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世纪之交的回眸,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纪之交论文,京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京剧是中国戏曲合乎规律的发展。元杂剧的璀灿光焰黯淡下来之后,明清传奇尽展风流。但是,从清中叶开始,用以演唱传奇的昆曲、京腔逐渐衰微,民间戏曲却如雨后春笋,烂漫山花,蓬勃兴起,并涌进京师,形成诸腔杂陈的局面,拉开花雅之争的序幕。起初是京腔和昆曲互争雄长,接着是秦腔崛起和昆腔、京腔式微,最后是乾隆末年徽班进京并独占鳌头。
徽班是多种声腔的合成班,演唱曲调丰富,以二簧调为主,同时也唱吹腔、西皮、昆腔等。徽班上演了大量新剧目,题材广泛,故事曲折,生活气息浓郁。徽班允文允武,技艺精湛,观赏性很强。由于有了这些优势,很快便在京师站住脚跟,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和欢迎。当时进京的徽班很多,著名的有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个。它们阵容整齐,各有绝活,素称“三庆的轴子(连台本大戏)、四喜的曲子(擅长演唱昆曲)、和春的把子(武戏)、春台的孩子(娃娃戏)”。
道光初年,湖北汉调艺人米应先、余三胜、王洪贵、李六等相继进京,并投入徽班演出,促进了徽汉合流。为了适应北京观众的审美需求,徽班艺人在融合徽调、汉调的基础上,将念白字韵、声腔音调不断“京化”,逐渐形成相对完整和独立的艺术风格和表演方法。于是,一种新的声腔剧种就逐渐从诸腔杂陈的局面中脱颖而出了。这种新的声腔剧种以唱二黄、西皮为主,兼收昆腔、吹腔、南锣等,主奏乐器为胡琴,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及服饰脸谱也逐渐走向规范。不过,当时还不叫京剧,而称之为皮黄(京剧是后来才叫出来的)。此期的代表人物为老生“前三鼎甲”(前三杰)程长庚(徽派)、余三胜(汉派)、张二奎(京派)。其中程长庚做了几十年“京都第一”的三庆班班主,人称“大老板”,被尊为“伶圣”、“京剧鼻祖”。
经过咸丰、同治年间的锤炼,至光绪年间皮黄走向成熟。科班林立,戏班星罗,戏馆棋布,行当齐全,人才济济,剧目繁多,演出频繁。当时舞台上享有盛誉的有老生“后三鼎甲”(后三杰)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其中谭鑫培承前启后,取精用宏,确立了以京、汉语音为主的湖广韵、中州调语音系统,更新丰富了老生行当的唱腔,更自觉地调动各种艺术手段突出人物塑造,标新立异,卓然成家,开创了“谭派艺术”,成为“伶界大王”、剧坛领袖。此外,小生徐小香,武生杨月楼,丑行杨鸣玉、刘赶三,旦角梅巧玲、时小福、余紫云、朱莲芬、郝兰田等也名噪一时。他们均被画家沈容圃绘入“同(治)光(绪)十三绝”之中。
清末,京剧戏班层出不穷,较著名的就有50多家,如双庆、三庆、福寿、小和春、小福胜、小金奎等,四处流动的草台班更是不计其数。固定演出场所达40余处,如天乐茶园、广和楼、广德楼、中和园等。
早在咸丰年间,京剧就开始由民间进入宫廷。清廷设南府(后改昇平署),擢选太监,专司宫廷演出。特别是慈禧擅政后,宫中演出之风更盛,许多民间名伶,如程长庚、谭鑫培、王瑶卿等,被召进宫教习、演出,称为“内廷供奉”。
京剧逐渐成为宫廷与民间普遍搬演的主要剧种,并很快流播到天津、山东、上海等地。上海一派的京剧被称为南派京剧或海派京剧(与北京的京派、京朝派相对而言)。京派重视基功,严格规范,强调继承传统,保存遗产,而南派京剧则勇于革新创造,善于吸收新鲜营养,强调适应市场和观众,内容新颖,形式灵活。汪笑侬、潘月樵、夏月润、夏月珊为其代表人物。
进入廿世纪,京剧由成熟走向鼎盛。生、旦、净、丑各行都是人才辈出,形成群星璀璨的局面。一大批风格迥异,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涌现出来,令人目不暇接。旦行的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于连泉、李世芳,毛世来、张君秋、宋德珠,生行的余叔岩、高庆奎、马连良、言菊朋、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杨小楼、叶盛兰、李少春,净行的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钱金福、裘盛戎、袁世海,丑行的郭春山、萧长华、慈瑞全、叶盛章等,均为一时之选。其行当之全,人才之广,技艺之精,达到空前高度。而富连成、中华戏曲学校、四维剧校则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后起之秀。
京剧在鼎盛期不仅遍及全国,而且开始走向世界。梅兰芳先后出访日本、美国、苏联,把京剧艺术介绍给世界,获得极高声誉。程砚秋先后到法国、德国、瑞士、意大利考察,进行中西戏剧比较研究,总结戏曲艺术规律。
新中国建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京剧艺术坚持继承、革新的正确方向,开展了规模空前的戏曲改革运动。通过“改戏、改人、改制”,激发京剧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新舞台面貌,提高演出质量。老一代艺术家焕发艺术青春,再立新功。一茬茬一批批新人崭露头角,茁壮成长。“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均加工、排演了新剧目。李少春、杜近芳、袁世海、高玉倩、赵燕侠、刘长瑜、周和桐、谭元寿、马长礼、张学津、李崇善、关肃霜、李荣威、方荣翔、宋玉庆、童祥苓等纷纷投入京剧现代戏创作,排演出一批具有较高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现代戏,为京剧表现现代生活积累了经验。与此同时,京剧的对外交流也日益频繁,中国京剧院、北京及上海等地的京剧院团,不断出国访问,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
京剧是高度综合的艺术,她以表演为中心,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熔为一炉,获得系统质和综合美。京剧运用虚拟的动作,调动观众的联想,建构包括环境、事件、人物等因素在内的特定戏剧情境,创造一定的舞台形象,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虚拟带来时空自由的流动性,流动中有相对固定和相对中断,长短随心,伸缩自如,以有限的时空可以表现无限丰富的生活内容。
京剧按照美的原则,将生活的自然形态提炼概括为节奏鲜明、韵律严整的程式,大大提高了艺术表现力。京剧“有声皆歌,无动不舞”,将歌、舞、剧综合成载歌载舞的戏剧形态,念白朗朗上口,唱腔优美动听,身段富有韵律感。京剧是剧诗,其诗化特征渗透在一切构成因素之中,尤其擅长运用唱腔抒情。京剧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假象会意,点到为止,不求酷似逼肖。京剧具有总体的写意性,以形传神,物我渗透,传递出生活的美和艺术的美。京剧以写意为灵魂,但不排斥写实的成分,讲求虚实结合,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京剧坦率承认搬演,不求再现,不让观众陷入幻觉之中,而是千方百计调动观众的想象力参与创造。京剧不遗余力地追求美,一笑一颦,一招一式都要融入美的氛围之中。不论是夸张的美、含蓄的美、粗豪的美、细腻的美、自然的美、抽象的美,都要和谐统一。即使是哭,也要哭得好看,哭得动听。不仅四功要美,脸谱、服饰、化妆也全都追求美。旦角贴片子、擦水粉、梳水头、画眼眉,都要好看。净角脸谱的勾画,既要突出性格,更要讲求美。服饰装扮讲求色彩的美,一花一素,一黑一白,配搭和谐。满台花团锦族,熠熠生辉。
京剧以表演为中心,千娇百媚,美仑美焕。但是,她必须以文学为基础,才能进行二度创造。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数千个剧目,显示出京剧文学所取得的成就。京剧剧目内容丰富,视野开扩,全方位、多姿彩地反映了广阔复杂的社会人生。举凡帝王将相、皇亲贵胄、清官循吏、文人墨客、市井小民,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各色人等无不登台亮相。花精柳魅、神化鬼怪也时时出现在京剧舞台上。无论是朝政纷争、军国大事、朝代变迁、人事更迭,还是纵横捭圔的谋略、金戈铁马的厮杀;也无论是才子佳人的旖旎风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慰籍,还是超然出世、羽化登仙的奇特想象,无不在京剧中得到体现。数千出京剧剧目展现了一部立体、形象的中国历史画卷。
京剧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价值观念、审美理想的形象体现。京剧中有大量揭露封建统治罪恶,歌颂人民群众反抗斗争的剧目,如水浒戏;有表现反抗外来侵略,宣扬爱国主义思想的剧目,如杨家将戏;有歌颂反权豪、反贪官、正义秉公、为民请命的清官循吏戏,如包公戏;更有不少反映爱情婚姻、家庭伦理,表现青年男女大胆追求幸福爱情的剧目,如《王宝钏》、《孔雀东南飞》、《双下山》等,此类剧目简直不胜枚举;此外还有很多民间生活小戏,常以喜剧手法,热情歌颂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和高尚情操,辛辣讽嘲了世俗中的愚昧、野蛮、伪善、贪婪,如《小放牛》、《连升店》、《打面缸》等。上述剧目所包含的积极、进步、清新、健康的气息和因素,至今仍具魅力,将成为激发爱国热情、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催化剂和滋补品。它们所表现出来的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及温馨的人情味令人感到亲切。
从形式上来看,京剧剧目也很丰富,有唱工戏、武打戏、允文允武、唱做念打俱重的戏,有小戏、本戏、连台本戏、折子戏、流派戏,有古装戏、时装戏、新编戏、现代戏,唱工戏以唱取胜,做功戏表演细腻,武打戏火爆炽烈,小戏轻松活泼,本戏故事完整、首尾相映、精彩明快,连台本戏规模宏大、人物众多、情节曲折、悬念迭出,折子戏千锤百炼、耐人寻味,流派戏异彩纷呈、特色鲜明,现代戏贴近生活,新编戏别出心裁。从整体来看,京剧剧目结构灵活自由,戏剧性和剧场性强,舞台表现手段丰富,通俗易懂,明白畅晓,因而很受观众欢迎。
然而,京剧艺术的美并不是凝固不变的。京剧基本上是以表现古代生活和古典美为主要内容的,它曾经适应了以往几十代人的审美眼睛和审美耳朵。如今,时代揭开了新的篇章,五彩斑澜的现实生活以空前的速度迅速改变着京剧的生存环境,改变着审美主体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选择心理、欣赏习惯和感觉方位,京剧艺术中固有的陈旧、僵化、凝固的弊端显得日益突出,与诸多新兴艺术相比相形见绌。京剧程式表现古代生活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但表现现代生活则捉襟见肘、无能为力。从思想内容来看,京剧产生于封建时代,不可避免地留下时代的烙印,确有一些宣传封建伦理纲常、忠孝节义,奴隶道德的剧目。对于这些糟粕、弊端和不足,决不可护短讳疾、抱残守缺,理应予以剔除、改进和提高。
一部京剧艺术史就是一部变革史,京剧艺术从来就是开放而兼容、不断发展变化的。特别是处在当前中西遇合、中外碰撞,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存环境下,京剧艺术只有在保持独特魅力的前提下,勇敢地吸收和融合新质艺术营养乃至异质文化因素,才能在交融综合中突破传统,发展传统,缩短同时代的距离,赢得当代观众。只有在遵循艺术规律的前提下,面向文化市场,充分利用和吸纳各种新兴传媒,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建立起多维立体的交流反馈网络,才能在经济与艺术的结合处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在纷纭复杂的世界里把握住自己的命运。辛亥革命以来,梅兰芳、周信芳等京剧表演艺术家为京剧的改革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新时期以来,许多京剧艺术工作者则从剧本文学到音乐、舞美、表演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即便是“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样板戏”,今天也值得进行总结、评估、借鉴,以利于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创新是艺术发展的真缔。我们应通过继承和创新,使古典美与当代美结合起来,让京剧焕发出更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