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君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庆阳中心学校 130518;刘延东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苇子沟中心学校 130518
摘 要:教学不光能看到教师文化知识素质,还可以看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由素养所生成的教学艺术;教师只有发挥教学创新艺术的最大能量,才能创造性地营造出适合学生创新心理与知识能量所需要的环境,开启学生自身所蕴含的无穷的潜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精彩。
关键词:教学艺术 课堂 创新
习近平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教育是一个民族创新的基础,每天都需要教师以创新的热情去面对教育教学的生活,否则,就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被抛弃。因为,任何时代都不会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于是,我们有理由说,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教学则更需要以创新的思想、方法,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而谱写创新教学模式的精彩。所以,教师要发挥教学创新艺术的最大能量,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能,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兴趣可以驱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因素,让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心里指向的学习活动之中去,并且可以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潜质,能够进行主动作为、大胆探索,直到问题的解决。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燃激情、引导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
例如:在教学义务教育版《数学》(四年级下)的“小数点搬家”时,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兴趣活动的特点,制作了小数点移动卡来进行艺术化地教学,以“人民币100元200张、10元100张、1元100张、硬币1角10个、硬币1分10个”为教学演示素材,通过“小数点错位20880.00元→20.88元→20880.00元”造出商店盈亏的故事,揭示由于“小数点搬家”造成的价值变化;以此引起学生对“小数点搬家”深度的思考,通过观察、比较、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看到这个“点”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引导学生掌握好小数点的变化规律。让学生从这个“点”看到事物的内在的东西,认识事物从“点”开始,从事物细微的变化开始。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营造生活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情趣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造性地营造出适合学生创新心理与知识素养所需要的环境,有利于开启学生自身所蕴含的无穷潜能。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从实际生活中依照适合学生特点、与数学关系紧密度、生动形象的教学实例进行选择,将其艺术化地搬进课堂或者传入多媒体教学荧屏,这会使数学这个呆板的冷面孔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亲切感,并且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地、自然而然地被吸引到学习过程中来,也会带动起强大的创新辐射性魅力活动。
例如:在教学义务教育版《数学》(四年级下)的“用字母表示数”时,给学生创设了生活与多媒体共融的教学情境:“班级的学生与桌椅、爷爷奶奶和孙子、羊群与马群、小鸡与鹅”等等颇具可比数量问题。用x代表某一种量,去添加其他的数量,使之满足所表示的数量问题。让学生讨论X可以代表什么量的问题,明确x+( )、x-( )、( )× x、( ) ÷x所表示的内涵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数量关系问题说明所有字母式表示的意义,初步掌握字母这个参数的作用和意义。在教学活动中寻找到生活的影子,让学生自己在感悟中融入教学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主动性上升、互动交流积极性踊跃,认知能力获得极大的提高。有益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滋长,思维的灵性也更有生命力。
三、创设合作平台,培养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学生,发挥学生主体的地位作用,放手让学生用自身潜能去进行合作、探索学习,相信学生有能力完成切合实际的任务。打破学生合作学习还在老师的统一控制下按部就班地做程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的自主性发挥出主创角色的作用,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思维活力积极地向前推进。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会有不同的个体性差异因素,有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不同等等,这些都决定了学生在合作中的不同处境;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有前瞻意识,指导学生增强合作默契,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让共同合作的智慧点燃探索的星火。
在教学义务教育版《数学》(四年级上)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给各小组(4到5人)每人都发了5张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纸板,分别发1张面积都大于2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图板,让学生进行合作,以“小正方形”摆一摆去比对“大面积”,操作探究大小及其计算的方法。由于“小正方形”不足以摆满每一个“大面积”,并且,让学生带着“怎样求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的问题进入情境——进行互动、合作交流、探索要求,这就留给学生自由思维活动、自主想象学习的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培养。教学活动通过实践验证了结论,虽有参差的问题,但教师所建构了自主探索平台,给学生了参与探究活动的空间,体现了学生是认识的主体。
当我们站在课堂的制高点,看教学活动时,它不仅仅显示着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含量,其实,彰显的是如何以自身素质和热情去创设教学的新课堂。也可以说,教师的教学活动是由其素养所生成的教学艺术,即饱含了创设的完美,也演义着教学活动的精彩。
论文作者:李中君,刘延东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9月第25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8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小数点论文; 正方形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学活动论文; 数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9月第25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