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家校共育的转化策略论文_潘华

“问题学生”家校共育的转化策略论文_潘华

重庆市北碚区状元小学 400700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学校与家庭携手共同开展教育工作将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尤其是对于部分“问题学生”来说,增强家校共育意识、学校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开展家长培训、挖掘家长资源,更有利于问题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转变。

关键词:家校共育 问题学生 转化策略

“问题学生”是指在学习态度、自制力、自信心、纪律遵守、行为操守等方面相对薄弱的学生,在小学中普遍存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容易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等方面出现各种问题,进而影响到性格的形成和非正常行为的发生。如何实现这些“问题学生”的转化,是小学教育工作者都十分关注的课题,而实行家校共育,采取多种措施,使学校与家长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来,能够大大提升“问题学生”转化的效果。

一、家校共育中“问题学生”转化的现状

家校共育作为一个教育话题已逐渐为学校和家长认可,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尤其在对“问题学生”进行转化的工作过程中,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家校共育中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内容侧重于学习成绩。尽管很多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等方式与家长加强沟通,但是老师与家长沟通内容多为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对于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在思想品德、性格发展等方面的关注沟通较少,家长相对更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发展情况。“问题学生”的行为通常表现为上课不遵守纪律、捣乱、招惹同学惹事生非、和老师顶嘴、说谎、说粗话、打架、逃学、偷窃等;在个性心理上表现为要么沉默寡言、要么脾气暴躁、容易与他人起冲突、自暴自弃等。为转化“问题学生”,学校方面应多关注“问题学生”心理及行为上的各种异常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家校共育中家庭方面存在的问题

(1)家长的教育观念不够科学。在当下的教育大环境下,大部分的家长更加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关注孩子的智育情况,在家庭教育中以及在与老师沟通时,更想知道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何,忽视了在品德修养方面的问题,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不利于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家长的教育形式不当。一些家长忽视了孩子的主体权利,不能够平等对待孩子,做不到心平气和的沟通交流,而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压制孩子。尤其是对于“问题学生”,由于学生表现出来的都是偏激的具有破坏性的语言和行为,更容易使家长动怒,甚至采取暴力手段打骂孩子。某学校三年级男孩行为怪异,以搞怪捣乱为乐趣,家长知道后对他只是进行打骂、或者是置之不理,没能耐心地引导孩子,规范孩子行为。因此,家庭方面需要采用科学的观念和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提高家校共育中“问题学生”转化效果的对策

1.开展教育理念培训,更新家校共育理念。在“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中,教育理念的培训应同时面向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都应作为培训的对象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只有了解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各个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才能够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实施转化工作。

2.加强家校沟通,统一共育目标。家校共育不只是学校或家庭某一方的责任,双方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具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尤其是针对“问题学生”,不能将出现问题的原因归咎给任何一方,而是携手加强沟通交流,老师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关注,及时将学生变化告知家长;家长负责孩子的家庭教育,及时将孩子课下表现与老师沟通。学校与家长达成共识、共同商讨教育方式,让学校和家庭明确自己的责任,各司其职,在平等的关系基础上开展家校共育。班上的某个学生课堂上注意力无法集中、经常走神、耍文具,对于老师的提醒和教育反应激烈,甚至顶撞老师,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老师针对这个情况主动联系家长沟通交流,发现学生一年级入学前,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导致学生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入学后,由父母监管学习,孩子突然由祖辈的溺爱,到父母的严格要求,非常不适应,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得知原因后,教师与家长进行多次沟通,明确了学校和家庭都有教育孩子的责任,并商定父母方面多陪伴孩子,使孩子能够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当家长束手无策时,学校为家长提供教育建议,父母的教育方式有了一定的改变,孩子性格逐渐开朗起来,课堂表现也日趋良好。

3.做好赏识教育。“问题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较,尽管表现出现各种问题,但是内心深处更需要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肯定。因此,赏识教育对于他们的转变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有个二年级学生,上课自律性差,经常打乱课堂纪律,老师和家长都很头疼。但是这个孩子喜爱足球,教师和家长通过沟通一致从孩子的爱好出发,对他的踢球成绩进行肯定和表扬,孩子感受到了尊重和赏识,重建了自尊和学习的信心,上课开始注意听讲,成绩也有所进步。

做好“问题学生”的家校共育工作,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加强沟通,双方都需进入到学生内心,与学生平等对话,发现各种问题的原因所在,有的放矢地进行解决,使学生体会到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爱和鼓励,内心产生触动和反思,形成自觉动力,逐渐转变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论文作者:潘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月总第1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3

标签:;  ;  ;  ;  ;  ;  ;  ;  

“问题学生”家校共育的转化策略论文_潘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