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列宁通过对马赫主义科学伦理思想的系统批判,详细地分析了科学发展的真与善、自由与必然辩证统一的伦理本质,确保科学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发展。列宁在自然科学发展的问题上,驳斥马赫主义阻碍科学发展的狭隘的阶级立场,论述人类利益与局部利益相结合、实事求是的评价科学发展的伦理向度。列宁科学伦理思想凸显独特的理论特征,对促进当代科学发展及其运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列宁; 科学;伦理向度;启示
列宁在对马赫主义错误科学伦理思想的批判和斗争中,揭示科学发展的伦理本质以及科学评价的伦理向度,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伦理思想,形成了列宁科学思想的伦理品质。
淮山果蔬复合饮料是近几年倍受消费者喜爱的功能性饮料之一。以淮山为主要原料,辅以其它新鲜果蔬,以平衡营养、调节风味、改善品质为目的,经过原料筛选、清洗、去皮、护色、打浆、调配、均质、脱气杀菌、装罐等工序[34],生产出一系列具有营养保健价值兼顾的淮山果蔬复合饮料。孙芝杨等[35]成功开发出淮山、枸杞、红枣复合饮料,其最佳配方为:淮山浆25%、枸杞汁20%、红枣汁10%、蜂蜜10%、柠檬酸0.12%、复合稳定剂(0.03%黄原胶、0.07%羧甲基纤维素钠和0.05%海藻酸钠)。
一、科学发展的伦理本质
科学不仅是一种探索真理的过程,而且是一种求善的学说;不仅是追求自由的行为,而且是遵循必然性的活动;不仅是历史的,而且是现实的;不仅形成现实的科学理论,而且形成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对促进现实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列宁重点从科学认识论角度,论述科学发展的伦理本质,即求真与求善、自由与必然辩证统一。
一方面,批判马赫主义对科学任务的错误界定,论述科学发展的求真与扬善的辩证统一伦理本质。对马赫主义唯心主义伦理思想的批判贯穿于列宁整个科学伦理研究过程的始终。马赫“‘物’是感觉的思想符号” [1]的论断,已经明确表明了其唯心主义的基本立场和世界观。在这一世界观的引领下,马赫指出:“科学的任务只能是:研究表象之间的联系的规律(心理学);揭示感觉之间的联系的规律(物理学);阐明感觉和表象之间的联系的规律(心理物理学)。”[2]物理学的对象是感觉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这就把科学引进“唯心主义科学伦理思想”的死胡洞,违背了科学发展的求真本质。对此,列宁指出,不管马赫主义如何狡辩,他们都陷入了惊人的逻辑谬误。列宁从两个方面分析马赫主义科学伦理思想荒谬性,并进行了深刻的驳斥和系统的批判。具体来讲:第一,科学是对客观实在的反映。马赫不承认离开“我”,而存在客观存在,“我”决定科学认识的内容和对象。列宁批判地指出科学的认识不是在信仰中,不是在思辨中,而是在经验中,在实践中。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科学是实践活动的结果,是对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经验总结,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社会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基础。在两者相互作用中,会出现许多复杂现象和问题,科学认识需要透过这些复杂现象和问题,认识客观存在及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促进科学发展。因此,正确的科学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揭示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内在的本质规律。第二,科学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列宁认为自然界是无限的,而且它无限地存在着,人们对它们的认识是不可穷尽的,一切认识都处于相对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日益发展的科学认识都是具有暂时的、相对的、近似的性质,且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因此,列宁指出:“在认识论上和在科学的其他一切领域中一样,……不要以为我们的认识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去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怎样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识到比较确切的知识。”[3]
科学绝对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它是一种随着社会实践发展而不断追求真理、检验真理和运用真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区分是不确定性与确定性的统一。这种不确定性“阻止科学变为恶劣的教条,变为某种僵死的凝固不变的东西;但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最坚决果断地同信仰主义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4]这表明科学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是有条件限制的,在特定的范围特定的条件下,科学认识是绝对真理,若扩大这一范围和改变这一条件,这种绝对真理又会变成相对真理,但是,科学发展逐渐对“绝对的客观认识”的接近是确定的,是无条件的。科学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科学必然随之发展。它将不断地接近客观现实,正确地揭示客观规律,这本身就蕴含善的理念。
科学活动是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继承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探索活动,以便正确认识客观事物。这就是人类的科学实践目的性和能动性。随着这种目的的实现,人们将不断地突破认识的界限和思维,不断地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地提高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水平。所以,科学求真的过程中蕴含求善的思想。这里的善主要包括三层涵义:
第一,对人类的善,科学的发展,提高人们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水平和能力,不断地拓展人们的自由空间,为促进人类发展提供前进动力,有利于实现人类自由解放。第二,对社会的善,客观世界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状况之中,科学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追求尚未认识的事物,并正确地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提高人们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为社会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和智力支持,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第三,对主体人的善,科学的发展,不仅提高科学探究主体的认识水平和科学修养,而且激发他们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精神生活水平;不仅推进人们的思想进步和开放,而且引导人民否定宗教迷信,遵循事物发展规律,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在列宁看来,科学发展目的绝对不是马赫所说的提供一幅尽可能全面的……静止的……世界图景,而是促使科学真的价值在善的维度上展开,实现科学的客观价值,促使科学发展真、善辩证统一,为人类造福。
另一方面,批判马赫主义对自由与必然关系的曲解,阐释科学发展的自由与必然辩证统一的伦理本质。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真理性认识。它立足于现实又超越现实,是科学工作者在尊重科学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不断地促使这一科学规律发展的产物。列宁指出,马赫主义者卢那察尔斯基在《概念》一书中,对恩格斯关于自由与必然关系的观点进行引证和解释,但是,这种引证和解释是在没有看出自由与必然辩证思想在认识论上的真正意义的前提下进行的。
图2中需要控制的量为电感Lf 1、Lf 2、Lf 3的电流分别为if 1、if 2、if 3和电容 C1、C2、C12 的电压。通过对这些量的控制使系统相当于一个电压源,与之相比,传统的LR结构则相当于一个电流源。
列宁指出对于恩格斯关于自由与必然关系的论述,即“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必然只是在它没有被了解的时候才是盲目的’。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并且根据这种认识能够有计划地使用自然规律为一定目的服务。……因此,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愈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愈大……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5],可以结合科学认识及其发展实质,从三个方面进行解释:
科学本身没有阶级性,它可以被任何有能力的正常的人研究、利用和评价。但是科学主体是社会关系中的人,由于受到个人利益或阶级或集团利益的影响,一部分人对科学作出不公正的评价。资产阶级就是这部分人的典型代表。当科学发展打破了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权威,危机到资产阶级永恒统治及其利益时,资产阶级及其帮办们想尽一切办法否定科学发展的客观价值,并竭尽全力地企图阻碍科学发展。列宁批判地指出马赫主义“始终没有超出狭隘的小学派的圈子”[7],整个马赫主义者始终攻击自然科学的发展,充分地显示了他们只不过是资产阶级手下的有学问的帮办。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或者小集团的利益,他们任意地虚构或否定科学及其发展价值,违背了人类整体利益。
二、评价科学发展的伦理向度
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自然科学发展中,揭示科学伦理思想的精神实质。不仅坚持了科学伦理的正确方向,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伦理思想,对于促进当代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一方面,驳斥马赫主义狭隘的阶级立场,坚持人类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相结合的伦理向度。马克思曾经说过:“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受。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6]科学研究者要从人类利益、人民利益出发,进行科学研究,而不能将科学研究当作自私自利的享受工具。对于科学的评价亦是如此,科学评价主要是对科学发展和应用的现实及其满足人的需要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不能为了维护小集团或阶级利益,故意歪曲或伪造科学发展和应用的现状。
第一,科学发展以遵循规律为前提。科学发展就是科学主体立足于社会实践,不断地揭示科学认识的规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需要科学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自由意志的积极作用,但是,自由是认识科学发展规律的自由,而不是任意妄为的自由;自由是摆脱陈旧迂腐的旧思想和机械思维模式束缚的自由,而不是借“科学”之名,违反社会法律规范的自由。科学发展必须以遵循规律为伦理前提,否则,不可能有真正科学认识的产生和发展。第二,科学发展需要自由。作为自觉的能动的社会主体,人是追求自由的生命存在。在一切实践活动中,人既要尊重规律,也要拥有自由、追求自由,以实现整个人类的自由解放。只有摆脱一些不必要的束缚,自由地从事科学研究,才能真正地揭示和把握科学发展规律。第三,科学发展的动力在于实践。实践是人类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科学发展来源于社会实践,通过实践,人们积累经验,逐渐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为科学产生提供了可能性。科学发展就是实践基础上的自由与必然的辩证统一。
第二,坚持科学发展创造的客观价值,即科学“应有的实在价值”。列宁指出莱伊对怀疑论的“现代物理学的危机”的错误结论的批判话语,毋宁是对信仰主义的公开信奉者说的。莱伊指出:“在若干年后观察事件的历史家,会很容易地在现代人只看到冲突、矛盾、分裂成各种学派的地方,看到一种不断的进化。看来,物理学近年来所经历的危机也是属于这类情况的……不容争辩,危机会引起物理学的改革(没有这点就不会有进化和进步),可是这种改革不会改变科学精神。”[13]列宁强调莱伊击中要害地点出来信仰主义对物理学革命的错误见解,并正确地看到“现代物理学的危机”是物理学新发现推翻以往旧的理论而出现的“危机”,这种“危机”是人认识思维机械性引起的,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危机”,它是在继承以往科学认识基础上,超越认识思维定式,拓展科学研究的领域,创造性地认识尚未认识的事物及其规律,是对以往科学认识新的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过程中本身创造的客观价值,不会改变科学精神。
首先,列宁科学伦理思想的科学性。列宁科学伦理思想是对科学产生、发展和本质的正确反映。它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坚持科学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科学认识来源实践,接受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科学发展是自由与必然统一的结果;科学评价与实践紧密相连,只有在社会实践中,科学价值才能实现,只有立足于实践,才能事实求是地评价科学发展及其运用的价值;科学与唯物辩证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一,坚持科学的真理价值,探索事物的本来面貌,即科学“本有的实在价值”。莱伊指出信仰主义以现代物理学的一般精神为依据,批判传统机械论且破坏其实在性的前提,并形成了一种传统看法。“依据这种看法,科学不过是符号的公式,是作记号(标记,reperage,创造记、标志、符号)的方法。……只要不曲解科学的二字的意义,那么,科学若是纯粹人造的作用于自然的手段,若是单纯的功利主义的技术,它就没有权利被称为科学。说科学只是人造的作用手段,而不能是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否定真正的科学。”[12]莱伊指出物理学危机实质在于旧物理学认为科学理论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物理学中信仰主义则认为科学理论是实践的符号,否定科学的客观存在的基础。对此,列宁指出莱伊不懂得辩证唯物主义,也绝对不明白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任何科学理论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都是一个不断发展过程。科学的对象是无穷无尽的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某个学说而消失。同时,列宁指出把科学当作实用的处方和手段,彻底地否定了科学本质及其真理价值,违背了科学探索真理的本性。科学不是为了标记而事先创造出来的方便符号,而是人类高级“认识”形式,其本质就在于正确地探索未知、解释真理,发现事物发展规律,具有真理价值,这是科学“本有的实在价值”。
马克思强调:“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8]这里说的利益绝非仅仅是小集团的利益。在列宁看来,评价科学发展应该兼顾人类利益与局部利益,如果两者发生冲突,必须促使局部利益服从人类整体利益。马赫主义者利希作为一位自然科学家本能地倾向于唯物主义,欢呼物理学新发现,认为物理学新发现的巨大意义在于找到了世界上一切现象的共同起源。利希自发地坚持了人类整体利益的原则,给科学发展以正确的评价,但是,这种正确的评价没有贯彻到底。由于共同的生活环境、共同的阶级利益,他不得不投入资产阶级的怀抱,承认以资产阶级利益为标准评价科学价值的观点。列宁指出:“必须到生产关系中间去探求社会现象的根源,必须把这些现象归结为一定阶级的利益。”[9]同时,列宁站在人类整体利益与无产阶级利益相结合的立场,指明科学为全人类服务的正确方向。正如列宁所强调的:“让机器工厂、优化的现代技术和人类优异的成就不为剥削服务,而为改善和便利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服务。”[10]
同时,列宁通过集中考察莱伊对“现代物理学的危机”的分析,揭露了马赫主义伪科学精神。他认为:“调和者莱伊极力地把现代物理学的一切学派联合起来反对信仰主义!这是好心肠的虚伪,然而终究是虚伪,因为马赫-彭加勒-毕尔生学派倾向于唯心主义(精致的信仰主义),是不容争辩的。”[14]表面上看,调和者莱伊极力联合现代物理学家的一切派别来反对信仰主义,也对马赫主义一些错误思想观点进行了批判。但是,实质上,他是以此来掩盖马赫主义倾向于唯心主义(即精致的信仰主义)的虚伪本性,掩盖马赫主义与信仰主义思想的内在一致性。莱伊拥护的物理学新发现的客观价值,无非是羞羞答答唯物主义表达方式,即莱伊称之为“科学精神”。所以,列宁认为:“现代物理学的危机就在于它不再公开地、断然地、坚定不移地承认它的理论的客观价值”[15],物理学唯物主义事实求是的基本精神是克服一切危机最好方法,也就是说,正确评价科学的发展必须把承认科学的客观价值,克服狭隘的阶级利益追求,把科学创造的客观价值和坚持科学精神辩证地统一起来。这是尊重科学成果,实事求是地评价科学发展的基本伦理要求。
三、科学伦理的基本特征及当代启示
第一,科学伦理的基本特征。在驳斥了马赫主义错误科学伦理思想过程中,列宁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伦理思想,形成列宁科学伦理思想,其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
另一方面,批判马赫主义歪曲科学发展事实的错误做法,坚持事实求是的伦理向度。实事求是是科学发展和科学评价的最基本伦理精神。恩格斯说:“不论在自然科学或者历史科学的领域中,都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11]。只有从事实出发,才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只有从事实出发,才能如实地评价科学发展,遵循科学发展规律,确保科学不断地继续地发展。通过评介莱伊科学思想,列宁阐述实事求是地评价科学发展的伦理向度。
其次,列宁科学伦理思想的批判性。列宁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指导,在批判马赫主义错误的科学伦理思想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科学伦理思想,必然具有批判特性。自然科学的新发现推翻维护资产阶级永恒统治的传统机械世界观,引起人们思维震荡。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和利益,马赫主义提出自然科学革命导致“物质消失”的谬论,并产生及其恶劣的影响。对此,列宁批判地指出:“至今我们认识物质所达到的那个界限正在消失,我们的知识正在深化,那些从前以为是绝对的、不变的、原本的物质特性(不可入性、惯性、质量等)正在消失,现在它们显现出是相对的,仅为物质的某些状态所特有的。”[16]这说明科学认识的客观对象是不以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不会因为新的科学发现而消失。新的科学发现引起消失的是传统的、僵化的、机械的认识模式和以往不正确的认识结论。为了深刻地批判马赫主义,彻底地揭露其虚伪性,列宁强调必须注意和解决自然科学领域里最新革命所提出的种种问题,形成自然科学与唯物主义联盟,提高唯物主义战斗和批判的水平。
再次,列宁科学伦理思想的辩证性。列宁强调:“人类思维按其本性是能够给我们提供并且正在提供由相对真理的总和所构成的绝对真理。”[17]这说明科学的发展不是笔直地而是曲折地前进,科学发展没有止境,始终是不断探索真理、逐渐深化认识的过程。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列宁从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相统一角度,分析科学新发展,并尊重科学发展成果与正确地评价科学发展的价值有机结合,实事求是地对待科学认识及其发展;坚持科学理论和社会实践辩证统一的方法,揭示科学不断地通向绝对真理的正确路径;坚持人类整体利益与阶级利益辩证统一,驳斥了马赫主义科学伦理思想的狭隘的资产阶级立场以及反人类整体利益的本性,引导人们正确评价科学发展及其运用。
路面的修复主要是裂缝的修补和不可用路面的重建,其评判需要用典型病害指数来进行确定,简单来说,就是看裂缝的多少和路面的破坏程度,以此来形成一个函数,可以更直观的表达其修补程度,来确定其需要进行怎样的修补。举个例子来说,某沥青路面的典型病害指数为60,处理措施为重新铺路,根据以上两个例子,确定了典型病害指数的具体公式,典型病害指数=100/(1+0.019CD0.949+0.193PR0.637),(R2=0.998)。
第二,列宁科学伦理思想的当代启示。
列宁评价科学发展的伦理向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由表2可知:基于UIF-IMM 2的均方根位置误差和角度误差均最小,分别为0.047和0.9.而UIF-IMM 1的均方根误差与集中式融合系统的均方根误差几乎是重叠的,表明除了状态和状态协方差外,还应该采用模型似然函数的融合,以防止在分布式系统融合过程中的信息丢失.
加强外部环境的防护与监督,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财务人员可能面临的风险,只有找到会计职业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才能从源头上处理将风险最小化。通过分析,本文建议增强风险意识教育才是最长效的防范机制。
首先,事实求是的认识和评价科学发展及运用的现状。马赫主义为了维护狭隘的资产阶级利益,违背科学求真的精神,肆意地否定科学发展的事实及其社会价值,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列宁批判了马赫主义错误的科学伦理思想,并从科学发展的事实出发,实事求是的认识和评价科学发展。列宁指出:“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片断的和随便挑选出来的,那么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也不如。”[18]它启示我们要事实求是地认识和评价国内国际科学技术发展及其运用。特别是在全球化科技竞争异常激烈的背景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占据有利的竞争优势;必须结合当前国内外科技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客观地分析科学技术的利弊,既要实事求是的肯定科学技术发展及应用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也要实事求是地承认其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灾难。我们必须以问题为导向,制定相应的措施和策略,解决科学发展和应用的问题,促进科学、自然和社会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其次,与时俱进地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实践是科学认识产生的动力和源泉,科学认识随实践的发展不断的发展、不断地完善。科学的发展需要人们思维随之发展。列宁运用唯物辩证法观点,批评马赫主义的错误思想,一针见血地指出马赫主义的错误实质,并与时俱进地、正确地评价科学发展的客观价值。这启示我们,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历史,就是一部科学技术发展史,这个历史是一个旧的科学技术不断被新的科学技术代替和发展的历史,是新旧科学技术不断斗争的历史,这个历史的发展不会因为某个人的主观判断和主观否定而中断。我们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与时俱进地促进科学技术发展,要制定各项政策促进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鼓励科学不断创新;要善于变革体制,扫除科学发展的体制障碍;要善于接受新的科学技术,利用新的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善于总结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经验和教训,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伦理思想,拓展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伦理思想新境界。
图5为不同读者类型(研究生、本专科生等)借阅册次变化趋势,图中的本专科生、研究生、教职工借阅册次变化趋势基本与借阅人数变化趋势保持一致,但全英语实验班的借阅册次在2016年的借阅册次小于劳务派遣员工借阅册次,这与借阅人数变化趋势并未保持一致,因此借阅人数结合借阅册次结合分析才可以更准确地得到借阅需求的变化,进一步为采访工作做出指导。
再次,服务于全人类自由解放的事业。列宁指出马赫主义任意地虚构或否定科学及其发展价值,违背了人类整体利益,不利于科学的发展。科学是人类在实践基础上不断积累经验的结果,人们之所以总结这些经验,形成科学认识,根本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改善人民生活,促进人类自由解放,这是人类发展科学的最原初的目的。这启示我们:在制定科技战略及其具体实施方案时,要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尊重科学发展的最原初的目的,必须关注民生,服务于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如习近平强调:“要把科技创新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结合起来,在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生命健康等关系民生的重大科技问题上加强攻关,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20]我们要进一步探索科学发展和应用的合理路径,把促进人的自由发展作为科学伦理思想出发点,将追求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作为的科学发展的最高目标,让科技造福人类;要把科学发展与人类整体利益相结合,走科学发展和谐世界之路。科学技术只有服务全人类自由解放的事业,在运用中关注民生,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能实现自身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总的来讲,确权划界的顺利进行,必须明确水库工程管理范围,严格依据国家相关法律开展,依法办理相关土地征用手续,或以合同形式确定水库管理范围内土地的权属并取得水利工程确权划界证书。
参考文献
[1][2][3][4][5][7][14][15][16][17] 列宁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36,35,77,96,150,235,312,312,191-192, 95.
[6] 拉法格.回忆马克思恩格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2.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 1995:283.
[9] 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80.
[10] 列宁全集(第二十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16:436.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9.
[12][13] 阿伯尔·莱伊.现代物理学家的物理学理论[M].巴黎:弗·阿尔康出版社,1907:16-17,370-372.
[18] 列宁全集(第二十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64.
[19] 习近平.科技工作者要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多作贡献[N].人民日报,2011-05-28(1).
DOI:10.15938/j.cnki.iper.2019.01.009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9)01-0045-05
收稿日期:2017-07-11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基础理论研究”(14JJD71003)
作者简介:周银珍(1978—),女,安徽宿州人,中央党校博士研究生,安徽利辛党校讲师。
[责任编辑:张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