐或现,或依附或排斥的方式体现在西方各个阶段的“哲学”之中。海德格尔曾较深入 研究了笛卡尔、康德以及尼采哲学,强调指出上述哲学家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彰显出“形 而上学”的理论特征。而问题的关键是历史上的“形而上学”从未真正提出本真意义上 的“哲学”问题,形而上学在谈论“存在”时总是将“存在”降低为“存在者”,这就 “形而上学”在达到自己内在规定展开的高峰时,必然进入到“终结”的境地。海德格 尔在这里不无启示地深刻指出,马克思哲学只是“颠倒”的柏拉图主义。正是在这个意 义上,“形而上学”完成了历史上的一个“颠倒”的过程,它“终结”了,也可以说, 它已经转换了“位置”。马克思哲学的“颠倒”是完成哲学“终结”的一个标志。在海 德格尔看来,这种“颠倒”使哲学又回到了原来“创生”“形而上学”的基础。以概念 为内容的“形而上学”由对“本体”的询问[3]回到哲学现实的“感性”基础。
值得重视的是,海德格尔对“哲学”终结的分析以及对“形而上学”命运的思考具有 着深刻的理论洞见,这主要表现在,其一,他认为实证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虽互有 冲突,其实质是一个问题的两种极端方式。更确切地说,实证主义哲学的实质同“形而 上学”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的关联体现在“形而上学”侧重于“形而上学”的内容方 面,而实证主义则强调的“形而上学”的形式方面。其二,海德格尔指出,“形而上学 ”完成于现代的科学技术之中。科学技术的哲学思想根源正是“形而上学”。科技植根 于“形而上学”的历史之中。“现代技术与现代形而上学在本质上是同一的。”[4]“ 形而上学”曾以其“内容”来控制、决定现存的世界,构成现存世界的“范本”,而现 代科学技术则体现为“座架”的功能,操纵着现存的世界。“概念”的“形而上学”通 达现代的科学技术路径是合乎逻辑的过程。
综上,海德格尔以深厚的追溯历史方式分析了“哲学”产生的过程,用批判的笔触构 画了西方哲学(形而上学)产生、完成以及终结的过程。在这里,海德格尔的诠释更倾向 于从否定性的口吻评判“哲学”(形而上学)。在这种评判中,海德格尔暗示“哲学”( 形而上学)的“终结”不是“结束”,而是孕育着“新生”的可能。在他看来,柏拉图 有一句话说得很对,即人在其天性中就包含着哲学的成分,只要人生存,人就从某种方 式进行哲思。我们所说的哲学就是使形而上学运转起来,“而在形而上学中,哲学才获 得自身,并且获得明确的任务”[1](P141)。
2 海德格尔曾经以严密的逻辑论证方式从肯定的方面诠释了哲学规定,尽管他的诠释 在某种程度上无法同雅斯贝斯的系统性、体系性相比,但在他的论述中,虽简要地但却 极有深度地揭示了“哲学”本真意义上的“规定”。可以说,海德格尔对“哲学”的诠 释应看作他本人的“哲学观”,是海德格尔对哲学的“一般”性内涵的界说。
首先,海德格尔对哲学与精神世界的相互关系给予了充分认可。在对精神世界与哲学 的一体性规定的问题上,海德格尔秉承了西方哲学的精神主旨。黑格尔曾经指出,“哲 学”乃是作为精神的世界。古希腊哲学体现着一种对精神寄托的恬静特征。[5]哲学归 属于精神世界,同时象征着精神的完满与充实。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是从历史的进程 角度,将哲学视为向精神深度拓展的过程。黑格尔的这一观点在海德格尔那里有了推进 。“哲学”应保持“那一精神世界的伟大,宽广和原始性。”也就是说,“哲学”能真 正地实现那一精神世界”[2](P46),“精神是承载者和统治者,是第一的和最后的, 而不是任何其他。”[1](P47)然而海德格尔不无遗憾地指出,现代正发生着精神的“消 解”和“衰竭”,在科学技术的挤压下,精神被曲解为智能。精神沦落到人的身体健康 能力与特性之后的东西。更有甚者,当代人则将精神世界变成了某种“文化方式”,上 述看法都是在同一的沉沦道路上去曲解并亏损着精神。在精神普泛“失势”的氛围里, 哲学走向“终结”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海德格尔指出,“精神是向着在的本质的 ,原始地定调了的,有所知的决断。”[2](P49)精神成为主宰,存在才能总是体现为更 深刻,而哲学才显得更充实。显然,充实、提升与充溢精神的品位,乃是哲学的内在使 命。
其次,海德格尔对哲学提出了本真意义的某些规定。在他看来,哲学总体现为某种询 问方式。有询问的活动存在,就有哲学的出现。哲学的询问意味着,通过澄清所要询问 的东西去冒险探究和穷尽在这一问题中不可究尽的东西。哲学首先是某种特定性的询问 ,是对被询问“对象”的界限不断超越的询问;哲学的一切根本性问题从实质上说都是 不合时宜的,这种“不合时宜”的性质体现为两种情形,或者“哲学”远远超出它的当 下“现今”,或者与之相反把这“当下”同始源性的“曾在”联结起来,哲学不仅不是 迎合于“当今”,而且力求把“当今”置于自己的准绳之下;哲学不是某种“工艺性” 或“技术”的知识,不可能通过直接的方式学习到。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是无用 的东西。“然而,这种无用的东西却恰恰拥有真正的威力”[2](P10)。因此不能想当然 地一般地确定“哲学的任务是什么以及该从哲学要求什么”,不能把哲学看做是一种“ 时尚”。
再次,海德格尔严肃地指出,“形而上学与哲学根本就不是科学”[2](P43)。因此哲 学所言的“知”不同于知识的“知”。海德格尔详细地辨正确认了“知”的规定,以此 论证“知”乃为哲学的“思”。在他看来,单纯具有知识,即使是这种知识很广博,也 不是“知”;进一步说这些广博的知识经过系统的学习成为实践中最重要的东西,也不 是“知”;再进一步说,即使这些知识在实践中取得了效果,因而更加“接近生活”, 也仍然不是“知”。海德格尔进而提出了“知”的定义:“所谓知就是能够学习”。“ 知”不是既定的结果,而是学习的过程;“知”不是学成的状态,而是指主体的“能够 学习”的能力。因此,“所谓有知的人只是指那种领会到他必须总是不断地学习,并且 在这种经验的基础上首先使自己进入那种能够不断地学习的境界的人。”[2](P23)“知 ”在这个层面上就汇同了“思”。哲学之“思”不是关于“当今”事,“思涉及未来事 亦如涉及曾有事,但也涉及当今事。思把事物陈现我们面前,意象它。此意象总是从我 们方面发出,是一番自由的支配和处理。”[2](P119)在思中,“我们寻找的是一般” 。哲学之“思”根本异于科学。
海德格尔还概述了哲学特有的功能。海德格尔指出,哲学乃是人所拥有的为数不多几 种可能的,同时又是必需的独立创造性活动之一。哲学是更多地拥有自由可能性的活动 。只有在自由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论及创造性问题。哲学在本质上是超时间的,因为哲 学是不能也不可能去在“当下”现今中找到直接目的,哲学既不能成为某种“时尚”, 也不能按照与哲学无关的某种目的用于日常需要。因此不能对哲学的“本质”要求过多 ,也不能曲解哲学所发挥作用的意义。“按其本质而言,哲学决不会使事情变得浅易, 而是会使之愈加艰深。”[2](P13)在海德格尔看来,哲学的功能与日常理性根本不同, 它在于使事物更加艰深,使存在获得凝重,而这些正是“伟大事物”出现的基本条件。 因为要获得对事物的真知,只有经过艰深才有可能。“哲学就开放着这样的真知的途径 和视界。”哲学活动就是询问那“超乎寻常”的事物,也可以说,就是对“超乎寻常” 的东西作“超乎寻常”的发问。“超乎寻常”的事物不是“正常事物,即日常所熟悉和 处于日常秩序中的事物”。“超乎寻常”的询问完全是自由自在的。哲学有其自身特有 对象。
综上,海德格尔认真挖掘了已被“遮蔽”的哲学本意,可以说海德格尔从正面论述了 哲学独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基本规定。他的诠释不仅为其哲学主旨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同 时也力图驳辩当代哲学对哲学怀有的“消解”性的理解。
3 海德格尔从不同的角度对“哲学”提供了具有独特视角,同时又基于对历史的挖掘 提出了对“哲学”的理论诠释。在这里需要有一个理论辨别,即要把海德格尔对“哲学 ”所说的“什么”与他本人哲学进一步加以分析说的“什么”加以区别。从海德格尔对 哲学诠释的不同提法,可以看到海德格尔对“哲学”的诠释对如何理解哲学有着重要的 启示作用。
启示之一,哲学乃是一种“精神事业”。哲学总是以自身独特的自我意识的反思方式 来表达精神的品位、精神提升的层级乃至精神达到的境界。哲学是促使人进入“凝重” 、“深度”的精神境界。精神的失势、沉沦乃至消解既印证着哲学的“缺位”,同时也 表明了哲学的“无用”。哲学理应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华”,而时代精神的“精华”体 现正印证着精神世界完满、充实、厚重的深度。这就表明,哲学的精神世界也就是哲学 的境界,它对塑造人文精神的真实意义和重要价值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6]。
启示之二,哲学是“形而上学”,因此它不能是“科学”。历史上的“形而上学”是 以“知识的内驱力”为基础的,这是要“寻求”“必然性、一致性和法则的东西”[7] 。因此这样的“形而上学”只能仍旧是“物理学”[2](P19),这样的“形而上学”已经 “终结”在现代的科学技术之中。哲学作为“形而上学”的理论样式,体现着“形而上 学”的性质,根源于“人与生具有形而上学的本性”。人是“形而上”的存在,哲学是 “形而上”之思,那么哲学必然具有“超乎寻常”事物的特征,也就必然具有“形而上 学”的性质。
启示之三,哲学是一种独特的理解问题方式。哲学有其“本质”,但不能对其“本质 ”要求过多,一旦这样做的话,就会使哲学失去了鲜活的特征,而变成了“本质主义” ;同时又不能将哲学看做是某种具有直接性的力量,更不能容忍在某种创造便利的意义 上使哲学被用来促进乃至加速实践性—技术性的文化进程,这种情形必须排除把哲学看 做是一门“学科”,认为哲学是有用的这样的注解。哲学只是以反思的方式把握“对象 ”,构成“对象”,对“对象”提出持续性的追问和评价。
启示之四,哲学是一种“回归式”的思考方式。哲学不是“放弃”前提,而是不断地 回归到其原初的开端,哲学只有在不断开放的境遇中才能有新的审视哲学自身的视界。 而在新的视界中哲学总会不断地返归到其原初的起点。“重温一个开端并不是扭转到以 前的,对现在而言已是熟知的,仅仅需要模仿一下就行的东西上去,而是要更原始地重 新开始这个开端。”[2](P39)哲学不是“模仿”而是要不断地重新“开始”。
总之,理解海德格尔关于哲学的诠释,可以从海德格尔提供的角度与视界进入对“哲 学”本身的理解。海德格尔提供了走向“哲学”的一条道路,开启了理解“哲学”的境 域。
收稿日期:200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