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哲学解放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论文,毛泽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60年代初期,毛泽东一再强调,要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锐利武器,提出了著名的哲学解放论。
一 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
在既往的哲学中,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只是雅园的清淡,生活灾难的避风港,幽远幻觉的理想天国。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据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发展规律,给人们提出改造世界远大的革命目标,并号召人们为实现这个目标浴血奋斗,勇于牺牲,奋力开拓新的天地。它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因而被誉为人类的“解放学”。实践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旦射入哲学这块园地,无产阶级不仅将获得整个世界,而且将按照无产阶级的面貌,亲身改造整个世界。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少数人手里的书斋哲学,而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实现彻底解放的哲学。马克思曾经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4页。)列宁也曾经指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人类的、特别是工人阶级的伟大认识工具,它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指明了摆脱奴役的出路。”(注:《列宁选集》第2卷,第446页。)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历史功绩,也正在于他们用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武装广大群众的头脑,使他们“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用科学代替了幻想。”(注:《列宁选集》第1卷,第87页。)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过程中,以他对哲学特有的眷恋之情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实践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殊的历史地位。他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955年3 月,他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说过:“我劝同志们要学哲学。有相当多的人,对哲学没有兴趣,他们没有学哲学的习惯。可以先看小册子、短篇文章,从那里引起兴趣,然后再看七、八万字的,然后再读那几十万字一本的书。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阶级斗争学说,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东西没有学通,我们就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方法,扯了许多皮,还扯不清楚,有了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就省得许多事,也少犯许多错误。”(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145页。)1959年底至1960初,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的谈话中也说,没有哲学家头脑的作家,要写出好的经济学书来是不可能的。马克思能够写出《资本论》,列宁能够写出《帝国主义论》,因为他们同时是哲学家,有哲学家的头脑,有辩证法这个武器。正因为这样,毛泽东十分重视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教育。他说:“对我们的同志,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善于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少犯错误,做好工作,努力奋斗,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并且帮助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人民,完成我们应当担负的国际主义的伟大义务。 ”(注:《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 第840—841页。)1964年9月,毛泽东致信刘少奇, 要求广大干部向群众的实践请教。他说:“我们的干部中,自以为是的很不少,其原因之一,是不懂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因此,不厌其烦地宣传这种认识论,是非常必要的。”(注:《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844页。)1957年11 月,毛泽东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代表会议上讲到党内团结的辩证方法时指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观念,关于辩证法,需要作广泛的宣传。我说辩证法应该从哲学的圈子走到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去。我建议,要在各国党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全会上谈这个问题,要在党的各级地方委员会上谈这个问题。”(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97—498页 。)他一再强调,“要按辩证法办事。这是邓小平同志讲的。我看,全党都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全党都要注意思想理论工作,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队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学说,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观察和处理国际斗争中的新问题。”(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 第361—361页。)“我们要求把辩证法逐步推广,要求大家逐步地学会使用辩证法这个科学方法。”(注:《毛泽东选集》第5 卷,第413 页。)所有这些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具有何等的重要地位和巨大的指导作用。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解放哲学。
但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同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解放事业紧密地联系起来,真正变为群众手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其他任何哲学一样,都是高度抽象的理论概括,要使广大干部群众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但需要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提高人民群众获得自身解放的程度,而且还需要解决马克思主义自身的通俗化和大众化问题。哲学的解放是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精神条件,也是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践的发展需要哲学的解放,而哲学的解放反过来必须也必然会有力地促进建设事业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在号召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加强认识论教育,学会辩证方法的同时,还提出了哲学解放的任务。他指出,“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锐利武器。”(注:转引自1966年9月11日《人民日报》。)1963年5月11日,他在杭州会议上讲,哲学要在实际工作中讲,要在开会中讲。要告诉身边的同志,哲学并不难。不要把马克思主义看得那么神秘,不要把哲学看得那么神秘。大学上五年,能出哲学家?我就不信,许多哲学家没有进过大学。中国的哲学家中,王充、范缜、柳宗元、王船山、李贽、戴东原、魏源,都不是专门搞哲学的。黑格尔是搞哲学的,但是他的学问宽。康德是个天文学家,他的天体论至今仍有价值。马、恩、列、斯也都不是专门搞哲学。山沟里出哲学,在困难中,在斗争中才能够出哲学,逆境出哲学。1964年8月18日和1965年12月21日, 毛泽东就哲学问题作了两次专题讲话,他强调,搞哲学的,要写实际的哲学,才有人看。书本式的哲学难懂,要用哲学研究工作,要研究中国历史和中国哲学史的历史过程。他要求搞哲学的人到工厂、农村去跑几年,逐渐地接触实际,研究实际,否则,哲学家搞不了哲学,文学家写不了小说,历史学家搞不了历史。毛泽东认为,在群众中、青年人中有许多研究实际问题的文章和讲话,里面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充满了辩证唯物论,这是群众、青年向我们挑战,如果我们不向他们学习,我们就要完蛋了。毛泽东要求哲学理论工作者多做哲学的大众化的宣传工作。1951年3月27日, 他在给李达的信中说:“这个(《〈实践论〉解说》——引者)极好,对于用通俗的语言宣传唯物论有很大作用。”“关于辩证唯物论的通俗宣传,过去做得太少,而这是广大工作干部和青年学生的迫切需要,希望你多多写文章。”1954年12月28日又致信李达说:“你的文章通俗易懂,这是很好的。在再写文章时,建议对一些哲学的基本概念,利用适当的场合,加以说明,使一般干部能够看懂。要利用这个机会,使成百万的不懂哲学的党内外干部懂得一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注:《毛泽东书信集》第407,487页。)
毛泽东为了真正实现哲学的解放,为了使无产阶级政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他并没有停留于一般的号召上面,而是身体力行,进行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具体工作。一是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以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传、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原则。使它在形式上中国化,具有中国民族形式的特点,用我们民族文化中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思想传统来阐发、充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原则,使它在内容上带有我们民族文化的特点。这些特点,使人民群众谈起来不仅倍感亲切,而且易于接受、易于记忆。二是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具体化为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在中国革命的长期艰苦斗争中,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运用于实际,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一整套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这些方法论原则,从根本上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哲学与群众相结合的问题,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成为人民群众改造世界锐利武器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三是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普及化的宣传。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在日理万机的繁忙中,不仅亲自去抗日军政大学为学员讲哲学课,而且具体组织了学哲学小组,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会,并参加研究会的学习讨论活动。解放以后,更是在各种会议上,宣传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鼓励哲学工作者积极参加哲学的通俗化宣传普及工作,注意广大工农兵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动态,推广群众学习哲学的好形式、好经验和新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大地生根、开花、结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正是毛泽东的这些哲学理论和实践活动,广大干部群众掀起了学习哲学的热潮。1958年6月5日,《人民日报》报道了上海求新造船厂成立11个学哲学小组,钻研毛主席著作,解决实际问题的事迹。这一报道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学习》杂志1958年第15期、第16期又分别介绍了河南登封三官庙乡、湖南汨罗乡等广大农民学习哲学的经验。正是这些学习,在全国涌现出了一批运用哲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可喜成果。1965年我国各种报刊,特别是一些哲学专业刊物,发表了不少工农兵学哲学的理论文章,出版了大量工农兵学哲学的专著。工农兵学哲学的群众运动,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和普及,对于哲学的通俗化和群众化,对于促进各项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使哲学真正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成为人民群众的智慧学、解放学。
二 哲学解放的基本任务
把哲学从哲学家的书斋里解放出来,进行通俗化、大众化的宣传工作,还只是哲学解放的一种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放,还包含着更深刻的内容,有它基本的任务。
第一,哲学必须从哲学家的书斋中解放出来,变成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以脱离实际为特征的旧哲学,只是禁锢在哲学家书斋中的神物,它只是高深莫测地反复描绘与论证现实世界的情形,为哲学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其实,哲学并非虚无缥缈的东西,它就是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民认识、改造世界的科学总结。哲学解放,就必须揭开其神秘面纱,发挥其应有功能,服务于人民认识、改造世界的实践。马克思早就说过,以前“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19页。)尔后,马克思与恩格斯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只是希望达到现存世界的正确理解,“全部问题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第48页。),以致于推翻这种现存的东西。这些深刻的论述,为哲学的解放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列宁、斯大林、毛泽东根据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经验,为哲学的解放开辟了新天地。列宁在论述哲学在改造活动中的巨大作用时指出:“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定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消灭外部世界的规定(……)来获得具有外部现实性形式的实在性”(注:列宁《哲学笔记》,第188页。),以便用人的意识去创造客观世界。 斯大林在谈到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不同态度时指出:“他们(布尔什维克——引者)看问题的重心从表面上承认马克思主义转到实行和实现马克思主义,规定适合环境的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手段,……这一派完全符合马克思所说的话:马克思主义不能以解释世界为限,应当更进一步去改变世界。”(注:《斯大林选集》上册,第129页。)毛泽东更是把哲学改造世界的功能倾注在他全部的哲学理论和实践活动之中,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能动地改造世界。”(注:《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第131页。)
毛泽东把哲学变成人民认识、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作为哲学解放的重要任务,这不是他的主观臆想与政治说教,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集中表现,是满足人们社会需要的必然途径。人赤条条地来到现实世界,除了自然的肉体器官以外,什么也没有。他们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自然物资尽管品种浩繁、千姿百态,都总感到世界的存在方式是那样的艰拮贫乏,将不惜一切手段,按照自己的需要,改造物质的存在形式,“创造客观世界”。为此,人首先通过自己的意志和思维唤起蕴藏在自身的物质力量,引起自然物质的改变,按照人自身生活需要的形式占有自然物,改造自然物。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2页。)人以自身的物质器官来改造世界, 这是非常有限的,与动物的活动没有本质区别。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器官比动物的器官受的限制更大,力不及牛,走不若马,翔不若鸟,潜不及鱼等,但是,人的本质力量在于创造和利用自身以外的物质力量,按照人的目的改变物质的存在形式,满足自身需要。人的物质利益和社会需要是人类创造世界之母。这种创造的本质特点在于以工具与手段为中介。马克思把工具、机器等手段看作是人类的手所造的物化智力。他说:“自然界没有创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第219页。)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无疑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
然而,人们的物质需要,不是主观自生的东西,而是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具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因而,它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在原始人那里,他们的物质需要很简单,他们只是认识自然物质的基本属性,认识自己的需要形式,以及认识自然物质对满足自己需要的使用方式。用思维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是,改造世界活动不管狭小到何等程度,它仍然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时至现在,无论是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还是人们的文化、卫生、体育等已物化了的精神方面,其需要的程度比以往任何时代不知要高出多少倍。人们改造世界活动范围的广度和深度也深刻得多。从陆地到海洋,从地球的表层到深层结构,从微观粒子到宏观宇宙,无不打上人们改造世界的烙印,充分显示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威力。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作为哲学基本问题,就不能不对当代人们改造世界的本质力量作出理论概括。
第二,哲学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与革命实践相结合。任何哲学思想都是适应一定时代的实践斗争而产生的,是这个时代在理论上的表现。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曾指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列宁,不写出“两种策略”等著作,就不能解决1905年和以后出现的问题。单有1908年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还不足以对付十月革命前后发生的新问题。适应这个时期的需要,列宁就写了《帝国主义论》《国家和革命》等著作。列宁死了,又需要斯大林写出《列宁主义基础》这样的著作来对付反对派,保卫列宁主义。就是说,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有新的理论家,创造出新的理论,来为当时的政治服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当然更是要密切地为当前的政治服务。毛泽东在抗战前后写的“两论”,都是适应当时需要而不能不写的。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如果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这就是说,一种哲学思想能否成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力量,就看这种哲学的解放程度能否满足赖以产生的那个历史时代的实际需要,能否与革命的实践紧密结合。
毛泽东在哲学上所面临的任务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付诸实践,运用于中国的实际,使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运用中加以发展。近代中国,地主阶级没落腐朽,不可能提出什么新的社会理论,资产阶级软弱无力,无法创造什么新的理论。从外国贩运来的不过是一些支离破碎的唯心主义、庸俗进化论之类的东西。因此,革命内部出现的错误哲学倾向,主要不是或者说几乎没有出现过理论形态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而是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即主观主义。它表现在观察和处理中国革命问题时,不从实际出发,不实事求是,而从抽象的定义、公式、“本本”出发。毛泽东的哲学解放的一个任务,就是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反对把共产国际的决议和苏联的经验神圣化。他特别重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注重在革命斗争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实际问题。毛泽东一走入社会,登上政治舞台,便面临着紧迫的革命形势,全力以赴地投入一个接一个的实际革命活动,而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又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形势不允许事先从事许多哲学的研究和著述工作,而只能根据革命实践的需要,着重研究和突出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只能根据革命的需要选择理论,不可能就理论本身去进行研究。尽管毛泽东对理论,特别是对哲学有着特殊的兴趣,却不可能专门进入“书斋”去从事系统的全面的理论研究,撰写大部头的哲学著作,而只能根据需要去研究解决某些哲学理论问题,对革命经验进行哲学概括。毛泽东首先是革命家、战略家,然后才是理论家、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同革命、建设的实际密切结合,寓于、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工作方法之中,在结合和运用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这种情况,孕育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和优点,也促进了哲学的解放。
第三,哲学必须把世界观转化为方法论。“书斋”哲学都是既往事物理论上的反复论证,以图说明现实世界的情形,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在于改造世界。哲学解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善于把科学的世界观转化为科学的方法论。
马克思曾经指出,“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见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16页。)恩格斯也反复声明,“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408页。)列宁也强调指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伟大的认识工具”。他认为,如果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基本特点,不把世界观转化为方法论,“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种片面的、畸形的、僵死的东西,就会阉割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注:《列宁选集》第2卷,第398页。),就会陷入唯心主义和机会主义的泥潭。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在同“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为了使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始终注意如何把世界观转化为方法论问题,反复强调了方法问题对于保证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他提出,无产阶级政党作为革命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不但要善于提出革命的任务,而且还要善于掌握解决革命任务的方法。方法好象过河的桥或船,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革命任务的完成也只是瞎说一顿。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在实践中总结了一整套的工作方法,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而推动了哲学解放的伟大事业。
三 哲学解放的历史趋势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一次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但是,它并没有终结真理,只为人们开辟了认识真理的广阔道路。它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形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腾飞,世界科技革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相形之下,哲学的发展永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的哲学还存在着不可否认的危机现象。这就是:它作为一门科学存在着体系陈旧,内容贫乏和方法僵化的积弊。作为理论和方法的功能,却出现了与现实生活脱节的倾向,对现代化建设与改革的指导作用正在减弱。作为对客体高度抽象的思维科学,又往往在社会关注的“热点”之外徘徊。造成了不少人对哲学失去兴趣和吸引力,使哲学的社会功能出现萎缩的趋势。我们认为,这种哲学危机,只是我国历史大转变和哲学自身发展的暂时现象,它可能成为实现哲学新繁荣的契机。因此,我国哲学工作者以大胆探索的积极态度,不断地创造摆脱危机的条件和环节,寻找实现的途径,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哲学的解放表现出许多新趋势。
第一,功能化趋势。对哲学的功能,人们有着不同的表述,抽象思维、超前思维、批判思维,如此等等。但我们认为,哲学的功能,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即发挥理论和方法的功能。随着科技革命的新成就,经济建设的新进展,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功利性也与日俱增。因此,哲学的生命力,就日益取决于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对现实生活发挥的作用。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为了精通它,而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离开了应用,哲学理论和方法功能就成为一句空话。由于认识和改造的客体处在多层次的复杂的关系之中,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应用也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它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一个包括理论哲学、应用哲学和高于各门具体科学并从具体科学之中抽象、上升的理论和方法等不同层次所构成的科学体系。运用它的理论和方法的功能分析和解决四化建设、改革进程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新成就,并从这些丰富的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新的范畴、逻辑和法则,不断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增添新的内容。这样,哲学的任务不再停留在某些经典理论的演绎和诠释上,不再停留在为某一政策和领导人讲话的注释上,也不再停留在为某种社会现象涂上哲学的色彩、贴上哲学的标签上。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参与现实生活。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和方法,并从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近几年来,经济哲学、自然哲学、历史哲学等等门类众多的哲学应运而生,这种趋势不能说是一种巧合,它有着自身发展的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必然性。这为哲学摆脱贫困,实现哲学的新突破创造了有利条件,为解决过去留下来的一系列问题打开了通道,而且为哲学的研究展开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第二,开放性的趋势。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富有活力的创造性科学,是开放性的体系,而不是封闭性的体系。开放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世界性的交往,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开放性的本质特点突出起来。
人们在对我国改革和建设进行哲学思考的同时,迫切地想了解世界各国所面临的新技术革命潮流、共产主义运动出现的新情况。我国长期存在闭关锁国给哲学研究带来的封闭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现在人们已经自觉地意识到,开展对国外哲学包括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无论从吸收反面的经验教训来说,还是从获得正面的启迪作用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事实上,现代西方哲学关于逻辑思维、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的研究程度不同地包含着合理的、有价值的因素。这些合理因素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有启发和参考价值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国外的诸多民族、他们的实践也不同程度地在创造着伟大的人类文明,因而他们的认识中也含有真理的成分。此外,西方哲学以多样性和多变性为特点,主义繁多,学派林立。有很多学派曾名噪一时,但很快就销声匿迹。因此,不少学派不同程度地向马克思主义靠拢,企图把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捏”在一起,出现了“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说明,现代西方哲学从根本上讲缺乏自我更新的能力,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它有着坚实的科学基础,因而具有统一性和稳定性,能够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地自我更新,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所以,开放性的趋势,既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特点的反映,也是哲学解放的一种历史趋势和必然规律。
第三,微观化的趋势。当代科学技术在新的综合的基础上高度分化,光是基础科学就有500多个主要学科,而技术科学则有400多个专业分支。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本世纪新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主流是简单性和统一性,而现在又转向多样性和复杂性。耗散结构学家普利高津指出这种发展趋势时说:“寻找普遍图式的企图确实有过富有戏剧性的似乎接近成功的时刻。……但这个巨大的梦想今天已经破灭了,无论向哪里看,我们发现的都是进化、多样化和不稳定。令人惊奇的是,无论在基本粒子领域中,在生物学中,还是在天体物理学中,都是这样,人们对自然的看法经历了一个向多重性、暂时性和复杂性的根本变化。”(注:《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陕西科学出版社,第201页。)
适应自然科学以及其他科学在高度综合基础上向高度分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哲学蕴含的潜在的丰富多彩性,正在逐步展开,研究工作中出现了一种微观化的特点,目的哲学、时空哲学、生命哲学、中介哲学、主体哲学、实践哲学等分支学科应运而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每一个规律、每一个范畴、每一个观点差不多都有新的哲学论著出现。这种微观化趋势,除了哲学宏观前锋受阻的原因外,与现代人们认识能力、认识手段的提高和先进,与实践要求人们认识的精确化等等有关。可以预期,微观化趋势深入发展,终将促进宏观构想的新的变化,促进哲学的解放事业。
标签: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毛泽东论文; 无产阶级政党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毛泽东选集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哲学家论文; 哲学史论文; 列宁选集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