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问题与措施的探讨论文_陈黎华

浅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问题与措施的探讨论文_陈黎华

陈黎华

身份证号码:4504111986****1029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施工企业如何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提高工程质量,保证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是事关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由于建筑业的广泛存在,也导致目前出现了一系列的建筑项目管理问题。项目管理是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项目及其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实现项目特定目标的管理方法体系。本文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问题;控制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发展也进入了飞速正常的阶段。在建筑行业中,以房地产和工业建筑为主体,拓展了极为广阔的建筑市场。由于建筑工程本身具有的社会发展能力,在逐步的强化质量管理的控制过程中,已经实现了在市场竞争中的领先地位。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制约因素多,管理不到位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影响原因是有很多的。比如,施工现场环境、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设计变更的影响、劳动力需求状况、物资供应问题、资金问题、风险问题,以及其他建设方的影响等等。建筑工程的承包商对这些问题对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进行解决,往往就形成了一个影响的因素就产生“共振效应”而带动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事前没有进行很好的分析,制定应急计划,等事故发生之后却又是手忙脚乱缺乏应对措施。管理组织上重关系轻能力的现象严重,未能保证进度目标的实施,导致执行能力很差。项目成员只知得利,却不重视目标实现是否能顺利完成。

1.2施工程序混乱

有些工程单位在接受项目的同时,急于施工,“三边”工程(边设计、边决策、边施工),严重违反工程建设的基本工序。大部分的建设单位在未做好施工准备的情况下,对设计深度的审查、建筑标准的把握、投资额度的要求、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与完善程度不进行细致、认真的查阅,从而造成施工过程中大幅度的设计变更,对设计更改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缺少应有的监督,对设计更改后所造成的损失没有制定相应的责任制约,而导致建筑工程的质量难以得到合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1.3质量管理的意识不高

由于我国的建筑行业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起步比较晚,因而不仅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上我国的建筑物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国的一些管理人员认为质量管理只是按照操作规范,使用达标的材料就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但是这有悖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市场经济认为高质量的建筑工程项目必须达到用户对建筑的要求,否则就是不达标。

1.4施工人员的施工工艺落后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企业也迅速崛起,因而在进行房地产开发的过程中,任用的施工人员大多数是没有施工资质的,所以导致建筑工程的质量不达标,无法满足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导致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不能稳步向前,不能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好的建筑物。

二、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

2.1施工前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

这阶段的管理及控制的措施,主要是要求项目企业的管理人员做好充分的技术和工艺的事前准备。首先,熟悉建筑工程的施工图纸,对施工合同的具体要求,尽最大限度去优化每一分项工程,每一道工序,同时考虑自身企业的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自身情况,对各种气候等条件,认真做好合理地施工前组织计划,确保对每一项工程、每个工序的控制都能够在计划范围之内。其次,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除了在施工前制定的合理的组织计划外,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作好技术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

现在的工程项目通常规模较大、分项工程或单项工程较多,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往往难度较大。在精干主体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减化生产关系,减少管理层次,变金字塔式的管理为扁平式管理。具体而言,就是建立企业法人与项目经理之间的“经理负责、全员管理、标价分离、指标考核、项目核算、确保上缴、集约增效、超额奖励”的复合性指标考核责任制。做到“项目经理部科学管理到位,企业法人层次宏观控制机制到位,产品质量提高和安全监控机制到位”,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协调有序实施。企业内部要用完善的市场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服务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有效机制来保证项目经理责任制的落实。

2.3加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提供客户满意的工程,是施工单位的基本责任和义务。而且好的工程质量不仅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还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相关人员要重视对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在把握施工质量标准问题上,不但要追求高质量,还应考虑项目的施工进度。在施工组织设计时对质量目标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对质量目标的确定有一定的前瞻性,合理安排工期、合理使用资源,将建筑工程的项目成本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内。因此,在对工期进行安排时,要注意统一工期的处理与成本的辩证关系,以求在资源合理使用的前提下,降低成本,保证工期。

2.4加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合同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合同是运用市场经济体制组织项目实施的基本手段,是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相同订立的具有法律效应的协议文件,主要用来明确双方之间的责任,权利关系。建设单位根据施工合同中制定的相关内容,要求施工单位在合同工期内完成工程的建设,并以施工单位具体完成的工程量为依据,按照施工合同约定的比例、方式给施工方支付工程款。所以,合同措施是确保目标控制能够顺利实施的有效措施,是建设单位进行目标控制的重要手段。

2.5加强工程项目的材料管理

包括材料用量控制和材料价格控制两方面。材料用量的控制包括: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费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各班组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力求用价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坚持余料回收,降低料耗水平;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降低仓储损耗。

2.6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体制管理

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是项目成本管理的基础和依据,如果没有成本核算,其他的成本控制、成本分析考核、成本计划等工作都只是空谈。经营核算部门作为企业施工成本核算与管理的职能部门,应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潜力,并发挥经营核算部门应有的职能,调动部门人员的积极性,使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从根本上真正的认识到施工成本管理的重要地位。在抓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同时,还要严抓施工成本的核算管理,创造良好的企业经济效益。对项目的施工成本管理进行统一调配和集中管理,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必须具有其独立性。从设计上对成本控制。工程设计是对前期策划、决策进行描述的一个具体化过程,可以说是工程建设过程的根本所在,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当然也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设计师在设计工程图纸时,一般都关注面积和功能指标的实现,虽然合同和委托设计书中都会标明该建筑的成本,但经常被忽视。所以在设计时,有必要建立并采用完善的限额设计机制,从而从根本上降低造价,控制成本。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要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以安全生产、提高工程质量为重点,保证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从而保障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胜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及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0):1844.

[2]魏岚,杨立.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4,03:286.

论文作者:陈黎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住宅设施》2018年3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0

标签:;  ;  ;  ;  ;  ;  ;  ;  

浅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问题与措施的探讨论文_陈黎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